分享

大医有道 没读大学的国医大师

 田王老羊 2012-02-15

中医泰斗

李振华

 

 

今日隆重推出

,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河南唯一的国医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终身教授,全国首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李振华1924年出生于豫西洛宁县。他幼承庭训,苦读岐黄,长于热性传染病,通于内科杂病,精于脾胃诸病,在行业内被誉为中医国手。他不仅医术精湛、屡起沉疴,而且医德昭昭、不以物惑,被患者们称为苍生大医。他从医60余载,从教50余载,医者无数,育人无数,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说。他承担的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临床及实验研究,打破了国外一致认为脾胃病是“癌前病变”、“胃黏膜不可逆转修复”的论点,被公认为是一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大医有道
没读大学的国医大师

——中原之子之国医大师李振华

采访李振华,因为他是全国首届、河南首位国医大师。目前,全国14个省(市)还没有国医大师;目前,河南只有他一位国医大师。这份殊荣,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耀,也是泱泱中原的荣耀。

采访李振华,因为他是医学界公认的脾胃病国手。他承担的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临床及实验研究”,突破了国外502份有关资料无一例治愈的记载,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脾胃学说。

采访李振华,因为他是当今真正的苍生大医。人们称羡他的医术,更称道他的医德。“医术是仁人之术”,从医60余载,他崇奉着这个信念,他践行着这个准则,他严守着这个底线。

龙年正月,带着节日的喜气,带着敬重的心意,我们敲开了李老的家门。因腰椎不好已卧床数月的李老,依然精神矍铄,依然慈眉善目,依然谈吐不凡。与他的对话,是对“道”的穿透,是对“道”的领悟。

当我们走出李老家的大门,也打开了心灵的另一扇窗户。

[ 岐黄之道 ]

李振华的岐黄之路,是一本厚厚的传奇故事。

他出生在洛宁县王范镇的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李景唐是豫西名医,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洛宁县志》有很多关于他的记载。

闻着药味长大的李振华,耳濡目染父亲的一言一行,自然对医道有着超乎寻常的感知。然而,真正让他走上岐黄之路的却是一场灾难。

1942年夏季,洛宁霍乱大流行,村村有哭声,四野有新坟,民不聊生。他的父亲虽然力尽所能,医治好很多病人,但在他家的诊所“广济堂”里,仍然患者不断。一天,父亲把李振华叫到身边,说:“孩子,趁着我身体好,你就跟我学医吧,学医可以治病救人。”

这一年的这一天,李振华还不足18岁。从此时算起,他一共上了14年的学,10年私塾,4年中学。

跟父亲学医的历程是身心的磨炼。背诵汤头本草,研读中医典籍;明辨药性之别,领悟诸方之妙。起早贪黑,艰辛自知。虽然世上至亲莫如父子,但学医必须经历的阶段他一个也没有少。侍诊、试诊、试方,最后才是出诊。还是在试诊的时候,一次他为一位腹泻病人摸出了濡脉;还有一次,他为一位出血病人摸出了芤脉。常言道,父不夸子。看到儿子能够准确判断脉相,父亲笑了。父亲的认可,意味着李振华从此踏上了漫漫医路。

1949年, 他的父亲病逝,幼承庭训、子承父业的李振华开始坐堂行医。他经常背着药箱徒步山路出诊,经常骑着毛驴为急症病人送药,一年工夫便在洛宁远近站稳了脚跟。1950年全省中医统考,他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获得中医师资格。1953年,洛宁县人民医院成立,李振华成为唯一的中医医师。

李振华医学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出现在1954年。那年,他被选派到洛阳地区中医师进修班学习。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系统的医学知识。天资聪敏的李振华绝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他勤学苦读,不久便成为了佼佼者。在学习经验交流会上,他关于脾胃生理病理和用药经验的两个小时发言,由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临床实用,同学和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两年后,他被留下来当了专职教师。也就是在这一年的冬天,洛阳一带突发流行性脑膜炎,伊川县没几天就有70多人死亡。李振华带队赶到伊川,对症下药,疫情很快便被控制,省卫生部门及时在全省推广了他的经验。

李振华“出名了”,不久便被调到河南省卫生厅中医处工作。河南省中医学院院长了解到他的才干,又以对调的方式“换来了”李振华。

1970年,许昌地区禹县乙型脑炎流行,短短几天,83例病人有32人被夺去了生命。危急关头,李振华主动请缨奔赴疫区。他察病情,梳病理,很快便拿出了医治方案。一个昏迷了三天三夜的19岁青年,服药后三天清醒,五天进食,七天便可以搀扶行走。在疫区的三个月里,李振华接诊132例,死亡率一下子从40%降到了7.23%,治愈率高达92.7%。

李振华的名气更大了,但他却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此后,他历任河南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省中医学院副院长、省中医学院院长等职,成为声名远播、妙手回春的中医药专家、终身教授。

2009年6月1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次评出30位“国医大师”, 李振华教授是河南唯一的当选者。一个没读过大学的乡医,创造了一个难以置信的神话。

[ 悬壶之道 ] 苍生大医的神仙手眼

李振华的名气,源自他的精湛医术;李振华的荣耀,来自他的用志不分。

李振华的患者们亲昵地称之为“小神仙”,行内人士则称之为脾胃病国手。他在治学之道上有“五字真经”:勤、恒、博、精、悟。他就是靠着“五字真经”,在中医药路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跨越。

李振华高超的医术,除了父亲言传身教外,更得益于他善于以能者为师。他常说自己起点低,一定要比别人睡得更晚、起得更早。他曾向针灸技能精深的同道学习,用针灸配合方药治愈大量病人;他曾在民间收集单验药方,依此组合成效验方;他曾向老中医秦伯未求教,学得治疗心脏早搏时巧用桂枝之妙;他甚至向病人求方,学到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秘籍。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博取众家之长的李振华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医道。他,长于热性传染病;他,通于内科杂病;他,精于脾胃诸病。

外感热病是上世纪50~70年代的流行病,如流脑、乙脑、流感、麻疹等,这些病发病急、病情凶险。身为乡医,李振华常力挽狂澜、救人于鬼门关口。他对此类病的诊治,师古而不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