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杏林史话(8)【大国医·李振华】大医精诚

 中医360 2018-06-25
杏林史话(8)【大国医·李振华】大医精诚
【大国医·李振华】

大医精诚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马红丽
栏目顾问
  河南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医大师李振华
  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张磊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研究会名誉主任、
  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许敬生

    他出身中医世家。当年,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性传染病疫情,他不顾危险,数次深入疫区,用辨证论治的中医理念、几味中草药成功阻击了疫情,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由于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贡献,2009年,他被评为“国医大师”。他的名字叫李振华。

一块匾额,一份医者仁心
  1000多年前,大药王孙思邈对从医者提出了“大医精诚”的要求。
  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孙思邈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诚则指医德,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而在“精”与“诚”中,孙思邈尤其强调“诚”,他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1000多年后,河南省郑州市,一位九旬的大国医“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手录“大医精诚”匾额,悬于自家门庭之上,借以警醒自己、同行及后辈诸生。
  这位大国医就是原河南中医学院院长、河南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医大师李振华。
一位父亲,一份医家操守
  李振华出身河南省洛宁县的一个中医世家,年少时便跟随豫西名医的父亲李景唐侍诊、试诊、试方,背汤头药性、诵中医典籍。
  关于李景唐,《洛宁县志》是这样记载的:“治学严谨,《内经》、《伤寒论》等原著,无不祥意通理。辨证论治,手到病除。行医急危救厄,不谋名利,活人无数。”对其医术、医德极为尊崇。
  《洛宁县志》中还记载了李景唐行医的一则小故事:1936年洛宁伤寒流行,王范街和顺成商店掌柜韩万和身染伤寒重病,医治无效导致卧床不起。韩万和虽知李景唐治伤寒有诀窍,但由于与李景唐素有嫌隙,不便延请,遂与好友阴茂功商量。阴茂功认为,李先生有济世之慈,必会应诊。
  果然,阴请李至。3剂药,韩万和可以离床,10剂药后,韩万和痊愈。康复之后,韩万和设宴相酬,并献靴帽蓝衫一套,银洋百元。李景唐却说:“救死扶伤乃医家本分。”坚辞不收。韩万和感佩之余,与李景唐结为挚友。
  李振华跟随父亲学医之初,李景唐即告诫他:行医要普救含灵之苦,“真善为本,济世成德”,且不得“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在这样的影响、教导下,李振华自学医那天始,便把悬壶济世、造福乡里作为终身理想。
一剂汤药,一个中医传奇
  23岁时,李振华开始独立应诊。
  1949年,父亲去世后,25岁的李振华子承父业,接掌老号“广济堂”,坐堂行医,悬壶乡里。他不仅经常背着药箱徒步出诊,有时还骑着毛驴为急症病人送药,医人无数。当地百姓送他“父子名医”之誉,声名远播。
  1956年冬末和次年春,洛阳地区几个县爆发大规模的流脑疫情,当时,仅伊川县一个月就病亡70余人。洛阳专署紧急成立医疗队,时任洛宁县人民医院中医师的李振华也被抽调到这支医疗队。
  经过调查,李振华发现,亡者多系误用辛温解表的中药和解热止痛的西药,用药后大汗淋漓,继而抽搐、昏迷而死亡。他认为这场疫情属中医温病中的春温病,即瘟疫,有传染性,病理是内热过剩,提出停止用阿司匹林和中药辛温解表药,改用“清热解毒、熄风通窍法”的治疗方案。
  按照这个治疗方案,李振华对一位王姓女患者开了一剂药方:银翘散和白虎汤加减,去荆芥加全虫、地龙、薄荷、郁金、菖蒲等熄风通窍药,另服安宫牛黄丸,并为患者亲自鼻饲喂药、护理。第二天下午,原本已经深度昏迷不醒的患者居然醒了,抽搐、发热等症状也渐渐消失。几天后,李振华又用这个治疗方案治愈了14名患者。一时,在当地引起极大轰动。李振华用中药成功治疗流脑的方案迅速在全县、进而在全省推行。
  1970年夏季,以河南禹县为重点大肆流行乙型脑炎传染病,患者多为儿童。短短8天,收治的83例病人中有32人被夺去了生命。危急关头,时任河南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兼附属医院医教部主任的李振华虽深知极易被传染,仍请缨奔赴疫区为患者诊治达3个月,并根据温病诊治法则,结合石家庄郭可明中医治疗该病经验,拿出了“凉血解毒、熄风通窍”的治疗方案,处方为“清瘟败毒饮”加减,治愈率高达92.7%。
  在此基础上,李振华还针对25个出现偏瘫、单瘫、耳聋、头疼、弄舌等乙脑后遗症的患儿,施以养阴余热、通经活络法,配合针灸,月余,25个患儿便得以全部治愈。
  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性传染病疫情时,中医再次显示出了神奇的疗效,成功歼灭了乙脑疫情,居功至伟。李振华则被百姓、业内尊为“苍生大医”。
一个治病思路,一种哲学思维
  多年临床,晚年的李振华越来越感到脾胃学说的重要。
  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善治病者,唯在调理脾胃。”
  著名戏曲家、现代豫剧《朝阳沟》作者杨兰春,因患脑梗塞于2007年3月住院,几天后已经汤水不进,医院确认没有继续治疗的价值。李振华接治后,针对杨兰春的病情先从调理脾胃着手,增加饮食,恢复体力,很快就出现好转。2009年6月2日,杨兰春去世,他的家人说,是李振华让他多活了2年零3个月。
  治脑梗为什么要从脾胃治起?

中医的“脾”跟西医的“脾”不一回事儿
  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实现,需要充足的物质作为基础,而人体各种物质都来源于饮食,这就要求人体有一个脏器能将摄入的饮食转化为人体所能利用的物质,这就是脾,中医称之为“仓廪之官”,意思是掌管粮食的脏器。
  需要说明的是,中医的脾和西医的脾不是一回事,西医的脾只是一个造血器官,而中医的脾,则是综合了人体所有消化功能的一个总称。
  可以这样理解中医的“脾”:胃和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饮食的主要场所,但胃和小肠消化和吸收饮食的动力却要靠脾来提供。人体摄入饮食(包括水和食物)通过脾的作用,可以转化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吸收利用的精微物质,另一类是无用的糟粕物质。其中的精微物质被人体吸收并加以利用,而糟粕物质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中医称脾的这个功能为“运化”。
  当脾的运化功能减弱时,摄入的水饮和食物就不能转化为人体可以利用的物质,反而停留在体内,形成各种病理产物,影响人体的营养吸收和糟粕排泄,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脾胃学说”一向在中医诊疗上占据重要位置。

治胃必健脾,健脾必和胃
  正是由于脾胃学说在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系中如此重要,所以,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李振华开始潜心钻研脾胃病的诊治。
  他不仅亲自指导了10届脾胃专业硕士研究生,还承担了河南省重点科研项目“脾胃气虚本质的研究”和国家“七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的临床实验研究”,经过5年300例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住院治疗和实验研究,其有效率为98.7%,治愈率为32%,突破了国外502份资料对该病无一例治愈的记载。
  而经过近20年的临床治疗观察,李振华诊治的近千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没有一例转为胃癌,这一奇迹打破了国外学者认为该病是“癌前病变”、“胃黏膜不可逆转修复”的论点,被认为是一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进入新世纪以来,李振华又承担了国家“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李振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评估”。到2010年12月底,有效率为98%以上,治愈率为74%。
  由于李振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贡献,被评为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首次评出30位“国医大师”,李振华成为河南省唯一当选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