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美恩(Ien Ang)

 merrycherrybay 2012-02-15

2011-08-27 09:15:17   来源:吴佼

洪美恩(Ien Ang,又译作伊恩·昂,1954—),著名文化研究学者之一,主要研究媒介和文化消费,媒介受众,身份政治,种族、移民和全球化,以及当代文化机构等。本为华裔,转辗于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在荷兰接受教育,1977年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获得心理学学士,1982年获得大众传播哲学硕士,1990年获得社会与文化科学博士,之后,于1991年前往澳大利亚,现为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主要有《观看<达拉斯>》(Watching Dallas: Soap Opera and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1985),《拼命寻找受众》(Desperately Seeking the Audience,1991),《起居室之争》(Living Room Wars: Rethinking Media Audiences for a Postmodern World,1996),《论不说汉语》(On Not Speaking Chinese: Living between Asia and the West,2001)等专著。其中,另洪美恩声名鹊起的无疑是《观看<达拉斯>》,也就是她的硕士论文。她以信件的形式在杂志上征稿,让其观众阐述对这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流行于世界的美国电视剧的评价,从而对受众进行分析,从大众意识形态、民粹主义和通俗文化等角度剖析了他们的特点,认为八十年代的观众大多受到了大众意识形态是“坏的大众文化”的影响,于是从理性的角度来否定电视剧,否定文化意识形态的支配性。

洪美恩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正是沿着霍尔的脚步前进。首先来追根溯源,早期的受众研究成果较为突出的主要是媒介效果理论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媒介效果理论侧重于刺激—反应的模式,突出了媒介的引导和控制作用,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侧重于文化本质之外的利益追求,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异军突起,运用符号学的方法进行阐释,这就是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他不再将受众看作是一个被动消极的接收者,而是赋予其主观能动的分析能力,在当前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下对传播机构的内容进行自我阐释和解析,从而创造了受众建构的多元化。最早将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式付诸经验层研究的是戴维·莫利,他走进受众的家庭,对其观看过程和结论进行解读,考查电视话语与受众的关系,这就是他最早的代表作之一《<全国>受众》(The Nationwide Audience, 1980)。之后,洪美恩沿着霍尔的理论模式展开研究,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观看<达拉斯>》。在具体研究的过程中,他们都运用了民族志(ethnography)的方法,这种本为人类学的研究法对于受众研究极为有效,非常有利于在不同语境不同背景下掌握受众的特征及其文化的复杂性,因此受到广泛运用。之后的《拼命寻找观众》从电视机构入手,探讨在商业文化纵行天下之时,受众是如何被隐匿和建构的,而到底如何寻找真正的观众?在现代思潮逐渐被人遗忘,后现代思潮登上文化的舞台,《起居室之争》分析了在后现代环境下受众的多元化、复杂性和矛盾性,阐释了机构和受众之间新的斗争和并存的情况,并将范围扩大到了全球化的背景之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移民、种族等问题成为新的学术焦点,洪美恩多地区多身份特点注定她对此话题的关注,而台湾之行则促成了她的另一部代表作《论不说汉语》。本书所讨论的问题可以用三大名次来概括,那就是流散(diaspora),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和混杂性(hybridity)。流散(diaspora)是生活在非原聚居地的、与某种文化中心疏离的、处于边缘化处境的人群的代名词,洪美恩认为,它侧重表现了流散人群的漂泊感和非归属感;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侧重于文化身份中所体现的原居住地的特性,同时,又忽略了移居后的情况;而混杂性(hybridity)则将二者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既体现了原有的文化特质,又融入了之后的地域特点,二者并非界限分明而对立,而是处于一种混合的状态,这正是全球化语境下最突出的文化特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