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太王碑》研习与创作简论 1

 鸿墨轩3dec 2012-02-15
中国书法家论坛& `3 R* p- K' b$ \

写在前边的话


书法,书法家! d1 G7 T/ H8 z
  作文是一件比较泼烦的事情,我宁愿每天站着写五个小时的大字也不愿意写篇千字文.这篇文章动笔的时间比较早,大约是在3个月前吧,先写了一部分,停下来了,动笔临帖创作,为了各种展览.写字很爽,那是一种乐趣.但书法不是靠练出来的,反复的错误不等于功力,我更相信研习之说,某种意义上,作文是为了把字写的更好,它是一种理性的梳理与总结,有利于进一步的发展,所以我的作文先是写给自己的,当然,若对别人也有启发,那是更好不过的事情了.
 
 
 

《好太王碑》研习与创作简论

书法,书法家$ m4 ^0 c" C$ a0 r

郭名高

bbs./ N  H' w! _% y
bbs.) d: L# d: c1 o, H2 J3 a

《好太王碑》又称《好大王碑》,乃东晋高句丽第十九代王谈德374——413)的记功碑。碑体呈方柱型,高6.39米,底宽1.34——1.97米之间,四面环刻碑文,共44行,每行足字41字,计1775字,其中141字已脱落无法辨识。该碑由一块巨大的天然角砾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成,字径一般为14CM见方。因为碑体严重风化,碑文剥蚀不清,传世拓本多是拓工用石灰在碑面上作了修补后制成,致使碑文释读存在很大分歧。
就所述内容来看,我们可以将好太王碑》大体分为三节:第一部分记述高句丽建国的神话传说,并简要讲述了好太王的行状;第二部分记述其征碑丽、伐百济、救新罗、败倭寇、征东夫余过程中攻城掠地等史实;第三部分是对好太王守墓人烟户来源和家数作了详细记载,并刻记不得转卖守墓人的法令。书法,书法家$ h; _, U: y' U; y8 p* d
从历史学角度讲,《好太王碑》对于我们研究高句丽、朝鲜半岛以及当年日本列岛倭人的活动,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3 w5 g& a, D' n/ C2 M7 p书法,书法家
结体论
《好太王碑》结体古奥,直承汉隶,有楷意,亦不乏草书的些许影子,就整体论,属于隶书范畴。杨守敬《学书迩言?评碑》中如是说:“《好大王碑》,近时出见,醇古整齐。”
该碑以憨拙求趣味,注重字内空间的营构,有宰相腹中可撑船的大气象。细言之,其结体有以下特点:中国书法家论坛6 O* ~  L0 }2 L
  一 字之骨架的外部伸张。主要采取泯灭主笔,弱化汉隶波磔长横的统领地位,使横画适当收缩变短,收尾以较为含蓄的燕尾或篆籀笔意结束,继而夸大字的局部构成。如图(一)“誓”、“百”、“而”诸字,在汉隶中常见的“言”部首横及“百”、“而”的第一笔皆化主笔为辅笔,弱化收笔的装饰性;与此同时,又对“言”部的“口”、“百”之“日”、“而”之下部进行适当的夸大,使其骨架向外部伸张,几近乎与横画的边沿持平,甚或超出,如此以来,字的主笔由一笔而成一个偏旁组合,增强了字的张力。

图一.jpg (111.39 KB)

 

图一.jpg

 
 
二  以放为收式。此类结字一反常规,本来易于写大的部首偏旁,在此碑中却反其道行之。具体又分为上大下小、上小下大、左大右小、左小右大几类。如图(二):

图二.jpg (102.7 KB)

 

图二.jpg

 
 
精品书画,不看有点遗憾!
三  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些是依赖于某一部首或笔画的伸张或缩小移位而成,如图(三)“熟”、“煞”;有些则系特殊写法,如“此”、“榖”。

图三.jpg (132.71 KB)

 

图三.jpg

 
 
 
四 笔画的揖让穿插。主要指某一部首或笔画的伸张对其他部首形成覆盖或半包围之势,在这里,作为附属地位的其他偏旁会适当揖让、收缩、移位,如图(四):

图四.jpg (112.2 KB)

 

图四.jpg

 
 

事实上,这种结体往往会改变汉字本身的结构。

五 笔画的增减。笔画的增减在《好太王碑》中极为普遍,窃以为多出 于以下的考虑:bbs.; Z- ]9 E9 `, u* s
A 特殊用意。如“富”字顶端无点,取“富贵无顶”之意;
B 避免雷同。如“城”、“龍”、“残”等字的多种写法;
C 化繁为简。如“讨”字的“言”字旁横画密集,对其简省;
D 习惯性写法。如“土”、“南”增添笔画,求得书写的协调性。如图(五):

图五.jpg (98.93 KB)

 

图五.jpg

 
 
六 草书写法的介入,如图(六):

图六.jpg (111.09 KB)

 

图六.jpg

 
 
七 结字的错落性。主要指左右结构的字,为避免平稳而致的呆板,采取左高右低的结字方式。如图(七):

图七.jpg (132.29 KB)

 

图七.jpg

 
 
书法,书法家% v! D! Q( Z, Y. E, f* c& E* e
八 同字异形。同一字的多次出现,为避免雷同,《好太王碑》常采用以下方式予以调整:书法,书法家& R; h8 \. [4 O
A 增减笔画,如图(五)“城”、“残”、 “龙”等字。) h4 n' r: O1 M* K# V) }( a$ y
B 字法的调整,使其局部发生了变化。如图(八):

图八.jpg (72 KB)

 

图八.jpg

 
 
 bbs.# _; U; l4 T1 c' h' G# _  }
6 K  A; _9 A# W9 e. k

书法,书法家& U  ]  B! M+ u0 E% p

书法,书法家, ^; G! r7 \5 @, q9 j: R

C 
用笔、结体的细微变化。主要是对部首或笔画的大小、正侧、粗细的调整,当然也包括字的高低、胖瘦的变化,如图(九):

图九.jpg (74.05 KB)

 

图九.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