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1、芒康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横断山脉,在昌都地区的最东部,地处川、滇、藏三省区公路交汇处,是 214 、 318 两条国道线的结合部,金沙江和澜沧江流经县境内。芒康藏语意为“善妙地域”。海拔 3780米,芒康自古就是西藏的东南大门,是“茶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芒康现在是昌都地区的重点旅游区之一,城区和景点的配套建设正在逐渐完备中。芒康县虽小但银行、医院、学校、商场、邮电等生活设施基本齐全,街头有IC电话,手机可以使用,有网吧可以上网。饭馆以川味为主,芒康宾馆业发达,到处是藏式宾馆,还算干净。基本价格为标间150-200元/夜,遗憾的是宾馆没有提供上网服务,据说今年的网络光纤会铺到芒康县城来。一天中停电无数次,有点美中不足。
2、芒康县是一个充满神奇、灵性的净土,芒康人好客热情大方。我在芒康县城呆了1天1夜,这是我是入藏后的第一个县城,意义不同寻常。因为芒康是我进藏的一个人生转折点,意味着从第2 天起我将跟随着另一个车队开始墨脱之旅。庆幸这种明智的选择,也才有了我难以忘怀的墨脱收获。
3、芒康藏民摩托车上装了高分贝音响,一路高歌,车身挂着各种装饰物,很拉风,很过瘾!傍晚的芒康,四处弥漫着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浓郁淳朴的民族风情。独自走在街上静静地体会着这种感受,是一种美的享受。4、到处可见桌球室
5、一开始我并不知道芒康县的海拔高度,从上午9点到达时寻找宾馆那一刻起就发现走路有点气喘,特别是提着行李箱的时候感到吃力。对于我这个从平原初到海拔3780米高原的人的确是个严峻的考验。到了中午感觉心跳加快,坐也不行,躺着人更难受。下午1点多的时候,决定背着相机出去溜达。我漫步走在街上,浑身冒汗,人感觉特别轻爽。有了芒康1天1夜的高原生活经历,为我后来的日子在西藏其他高海拔地区的适应力打下了良好基础。人一路平安无事,活蹦乱跳。身体健康。
6、邮政局7、芒康的午后阳光不是很强烈,还带着凉意;一个人在大街上漫无目的走着拍着,很惬意。途中结识了几个嘎托镇第一中心小学的学生,他们告诉我下午要3点才上课,6点半下课。因此由他们带路,我去学校、邮局和日杂商店转了转。8、小寺庙9、10、
11、康巴汉子12、13、几个女孩子手捧零食走进学校14、上课前的活动15、下午2点,孩子就开始买泡面吃了。他们说中午11吃的午饭,现在已经饿了。
16、可爱天真无忧虑17、高原上跳绳18、中午时分,跟着孩子们去他们的学校看看19、大合影
给他们寄去的照片也不知收到没?为了寄照片问他们的邮政编码。结果他们和老师都不知道,只好斗胆闯进学校旁边的邮政大院,一户正在休息的邮局人家热情的接待了我。20、我居住的宾馆21、22、23、24、
来自: 涌泉 > 《青藏》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2017寻找你的美.山南 9 芒康
2017寻找你的美.山南 9 芒康2017年3月22日 晴 今天目的地芒康县 理塘至芒康县260公里芒康自古就是西藏的东南大门,东接四川巴塘,南接云南德钦,是茶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如今也是川藏、滇藏两条公路...
西藏---昌都 昌都县旅游、江达县、芒康县、类乌齐县、左贡县、三色湖、然乌湖、贡觉县、边坝县
西藏---昌都 昌都县旅游、江达县、芒康县、类乌齐县、左贡县、三色湖、然乌湖、贡觉县、边坝县。昌都日通的谷布神山是康区十八座神山之...
川藏线 西藏芒康
川藏线 西藏芒康芒康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横断山脉,昌都地区的最东部。唐朝时期吐蕃三十二代赞布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617年)以后,芒康境内被吐蕃占领。吐蕃与芒康境内诸部落和土著居民融合为同...
西藏最好吃的面,据说超过147碗可以终生免单
西藏最好吃的面,据说超过147碗可以终生免单。在西藏,有一种面最好吃,据说超过147碗还可以终生免单。西藏昌都芒康是经318国道过金沙江...
西藏芒康 “猴丁”兴旺
西藏芒康 “猴丁”兴旺。“本世纪初的时候,这里的滇金丝猴也就三五百只,现在至少有800只了。”在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1.3云南西藏自驾游之盐田
2021.3云南西藏自驾游之盐田。拉乌山位于西藏芒康境内,是川藏线318国道上的一座高海拔山。下面这张图片,临近的一座桥,就是通往盐田的...
茶马古道上的千年奇观——西藏芒康盐井
茶马古道上的千年奇观——西藏芒康盐井茶马古道上的千年奇观——西藏芒康盐井芒康盐井古盐田已有1300年历史,位于西藏芒康县盐井镇澜沧...
西藏芒康盐井千年古盐田
西藏芒康盐井千年古盐田。芒康盐井古盐田,位于西藏芒康县盐井镇澜沧江东西两岸,是我国唯一保持完整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地方。芒康盐...
芒康盐井:茶马古道第一站 千年藏地盐都
“每天从早上7点开始,盐井乡加纳村的藏族妇女就开始背盐卤水了。他们在澜沧江畔的土红色盐田上,以原始的人工晒盐方式劳作,已经延续了130...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