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芒康盐井:茶马古道第一站 千年藏地盐都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9-11-24

“每天从早上7点开始,盐井乡加纳村的藏族妇女就开始背盐卤水了。他们在澜沧江畔的土红色盐田上,以原始的人工晒盐方式劳作,已经延续了1300多年!”4月大地回春,红绿一片,芒康盐井的“桃花盐”正迎来收获的季节。位于芒康县的盐井纳西民族乡是茶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澜沧江从这里奔流而过,江畔井里的卤盐水,为盐田提供了大量的盐巴。盐井独特的地理气候形成的千年古盐田仍保留着我国最原始的手工晒盐方式。

据了解,盐井以当地特产井盐而得名,藏语称为擦卡洛。它是滇藏公路上从云南进入西藏的第一个乡,也是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门户。盐井位于横断山区澜沧江东岸芒康县和德钦县之间,平均海拔2400米左右,气候相对炎热。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历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盐井盐田这道人文景观现在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盐的风景线。

更有意思的是,尽管同取一江之水,两岸的盐田却泾渭分明地出现红、白两色。西岸的加达村盐田是红色,东岸上下盐井村的盐田却是白色的,并因此被称为红盐井和白盐井,这种看似神秘的现象源于澜沧江两岸土质的不同——加达使有红土铺盐田,而上下盐井却用细沙或白土铺田。每年的3月至5月是晒盐的黄金季节,不但阳光明媚,掠过河谷的风也非常强劲,很容易出盐,这时盐的品质是最好的。此时也正是澜沧江两岸桃花陆续开放的时节,这些在“桃花月”晒出的盐被称为“桃花盐”。人面桃花相映红,如此美妙的景观,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据了解,芒康县正在借助旅游业发展传统制盐业,不仅要将盐井古老的制盐技术传承下去,还要结合现代技术进一步发扬广大,为群众增收服务。近几年随着千年古盐田先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晒盐古法技艺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都会有众多游客来到盐井盐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