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和项羽

 平面居士 2012-02-18
刘邦和项羽

在中国从古到今,“胜者为王败者寇”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胜者,是一种客观上的存在,这种存在往往成为社会的统治者,掌握着宣传舆论的工具,并可利用这一工具为自己所服务;败者,是一种客观上的消亡,这种消亡失去了他为自己申辩的能力,从而不能左右人们的口舌。

这是一层意思。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存在,就有其合理性。”既然已经是不争的客观上的存在,那么,作为存在的个体,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今后历史的创造者了。

存在和消亡是两个相悖的概念,但也有其联系性。任何事物都是在存在中消亡并在消亡后再次存在的,但消亡后的存在并不是和前一次的存在相等,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存在,这就是事物的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法则。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谁或没有任何事能违背这一规律。

但是,有一种情况的存在是衡定的,他几乎不可能消亡。只要还有人类在活动,那他就能够找到存在的理由,哪怕是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中;甚至于时间也只能相对地改变他的褒贬程度,而不可能使其消亡。即使是“败者”,也有“寇”的理由而存在(有些还不能称其为“寇”,甚至于从“败”中更突出了其人格)。是的,我说的就是历史人物中的英雄性质的人格。

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为大家所熟悉的关羽败走麦城,成为蜀、吴荆州争夺战的失败者。但关羽的最终失败并没有影响到关羽个人的“英雄”形象,他仍然是大家心目中侠肝义胆式的英雄。诸葛亮也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协助刘备夺得益州并建立蜀汉,协助刘禅奠定蜀汉在三国中的地位,为蜀汉能鼎立于魏、吴所做出的功绩用他自己在《后出师表》中的话来说,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对他个人来说仍没能够完成在隆中时就和刘备定下的先收荆州、益州,然后北伐中原的即定方针。可以这样说,在事业上,诸葛亮也是一位失败者,但他的失败并没有影响到他的个人人格。迄今为止,诸葛亮仍然是以足智多谋而著称;甚至于诸葛亮的名字俨然成了智慧的象征。

这是个人英雄主义人格和个人未成事业的合理融洽。个人所代表的事业的不能完成,并不影响到个人人格的发展。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项羽和刘邦两人在人格上的碰撞。一个是失败者,即使在乌江自戗,仍保留了个人的英雄性质的人格;另一个是最终的胜利者,开创了百年的基业,掌握了百年的宣传舆论工具,可在人格方面却始终未能摆脱不择手段、无赖式的小人的一面。不可否认,他们两人的人格各有优劣。刘邦既然能够战胜项羽,终有其合理性。我个人认为关键点在于项羽人格上的残暴性和刘邦人格上的知人善用性。

这是个人人格中对立性的另一面。从个体人格上来说,论领兵打仗,十个刘邦也敌不过一个项羽。项羽自25岁杀宋义而领军,由钜鹿一战而成名,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及后来的楚、汉相争中,大小亲历70余仗,叱咤风云、所向披靡,成为一代勇冠三军的霸主;但在他31岁的最后一战中,被围于垓下而受“四面楚歌”,土崩瓦解,这一败,使他再也不可能续写他个人的英雄人格了,从而也更加突出了他个人的英雄性质的人格。“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代词人李清照用暗语谴责了当朝统治者,歌颂了项羽人格中英雄气慨最直观的一面。

毋庸置疑,项羽人格中有极其可称颂的一面。他敢做敢为,胆大心细,这是刘邦所望尘莫及的。秦始皇南巡时,项羽指着秦始皇说:“他算不了什么,我可以取而代之。”而当刘邦见着秦始皇时,却羡慕得他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像他这样啊!”简单的二句话,道出了两人完全不同的个人人格。不用我再作解释,大家也能悟出其中的含义了。

在钜鹿之战中,项羽能够“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记》)这和后来韩信破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兵书上说,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而刘邦绝没有这种大无畏的胆量。

在楚、汉成皋相持期间,刘邦凭借着秦时的太粮仓敖仓,又有萧何源源不断地输送兵员和粮草作后盾,拖住项羽不战(其实他也不敢正面和项羽交战。因为在此之前的荥阳之战中,他已经被项羽打得大败,连自己的性命也是靠了一个叫纪信的人换回来的),并联络韩信、英布、彭越等人骚扰项羽的后方,使项羽却东西疲于奔命,后方时时不稳,粮草供应艰难。这是刘邦的狡猾之处。

而项羽却没有刘邦的这种城府和计谋,他有的是英气和胆量;因此,即使他想出了一些点子,也属于那种“小儿科”式的,最终不得不凭借个人的体能挽回一点面子。请看下面这几个事例:项羽久攻成皋不下,便心生一计,在楚营外面放一高案,把刘邦的父亲放在上面,对刘邦喊道:“你若不投降,我就把他烹了。”而刘邦却开玩笑似地回答:“我和你都是楚怀王的臣子,曾在他面前结为兄弟,因此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父亲。你如果一定要把你的父亲烹掉,就请给我也分一杯羹!”一计不成,项羽又生一计,他站在壕沟上对刘邦说:“刘邦,为了我们两人,天下已经好几年不得安宁了。我愿意与你决斗定胜负,不要再让百姓们跟着我们受苦了。”而刘邦却矜持地笑着:“我宁愿与你斗智,不愿与你斗勇。”项羽拿刘邦没有办法,便挑选了一名壮士到刘邦的城下挑战谩骂,骂汉军是孬种,胆小鬼。于是,刘邦派一个叫楼烦的弓箭手站在城楼上用箭将楚兵射死。项羽接连再派出两人,也相继死于他的箭下。项羽大怒,亲自来到城楼下,那楼烦又拉开弓想射项羽。项羽怒瞪双眼,喝叱道:“混帐东西,也不看看老子是谁!”吓得楼烦扔掉弓箭,手脚发凉,连滚带爬地回到军营,再也不敢出来了。当刘邦亲上城楼时,项羽挽弓搭箭,一箭而中刘邦胸口。刘邦虽没有当场毙命,但最终确是因箭伤复发而死。

项羽人格中的英雄气慨最完美地体现在垓下之战中。“力拨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不是“英雄气短”,而是“天要亡我”所表现出来的无可奈何。当项羽突围到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时,身边仅有28骑。项羽对他们说:“自我23岁起兵,至今已有8年,亲历大小70余战,所向无敌,从未打过败仗,所以才能称霸天下。如今我被困这里,是天要亡我,并不是我不会打仗。今天我们再作痛痛快快的最后一战吧!让你们知道是天要我亡,而不是我不会打仗。”于是,他把28骑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约好突围后在东面集合。然后他指着汉军的一名军官说:“我给你们杀了那名汉将!”话后纵马大吼,吓得汉军魂飞魄散,四处逃窜,楚兵趁机突出,项羽轻松斩了那员汉将。另一位叫杨喜的汉将想追杀项羽,项羽回头猛喝道:“好小子,不怕死你就上来吧!”吓得杨喜人马皆惊后退了好几里地。项羽的28骑斩杀了几百汉军,而自己仅损失2人。事后项羽得意地问他的士兵:“你们看我怎么样?”士兵们无不表示佩服。

这就是项羽的英雄人格,在千军万马之中斩将搴旗易如探囊取物;而他的不肯过江东,则是他英雄人格中另一个突出的表现。

“江东虽小,但有地数千,民众几十万,足以能使你王天下。”乌江亭长说的是一个大实话。凭着项羽个人的军事才能,假如回到江东,并不是没有东山再起可能。但项羽却不这样认为。“当年我率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西征,如今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父老可怜我,让我做王,那我又有什么脸去见他们呢?纵然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能内心无愧吗?”

和项羽相比,刘邦在英雄人格方面却是残缺的。我找不到一个能够证明刘邦也和项羽一样英雄人格方面的例子。难怪当阮籍来河南荥阳,知道这是楚汉相争最激烈的地方时,要叹一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了。

是的,无论阮籍的“竖子”是指谁(或是刘邦;或是项羽;或两人都是;或两人都不是),此时确实无真正意义上的英雄。项羽不是,刘邦也不是。

这就是他们两人人格上的缺陷所决定的。项羽缺少刘邦的心胸及知人善用;刘邦缺少项羽的个人英雄气慨。另一方面,项羽的残暴以及刘邦无赖式的出尔反尔,也是他们人格残缺的一个方面。

项羽战败章邯后,兵多将广天下臣服。可项羽不会知人善用,即使仅有的一个范增,也被陈平的离间计所谋,弃项羽而去。其他如英布等人无不对他的所封不满,最终背弃项羽而归属于刘邦。使项羽同时要面对几个战场。后方不稳,粮草不济。特别是彭越对他的游击骚扰,更使他疲于奔命。可以这样说,项羽的最终失败,就是在这种长期的东征西突中慢慢地丧失了战场主动权的。

而刘邦则完全不同,他既有张良、陈平这一些知名的谋事,又有韩信、英布等一些虎将,同时还有萧何、曹参等一些治家的能手。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些人当中,有许多人当初都服务于项羽。比如说韩信和英布。韩信当初投奔项羽时,一直得不到项羽的重用,在无可奈何之下投奔了刘邦。当然,刘邦初时也看不起韩信,但刘邦能够听取萧何的意见,而且一用韩信就任命他为大将军。至于英布则更不用说了,钜鹿战役时,英布就是项羽的前锋,以勇猛善战而称著于当时。但他在刘邦的使者,说客郦食其的鼓动下,也弃项羽而归属了刘邦。

项羽人格上的残暴性是他注定要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他活埋秦降军二十万,占领咸阳后又大肆屠杀,灭秦族众,并焚烧阿房宫,使关中百姓对项羽产生了忿恨。而刘邦则不同,他入咸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史记?淮阴侯列传》。

楚、汉成皋相持时,刘邦列举了项羽的十大罪状:“第一,你负前约,没有让我称王天下,而是称王蜀汉。第二,你杀死首领宋义,取而代之。第三,你救赵之后,本该息兵,却进军关中。第四,火烧阿房宫,中饱私囊。第五,你杀死秦王子婴。第六,你坑杀秦的投降士卒二十万。第七,对诸侯王分封不公。第八,将义帝赶出彭城,自己占有都城。第九,你暗害义帝。第十,不但以臣杀主,政事也不公平。”刘邦用词虽有偏颇,但也并不毫无道理。

项羽在齐国战败田荣后仍杀人放火,活埋降兵,掳掠妇女,激起了齐国人民的义愤,使田荣的弟弟田横得以收集散兵和项羽在阳城相抗衡;而项羽却屡攻不下,贻误了入关中灭刘邦的最佳战机,并被刘邦率领的五路诸侯兵马共56万人攻入楚国国都彭城。不过这一次,刘邦却没有了入咸阳时的修养。他也掠走楚宫的财宝和美女,并饮酒作乐。最终被项羽率领的3万精兵打得落花流水,死伤人数堵塞得连濉水也因此而断流。刘邦最后只带了几十名骑兵逃了回去,连他自己的父亲和妻子吕雉也被项羽拿获。

项羽的刚愎自用和虚荣心也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初项羽占领咸阳后,有人向他建议定都关中,认为关中有山有水,土地肥沃,易守难攻。但项羽却说:“如果富贵了不返乡,就像夜里穿着绣花衣走路,有谁知道呢?”然后定都彭城。他的这种衣锦还乡观念和听不进他人劝说的性格,使他失却了大丈夫能屈能伸,志在四方的魄力。而刘邦初定国都在洛阳,后听从刘敬的建议徙都咸阳。刘邦也有衣锦还乡荣耀故土的思想。“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不难看出,他们两人在志向上有着巨大的差别。

项羽的刚愎自用还体现在轻信流言和听不进忠言上。

在鸿门宴上,范增几次示意他杀刘邦而绝后患,但他却总不以为然,张狂自大。气得范增大骂:“跟这种愚夫不能同谋。将来夺项王天下者,必定是刘邦,我们都要成为他的俘虏。”

陈平的离间计其实非常普通,稍加思考就能分辨清楚。

项羽派使者去汉营劝刘邦投降,刘邦就让人先摆出盛情招待的样子,送去精美的食品,等见了使者,又故意惊讶地说:“我们听说是亚父(指范增)的使者来了,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啊。”接着就将精美的食品拿了下去,换来不好的饭食。结果使者非常生气,回去便告诉了项羽。项羽不加分析,不知其中有诈就轻易上了当,从此不再采纳范增的建议。他甚至怀疑范增私下和刘邦交往,已经背叛了自己。

而刘邦却截然不同,他自己也说:“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

在对诸侯王的分封上,两人也截然不同。项羽平定天下和在以后的楚汉相争中,对他人的分封极其吝啬,甚至于任人唯亲;而刘邦却比他要大度得多(这里仅指楚汉相争期间,后来的历史并不是这样)。当韩信攻下齐国,写信给刘邦提出自己想做齐国的“假王”时,刘邦懂得真王假王在意义上本无区别,为笼络韩信,干脆就直接任命韩信为齐王。在垓下战役的前期,刘邦联络韩信和彭越,给他们许愿:灭楚之后,自陈以东到东海封给齐王(韩信),自睢阳以北到毂城,封给彭相(彭越)。使韩信和彭越非常高兴,立刻完成了对项羽在垓下的合围。

刘邦做了皇帝后,分封了萧何等二十余人的官职,但众将领互不服气,争功不止,刘邦就不再封官。一次,在洛阳南宫,刘邦看见众将坐在沙地上不知在说什么,问身边的张良怎么回事,张良说他们在谋反。刘邦问为什么,张良说怕他以后不会封他们高官。刘邦又问怎么办,张良就问他最恨的人是谁,刘邦说是雍齿,因为他虽然功劳多,但太张狂,自己曾经想杀掉他。张良听后就让他封雍齿为侯,这样,大家就觉得被刘邦记恨的雍齿都能受封,他们就不用着急了。于是,刘邦大摆庆功宴,封雍齿为什方侯。

另一件事是他对同母异父兄弟季布和丁公的处理。在刘邦和项羽争天下时,他们两都是项羽手下的大将。季布领兵几次将刘邦打败,丁公也领兵追击过刘邦,但最后放过了刘邦。刘邦做皇帝后,记恨季布打败过自己,就把他抓了起来。但想到自己也需要他这样的忠臣来辅佐,就不再记仇,不但放了他,还封为郎中。丁公听说后,觉得连季布这样给过刘邦难堪的人都能释放做官,他这个曾对刘邦有恩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没想到,却被刘邦抓了起来。刘邦对众人说:“丁公做项羽的将领时不忠,就是他这种人使项王丧失了天下。”刘邦下令处死了丁公,还在军中示众,警示大家要做忠臣,不要学丁公。

刘邦将要死时,吕后看着弥留中的刘邦,问他死后人事的安排:“萧相国死后,由谁来接替呢?”刘邦说曹参。吕后问曹参之后是谁,刘邦说:“王陵可以在曹参之后接任,但王陵智谋不足,可以由陈平辅佐。陈平虽然有智谋,但不能决断大事。周勃虽然不擅言谈,但为人忠厚,日后安定刘氏江山为国立功的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事后证明,刘邦看人还是非常准确的,“萧规曹随”使汉的基业逐步稳定,而周勃则几次挽救了刘氏的江山。

这是刘邦个人人格中的另一面,对为他所用的人,做到知人善用,有价值时充分利用,无价值时弃之不用,当威胁到他的地位时,则立刻戬除。平定天下后的斩杀异姓王,就是这方面最有力的佐证。

刘邦人格中最不值得提及的是他出尔反尔,甚至于可以用无赖小人来形容。

项羽分封天下时,刘邦领属汉中、巴蜀,得封汉王。刘邦在力量较为薄弱时,故意烧毁栈道,以示不再觊觎中原;而当他积蓄了一定的力量,知道项羽回到了彭城后,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而出兵汉中。

走过象棋的人都知道棋盘的中间有一条楚河汉界,这是楚、汉两国在成皋定下的休战协议,鸿沟以西归汉,鸿沟以东归楚。但当项羽领兵东归时,刘邦却又一次挑起了战争。

这是刘邦人格的残缺,是他“胜者为王”后仍然没能给后人留下良好印象的原因所在。在这方面,他无法和项羽相提并论。对某一个个体来说,无所谓“胜者”,也无所谓“败者”。

一代枭雄秦世皇,雄霸整个中国,设立了自他而起的万代霸业。可最终怎样呢?在他死后的不久,他的霸业就灰飞烟灭;甚至于连他子孙生存的权力也被剥夺而被项羽“族灭”了。

这就是“胜者”和“败者”在时间概念上的不可推敲性;就如我们平常所说的“好人”和“坏人”一样,不能具体,而只能抽象地加以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