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占豪 2012.2.20早盘:周一走势与操盘策略

 昵称1237032 2012-02-20
    周末,央行再次下调存准0.5个百分点。正常情况下,一般调准应在月底或月初,原因是CPI、PPI以及其他经济数据央行基本上就有谱了,在这种情况下发布调整货币政策信息一般都是惯例。而这一次,央行却在中旬公布公布调准政策,虽然时间上仍是月底(24号),但时间上选在这个时候还是有一些内在原因。据笔者分析,主要原因应是过年因素。今年过年较早,1月22号即开始放假,那么1月CPI自然较高,已公布的数据已确认了这一点,过年后恰好进入2月份,2月9号公布数据1月通胀数字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央行担心调准会对物价调控构成负面预期,所以将调准时间押后。但按照以往,这一押就应该到25号左右公布消息,从下月初开始执行,那时2月数据就基本上有谱了。而这次,在中旬即公布数据,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对1月CPI构成巨大压力的菜价、肉价和蛋价快速回落,使得短期通胀预期大大降低。与此同时,我们看到,1季度经济增速明显有所下滑,在这种情况下温总早先再次强调宏观政策的预调微调,而这正是为了抓紧时间预调微调。同时,这里应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商业银行和企业对信贷并不积极,1月份的信贷增速就低于预期,而最新的消息是四大行一周才贷出去300亿,如此信贷增速显然就不符合今年的广义货币增速目标。而从另一个方面看,我们看到央行最近放松了对第一套房的调控。而降准,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地产的一次微调,地产行业今年资金链的确要面临巨大挑战了。但是,指望政府大幅放松或解除对房产的调控是不可能的,所以对房产商来说当前最紧要的还是怎么售存货收资金,避免后面资金链越来越紧张从而陷入被动。

    根据笔者估计,上半年应该是3次降准左右,现在才第一次。正常情况下,上半年央行不会降息。而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则要看上半年经济走势、通胀压力、国际形势以及上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若非有大的变化,以降准和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整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较大,除非经济下滑高于预期才可能有降息动作。

    对股市来说,之前连证监会主席都开是喊多了,大喊蓝筹股是罕见投资机遇。从政策方向上看,政策面是真的在做多,所以反弹的格局正在从短线反弹向大级别反弹转化。而另外一边,美股再创新高,从现在状况看,美股是要向历史高点逼近了。而如果美股向历史高点逼近,那么美元就不能大张,否则美国承受不了资本外逃的压力。如今,美国的QE3迟迟不能推出,美国又不能让美元持续贬值,其结果可能就是美股盘升,美元盘整。这是阶段性最可能的走势。而这,对A股来说也是一个好的消息。

    降准,当然是好消息,不出意外周一早盘会有一定幅度高开,而股指再向上就是半年线,半年线的位置又恰是去年11月下旬的那个密集交易区,虽然米交易区不大,但若非放巨量突破,正常情况下是需要拉锯才能突破的。就现在来看,一个降准显然还是无法对此构成有效突破。所以,下旬大盘能把去年11月18号的那个缺口给补掉就是非常理想的走势。周初,关注大盘面对半年线大盘攻击时的量能和力度。

    操作上,整体仍以短线多头为主。大盘没有短线的大开,暂时就还不会出现短线的大合。不过,投资者在个股上如果不理想需要有适当调整,这是细节上注意的情况。

 

 

    新书《货币战争背景: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新浪读书连载地址(不断更新中):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90649.html

 

    新书《货币战争背景: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第六章《美国如何通过“次贷”向世界转嫁危机》精彩段落分享:

    除了上述机构外,还有两件事让人匪夷所思。

    一是,据英国「金融时报」2008年9月20日报导,雷曼兄弟欧洲分公司管理人要求美国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归还倒闭前从伦敦汇过去的八十多亿美元。接管雷曼欧洲的普华永道合伙人罗马斯表示,超过八十亿美元的资金,是在雷曼兄弟可能倒闭前数天汇到纽约。这80亿美元,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生生从欧洲刮去八十多亿美元,这件事甚至惊动了时任的英国首相。英国首相布朗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英美两国政府正就返还资金一事进行磋商。虽然,雷曼欧洲子公司转账资金是英国方面犯下的错误,但导致全球金融动荡的责任主要在美方。

    实际上,无论怎么协商,都无济于事。美国总统一定推给法律处理,而美国法律绝不可能支持退回这笔钱,这八十多亿美元打水漂无疑。直到现在,三年多过去,再没有那八十多亿美元的任何消息了。

    另一件则更可笑,德国国家发展银行居然在雷曼宣告破产后,按照外汇掉期协议的交易,通过计算机自动付款系统,向雷曼兄弟公司即将冻结的银行账户转入3亿欧元。这3亿欧元,毫无疑问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相比美国其它金融机构,雷曼破产能使美国损失减到最小,其它国家则损失惨重。而且,绝对可以震动整个世界金融市场。如此,某种意义上就可以让世界与美国联合起来共同救市,大家一起为美国的危机兜底。

    果不其然,在雷曼宣布破产后,2008年10月份,全世界进入“救市潮”。

    2008年10月7日,俄罗斯宣布向银行体系注入9500亿卢布;

    2008年10月8日,英国政府宣布英格兰银行将提供2000亿英镑短期信贷额,增加银行流动性;同日,日本央行向短期金融市场注资1.5万亿日元;接着10月10日,日本央行再注资3万亿日元,使得注资总额达4.5万亿日元;

    2008年10月12日,欧元区15国通过3000亿欧元救市计划;

    2008年10月13日,德国推出总额达5000亿欧元的救市计划;同一天,法国推出3600亿欧元的融资计划;荷兰政府向荷兰金融机构承诺拨款200亿欧元帮助荷兰境内金融企业;瑞典央行宣布向银行系统大幅注资;爱尔兰政府为为本土银行存款和债务提供两年政府担保,用以消除市场对银行系统崩溃的担心;英国政府也在当日执行了向三大银行注资370亿英镑,使得三大银行部分国有化,确保银行系统稳定。

2008年10月14日,澳大利亚宣布高达73亿美元的救市计划;澳政府向金融机构所有存款提供为期3年的担保,同时承诺向住房抵押贷款融资领域注入40亿澳元现金,稳定房贷市场;韩国政府当天也宣布24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救市计划,涵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

中国救市政策更是重磅,在确立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还提出40000亿人民币的救市投资计划。

在货币政策方面,各央行一起大幅降息。在第一轮救市后,G20峰会召开,各国继续就针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救市展开进一步合作。

雷曼破产,对美国最大的好处是,将金融危机由美国向全世界扩散。虽然是破罐子破摔的无奈之举,却使自身的压力陡然减轻,美国得以喘息之机。世界经济,因为各国的经济巨大刺激,暂时恢复“稳定”,并貌似恢复“增长”。

    就在这喘息之机,2009年5月,美联储马上调整美国的会计准则,并要求美国银行业自2010年起启用新会计准则。通过新会计准则,美国实际上是将其大量高杠杆债务以技术手段延期,其目的是通过新会计准则尽量将违约时间延后,以便继续有时间向外转嫁自身危机。美国2011年9月进行的国债“扭转操作”也有这方面以图。

    2008年的救市,除了为美国分担危机压力、给美国更多向外转嫁危机的时间外,同时也给欧日等发达国家财政带来巨额的债务,使发展中国家饱受美元不断量化宽松导致的通胀之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