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系列讲座: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第五讲)(王荣生)

 缤纷生活 2012-02-21

教学流程就是“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

 

上海师范大学    王荣生

 

一、概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我们为什么主张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课评教呢?这有许多理由,尤其是对我们语文课堂而言。大家知道,巴班斯基是研究最优教学法的,这位专门研究教学方法的专家告诉我们:“是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方法,而不是其相反。”讨论教学方法,至少有两个基准:第一,合理与否。比如讲授法,比如讨论法,针对某个具体的内容,用这种或那种教学方法,是否合理。第二,合适与否。这是从学生的适应性来讲的,面对这样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情,针对这样的学习目标,用这种或那种教学方法,比如讲授法、讨论法,是否合适。换言之,判断合理与否、合适与否,基准在教学内容。对语文教学方法的讨论,如果不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切入,而单从教学方法着眼,就无从评价教学方法的合理与合适,也无从说明教学方法的之所以不同。是否合理,是否合适,只有联系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只有联系到具体的教学目标,只有联系到具体的学情,我们才能够加以判断。

语文教学方法,大大小小,有许多种。而大大小小的方法,在教学中是被统一地组织起来的,它们按照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序,被组织成“步骤”、“环节”。步骤的行进,环节的展开,从动态的角度来说,就是“教学流程”。究其实,教学流程就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展开过程。因此,正如讨论教学方法一样,讨论教学流程,也必须从教学内容人手。

 

二、课例学习:认识“教学流程”

 

我们先来研究杭州市采荷实验学校汪胡英老师的一个课例,认识什么是“教学流程”。

汪老师运用解读知识“点评”《风筝》。正如汪老师所指出的:“点画评注,不仅仅是阅读方法、教学方法的问题,在哪里点,在哪里画,在哪里评,在哪里注,关乎阅读的内容、教学的内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两个部分。

(一)教学的起点:初步阅读课文,把握全文的大意。他设计了两个问题:(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你觉得作者是带着什么情感来写这篇文章的?

(二)这堂课的重点:用点画评注的方法,把握作者情感。即把握作者依附于具体的言词,通过具体的语句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汪老师设计了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学生凭着自己的感受,借助点画评注,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先是一个示例,《风筝》开头一句,有几处画线并附有评注。

示例一: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评注:晴朗的有积雪的冬季,是一幅色彩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冬之美,但“灰黑色的秃树枝”却使得这幅画面的色彩陡然变得黯淡,这个词语在一开头就为文章添上灰色沉重的一笔,使得晴朗的有积雪的冬季变得寒气四射,作者感受的不是“冬日暖洋洋”的舒适而是冬季的肃杀和寒威。作者在后面一句直接点出了这种情感,即“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正所谓景为情生,一句景语蕴含着作者沉重悲哀的情感。

作者的情感存在什么地方呢?存在于“灰黑色的秃树枝”,与“积雪”、“晴朗”的强烈的反差中。

示例二: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评注:“重”、“堕”用了反复的手法,与前面“心变成了铅块”相照应,可见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多么沉重,这沉重是由于虐杀了弟弟游戏的童心造成的,因为一直无法补过,所以这块铅始终压在心上,很重很重,堕着堕着。“重”、“堕”是第四声,读起来就有沉重的感觉。作者的情感存在哪里?在情感所依附的词语里,“重”、“堕”的重复,这第四声所表达的沉重声音。

接着,学生在两个示例的启发下,自主进行点画评注,与同伴交流。在自主阅读、同伴交流的基础上,几位同学在班上重点交流发言。这是第一个环节,学生凭着自己的语感,凭着自己在阅读时形成的理解,运用点画评注,把握作者的情感,

第二个环节,教师提供五则资料,即拓展性资料。这五则资料,都是关于鲁迅的语言风格和人格精神方面的评论。比如:

鲁迅先生创作态度严肃认真,语言准确精炼,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有人把它叫做“鲁迅风”。我们阅读任何一篇鲁迅作品,都会强烈感到他的语言简洁、明快、直白、洗练,既冷隽又犀利,既深刻又辛辣,具有强烈的嘲讽色彩,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

五则材料,给学生的理解提供了新的平台,从而使学生所感受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五则材料,给学生的理解提供了新的平台,从而使学生所感受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接着,教师又出示了一个示例,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到与这些评价相一致的地方,并加以评注,评注时要学会运用这些资料中的重要信息”。

示例三: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了。

评注:一个短句,两个动词“掷”、“踏”就把当时“我”粗暴地毁坏了弟弟的风筝的情景生动地再现出来,让人体验到第一则资料中说道的“鲁迅风”的语言:简洁、明快、直白、洗练。同时,“掷在地上”和“踏了”之间用了逗号,这里可以不用逗号,如果比较阅读一下,两个动词之间用了逗号之后,减慢了动作的过程,为什么要减慢动作的过程?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毁坏弟弟风筝是快意解恨的,这两个动作一气呵成,快速有力。当二十多年后来回忆这一幕时,作者是带着深深的内疚、自责,似乎不愿意相信自己曾有过的行为,于是,记忆在作者的痛苦中慢慢展开,回忆这精神虐杀的一幕也恰如第四则资料中鲁迅先生曾所说的,“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作者的情感在哪里?就在这个逗号里!在拓展性资料新的平台上,在示例的启发下,学生进行了第二轮的点画评注,联系鲁迅的思想,联系鲁迅的精神,联系鲁迅作品的风格,更深入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这是一个相当精彩的教学设计,起点和终点非常清晰,两个方面,三个环节,聚焦在核心的教学内容上。每一个环节,就是一个台阶:先是学生自主阅读,了解作品所叙的事实,初步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接着在教师的引领下,揣摩作品的语句,具体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第三步则利用所提供的拓展性资料,更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从起点——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之前的学情状态,到终点——学生要达成的教学目标,设计两到三个教学环节,安排两到三个台阶,从而组织起我们在上一讲中所说的“学的活动”。把起点和终点连贯起来,动态地构成了“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就是依据学生的学情和要达成的教学结果的需要,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流程是有流向的,学生开展着有指向、有组织、有结构、有可见成效的学习活动。这一过程,可以分成几个阶段,一个阶段也就是一个环节,上一个环节流向下一个环节,一步一个台阶,抵达课堂教学的终点,即教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换句话说,教学流程讲的是环节与环节之间的关系。教学环节,就是组织“学的活动”:教学流程,就是“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

下面,我们结合之前研习过的名课,从三个方面来揭示“教学流程”——“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教学内容确定性与生成性的统一;形成班级集体共同的学习经验。

 

三、名课的经验:“学的活动”充分展开

 

我们来温习宁鸿彬老师的《皇帝的新装》。《皇帝的新装》第一堂课,重点展开的是两个环节,也就是被誉为“两个著名的问题”所启动的环节。

(一)读课文之后,请给这篇童话加个副标题——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二)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或者说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我们做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前面的解题,假如花掉两分钟,后面的小结性的陈述,假如花掉5分钟。那么在课堂上重点展开的两个环节,各占多少时间呢?大约15-16分钟,或20来分钟。所谓“学的活动”充分展开,首先是保证学生在课堂里有相对完整的、比较充分的学习时间。我们曾提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改善,“教学内容的相对集中”是一个关键。教学内容相对集中,或者像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重点要突出。换言之,教学重点就是在教学中占据较多的时间,一个核心教学内容的学习,要占据课堂的15分钟、20分钟,而在这15分钟、20分钟的教学时间里,主要是“学的活动”,包括学生的自主阅读,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在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下的多种学习活动。这是“学的活动”充分展开的第一个要点,“学的活动”有较充分的时间保证。

第二个要点,学生的学习经验要有较充分的表达和交流。看宁鸿彬老师这堂课,在第一个环节中,针对“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学生们纷纷提出提炼的词:“爱美的”、“虚伪的”、“不可救药的”、“昏庸的”、“无能的”、“无知的”、“不称职的”等等,从多个方面揭示了人物的特点,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和评价“皇帝”。在这个环节,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同时又聆听了其他同学的见解和观点,在交流中丰富了自己的认识,丰富了对作品的感受。

第三个要点,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学习经验,包括对作品的理解,也包括对阅读方法、阅读方式的把握。如果说,宁鸿彬老师的第一个环节,重在对作品的理解,对人物的理解,对透过人物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的理解,那么第二个环节,对情节的梳理“用一个字概括”,就更侧重阅读方式、阅读方法的学习。学生对情节的初步概括,形成了八个字——“蠢、骗、伪、假、傻、装、新、心”,其中有不切题的,有不适用的,有两项选择取其一的。从八个字变成四个字,从四个字变成两个字,从两个字最后集中到一个“骗”字。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把握作品的故事情节,如何把握情节的关键处,如何用情节的聚焦点来理解和分析一个作品。

上述三个要点是密切联系着的:因为“学的活动”有较充分的时间保证,学生的学习经验才有较充分的表达和交流:而学生经验的表达与交流,目的是形成新的学习经验。

 

四、名课的经验:教学内容确定性与生成性的统一

 

先看钱梦龙老师的《死海不死》。从这堂课,我们不难感受到钱老师对课文的钻研功夫,不难感受到钱老师对学生学情的思量和估摸。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这堂课形成了三个核心教学环节:

(一)请同学们讨论“什么可以不教?”

(二)换个角度:“哪些知识还需要老师教?”

(三)高难度问题:“课文最后一段说死海数百年后可能干涸,作者推断的依据是什么?”

在这里,核心的教学环节,是确定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联,也就是教学流程的流向,是确定的:主要的教学内容——关于知识小品的趣味性,是确定的。最后一个“高难度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确定的,尽管在别的班级上课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学情。钱老师不一定非得把这个内容拿出来教。

有一段时间,我们很疑惑一个现象:一个优秀教师的课,在这个地方上是这样,在那个地方上好像还是这样,基本上是按照预设的流程进行的,为什么教学的效果总是相当的好?现在我们明白了:应该是这样的,因为一篇课文依据体式、它的核心教学内容大致是确定的:因为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经验大致是相通的:因为依据学生学习的逻辑来设计的教学流程,在具有确定性的同时又为生成留下了很广阔的空间。

这就是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体现为教学环节,体现为教学流程,体现为教学重点,但又不是僵硬的确定性,它蕴含着生成性。钱老师这堂课,处处体现出生成的活力,碰巧是这么一个同学,率先提出数字的说明方法,顺势讨论到数字说明的确数、约数——假如换一个班级,率先提出的不是数字说明,而是说明的顺序问题,那么教师就要和学生进行对话,就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顺势去讨论说明的顺序碰巧是这么一个班级,有同学敏锐地感受到说明文语言表达的趣味性、语言表达的魅力——假如换一个班级,没有学生能感受到,没有学生能提出来,那么教师就要想办法引导:如果有一位更聪明的学生,率先提出了材料组织的顺序问题,那么关于知识小品趣味性的讨论就要展开,课堂教学的章法就要作相应的改变。

郑桂华老师的《安塞腰鼓》,核心的教学环节是两个:一个是让学生“圈传递这种感觉更强烈一些的句子”,一个是启发学生“能不能把思考往前推进一步,发现句式或词语的特征”。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个教学片段。

小组讨论之后,由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有学生说:“第十八节,用了排比,语气非常强烈,有递进的意思。”学生找到了特征,但感觉是笼统的,因而是粗浅的。教师正在写板书,把学生刚才提到的“排比”两个字写上去,回过头来问:“怎么排比的?”试图引导学生调整他思考的落脚点,学生说:“第一个有力地搏击着,第二个急速地搏击着,第三个大起大落地搏击着,意思一个比一个强烈。”意思一个比一个强烈,也就是他前面所说的“非常强烈,有递进的意思”,但学生的思考方向开始发生转变,由抽象的归纳返回到了具体的语句教师进一步调整,换一个角度启发:“它跟下面的排比一样吗?——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换一个角度启发,给学生提供个思考的台阶。学生说:“一样,一个比一个幅度大,都是越来越强烈。”学生换了一个词:“幅度”但是总体上还是一种概括的描述,也就是说,这佗学生只能从“力度”这一个维度去感觉这里的排比。教师进一步调节:“用词上呢?我们再来看一遍。”教师范读了课文的这一句:“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通过范读,让学生去体会自己的感觉。“这三个词都是说明了幅度。”学生还是刚才那个词的简单重复这时,教师看到他们这个小组有同学举手:“你们小组成员想帮助你一下。”学生起来说:“有力地搏击着’是力度,‘疾速地搏击着’是指速度,‘大起大落地搏击着’是幅度。”在同学的发育中,在同学与教师的交往中,其他同学受到了新的触发。刚才那位同学,是代表他们小组发言的,说明他们小组在讨论的时候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准、这种精度。现在,经过教师和同学的交互讨论,其他同学受到了新的启发,形成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内容是在对话中生成的,而教学内容的生成是在教学流程调控下的生成,是朝着流程终点的有方向的生成。流程的走向是预设的,但又为教学内容的生成留下广阔的空间,不同班级、不同学生都在按流程的方向学习,都经历了学习的过程,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果,但他们所获得的,是他们能获得的,而不是教师硬塞给他们的。

教学内容的确定性,大致相当于时下流行的话语“预设”。我认为抽象地讨论“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抽象地讨论“预设与生成”的一致或者矛盾,这根本就是一个虚假的话题。语文教学的问题,不是要不要预设的问题,而是根据什么来预设的问题。预设了什么,是如何预设的?是“以教的活动为基点”来预设,还是“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来预设?而这些问题的讨论,就必须具体到某一篇课文的教学,就必须具体到某一个教学设计,就必须具体到某一堂课。

 

五、名课的经验:形成班级集体共同的学习经验

 

还是从刚才研习过的片段入手。在那个片段里,我们可以看到:教师问,学生答,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或者我这样问:在课堂里学生站起来发言,是说给谁听的?

我们发现在许多课堂里,学生站起来发言,是说给教师听的,而且仅仅是说给教师听的,在前几讲中曾经说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两种怪现象,其中之一就是“学生的学很没有结构,很不完整”。这个学生的发言和那个学生的发言,相互之间没有关联。也就是说,虽然在一个班级的共同体中,但这一学生和那一学生之间,没有构成一种学习上的关联,几个学生的发言都分别是说给教师听的。久而久之,同学也形成这样的习惯,他们很难从同伴的发言中去学习,去获得新的经验。有时候我们看到,课堂教学的“师生对话”,变成了教师和学生两人之间的窃窃私语。

为什么要让学生站起来发言?或者这样问,学生发言,在课堂教学中起什么作用?按照我的理解,在很多优秀的课例中我们也能看到:教师请一个同学起来,实际上是请了一个教学的帮手。也就是说,原来是教师一个人在从事教的活动,现在请了一个帮手,教师和这个同学一起形成了一个教的关系,学生的发言,教师和学生的对话,是说给全班听的,比如刚才那一段关于排比的讨论,尽管那个学生最后没有达到教师希望的那种理解的水准,但这个同学为课堂教学作出了贡献——正是在这个同学与教师的对话过程中,其他同学受到了启发,形成了新的理解、新的认识。班级的课堂教学,一个教师不是面对四十几个、五十几个散乱的学生,而是面对四十几个、五十几个学生所组成的学习共同体,与班级集体发生着交往与对话。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角度来看,班级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形成学生共同的学习经验。在郑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从“力度、速度、幅度”这三个维度来体认课文中排比的句子,就不仅仅是某一个同学的体认,而是由这位同学所揭示出的班级同学共有的体认。

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讨论了“教学流程”,择其要而言,归纳为三句话:学生的“学的活动”有较充分的展开,学生的学习经验有较充分的表达与交流,班级的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共同的学习经验。需要说明的是,一堂优秀的课,上述三个方面都会得到充分的展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