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足发展 走向校本 让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幸福成长

 昵称8820811 2012-02-21
横山小学根据教育发展新形势和教育科学发展观,结合学校的实际,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重点实施科研创名校战略,以和谐、均衡为发展要旨,以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推动校本教研为抓手,确立科研兴教的理念,着力创建新型教研文化。逐步建立完善的教育科研网络,努力构建生态教育,营造绿色课堂,全面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本学期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搞培训,抓研讨,促交流。

(一)力抓校本培训:

主要任务是组织好对各学科教材培训。坚持培训与课例相结合。

(二)注重过程建构

1、让课程观融入常态课中。

①用好“教材”:深入钻研吃透教材,充分挖掘占有文本教学资源。

②善于挖掘“身边”课程资源: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已有的生活体验,充分挖掘学校、家庭、社会及网上信息资源,为达成课程目标服务

2、明晰学科课改理念,探讨学科课改实施策略。

3、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注重学科整合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扎实开展校本研修

1、创新校本研修文化,推动校本研修走向普及,走向常态。

①建立理论学习制度。把学校打造成学习型的组织,为积厚文化底蕴,培育眼光,与时俱进,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②建立教师培训制度。特别要建立外出学习汇报制度、校本培训制度。

③建立对话交流制度。今年重点抓好教研组建设和集体备课运作模式的探讨。以提升广大教师日常教学的底线,提高课程实施能力,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④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建立学科教学课题研究体系,促进研究能力的提高。

⑤建立教师评价制度。借对教师德、能、勤、绩、学、研的综合评价,有力拉动学习、研究、交流,有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塑师”工程学校评价每学期或每学年形成例规性运作。

2、大力开展“教学型教研”。聚焦课堂,以“课例”为载体,对课堂教学进行微格分析,加大融入信息技术于课堂的力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谋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升日常教学工作的底线,促使常态教学面貌跳出陈旧教学模式的格局,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求得最佳的教学效率。

3、加强科研处与各完小的互动交流。主要做法是建立科研工作月报分析制度,要求各完小、教研组每个月把教研、课改实验中的主要进展、经验和感受及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有利于对全校教研、课改实验的进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监控、反馈、调节、总结提高,从而保证教研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抓学习,促提升,成共识。

为尽快转变观念,提升教研水平,在“一请二学三查四比五写”的模式中形成了全镇教师共同的认识。

“一请”即邀请市县专家来校讲座。

“二学”是(1)学习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和教育教学报刊杂志,(2)外出学习。同时建立理论学习制度,通过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每学期有一本学习笔记。学校并将在学期末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理念测式。

“三查”是(1)学校检查教师参与教研展情况,主要检查项目为“五个一”,指教师每节课做一次教学反思,每月写一篇教学个案,每学期上一节校级以上的研讨课,每月提供一个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值得反思的问题,每学期有一本学习笔记。(2)学校科研开展情况自查。(3)各教研组、各完小互查。

“四比”在各完小、教研组中开展。(1)比教研活动开展组织情况,(2)比教研活动形式。(3)比教研工作方法。(4)教研活动效果。

“五写”即写“五张卡片”,指教学问题卡、评课卡、课题登记卡、参与教研活动登记卡、教学金点子卡。

三:定方案,明要求,创模式。

为解决教研创新的导向问题,出台《横山小学教师参与校本教研评价表》、《关于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实施方案》等方案、制度,以促使校本教研的顺利推进。

我校推出的教研新模式有:

1、“一课二上三讨论”制度,“一课二上三讨论”指同一堂课要上两次,讨论三次。先组织教师集体备课,由一位老师上课,集体参与听课;再针对上课的情况开展讨论活动,改进教学步骤和方法,然后再请这位教师第二次上课(前后两次执教的教师也可以是不同的人);最后对两次上课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一些规律,指导以后的教学。

2、建立微格教学研讨机制。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以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为需要,倡导教师进行研课。

3、开展“我与课改同成长”一周追踪听评课活动。“追踪听评课”就是教师要上一周的公开课,科研处进行全过程追踪听课评课,即时反馈,即时矫正,对授课教师一个教学单元的全过程进行研究、指导。通过“教师讲课——听课评课——再听课评课……的反复轮回,帮助教师达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四:定规划,建档案,彰先进。

开学初,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横山小学三年发展规划》、《科研工作三年发展规划》,统一思想。通过学习,教师们在明确学校办学理念的同时了解了学校新一轮的发展目标。随后,教师们围绕学校“打造研究性教师团队”的目标,结合自身发展情况,认真制定个人发展三年规划。

大力加强教师《成长档案》建设,根据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制定各完小科研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依据学校三年总目标制定了三年发展分目标。以激励了广大教职工自强不息,自我奋发。

    根据教育局第一届“塑师工程”实施方案的安排,评选出了本校的名师,怎样让这些名师成长的更快,同时带动其他教师的共同成长,成了科研处的重点课题。最后我们提出了“优质课超市”的新概念。

    “优质课超市”即在本学年中每周由教育名星提供三节课,教育标兵每周二节课,教育能手提供一节课,科研处将“优质课超市”课表公布在学校网站、黑板报、校务公开栏等处。 

周工作安排

周次

时间

工作内容

1

9.2--9.8

制订各种计划

科研工作调研

2

9.9--9.15

各学科课题申报

科研处主任、教研组长坛论

召开课改校本培训座谈会;

3

9.16--9.22

语文新课程培训(中心)

体育新课程培训(中心)

“课例”评比、“录像课”评比;

课改工作专题调研;

4

9.23--9.29

数学新课程培训(中心)

英语新课程培训(中心)

校本培训、微格教学研讨会

5

9.30--10.6

"十一"国庆节

6

10.7--10.13

一课二上三讨论活动

校本培训、科研论坛

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情况检查

7

10.14--10.20

语文名师送课(23都)

加强教研组建设专项调研活动

课改论坛

制定“示范教研组”评选方案;

“集体备课”运作模式研讨会

8

10.21--10.27

数学名师送课(山头)

完善科研工作评价考核细则

课改沙龙、专题调研活动;

9

10.28--11.3

校本培训

一课二上三讨论活动

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教研活动

10

11.4--11.10

语文名师送课(余村)

校本教研阶段总结

教学反思(教育随笔、教学叙事)检查

校本培训

下完小过程性督导评估科研工作自查自评

11

11.11--11.17

数学名师送课(23都)

科研工作阶段总结

各种教研资料进档

校本课题申报

12

11.18--11.24

校本课题申报

校本培训

13

11.25--12.1

校本培训

课改论坛

科研工作调研活动

14

12.2--12.8

校本培训

课改工作调研

15

12.9--12.15

教研组长、科研处主任论坛

校本教研研讨会

16

12.16--12.22

课题研究情况检查

一课二上三讨论活动

教学反思(教育随笔,教育叙事)检查

17

12.23--12.29

“综合实践活动”评比;

“校本课程开发”评比;

18

12.30--1.5

教师科研工作评价

名师考核

19

1.6--1.12

科研工作检查

教师学习笔记检查

20

1.13--1.19

各种资料进档

学校课改、校本研修工作阶段小结汇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