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随月转阴晴收录于时尚先生网
男人中也有"林妹妹",娇娇弱弱,什么刺激压力都受不得,一点儿风吹草动就会反应激烈--别误会,我说的是皮肤。
按理说,男士的脸皮相对"厚"一些,皮肤的抵抗能力也相对强一些,可遭遇敏感困扰的人仍然不在少数。在春暖花开的日子到来之前就把敏感话题拿到桌面上讨论,是因为很多人原本并不是敏感性皮肤,某天一觉醒来忽然遭遇敏感大爆发,从此沦为敏感小男人之列。除了先天性的皮肤敏感,也有很多敏感属于"后天养成"。不想让一辈子和敏感纠结,以下内容你值得一阅。
敏感先生是怎么"养"成的
你是不是也把"皮肤敏感"和"皮肤过敏"混为一谈?事实上,两者是有区别的。皮肤敏感是一种皮肤的亚健康状态,皮肤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会产生明显的干燥、紧绷、泛红等反应;皮肤过敏则是疾病的症状,表现为红、肿、痒、热、痛等现象。敏感和过敏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感冒和发烧,感冒容易导致发烧,但发烧未必是感冒造成的。
原本健健康康的皮肤,怎么会变得敏感呢?很遗憾,皮肤科医师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能说导致皮肤敏感的原因很多,是内在因素和外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在因素包括:身体机能、特别是皮肤本身机能的变化。比如皮肤角质层变薄,皮脂膜不健全,导致皮肤的"防护力"下降。此外,当皮肤神经末梢的保护作用不完整,或是神经末梢结构发生变化时,感觉神经的信号输入就会明显增加,原本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就会被放大成沙尘暴,皮肤当然吃不消。
外在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化学成分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也会导致皮肤敏感。比如冷热变化、极度干湿、强烈光照、季节转换、空气污染、化学刺激以及不良情绪、生活压力等等,大量饮酒、吃辛辣食物也会导致皮肤敏感不适。
伤不起的"化妆品不耐受"
你可能还听过一个名词--"化妆品不耐受",表现为在使用过保养品后皮肤出现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去医院检查却一切正常。化妆品不耐受属于敏感性皮肤的一种,导致"不耐受"的成分包括(但不限于)保养品中的防腐剂、香料、乳化剂、色素、药物及一些重金属成分。为了避免保养变内伤的悲剧,请格外留心保养品中可能导致"不耐受"的特殊成分。
另外,产品包装上的"经过过敏测试"只是商家的免责书,并非你的免死金牌。每个人的皮肤状况不同,承受能力也不一样,为了避免出现敏感症状,最好在购买前在耳后或小臂内侧的皮肤上进行小面积试用,确保没有不良反应再"上脸"。
握防敏关键期
保养这件事,永远是"预防大于治疗"。为了避免沦为"敏感小男人",30岁前后是你需要牢牢把握住的"防敏关键期"。在这个年龄阶段,皮肤新陈代谢趋缓、自我修复更新功能下降,种种肌肤问题随之而来。你为了预防老化给皮肤加餐加料,却不知,激进派的做法往往会给处于"转型期"的皮肤带来更多不安定因素。
激进派:做完去角质护理马上做美白或抗老化密集护理。 保守派:皮肤可受不起这样的折腾,去角质后皮肤的屏障功能下降,最好只做补水护理。
激进派:使用高浓度保养精华后,皮肤出现刺痛、潮红、长痘等不适症状,认为是排毒反应而继续使用。 保守派:能不能不要无视皮肤的SOS?一旦皮肤呼救,最好马上用成分简单或天然的保养品舒缓安抚。
激进派:老化问题初现端倪,立刻将保养流程全线升级,各种成分满足各种需求,不求最好只求最全。 保守派:这样的大换血皮肤可吃不消,最好在保持常规保养的同时,加入1-2件抗老化单品,比如精华、面膜之类的,然后再逐渐升级。
强化屏障功能才能防患于未然
角质不是用来"去除"的,而是用来保护你的皮肤的。角质层的物理性屏障作用是我们身体面对外界环境的第一道防线。多层扁平的角质细胞和细胞间脂质如同砖块和水泥一样,组成了"砖墙结构",抵御外界环境中的刺激侵袭,还能阻挡体内水分蒸发,减少小分子营养物质的流失。下次去角质之前还是好好考虑一下,要是你总是自毁防线,我也只能表示同情。
如果完全不做去角质护理,皮肤的这道防线就能安全无虞了吗?没有那么简单。除了先天性基因缺陷导致的角质层屏障功能损坏,不加防护的风吹日晒也会引起水分流失、干燥脱屑。日常清洁时,清洁力过于强大的洁面产品更会洗去皮肤表面的皮脂膜,造成细胞间脂质流失,导致皮肤紧绷、干燥。
角质层屏障功能损伤了怎么办?当然是修复--不仅要修复表皮层的正常结构,也要补充角质层原有的组成成分。尽量去除引起皮肤屏障功能损伤的内外因素(比如你那支强力控油洁面啫喱),给皮肤组织提供一个正常的生理环境,再通过相应的保养品或是药物舒缓受损皮肤,促进组织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