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验“透明”厕所

 黎明小子 2012-02-21
  ◆英国◎钟芳

  年前,我到英国伦敦一所大学学习了三个月,不仅那里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底蕴让我难以忘怀,而且英国人对厕所文化的重视也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游历伦敦,总是要到泰特艺术博物馆一游。作为伦敦新世纪地标之一的泰特艺术博物馆位于英国的母亲河——泰晤士河畔附近,那里荟萃了国际现代艺术品的精华,展览了大量新奇前卫、妙趣横生的作品。在那些神圣的空间里,感受飞越千年的艺术精髓,惊叹大师们不凡的艺术气魄,我一直心仪。

  那是一个周末,我和一同出国学习的刘老师相约结伴去参观泰特艺术博物馆。从威斯敏斯特地铁站走出,感觉很惬意,继续沿着议会大厦前绿草如茵的大道一路前行,便到了泰特艺术博物馆。未踏足前,刘老师表示急需要上洗手间,我们正为找不着公厕着急之时,对面走来了一位长头发的白人小伙子,刘老师微笑着和他询问起公厕。小伙子热情地用一口流利的中文,指着我们身后面的一个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长方体的特殊建筑体说道:“这就是,请进去。”听着异国他乡的中文话,我倍感亲近。

  刘老师说完谢谢,就迫不及待地进去了。我仔细一看:这不过是个单纯的四面镜,高约4米,由4块落地玻璃相接组成,顶部覆盖透明玻璃钢,占地面积约2平方米,整体结构显得简单大方。这是厕所吗?旁边两位行人停下脚步在整理自己的衣物更加重了我的疑问。不一会儿,刘老师从厕所里出来,面色激动地对我说:“小钟,这儿的厕所很有意思,你一定要去看看。”我问厕所有什么特殊,刘老师故意卖关子,坚持让我自己去体验。

  进入透明厕所,眼前一亮,举目四望,吓了一跳,让我瞠目结舌。整座厕所干净卫生、宽敞明亮,所需设施如卫生纸、洗手液等应有尽有。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透明的鱼缸,所有的隔墙,所有的门,都是玻璃的。外面的街道、行人、花草树木等风光尽收眼底,一目了然。在里面方便的人们,再也不用干瞪眼,可以一边方便一边同时欣赏外面的风景,还可数一数后面有多少人正在排队等着上厕所呢。我又犯迷糊了,这厕所怎么用啊?难道英国人已经开放到了这种程度?可以当众如厕吗?我连忙朝站在公厕外面的刘老师挥手示意,他却毫无反应,好像没看见似的。这时我才长长吁了口气,明白了过来:原来,厕所用的玻璃比较特殊,所谓的透明,也是单方向的,从外往里看,它是镜子,外面看不到里面;从里往外看,它是透明玻璃,里面却看得见外面。如厕的人们可以放心地方便。

  回学校后,与当地的同学说起透明厕所的事情。当地的同学说,透明厕所有个古怪的名字——“分分秒秒不要错过”,它的设计者是意大利裔艺术家莫尼卡·邦维奇妮,她的构思独特,绿色环保。厕所四面的墙壁均采用单面透光的玻璃,使自然的光线从四面八方照射进来,让整间厕所看起来宽敞明亮,干净大气,而不需要使用任何一颗电灯泡,节能又环保。

  上厕所是生活中的很普通的小事,但它反映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科技发展、文明程度和风土民情,甚至能否为人们着想的心。这种厕所文化的“奇观”,铭刻着我游历英国后最难忘的风情。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