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的初稿是在哪里完成的?

 汗珠 2012-02-23
(转)《红楼梦》的初稿是在哪里完成的?
 

曹雪芹(1715176317241764),清代伟大文学家。名,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满族正白旗人;但先世原是汉人。祖籍辽东辽阳(一说河北丰润),后移居辽宁铁岭,大约在明末编入满洲籍,身份是“包衣”(家奴);而曹雪芹本人生于父祖长期任官的江苏南京,最后在北京逝世。身胖,头广而色黑。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善谈吐,才气纵横,能诗,又擅画,还懂医术。著有长篇小说《红楼梦》,被称为中国最伟大的古典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名著。

曹雪芹出身在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衰败,使他饱尝了人生辛酸。他在人生的最后几十年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余年创作了古典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做修订工作,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80回的稿子。《红楼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人物鲜明、语言优美,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中国古典名著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曹雪芹的曾祖父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极受朝廷宠信。康熙6次下江南,其中4次由曹家负责接驾。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江左春光”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实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饫甘餍肥、锦衣玉食,与大观园里的贾宝玉根本没有两样。

雍正初年,由于受到朝廷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了一系列的打击。曹雪芹嗣父亦即叔父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的罪名被革职,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只得随着全家迁回了北京居住。从此曹家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决心创作一部长篇现实揭露小说《石头记》。

为了躲避清廷严酷的文字狱,写《石头记》,曹雪芹离开京城,在曹頫陪同下来到据称是他们曹氏家族的祖籍——辽东岫岩(今辽宁丹东东港)的大孤山(在黄海边上,对面就是朝鲜,风景秀丽、荒僻偏远,是写书的好地方,堪称“世外桃源”),来到其本家曹積(也叫曹大汉)家里,开始增删《风月宝鉴》。经过十余年寒窗之苦,终于在公元1750年把《风月宝鉴》改写成了《石头记》(大孤山的西边有著名的石人[系自然形成],其传说自古有之),而最后定名为《红楼梦》。

曹雪芹把大孤山的景物、地貌、地名、人文趣事早已烂熟于心中,任何东西到他妙笔生花的手里都可以点石成金。由于曹雪芹和大孤山曹大汉的“亲宗”同谱关系,他才愿意在这样一个荒僻偏远的“世外桃园”里一住达十拉个春秋,直到写完《石头记》初稿才离开这里。可以说大孤山是曹雪芹的第二故乡。

学者曹祖义撰文写道:

辽东半岛,黄海岸边,大洋河蜿蜒伸向大海。海与河之间,突兀拔起一座大山。远远望去,幽幽青青,气势伟岸。主峰像驼峰耸起,两侧山峦如巨大的臂膀,把一片古刹围在膝间。山腰悬崖处,一座乖巧的庙宇像帘栊一样嵌挂在洞窟口上。由大洋河边西望,一尊巨大的卧佛就会呈现在你的眼前,他头枕主峰,身着衾,依势纵贯北坡山岩。东南坡有一峭崖,酷似屋脊。崖下一片芦苇掩覆中的曹家堡不时飘起几缕炊烟。有谁能想到,这景色宜人、梵铃垂响、荒山僻远的海疆,竟是240多年前《红楼梦》诞生的地方——辽宁丹东东港的大孤山。是它给了曹雪芹无数灵感,是它为大观园点缀添妆。只要你能读懂《石头记》,你就会坚信,宝玉确实在此归彼大荒。

天涯在海南,海角在东港。据《中华文化画报》报道:“辽宁丹东东港市因为地处中国海岸最北端,被称为海角,在海角有一个镇子叫大孤山。在中国众多沿海旅游景点中,大孤山名不见经传,所谓闺中人不识。我们的记者日前去到海角,悄悄地揭开了它既朴实又神秘的面纱。《红楼梦》与大孤山有什么关系?曹雪芹在大孤山写作《红楼梦》?——《红楼梦》好似一个永远的谜,引无数墨客为之魂牵。有关《红楼梦》的考证,万千红楼梦中人给出了千万种揭秘说法,海角人写的这篇文章也可备一说。”

曹雪芹在大孤山写《石头记》的时间,是乾隆六年到乾隆十五年(17411750年),一说是乾隆七年至乾隆十八年(17421753年)。在此期间,北京没有一点关于曹的信息资料,并且他还在书中标明曾写书十年。史料说,“曹雪芹仅有一幼儿,先于他数月殇”,说明曹成家很晚,这和曹在大孤山著书有关;当时他并没有成家,回北京后才成家。

所以,在《红楼梦》中还留下许多有关的“解码”:“邢岫烟”这个名字就是“行岫岩”一词的谐音?“大荒山”就是“大孤山”?“无稽崖”就是“屋脊崖”(典型的三角断面)?“青埂峰”就是“亲根逢”?其中的芦苇就是辽宁丹东大孤山的芦苇?作者曹雪芹的历史原型竟是薛宝琴?妙玉竟是他在大孤山逾十年创作《石头记》的化身?

后来曹雪芹回到北京,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晚年,曹家移居北京西郊香山脚下的黄叶村(今北京植物园内),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修订,终于完成前80回。今传《红楼梦》后40回他也已写完,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流传下来。

乾隆二十八年(1763),曹雪芹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年除夕(17642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享年49岁。

曹雪芹最大的成就便是小说创作。《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红楼梦》开篇也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的初稿是在哪里完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