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雪芹在黄海北岸大孤山写《石头记》?

 安东老王 2018-12-02
曹雪芹在黄海北岸大孤山写《石头记》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孤山,简称孤山,位于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孤山镇,居洋河之图

  

转录前话:老辈的大孤山人都知道曹雪芹在这儿写的《红楼梦》;“有人在山上见过‘石头记’碑刻”。曹氏后人曹祖义著文破解曹雪芹在辽宁丹东大孤山写作《红楼梦》密码,或许是真的。当然,红梦楼一书的作者,也有考证为他人所写,今仍有争议。

据中国红学会会员、曹操后裔曹祖义多年研究,曹雪芹在《石头记》中,用“大荒山”来指代大孤山,用无稽崖来代屋脊崖(典型的三角断面),这个崖在曹家堡西山坡上。曹家堡靠山傍水,当年到处都是芦苇,东面是大洋河,西面是大孤山。从曹雪芹写《石头记》的芦雪厂向西山坡望去,便是非常奇特的“三块石”,曹大汉就葬在三块石中间。这与书中所提到的“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曹家一族”很贴近。还有镶嵌在大孤山中部石窟中的孤山上庙——栊翠庵,确实像孤山的大窗户。大孤山西边有著名的石人(自然形成的),石人传说自古有之,于是曹雪芹借鉴石人故事,把《风月宝鉴》改名为《石头记》即《红楼梦》。曹雪芹在大孤山写《石头记》的时间为乾隆六年到乾隆十五年(1741-1750年)。十年间,北京没有一点曹雪芹的信息资料,并且,他还在书中标明曾写书十年。 

 “这大洋河畔的三块巨石太有特点了,曹大汉的墓还葬在三块石中间,这不就是《红楼梦》中‘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的现实场景吗。”2月15日,春节前夕,曾参与复旦大学曹操DNA研究的文化学者康栋东先生,专程从上海赶到丹东,在曹操后裔曹祖义和大孤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领导的陪同下,考察了曹雪芹在大孤山写作红楼梦的相关实景。
  此次考察收获颇丰,大孤山风景局将放置在曹氏本家墙外鲜为人知的曹大汉墓碑,收藏到大孤山风景区妥善保存。康栋东则挖掘出曹雪芹在大孤山写成《红楼梦》的平行线索——有老人曾在大孤山后山看到过刻有“石头记”字样的石碑……
  

大孤山奇景,引上海学者感叹
  当康栋东一行来到位于大孤山后山的曹家堡,远远看到山峰上耸立着三块巨石,这一景观引得康栋东啧啧称奇。在山脚下,我们偶遇曹大汉(邢岫烟原型)后人曹祖德。曹祖德年近七旬,虽没传说中曹大汉的高大身材,但那份壮实身板依然会让人联想到其先祖的力大无穷。


  随着一条变成冰瀑的山溪,我们向山中进发。攀登不到百米,大家连呼“真是好风景!”。一块巨石卧在小路旁,像一只浑然天成的金蟾。山谷中,远处插着一块三十多米高的石峰,孤零零,突兀,却和周边的山峰石崖遥相生辉,宛如一个巨大的石人正在眺望。


  “这大孤山后山的风景与前山真不同呀,若在夏季会像仙境一样。那巨大的石峰不会就是《红楼梦》中会说话的石人吧。曹雪芹当年在这里写作《石头记》真是选了个好地方。”大家议论着,想象着。
  从后山向山下望去,旖旎的大洋河如一条玉带,在大孤山旁顾盼有情。“过去,山脚下都是芦苇荡,也就是《石头记》中的芦雪厂。”曹祖义向康栋东介绍说。


经过一番艰苦攀爬,康栋东一行终于来到山峰上三块石脚下。在三块巨石约中间位置,有两盔坟墓,曹祖义指着其中一座说,“这就是《石头记》中邢岫烟也就是现实中曹大汉的墓,这里葬的都是曹氏一族,由于他们从山东乳山到了岫岩,又由岫岩来到大孤山,曹雪芹在书中将曹大汉化名邢岫烟。这都有我们曹氏家谱佐证。”
康栋东祭拜曹大汉墓后,感叹不已。《红楼梦》这部千古奇作的密码,仿佛就在眼前:眼前的人,眼前的景色,多地曹氏古老家谱,现代的DNA……


突然发现“石头记”重大线索
  “发现重大线索了!”2月15日晚,康栋东兴奋地给记者打来电话。原来,康栋东岳母得知女婿去大孤山考察曹雪芹与《红楼梦》一事,想起来小时候曾和母亲在大孤山后山看到写有“石头记”字样的石碑。

2月16日晚,康栋东让岳母对大孤山“石头记”石碑一事又进行了回忆,并悄悄录了音,让她在轻松的状态下回忆。
记者从录音中得知,石碑上有“石头记”(繁体字竖写)三字,旁边有一个石头桌,还有几个石凳。康栋东岳母的外婆是大孤山郝家人,曾是大孤山非常富有的大户人家。

她回忆说:约1955年暑假(初三毕业,预备上高中一年级),她与她母亲在大孤山游览,从上庙翻到后山见到一个大石碑,上刻“石头记”三个字,每个字大约二十厘米见方。碑周边风景非常美,有石桌石凳,还有一片树林,约200米远有不少坟墓和墓碑,都是曹姓。这地方是滕保长的老乡指给她母女的,说那是大文人在大孤山的写作处。
那时在大孤山,有文化的人都知道曹雪芹在大孤山写的《石头记》,还讲曹雪芹家族当时有些落寞了,但还有些钱,在大孤山写作期间生活比较放荡不羁,后来差点在大孤山寺庙出家。

据了解,1940年,康栋东岳母出生和生活在丹东市八道沟中宝街19号,滕保长是她家邻居,两家关系密切。1955年时滕保长约80岁。曾带其岳母母女游览“石头记”石碑的是大孤山当地一家人,称是滕保长老乡。那次游览归来,大孤山一家人还送给她们母女很多时令蔬菜。

康栋东说,这是一条与曹祖义红学研究成果平行的线索,对研究石头记是曹雪芹在大孤山写成的很重要。因为曹祖义先生1955年还没有研究红学,但当时大孤山很多人已经知道曹雪芹是在大孤山写作《石头记》了。
  康栋东希望晚报读者能从曾生活在大孤山75岁以上的老人中询问关于曹雪芹和《石头记》,以及是否还有人见过“石头记”石碑,予以追溯记录、录音。如果能找到更多知情者,这将是曹雪芹在大孤山写成《红楼梦》的力证。
   (来源:鸭绿江晚报-丹东新闻网  2015-2-26;记者   李军翰文)


相关资料:曹雪芹在大孤山创作《红楼梦》“有据可查”(发布时间:2008-3-14)

 《风月宝鉴》是《石头记》(即《红楼梦》)的前身吗?邢岫烟这个名字是行岫岩一词的谐音?“大荒山”就是大孤山?《石头记》里的芦苇就是丹东大孤山的芦苇? 

   这些事可能您不一定研究过,不过,读《红》者一般记忆中都有对红楼场景的想象。生活在丹东的红学爱好者曹祖义,用多年时间做了深入研究,竟然“找到了”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与丹东大孤山的渊源。

    曹祖义从1998年就开始在各类刊物上发表关于《红楼梦》的论说,起初,他的目的是想弄明白自己家这个曹姓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否同宗。结果,在十多年的研究中,他收获了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

海角人的论说被称为“可备一说”

   2007年10月1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出版的《中华文化画报》(国家核心期刊)第10期第二个《专题》栏里,发表了曹祖义的《红楼梦与大孤山的渊源》一文,编者在编前按语中说:“辽宁丹东东港市因为地处中国海岸最北端,被称为海角,在海角有一个镇子叫大孤山。在中国众多沿海旅游景点中,大孤山名不见经传,所谓闺中人不识。我们的记者日前去到海角,悄悄地揭开了它既朴实又神秘的面纱。《红楼梦》与大孤山有什么关系?曹雪芹在大孤山写作《红楼梦》?——《红楼梦》好似一个永远的谜,引无数墨客为之魂牵。有关《红楼梦》的考证,万千红楼梦中人给出了千万种揭秘说法,海角人写的这篇文章也可备一说。”

    今年9月,《中华文化画报》副主编姜玉芳到东港市大鹿岛采风,偶然看到了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曹祖义著的《红楼梦与大孤山》一书,读后深受书中观点触动,回北京后,便通过朋友和曹祖义取得联系,约《红楼梦与大孤山的渊源》一稿,并予以刊登。在文章中间还插有大幅照片,有大孤山古建筑群、钟楼、大孤山娘娘庙、大孤山古建筑群砖雕、曹大汉家谱等。

    由此,丹东一些文化界人士认为,通过这件事,证明海角正在被世人了解,海角人的红学研究也正在被世人认知。


 曹雪芹在大孤山创作“有据可查”

  曹祖义研究后认为,曹大汉与曹雪芹是同宗同谱的曹家人。 关于这一点,曹祖义说,把大孤山曹家清光绪二十年立的家谱和曹雪芹在《石头记》中披露的他们家真正的家谱——十首怀古诗的谜底进行比较,不难看出他们同出一辙:始祖曹锡章(曹锡远)——曹霖——曹文龙——曹峦(曹玺)——曹寅——曹宣——曹——曹兆页——曹雪芹。

   始祖曹锡章(曹锡远)——曹——曹元龙——曹岱——曹宗孔——曹大汉(曹禾责)——曹延聪。

  可见,曹雪芹和曹大汉“确实是一家子”。

  有了这些证据,曹祖义逐步发现了另一个秘密:

 曹雪芹为了把家史写得更加真实全面,便和叔叔曹兆页(脂砚斋)来到了大孤山,找到了同谱本家曹大汉(邢岫烟———行岫岩,大孤山原隶属今天的岫岩),尔后,曹兆页为了防止清廷严酷的文字狱,叫曹雪芹留在大孤山,自己回到北京。曹雪芹在大孤山用十年时间,终于把《风月宝鉴》改造成了《石头记》。

 在曹祖义看来,大孤山及曹大汉家和《石头记》在书中之所以有那么多巧合,是因为《石头记》中许多景物采自大孤山。

 在《石头记》中,用“大荒山”来指代大孤山,用无稽崖来代屋脊崖(典型的三角断面),这个崖在曹家堡西山坡上。芦雪厂(也即曹家堡)靠山傍水,当年到处都是芦苇,东面是大洋河,西面是大孤山。从曹雪芹写《石头记》的芦雪厂向西山坡望去,便是非常奇特的“三块石”,曹大汉就葬在三块石中间。这与书中所提到的“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曹家一族”很贴近。还有镶嵌在大孤山中部石窟中的孤山上庙——栊翠庵,确实像孤山的大窗户。大孤山西边有著名的石人(自然形成的),石人传说自古有之,于是曹雪芹借鉴石人故事,把《风月宝鉴》改名为《石头记》(即《红楼梦》)。

 曹雪芹在大孤山写《石头记》的时间为乾隆六年到乾隆十五年(1741-1750年),有几件事还可以进一步说明曹雪芹在这此十年:

十年间,北京没有一点曹雪芹的信息资料,并且,他还在书中标明曾写书十年。

  史料说,“曹雪芹仅有一幼儿,先于他数月殇”,说明曹雪芹成家很晚,这和曹雪芹在大孤山著书有关,当时他并没有成家,回北京后才成家。

从考证的历史资料看,这期间,大都是传闻“逃禅著书”,“寄居亲友撰《石头记》等”,这恰好和曹雪芹在大孤山写《石头记》的时间、去处相合。


曹祖义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是在小学二年级。虽然很多字不认识,他还是囫囵吞枣地通读了一遍。 1970年参加工作后,他又到图书馆借了程甲本《红楼梦》阅读。随着电视剧《红楼梦》的热播,他埋藏多年的红学情结一发不可收拾。

文化程度不高的曹祖义,用了足足三年的时间,弄清楚了中国红学研究的现状,然后开始枯燥地逐字逐句研究。 1993年,曹祖义开始撰写研究文章,1997年,他的第一篇红学论著寄给了中国红学会副会长胡文彬先生,得到了赞许和肯定。1998年11月,由胡文彬推荐,曹祖义参加了全国红学研讨会。2006年,他的专著《红楼梦与大孤山》一书正式出版。在这部书里,曹祖义提出了《红楼梦》是在大孤山写成的观点。


曹雪芹为什么要到大孤山写《石头记》呢?

曹祖义认为,这源于他的嗣父曹瞓。乾隆年间,曹瞓叫曹雪芹写一部书,把曹家的历史记录下来。当时社会文字狱无比残酷,所以曹瞓设计了“影从”法,把家史隐写在书中。现在红学界也称之为“一手二牍”方法。这就有了《风月宝鉴》一书。曹瞓觉得书中曹家以前的历史写得太少,便带领曹雪芹走访自己的祖籍地山东宁海州,想通过他们一个家谱上二始祖曹霖的弟兄曹云的后代,了解曹家祖先的历史。没想到这个同宗谱的本家后人曹宗政、曹宗孔兄弟已经闯关东,先后落脚岫岩、大孤山。他便带领曹雪芹来到大孤山,在大孤山大湾码头下的船。见到曹宗孔的儿子们后,曹瞓看这地方偏僻,风景秀丽,是写书的好地方,就把曹雪芹留在大孤山写书。

《红楼梦》完成于东港大孤山虽然是曹祖义的一家之言,但国内红学界质疑的声音目前并不太多。这些年,曹祖义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一直进行着,通过收集整理各种资料进一步印证和完善自己的观点。

曹祖义说,曹雪芹根据大孤山石人的传说,把书名改成了《石头记》。大孤山石人现在还屹立在大孤山西山坡,虽然两个石人部分已风化掉了,但其故事至今还在当地流传。曹雪芹也是根据这个故事设计了宝玉这个人物。曹雪芹还把大孤山景色写进大观园;用“大荒山”喻大孤山;用大孤山东山头上像屋脊崖(三角形),谐音成了“无稽崖”;崖下的曹家堡用芦苇盖的房子书中写作“芦雪斋”;把大孤山上庙写成“拢翠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