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理财风险次第显现 融资性银信理财遭规范

 gzdoujj 2012-02-23

银行理财风险次第显现 融资性银信理财遭规范

2012-02-23 02:00:11 来源: 上海证券报(广州) 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自诞生之日起,向外界宣称是“稳健型选手”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很多时候是隐藏了其风险特性的。经历了初始的起步阶段后,银行理财产品曾经在2008年时集中爆发过一场“零收益负收益”事件。投资者心目中“稳如磐石”,可以媲美存款的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也开始次第显现。

面纱一:零收益负收益

2008年3月开始,银行理财市场上的多只到期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被曝为零,引发了投资者不满。之后,一批此前发行的多只类基金理财产品,又爆出收益率为负的事件。一场席卷全国的“银行理财零收益负收益”事件爆发。

当时发生亏损的这类产品,通常以较高比例参与股票投资,随着2008年的股市下跌,不少类基金理财产品净值出现了亏损。同时,此前颇受热捧的QDII产品,也因为海外市场下跌的拖累,同年部分产品的净值亏损超过30%。

这一场“零收益负收益”事件,唤醒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并开始明白银行理财不是存款,也有风险等级,更有可能在投资过程中损失本金。

面纱二:KODA“血洗”富豪

在2008年过后,2009年的银行理财市场,再度爆出风险事件。当时,多位内陆富豪因一款带有杠杆性质的股票累积期权而深陷“KODA门”:银行向富豪追讨欠款、富豪负债喊冤、而香港金管局则无从插手。

彼时,银行向一些私人银行客户发售的一款叫做“KODA”的理财产品,其本质是一种累积期权合约,常见的投资标的资产为股票、贵金属和外汇等。但kODA也是一款银行不需要向投资者支付权利金的“畸形”的、不平等的期权产品。这是一款名为期权却违背期权本质的产品。KODA虽然提供了投资者低于市价购买股票的权利,却是到达取消价合约就终止了,也就是说收益有限。而投资者提供给银行的却是一个不论市价跌至多少都按行权价购买,且加倍购买股票的权利,也就是所谓的风险无限。

这样的一个产品,遇到了持续下跌的市场,纵然是千万富豪,也难逃资金被“血洗”、甚至负债的厄运。而销售顾问在销售过程中只谈收益、不谈风险的违规做法,也在此次事件中曝光。此后,监管部门陆续出台各项措施,不仅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分级分类,进行事先的风险评级,更出手规范了银行理财顾问的销售行为,规定在销售环节,银行对于投资者应事先进行风险评估,让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与相关产品匹配。

面纱三:银行理财的各类“擦边球”

在销售环节的规范之后,银行理财的“擦边球”打到了产品设计环节。2009年—2010年,因为银行借用当时火爆发行的银信理财产品,将大量信贷资产在银行体系内进行规模转移,巨量的银行信贷资产也因此借由表内转向表外。因此当时银行理财市场上,银信理财产品:“一股独大”,并帮助银行进行了大量的信贷腾挪。银监会及时对此类现象叫停,信贷类理财产品纳入表内监管,并提取风险拔备。银行通过信托方式投放表外贷款也“此路不通”。

在2011年,因为信贷投放规模趋紧,银行“缺钱”,在一片低迷的投资市场中,意外地凭借有较高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成功揽储“吸金”。当时,银行大量代销融资性信托理财产品,加上委托贷款急剧放量,资金的“腾挪游戏”再度上演,也加剧了资产方的表外化。这类业务的扩张,脱离了监管范围,加上没有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表外风险很容易失控,进而转嫁表内。不过,这些“擦边球”最终还是被监管部门及时发现并规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