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花香能治病 乌梅能入药

 - 唯美似夏花丶 2012-02-23

梅花的古今药用价值大全

  我国是梅花的故乡,约有150多个品种。种梅、赏梅、历来是我国人民的高雅情趣。远在商周时代就己广泛种植梅,那时还不是为赏花,而是为了采果实当酸味的调料。梅还是长寿树种。现在我国最老的寿星梅,要数昆明市晋宁县盘龙寺的元梅,它已有750年以上高龄。北宋以后,由于气候变化,梅树已不适合在北方露天生长。刻意培植梅花,已从这时开始了。“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从医学上讲,梅花的香分子起安神的功效,如失眠的话,清晨在梅花丛中散步和深呼吸十几分钟,疗效较好。

  梅树在花后的5月份结梅子。梅子是一种碱性食品,钙铁等矿物质含量超过苹果、桔子,100克果肉含钙约65毫克,还能调节肠、胃、肝等功能,治疗便秘腹泻等症,平时过量食进肉、鱼、酒、糖等酸性食品后,吃些话梅、陈皮梅等蜜饯,有助于上述食品的酸碱中和,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如吃鲜梅子,最好浸酒或泡茶喝。

  梅花可药用,白梅花舒肝,和胃化痰,医治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头晕等症;红梅花清肝解郁,治头目痛。

  《红楼梦》第19回,袭人在侍候宝玉时,“用自己的脚炉垫了脚,向荷包内取出两个梅花香饼儿来,又将自己的手炉掀开焚上,仍盖好………”,“梅花香饼儿”是用香料粉末做成的梅花状小饼,既可装荷包内随身佩戴,也可焚烧。同书的第42回,提到的“梅花点舌丹”,是由熊胆,雄黄、梅花、冰片等15味药配制成的丹药,主治疔毒恶疮,咽喉肿痛等症。

  梅花的药用价值主要是果实青梅、乌梅和白梅, 以乌梅为多。

  (一) 药用与采集: 药用叶、花、梗、根、果实及种仁。叶, 春、夏、秋采;花, 早春盛开时采;梗、根用时采;果实, 青和熟时分别采;种仁, 取掉果皮即得。

  (二) 性味与归经: 性平, 味酸, 无毒。入肝、脾、肺、大肠经。

  (三) 功能与主治: 乌梅有收敛生津, 安蛔驱虫之功效。主治久咳, 虚热烦渴, 久疟, 久泻, 痢疾, 便血, 尿血, 血崩, 蛔厥腹痛、呕吐, 钩虫病, 牛皮癣, 胬肉。白梅治喉痹, 泻痢烦渴, 梅核膈气, 痈疽肿毒, 外伤出血。叶治休息痢并霍乱。根治风痹, 休息痢, 胆囊炎, 瘰疠。梅梗治妇人久惯小产。种仁清暑, 明目, 除烦。

梅花的古今药用价值大全

  (四) 应用与处方:

  1.诸疮胬肉: 乌梅肉一枚用盐水研烂, 合腊茶, 入醋服之。或用乌梅、黄连、灶下土等为末, 茶调服。又有用乌梅肉烧存性, 研末, 敷恶肉上。 (《本草纲目》)

  2.痈疽疮肿, 已溃未溃者皆可用: 盐白梅烧存性为末, 人轻粉少许, 香油调, 涂四周。 (王氏《易简方》)

  3.折伤金疮: 干梅烧存性, 捣末, 敷之。 (《千金方》)

  4.马汗入疮, 作痛: 乌梅连核捣烂, 以醋和敷。仍先刺疮, 出去紫血, 乃敷之系定。 (《经验方》)

  5.狂犬伤毒: 乌梅末, 以酒服二钱。 (《千金方》)

  6.指头肿毒, 痛甚者: 乌梅肉和鱼鲊捣, 封之妙。 (《李楼奇方》)

  7.小儿头疮: 乌梅烧末, 生油调涂。 (《圣济录)

  8.伤寒■疮, 生下部者: 乌梅肉三两炒为末, 炼蜜丸梧子大。以石榴根皮煎汤, 食前下三十丸。 (《圣惠方》)

  9.硫黄毒发, 令人背膊疼闷, 目暗漠漠: 乌梅肉一两 (焙) , 沙糖半两, 浆水一大盏, 煎七分, 呷之。 (《总录》)

  10.喉痹乳蛾: 青梅二十枚, 盐十二两, 腌五日, 取梅汁, 入明矾三两, 桔梗、白芷、防风各二两, 猪牙皂角三十条, 俱为细末, 拌汁和梅入瓶收之。每用一枚, 噙咽津液。凡中风疾厥, 牙关不开, 用此擦之。

  11.消渴烦闷: 乌梅肉二两, 微炒为末。每服二钱, 水二盏, 煎一盏, 去滓, 入豉二百粒, 煎至半盏, 温服。 (《简要济众方》)

 

梅花的古今药用价值大全

  12.泄痢口渴: 乌梅煎汤, 代茶日饮。 (《扶寿精方》)

  13.产后痢渴: 乌梅肉二十个, 麦门冬十二分, 以水一升, 煮七合, 细呷之。 (《普济方》)

  14.赤痢腹痛: 用陈白梅同真茶、蜜水各半, 煎饮之。又方: 乌梅肉 (炒) 、黄连各四两, 为末, 炼蜜丸梧子大。每次饮服二十丸, 日三次。 (《圣惠》) 又方: 梅实叶水煎代茶饮;乌梅烧存性, 为末, 日3 次, 每次一克, 米汤冲服。

  15.便痢脓血: 乌梅一两去核, 烧过为末。每服二钱, 汤饮下。 (《圣济总录》)

  16.久痢不止, 肠垢已出: 乌梅肉二十个, 水一盏, 煎六分, 食前分二服。 (《肘后》) 又方: 乌梅肉、白梅肉各七个捣烂, 人乳香末少许, 杵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 茶汤下, 日三次。 (《袖珍》)

  17.大便下血, 久痢不止: 用乌梅三两, 烧存性为末, 醋煮米糊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饮服二十丸, 日三服。 (《济生方》)

  18.小便尿血: 乌梅烧存性研末, 醋糊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 酒下。 (《本草纲目》)

  19.血崩不止: 乌梅肉七枚, 烧存性研末。米饮服下, 日二次。

  20.大便不通, 气奔欲死者: 乌梅十颗, 汤浸去核, 丸枣大。纳入下部, 少时即通。 (《食疗本草》)

  21.霍乱吐利: 盐梅煎汤, 细细饮之。 (《如宜方》)

  22.水气满急: 乌梅、大枣各三枚, 水四升, 煮二升, 纳蜜和匀, 含咽之。 (《圣济总录》)

  23.梅核膈气: 取半青半黄梅子, 每个用盐一两腌一日夜, 晒干又浸又晒, 至水尽乃止。用青钱三个, 夹二梅, 麻线缚定, 通装瓷罐内封埋地下, 百日取出。每用一枚, 含之咽汁。 (《龚氏经验方》)

  24.心腹胀痛, 短气欲绝者: 乌梅二七枚, 水五升, 煮一沸, 纳钱二七枚, 煮二升半, 顿服之。 (《时后》)

  25.劳疟劣弱: 乌梅十四枚, 豆豉二合, 桃、柳枝各一虎口, 甘草三寸, 生姜一块, 以童子小便二升, 煎一半, 温服即止。 (《图经本草》)

  26.久咳不已: 乌梅肉微炒, 罂粟壳去筋膜蜜炒, 等分为末。每服二钱, 睡时蜜汤调下。

  27.痰厥头痛: 乌梅肉三十个, 盐三撮, 酒三升, 煮一升, 顿服。 (《时后方》)

  28.伤寒头痛, 壮热, 胸中烦痛, 四五日不解: 乌梅十四枚, 盐五合, 水一升, 煎半升, 温服取吐。吐后宜避风。 (《梅师方》)

  29.天行下痢不能食者: 黄连一升, 乌梅二十枚 (炙燥) 。并捣末, 蜡如棋子大, 蜜一升, 合于微火上, 令可丸, 丸如梧子大。一次服二丸, 日三次。 (《圣惠方·乌梅丸》)

  30.妇人血崩: 乌梅烧灰, 为末, 以乌侮汤调下。 (《妇人良方》)

  31.伤寒蛔厥及久痢: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 (炮, 去皮) , 蜀椒四两 (出汗) , 桂枝 (去皮) 六两,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上十味, 异捣筛, 合治之, 以苦酒渍乌梅一宿, 去核, 蒸之五斗米下, 饭熟捣成泥, 和药令相得, 纳臼中, 与蜜杵二千下, 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 日三服, 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伤寒论·乌梅丸》)

  32.蛔虫上行, 出于口鼻: 乌梅肉噙之, 或煎汤饮, 自下。 (《日用本草》)

  33.治一切疮肉出: 乌梅烧为灰, 杵末敷上。 (《刘涓子鬼遗方》)

  34.咽喉肿痛: 乌梅一两, 双花二两, 雄黄四钱。共为细末, 炼蜜为丸, 每丸一钱。一次一丸, 含化徐徐咽下, 日三次。 (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35.化脓性指头炎: 乌梅肉加适量食醋研烂, 或用乌梅二份, 凡士林一份, 制成乌梅软膏外敷, 每日上药一次。此方对脉管炎所引起的指 (趾) 头溃疡也有效。 (《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36.细菌性痢疾: 乌梅18克 (压碎) , 香附12克, 加水150 毫升, 以文火煎熬, 俟药液浓缩至50 毫升时过滤, 早晚分二次服。

  37.钩虫病: 乌梅0.5——1 两, 加水500 毫升, 煎成120 毫升, 早晨空腹一次服完;二煎在午餐前一次服下。或用乌梅去核, 文火焙干研末, 水泛为丸, 每服1——2 钱, 每日3 次, 食前服。

  38.牛皮癣: 乌梅5 斤水煎, 去核浓缩成膏约1 斤, 每服半汤匙 (约3钱) , 每日3 次。 (以上三方为临床报道方)

  39.月水不止: 梅叶 (焙) 、棕榈皮灰各等份, 为末。每服二钱, 酒调下。 (《圣济总录》)

 



梅花的古今药用价值大全

  40.中水毒病, 初起头痛恶寒, 心烦拘急, 旦醒目剧: 梅叶捣汁三升饮之。 (《肘后》)

  41.下部虫暨: 梅叶、桃叶一斛, 杵烂蒸极热, 纳小器中, 隔布坐蒸之。 (《外台秘要》)

  42.胆囊炎: 梅树根 (多年的) 二两。水煎服, 每日一剂。 (《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43.瘰疠: 鲜梅根一至二两。酒、水服。 (《福建中草药》)

  44.妇人三月久惯小产: 梅梗三、五条, 煎浓汤饮之, 复饮龙眼汤。 (《道听集》)

  45.乌梅丸加减治胆道蛔虫: 乌梅、干姜、党参、槟榔、苦楝根皮、使君子、木香、川椒、大黄、细辛等。水煎服, 日一剂, 二次分服。

  46.乌梅煎治过敏性疾患: 防风、柴胡、五味子、乌梅、甘草等。水煎服, 每日一剂。

  47.白癜风: 乌梅 (鲜者) 捣汁, 涂擦。或烧存性, 醋和涂抹。 (经验方) 又方: 乌梅肉和松脂粉, 捣末混合, 贴敷患处, 可逐渐治愈。

  48.胃扩张: 将成熟前的梅实捣烂日晒至软膏状时, 用等量甘草末调和, 每日服一茶匙。

  49.风湿痛: 白梅20—30 个, 入沙锅文火水煎 (加水适量) 一小时左右,

  待梅实渗出汁液时, 用热毛巾蘸湿, 热敷患处。每日2—4 次, 治疗4—5 日

  为一疗程。

  50.中风口紧闭: 先用乌梅搓擦牙齿, 待患者张嘴, 根据症状继续治疗。如有痰鸣, 取6克白矾粉, 用生姜汁调和饮服;若无痰鸣, 取黑豆5400 毫升, 火炒 (冒烟为宜) , 趁热倒入5400 毫升酒中, 服酒一杯, 疗效甚佳。

  51.中毒症痢疾、急性肠炎: 梅实膏黄豆粒大小服2 个。

  52.糖尿病、肝脏病: 梅实膏适量饮服。

  53.湿疹、手足癣、秃头: 梅实膏兑水涂患部。

  54.无副作用的避孕: 梅实膏加10 倍的水稀释, 注入阴道内有效。

  55.伤寒、霍乱等传染病流行: 梅实膏兑水服用可起预防作用。 (以上5方为日本医学博士洼田孝、加藤英一的临床报告)

  梅实膏制作: 取末成熟的青梅实, 砸烂去核籽, 取梅肉, 再细捣取其汁, 入沙锅, 置于文火上煎煮, 待汁液呈暗褐色, 表层冒气泡, 成膏状时停火, 装入瓶子, 放于阴凉处备用。

  56.被狗咬伤: 乌梅研为细末, 取7克, 用酒调服3 天。

  57.吐血及大小便时带血: 梅实烧黑, 研末, 用水冲服, 可止。

  58.呕吐、泄泻: 白梅捣烂, 水煎服。

  59.食物中毒: 梅实一个, 捣烂水煎服, 可代茶频饮, 效果佳。

  60.口腔炎, 且舌面或嘴唇糜烂、痛肿时: 梅实烧成灰, 研为细末, 含于口中, 可治愈。

  61.牙痛: 梅实置于烤架上, 上面倒扣空罐头盒 (不让空气进入) 烧黑, 研末, 涂于口腔内痛牙处, 并在口腔外贴敷梅实肉, 止痛。

  62.蛔虫引起的剧烈腹痛 (主要症状是肚脐周围疼痛, 伴有鼻孔瘙痒) : 将梅实置于烤架上, 其上倒扣一罐头盒, 烧黑研末, 用水服。

  63.感冒初期: 梅实1——2 枚, 放烤架上, 其上倒扣一罐头盒, 烧黑研末, 加等量白糖或生姜汁, 用热水冲服。

  64.胃粘膜炎、胃痉挛: 梅实、大枣 (去籽、皮) 、杏仁, 以1∶2∶7的比例混合, 研细末, 男性温水服, 女性少量米醋服。一次不见效可再服。

  65.食物中毒而引起的腹痛: 梅实大的一个, 小的二个, 水煮捣烂成软糊状, 一点一点的服, 可止痛。

  66.腹泻: 梅实大一小二, 水煎, 捣烂成糊状, 一点一点的服, 可止。

  67.大小便带血或子宫出血: 大麦秸灰40克, 乌梅3 个, 水2 碗煎至1碗, 1 次服, 每日3 次。

  68.大便干燥而身体不舒适: 乌梅10 个蒸后去籽, 制成大枣大小的药丸, 放入肛门内。

  69.盗汗: 桃奴1 个, 乌梅2 个, 葱根5—6 个, 共水煎, 每日服3 次。

  70.神经痛: 梅实肉浸泡于烧酒, 待泡至稠糊状时, 用纱布包上贴敷于疼痛处。 (56—70 方见《妙药奇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