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市场化不是社会的深渊

 南烟舍 2012-02-23
近日,《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对无主的拾获财物,可在拍卖后将拍卖款的10%奖励给拾遗者;对有主的失物,失主领回时,可自愿按遗失物价值10%的金额奖励拾获人。警方称,此举可提高市民“交公”的积极性。不过也有市民担心执行起来有纠纷,还有的市民担心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变成牟利手段。

  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奖励更有道理。这个世界上不要总是指望出现大公无私的绝对好人。通过做好事得到一定的报酬,理应是天经地义的,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凭什么总是要求别人无私奉献而自己坐享其成呢?或许有人会高举道德的大旗,认为拾金不昧才是真道德,而拾金得奖就不算道德了,就是沾染上了铜臭味。从绝对道德的意义上来说,道德是无瑕疵的,但那种道德只存在于人们的臆想之中。人间有人间的道德,有人间的世俗,罔顾现实而要求人性的圣洁,不啻于乌托邦。

  喜欢标榜道德的伪君子自古就不缺乏。比如晚明曾被称为“一代文宗”的钱谦益,素来讲究道德文章,后任南明朱由嵩弘光朝廷礼部尚书,权倾朝野。但就是这位多次撰文痛斥满清、口含道德的高官,在清军兵临城下时,本来口口声声答应妻子柳如是投水殉国,但却以水太冷为由拒绝下水,倒是曾为一代名妓的柳如是,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这位“一代文宗”在投降后被人指责大节亏欠,伪君子之标杆,非钱谦益莫属也。口里天天喊着道德,以绝对道德的尺度衡量别人的人,多半是像钱谦益这样底气不足的。这就正如有的官员天天喊着反腐倡廉,可一朝权在手,便把财占有,口里喊的和现实干的常常是货不对板。

  要求拾金不昧也是一样的道理。拾金不昧是个人的美德,但美德不同于道德底线,美德是要受人赞扬的,美德是不能去要求的。一个社会不能总是指望大众有“拾金不昧”那样的美德。在一个市场经济社会,任何合法劳动都理应获得报酬是基本规则,不能因为道德因素而例外。道德是道德,规则是规则。只要符合规则,拾金获奖相对于拾金而昧也是一种美德,是值得号召的。

  谁都希望社会是一个人人自律、人人具备拾金不昧道德水准的高尚社会。然而,希望只是希望,在畅想完希望之后,还是应当重归人间,看一看当今的社会道德水准究竟在哪一个程度。今天,我们不是道德在上行,而是道德在下行,道德在屡屡突破底线,私欲的翅膀漫天飞翔。从三聚氰胺到地沟油,从贪取灾区捐款到景区宰客,道德的底线一再下滑。这个时候,空喊高尚已经没有多少意义,我们必须采取措施重新拉回道德底线,重新树立社会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让人们能够重新约束自己的行为。

  “拾金获奖”是一个合适的讨论话题。让我们来探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应形成什么样的道德价值体系?各个领域应当确定什么样的道德底线?不树立底线,即使打造再多的英模,也无法让人们起而效之。做好事有利益驱动,做好事的人才会越来越多,这没有什么不光明正大的,也没有什么羞耻的。把道德市场化,让市场来驱动人们越来越多地做好事,好人好事才真正会有市场。

  做好事不求回报的人是雷锋,做好事得十分之一好处的人也仍然是“雷锋”,有了这样的认知,“雷锋”才能越来越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