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告诉我们:商品价格最终将被“供求关系”决定。
但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供给充足物价上涨,需求减少物价还涨。好像只有涨价是“硬道理”,其它都不重要。
有人认为物价上涨不仅是“供求失衡”的问题,而且还有货币的问题,是因为货币发行导致物价上涨。
还有就是“投机炒作”,通过控制实物(囤积居奇),制造舆论以达到炒高价格、投机渔利的目的。
因此,中国治物价通常采用“三板斧”。
即是增加供给,比如猪肉价格上涨,我们就鼓励多养猪,增加供给压低肉价。紧缩货币,去除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整顿市场秩序,打击囤积居奇,恶意炒作。但这并不管用。
2009年中期的一轮调控确实已经把物价压下去了,但那并非调控下去的。而是商品市场的波动周期把价格暂时性地压下去了。
多年来,物价就像涨潮浪,一浪更比一浪高,中间有退却的时候,但退却永远无法回到或低于起点,而且一定是高于上一次的起点。
这到底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