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货膨胀及其应对(下)

 雪峰读书 2015-05-26

通货膨胀及其应对(下)
陈敏昭

§2、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1、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比较有名的观点是凯恩斯经济学派的“需求拉上论”、“成本推动论”和货币主义的“货币数量论”等。

(1)货币数量论:货币主义认为,通货膨胀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其原因是货币数量的增加超过了生产增长幅度。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惟一原因,减少货币供应量是医治通货膨胀的惟一药方。如果没有货币量的过度增长,就不会出现总需求膨胀。

(2)需求拉上论: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社会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3)成本推动论:指对社会商品和劳务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造成生产成本提高的原因基本有两个:一是工资增长率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二是一些垄断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经常大幅度地提高垄断产品的价格。

(4)结构失调论:指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由于需求结构变化,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结构失调论也将通货膨胀成因归结于需求,但是由需求结构变动引起,而非总量增加。导致需求结构变动的原因大致归为两类:一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二是消费结构的变化。(5)国际传导论:现代社会中,由于投资、贸易、旅游、劳务等国际经济交往的增多,一国通货膨胀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传导至他国,引起他国共同发生通货膨胀。国际传导论通货膨胀可分为价格传导、需求传导、国际收支传导和示范作用传导。

2、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

以上观点只是揭示了通货膨胀的表层原因或直接原因,而没有揭示出引起需求膨胀,货币供应量过大,导致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

不错,通货膨胀完全是一个货币问题,但货币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生产关系问题。货币是生产关系,是政府调节经济利益,协调经济矛盾,改善生产关系,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与金银等硬通货不挂钩的信用货币制度,政府握有不受限制的纸币发行权之后,国家利用货币干预经济的力量大大加强了。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货膨胀是国家为了解决政治经济矛盾,滥用货币发行权力的结果。

例如,在1929年到1933年期间,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生产过剩危机,表现为商品堆积,市场呆滞,生产萎缩,经济衰退,工人大量失业,国家政局不稳。这本来是由于压低工人工资,使工资增长赶不上劳动生产率增长所致,但政府却听信了凯恩斯学派的经济理论,认为是有效需求不足,原因是工人不愿意消费,企业不愿意投资。为刺激需求,政府采取了赤字财政和信用膨胀等政策,扩大货币发行。结果,虽然在短期缓解了危机,促进了经济复苏,但是,却最终把资本主义经济引入通货膨胀的深渊,陷入了“停滞膨胀”(又简称为“滞胀”)的困境。

再比如我国,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两次出现通货膨胀,都是与政府急于求成,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高速度,利用发票子搞建设等“左”的指导思想分不开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通货膨胀愈演愈烈,除了物价改革、工资改革、经济比例失调等客观因素外,也与国家的赤字预算,货币超经济发行,借以刺激经济增长的思想分不开。

总之,通货膨胀现象都是与国家一定政治经济状况相联系的,都是一定的生产关系的反映。不过有些国家是政府有意识地执行通货膨胀政策,而我国主要是在急于求成思想指导下计划工作失误造成的,是被迫地、不自觉地走上通货膨胀的路子。

3、什么导致货币投放过多?

(1)财政赤字。财政收支表面上是货币的收支,实质上代表着相应的实物分配。财政收不抵支,发生赤字,就意味着财政支出形成的购买力大于财政收入代表的物资,使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商品供不应求,这是形成货币过多的重要原因。但是,财政赤字是不是一定会引起货币过多,产生通货膨胀呢?回答是否定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弥补赤字所采取的办法。如果财政赤字是采用发行债券的办法弥补的,等于商业银行、企业和个人把钱暂时借给财政,一般不会扩大货币总量。当财政有了赤字,并采取直接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的办法弥补,迫使中央银行增发货币时,就会导致货币的财政发行,引起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在一定限度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在居民消费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通常的做法就是加大政府投资,以拉动经济的增长,但这决是长久之计。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欧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 标准,财政赤字率(即“财政赤字”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比率)不应超过3 %。我国1991~2001 年中每年的财政赤字率均在3 %以内,只有2002 年的赤字率达到3.03%,虽然超过《马约》标准,但超过的幅度很小,基本属于正常。从财政收支、GDP 与财政赤字的增长速度来看,情况却不容乐观。以1991年为基数,2002 、2003 、2004 年的财政赤字增长率分别为:1206.32 %、1129.65 %、745.45%,而同期的财政收入增长率为:500.54 %、588.72 %、736.83 %;同期的财政支出增长率为:549. 96%、626. 59 %、737. 44%;同期GDP 的增长率为:373.67 %、439.81 %、531.49 %。2005年财政预算赤字高达3000 亿元,比2004 年增加将近1000 亿元,是1991 年赤字额的12. 65 倍。尽管2003年、2004 年财政赤字总规模与2002 年相比已有相当数量的下降,财政赤字连续两年出现了负增长,但2005 年财政预算赤字高达3000亿元(实际中央财政赤字2999.5亿元),接近历史最高2002 年的3097.8 亿元。(资料来源:《经济师》2005 年第10期,张慧《我国当前财政赤字的思考》)。此外,还存在隐性财政赤字(是指财政应支未支、应补未补,采取财政欠账、挂账等方式,将财政收支矛盾后移,致使财政赤字隐性化)、地方财政赤字等。(在我国地方财政不允许出现赤字,但是中西部地区不少地方财政借债度日的情形十分严重。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没有根本转变,财政的“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一方面,财政代替了市场职能(即财政“越位”),如:竞争性和营利性领域,地方政府的投资过宽、过多、过大,挤占了市场职能;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过滥,混淆了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由于财政预算约束软化,财政支出中人为因素很大,加上决策失误,项目论证不充分,又缺乏强有力的管理和监督,使相当有限的财政资金低效运行,甚至被大量的侵吞与浪费等。)这样,财政收支的矛盾日益突出,致使赤字规模的进一步扩大。(2)银行信用膨胀。银行信用膨胀是指银行系统向社会提供的信用量超过了有物资保证的客观需要量。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一切货币量都是通过信贷渠道投放的。因此,银行的信用膨胀实质上就是通货膨胀的同义语。据上海证券报06年4月25日报道: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4月24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表明,3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39.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随着银行业资产的增长,新增信贷迅猛膨胀,06年一季度银行业资产增加了约1.7万亿,新增信贷为1.26万亿,仍然有比较大的增长潜力,国有银行改制上市后信贷将会有较大的增加。(资料来源:上海证券报06年4月25日)

(3)基本建设投资过度。基建项目投资多,建设周期长,短期内不但不能为社会提供商品和劳务,反而要从流通中吸收大量的商品和物资。因此,基建规模必须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否则,就会导致基建材料供应紧张,引发结构性的通货膨胀。以2004年一季度为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99亿元,比上年增长43.0%,其中,城镇投资完成7059亿元,同比增长47.8%,农村投资1740亿元,增长26.4%。在城镇投资项目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1.1%。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47.8%、53.2%和52.3%。

已被定性过热的行业——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这些行业的银行贷款虽然已被“收紧”,但04年一季度,上述三个行业的投资增长分别高达107%、101%和40%。(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04年一季度统计公报)

(4)国际收支长期大量顺差。国际收支大量顺差,主要是由贸易顺差和外资大量流入引起的。如果长期呈现大量顺差,就会引起国内通货膨胀。因为外贸顺差意味着商品出口多于进口,这样,一方面减少了国内市场的商品供应量,另一方面银行要投入大量本国货币购买外汇,必然造成国内市场货币流通量过多。外资大量流入,对于流入国来说,外汇收入增加,为购买外汇投入的本国货币增加,从而加大了国内货币流通量,增加了市场压力。截至2005年1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8189亿美元,同比增长34.3%,全年外汇储备增加2089亿美元。我们每增加1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央行就需要向市场投放8000多亿元的人民币。(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1月15日公布的05年第四季度金融运行报告)。另:截至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8537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居全球第一。庞大外储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反衬着国内经济失衡的持续。(资料来源:第一财经日报,06年3月28日报道,记者:徐以升)。

§3、通胀的效应

1、通货膨胀对社会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上,因为它改变了社会成员原有收入和财富的占有比例。

第一,通货膨胀通过物价上涨等于在社会成员之间强制地进行了一次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最大的受害者无疑是固定收入的社会成员,那些从事商业活动的企业和个人,特别是在通货膨胀中进行倒买倒卖,哄抬物价的投机商则是受益者。

第二,通货膨胀影响社会成员的财富占有比例。通货膨胀时,实物资产增值幅度高于通货膨胀率,那么持有者就可受益。反之;必然受损;若持有存款货币,因物价上涨货币贬值而受损。若持有证券,则视物价上涨和证券价格变动情况而定;负债的社会成员因通货膨胀减轻了实际的债务负担,因此而受益。一般而言,政府、企业处于净负债人地位,是通货膨胀的受益者。而居民处于净债权人,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

2、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第一,通货膨胀影响生产。通货膨胀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通货膨胀破坏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在通货膨胀期间,由于物价上涨的不平衡造成各生产部门和企业利润分配的不平衡使经济中的一些稀有资源转移到非生产领域,造成资源浪费,妨碍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同时,通货膨胀妨碍货币职能的正常发挥,由于币值不稳和易变货币不能正常表现价值,市场价格信号紊乱,不利于再生产的进行。其次,通货膨胀使生产性投资减少,不利于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预期的物价上涨会促使社会消费增加、社会储蓄减少,从而缩减了社会投资、制约生产的发展。其三,影响技术进步。

第二,通货膨胀影响流通。通货膨胀打破了流通领域原有的平衡,使正常的流通受阻。通货膨胀会鼓励企业大量囤积商品,人为加剧市场的供求矛盾。而且由于币值的降低,潜在的货币购买力就会转化为实际的货币购买力,加快货币流通速度,也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第三,通货膨胀影响消费。消费者实际购买力削弱,消费水平下降。消费者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形成畸形的消费行为。通货膨胀使居民的实际收入减少,这意味这居民消费水平的下降,物价上涨的不平衡性和市场上囤积居奇和投机活动的盛行使一般消费着受到的损失更大。第四,通货膨胀影响分配。通货膨胀改变了原有的收入分配的比例和原有的财富占有比例。依靠固定收入的人群在整体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例变小了。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的人也受到损害。通货膨胀哈影响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通货膨胀通过“强制储蓄效应”把居民、企业持有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发行货币的政府部门。货币供应总量增加使社会总名义收入增加,社会实际总收入不会增加。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消费支出倾向,必然回引起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变化。

第五,通货膨胀会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具体地说,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假如某甲向乙借款1万元,一年后归还,而这段时间内价格水平上升一倍,那么一年后甲归还给乙的1万元相当于借时的一半。这里假定借贷双方没有预期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但是,如果一旦预期到通货膨胀,则上述的再分配就会改变。如果借贷的名义利率为10%,而通货膨胀率为20%,则实际利率为-10%。实际利率为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差额,若名义利率为10%,通货膨胀率为5%,则实际利率为5%,只要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利率,则实际利率就是负值。

有研究证明,在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货膨胀常常是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这就是因为政府往往是大债务人,而居民户是债主。同时,在通货膨胀期间,人们要多缴些税,这不但是因为他们的货币收入提高了,而且还由于他们进入较高的纳税级别。

3、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前面我们假定国民经济的实际产出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而实际上,国民经济的产出水平是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下面考虑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随着通货膨胀而出现,产出增加。这就是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许多经济学家长期以来坚持这样的看法,即认为温和的或爬行的需求拉上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将有刺激扩大的效应。假设总需求增加,产生经济复苏,造成一定程度的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条件下,产品的价格会跑到工资和其他资源的价格的前面,由此而扩大了企业的利润。利润的增加就会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从而发生减少失业,增加国民产出的效果。这种情况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再分配后果会被由于更多的就业、增加产出所获得的收益所抵销。例如,对于一个失业工人来说,如果他唯有在通货膨胀条件之下才能得到就业机会,显然,这是受益于通货膨胀。第二种情况:成本推进通货膨胀引致失业。这里讲的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产出和就业的下降。假定在原总需求水平下,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如果发生成本推进通货膨胀,则原来总需求所能购买的实际产品的数量将会减少。那就是说,当成本推进的压力抬高物价水平时,一个已知的总需求只能在市场上支持一个较小的实际产出。所以,实际产出会下降,失业会上升。70年代的情况就证实了这一点。1973年末,石油输出国组织把

石油价格翻了两番,则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后果使1973至1975年的物价水平迅速上升,与此同时,美国失业率从1973年不到5%上升到1975年的8.5%。

第三种情况:极度膨胀导致经济崩溃。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在第一种情况下,随着价格持续上升,居民户和企业会产生通货膨胀预期,即估计物价会再度升高。这样,人们就不会让自己的储蓄和现行的收入贬值,而宁愿在价格上升前把它花掉,从而产生过度的消费购买,这样,储蓄和投资都会减少,使经济增长率下降。第二,随着通货膨胀而来的生活费用的上升,劳动者会要求提高工资,不但会要求增加工资以抵销过去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且要求补偿下次工资谈判前可以预料到的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于是企业增加生产和扩大就业的积极性就会逐渐丧失。第三,企业在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会力求增加存货,以便在稍后按高价出售以增加利润,这种通货膨胀预期除了会鼓励企业增加存货外,还可能鼓励企业增加新设备。然而,企业这些行为到无法筹措到必需的资金(增加存货和购买设备都需要资金)时就会停止,银行会在适当时机拒绝继续为企业扩大信贷,银行利率也会上升,企业会越来越难得到贷款。企业被迫要减少存货,生产就会收缩。第四,当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情况会变得更糟。当人们完全丧失对货币的信心时,货币就不能执行它作为交换手段和储藏手段的职能。这时,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将不愿再花精力去从事财富的生产和正当的经营,而会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如何尽快把钱花出去,或进行种种投机活动。等价交换的正常买卖,经济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经营单位的经济核算,以及银行的结算和信贷活动等等,都无法再实现,市场经济机制也无法再正常运行,别说经济增长,大规模的经济混乱也不可避免了。正因为如此,人们一般都主张对通货膨胀进行控制。

§4、政府应对通胀的策略

中央政府既是通货膨胀的始作俑者,同时还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主体。治理通货膨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里只是简单地措施罗列出来。1、控制货币供应量:由于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所以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数量型的政策工具是存款准备金率和价格型工具是利率,可以遏制通胀。

2、紧缩政策:指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和银行信贷达到收缩货币供给量以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和方法。紧缩财政支出的措施主要有削减财政支出、增加赋税;紧缩货币政策的措施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3、供给政策:指通过发展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以弥补供需缺口,从而解决通货膨胀的措施和方法。供给政策运用的措施一般有:降低所得税、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和调整产业结构等。

4、控制物价和工资:指由政府采取限制物价和工资上升的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的过猛势头。但不宜长久使用。

5、币制改革:当通货膨胀已达到恶性程度,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应该是实行币制改革。历史上曾采用过的币制改革方法有废弃、恢复和减值三种。

§5未来几年我国经济走势——滞胀

个人分析,未来几年中国经济既不可能再次走入过热,也不可能走入通缩,而是很有可能进入到一种特殊的经济运行状态——“滞胀”,出现一段时期经济增长率下降而物价上涨,也就是“低增长高通胀”的局面。换一种说法,滞胀是指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认为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其实质是过度的发行货币,而经济中的自然失业率是无法通过货币发行来消除的。实际上,一国经济如果长期处在通货膨胀状态下,人们的收入增长速度慢于物价上涨,实际工资下降,社会购买力萎缩,必然出现需求不足、商品积压、生产下降;在国内物价水平高于国际市场水平时,来自国外的需求也在下降;由于大量生产性资本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转向商品投机,实际生产投资减少。在生产下降,社会总供给减少的同时,由扩张性的财政金融政策导致的过多供应的货币却不会自动退出流通,而是以加快流通速度的态势给市场造成强大的通货膨胀压力,物价上升难以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紧缩措施,则生产受到进一步削弱,市场商品供给进一步减少,而紧缩政策最终达到收缩货币存量的目的,远不如刺激政策影响货币供应量增加那样快,于是,滞胀就难以很快解决。许多国家的这种局面都持续了十余年,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正常发展。为什么中国经济会进入到“滞胀”?这是因为生产过剩。因为在三个产业的格局下还能出现物价下跌和企业效益下滑,只能说明本轮经济周期已经进入到大量产能开始释放的阶段。2005年应该看成是一个转折年份,因为在这一年出现了在总需求高增长的同时,供给增长率更高的情况。按照5年投资周期,到2007年是产能集中释放的时点,但在2005年先期建设的部分项目开始投产,2006年的产能释放规模会更大,到2007年则会进入高峰。如果这个判断正确,2006年就会延续2005年部分生产资料的价格下跌,利润萎缩的情况,而且会更严重。商品价格与利润的下跌,会严重打击投资人的积极性,因此一部分项目可能会被停、缓建,投资的增长率就可能会出现明显下降。2004年下半年在宏观调控的压抑下,累计城镇投资的环比增长率9、10、11三个月份分别为18.2%、14.5%和13.1%。而2005年9、10、11月分别为18.4%、14.5%和13.4%,对比2004年三季度以后的投资环比增速,二者的下降趋势乃至幅度都是一致的。

投资需求增长开始回落的情况还可以从与投资需求相关最紧密的中长期贷款的增长趋势中得到印证。2003~2005这三年的中长期贷款增长率这三年分别是30.3%、21.0%和14%,表现出了明显的下滑曲线。从当年新增中长期贷款额情况看,2005年为10753亿元,仅是2003年新增额的73%和2004年81%。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反映的是当年投资完成额,而中长期贷款指标则更多地反映着未来会发生的投资,因此虽然去年的投资增长率仍然很高,但贷款走势已经可以反映出未来的投资需求增长开始下降了。

如果投资需求下跌而产出大量增长,总需求就会进一步落后于总供给的增长,其结果是在2006年生产过剩的情况比2005年更严重。这种情况必然会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和主要产品的价格与利润下跌幅度更大。如果到2007年集中的产能释放才会结束,则到2007年末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将会走出一条逐步下滑的曲线,这就是“滞”的道理。由于“滞”会压抑住新的投资需求,而巨大的产出能力又不可能在一、二年内被消化,所以经济增长的相对停滞应该不会是仅仅出现一、两年,而是可能持续三年时间甚至更长,即中国经济可能要到“

十一五”末期才会再现目前的经济增长率水平。

既然未来数年的经济走势是供大于求,从物价形势看照理说应该是进入通缩,那为什么又说会“胀”呢?这主要是因为粮食与食品的价格走势。首先,食品在目前的CPI中占有很大权重,2003年以来的物价上涨就是食品主要是粮食涨价带起来的。其次,04、05年尽管农业又获得了大丰收,但与国内总消费相比,仍低了2000万吨左右。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将迎来一个人口增长的小高峰,5年内大约会增加5000万人口,按人均400公斤粮食的需求量计算,大约要增加2000万吨,如此连带目前的进口水平计算,占世界粮食可贸易量的比重就会上升到1/5。从中国铁矿进口的经验看,当大宗产品进口量超过世界可贸易量的20%以后,进口价格就会明显上涨,总之不论是进口价格推动还是国内供求缺口的原因,估计从今年开始,粮食及食品价格又将会进入到一个新的涨价周期了。根据最新统计数据,05年秋粮上市后部分地区的粮价已经出现了微弱涨幅,这种情况在今年应该变得更明显,从而成为推动CPI指数上升的主要动力,并且可能会在“十一五”期间成为常态。具体到今年的物价形势,由于生产过剩的进一步发展,主要生产资料和部分工业消费品的价格还会继续走低,但粮食和食品价格指数则可能出现拐点性变化,两边对冲的结果,仍可能是CPI指数的上涨幅度超过去年,但到07年食品价格的上涨将会开始明显,“胀”的情况就会突显出来了。

此外,还有石油、铁矿等其他大宗进口产品的价格仍可能继续上涨,成为在未来几年推动中国PPI指数上升的动力。而当工业品和食品价格都出现上涨趋势的时候,通胀势头就会更加显著。

2009年12月31日星期四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