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营运资金管理


本章属重点章、主客观题均可出现。
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章节,它的知识点和其他章节关联性不是很大,比较容易学习。而且,很直观,很贴近生活,自然,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在这一章当中,讲述了几个管理:现金的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存货的管理。每一个项目的管理,都涉及到了一种财务管理的理念,通俗的说,就是抠门的理念,比如,应收账款,就要快点收到,而应付账款,就要慢点付。在管理现金和存货的时候,就要讲究一个最佳现金持有量和存货库存量,以期达到最低的成本,满足生产、现金使用的需要。因此,在学习本章的同时,也是帮助大家建立财务管理理念的最好章节。本章涉及的公式不复杂,非常简单,小鱼建议大家在建立财管理念、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来记忆,这样,会记得非常的牢固了。


第一节 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一、营运资金的概念和特点
(一)营运资金的概念
 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把这句话记熟)
1、流动资产(占用)具有占用时间短,周转快,易变现等特点。
2、流动负债(来源)又称短期负债,具有成本低、偿还期短的特点。
(这些就是多选题的考点,要结合会计实务的体会和理解它的这些特点,其实并不用背诵)
3、流动负债最常见的分类方式如下:

(1)以应付金额是否确定为标准,分为应付金额确定的流动负债和应付金额不确定的流动负债。应付金额确定的流动负债是指那些根据合同或法律规定到期必须偿付、并有确定金额的流动负债。应付金额不确定的流动负债是指那些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到一定时期或具备一定条件时才能确定的流动负债,或应付金额需要估计的流动负债。
(2)以流动负债的形成情况为标准,分为自然性流动负债和人为性流动负债。自然性流动负债是指不需要正式安排,由于结算程序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等原因而自然形成的流动负债;人为性流动负债是指根据企业对短期资金的需求情况,人为安排所形成的流动负债。
(3)以是否支付利息为标准,可以分为有息流动负债和无息流动负债。

例;把流动负债划分为自然性流动负债和人为性流动负债的标准是( )。
A.占用形态的不同
B.金额是否确定  

C.形成情况  
D.利息是否支付


(二)营运资金的特点
  1来源具有灵活多样性。
   2数量具有波动性。

   3周转具有短期性。
   4实物形态具有变动性和易变现性。


例;对于季节性企业来说,营运资金的数量具有波动性,对于非季节性企业来说,经营活动比较稳定,所以营运资金的数量并不具有此特性。( )
二、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
(一)保证合理的资金需求,

(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节约资金使用成本
(四)保持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


三、营运资金管理战略

(一)流动资产的投资战略。
 1.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战略(低流动性)、
 维持低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可能伴随着更高运营风险,
 2.宽松的流动资产投资战略(高流动性)、
维持高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企业的运营风险较小。
 3.如何选择流动资产投资战略、
 取决于该企业对风险和收益的权衡,以及影响企业决策的决策者。


 
例;以下关于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公司会维持较高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
B.会导致较低的投资收益率

C.
原材料投资管理将从紧       

D.企业的运营风险较高
(二)流动资产的融资战略(多选题考点)
通过波动性流动资产与短期资金来源关系判定融资战略
1.期限匹配融资战略
 特点;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以长期融资方式来融通解决,波动性流动资产用短期来源资金融通解决,(风险与收益适中)
2.保守融资战略
 特点;长期融资支持固定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和部分波动性流动资产。公司通常以长期融资来源为波动性流动资产的平均水平融资,短期融资仅用于融通剩余的波动性流动资产。(风险与收益较低)

3.激进融资战略
 特点;长期负债和权益为所有的固定资产融资,还对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使用长期融资方式融资。短期融资方式支持剩下的永久性流动资产和所有的临时性流动资产。(风险与收益较高)

如何来确定企业选择的是哪一种战略?我们可以通过画简易资产负债表来看,简单的说,就是左边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表的右边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权益资本。
把这五个项目按比例画出简易资产负债表,就能够很好的认清企业选择的战略了,建议大家用草稿来画几个,体会一下。
例;某企业目前正处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旺季,企业资产总额为6000万元,其中长期资产3000万元,流动资产3000万元,永久性流动资产占流动资产的40%,债务总额3600万元,其中流动负债2600万元,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该企业奉行的是( )。
 
A.期限匹配融资战略
B.激进融资战略  

C.稳健型融资战略  
D.保守型融资战略


例;某公司在融资时,对全部固定资产和部份永久性流动资产采用长期融资方式,据此判断,该公司采取的融资战略是()
A.期限匹配融资战略
B.激进融资战略  

C.稳健型融资战略  
D.保守型融资战略


          
第二节 现金管理

一、持有现金的动机
 (一)交易性需求,是企业为了维持日常周转及正常商业活动所需持有的现金额
 (二)预防性需求,是指企业需要维持充足现金,以应付突发事件。

为应付意料不到的现金需要,企业需掌握的现金额取决于:
(1)企业愿冒缺少现金风险的程度;
(2)企业预测现金收支可靠的程度;
(3)企业临时融资的能力。
(三)投机性需求,是企业为了抓住突然出现的获利机会而持有的现金。
 除了上述三种基本的现金需求以外,许多公司将现金作为补偿性余额来持有。


二、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
(一)成本模型
 成本模型强调:持有现金是有成本的,最优的现金持有量是使现金持有成本最小化的持有量。模型考虑的现金持有成本包括如下项目。
 1.机会成本;是指企业因持有一定现金余额丧失的再投资收益。再投资收益是企业不能同时用该现金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所产生的机会成本,这种成本在数额上等于资金成本。放弃的再投资收益即机会成本属于变动成本,它与现金持有量的多少密切相关,即现金持有量越大,机会成本越大,反之就越小。

2.管理成本;是指企业因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一般认为这是一种固定成本,这种固定成本在一定范围内和现金持有量之间没有明显的比例关系。
  3.短缺成本;是指在现金持有量不足,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所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与现金持有量呈负相关。

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增加的管理费及丧失再投资收益。(如买保险柜的成本)。管理费用具有固定成本的性质。(保险柜不就是一个固定的成本吗?买了就有了,不会因现金的增加而增加费用)它在一定范围内与现金持有量的多少关系不大,是决策无关成本。(现金持有多少,难道和保险柜的价格有关吗?)。再投资收益是企业不能同时用该现金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它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例关系。(取现金到公司放着,这钱可就没法再去买股票了,假如买股票,可能会赚钱,因此,放弃买股票而没有赚到该笔钱的金额,就是机会成本)。
 运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其计算公式为:
 最佳现金持有量=min(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

其中,管理成本属于固定成本,机会成本是正相关成本,短缺成本是负相关成本。

(二)存货模式
  1、运用存货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时,是以下列假设为前提的(多选)
  (1)企业所需要的现金可通过证券变现取得,且证券变现的不确定性很小。(就是只要缺钱,就可以卖股票来补充)
  (2)企业预算期内现金需要总量可以预测。
  (3)现金的支出过程比较稳定,波动较小,而且每当现金余额降至零时,均通过部分证券变现得以补足。(不会存在没钱的情况)。
  (4)证券的利率或报酬率以及每次固定性交易费用可以获悉。
  2、利用存货模式计算现金最佳持有量时,对短缺成本管理费用不预考虑,只对机会成本和固定性转换成本予以考虑。
  本模式最佳现金持有量是使现金机会成本与固定性转换成本之和保持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即为二者相等时的持有量。(牢牢记住,记住这句话,就等于记住了公式)
  设T为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F为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Q为最佳现金持有量;K为有价证券利息率(机会成本)
  则公式的思路为:
        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持有机会成本+固定性转换成本
                =(Q/2)*K+(T/Q)*F  (背下来)
解释一下:
  Q/2是什么意思呢?是这样的,当你卖股票时,也就是企业持有现金最多的时候,这时钱刚到手,一分没用。然后,企业随着日常的开销,钱慢慢用出去,越来越少,当用来接近零的,是最低的时候,然后又卖股票补充。这由高到低,由低到高的波动走势,我们就可以用Q/2这样一个平均值,来确定平均现金持有量了,用它乘以证券利息率K,就是现金的机会成本了。明白了吗?不知道小鱼这样的解释是否通俗易懂。
  T/Q又是什么意思呢?Q就是最佳持有量,T是现金需求总额,那么,总需求量除以Q,就是这一年当中,需要转换的次数,也就是需要补充的次数,计算出来一年要转换几次,再乘以转换成本F,不就是转换的总成本了吗?
因此,再回想这句话:本模式最佳现金持有量是使现金机会成本与固定性转换成本之和保持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即为二者相等时的持有量。
  现在,你可以把公式清楚的记住了吧?
  然后,我们再将上面的公式进行变形,可以得出现金最佳持有量的计算公式:
  Q=根号下:2TF/K。我还是画个图出来吧:(背!!)
  
  上面这个公式,我以后就用文字表达成为:根号下:2TF/K。不再画图了。
  例:已知某公司现金收支平稳,预计全年现金需要量为25万。现金与有价证券转换成本为每次500元,有价证券年利率为10%。
  要求:1、现金最佳持有量。2、全年现金转换成本和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计算最佳持有量下的全年管理总成本。3、计算最佳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和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
  解:1、Q=根号下2*250000*500/10%=50000元。
    2、机会成本=50000/2*10%=2500元,转换成本=250000/50000*500=2500。全年管理总成本:2500+2500=5000元。
  注:在这里,大家可以通过计算结果来验证机会成本是否正确。就是上面那句话:最佳现金持有量是使机会成本与转换成本之和最低,即二者相等的持有量。因此,大家计算的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如果不相等,那一定错了!!!
    3、交易次数:25000/50000=5次。交易间隔期=360/5=72天
一个题足矣!!!




(三)随机模型(米勒-奥尔模型)
这个东西,以前中级是没有的,只有注册才考,好像是从去年开始,就被装入中级的教材里面了,公式并不复杂,多看几次,做几个题,就会发现,它不过就这么回事,非常简单。

1
、基本思路,企业现金流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现金流量波动是随机的,只能对现金持有量确定一个控制区域,定出上限(最高控制线)和下限(最低控制线)。当企业现金余额在上限和下限之间波动时,表明企业现金持有量处于合理的水平,无需进行调整。当现金余额达到上限时,则将部分现金转换为有价证券;当现金余额下降到下限时,则卖出部分证券。回归线R(最优现金返回线)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b——证券转换为现金或现金转换为证券每次的固定成本;
 δ——公司每日现金流变动的标准差;
  i——以日为基础计算的现金机会成本。
  L----最低控制线取决于模型之外的因素,其数额是在综合考虑短缺现金的风险程度、公司借款能力、公司日常周转所需资金、银行要求的补偿性余额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的。

最高控制线H的计算公式为:H=3R-2L
这个非常好记。

2、运用随机模型求得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符合随机思想,即企业货币资金支出是随机的,收入是无法预知的,所以,适用于所有企业现金最佳持有量的测算。随机模型建立在企业的现金未来需求总量和收支不可预测的前提下,因此,计算出来的现金持有量比较保守。
例;某公司的现金最低持有量为3000元,现金余额的回归线为9000元,如果公司现有现金20000元,根据现金持有量随机模型,此时应当投资于有价证券的金额为( )元。
  A.11000 B.1000 C.17000 D.0

例;按照米勒-奥尔模型,确定现金最低控制线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
  A.企业现金最高余额
   B.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

  C.公司日常周转所需要的资金

  D.公司借款能力

例:假定某公司有价证券的利率为9%,每次固定转换成本50元,公司认为任何时候其银行活期存款及现金余额均不能低于1000元,又根据以往经验测算出现金余额波动的标准差为800。
(注会考试教材里的例题,2010年注册财务管理教材P398页,看看,中级、注册都这样考,说明这个知识点非常简单)
要求计算:
(1)最优现金回归线R
(2)最高控制线H
(3)若现金持有额达到14737元,应作何处理。
(4)若现金持有额下降到1000元,应作何处理。

答案:
(1) =5579(元)
(2)H=3R-2L=3*5579-2*1000=14737(元)
(3)当现金余额达到14737元时,即应以9158元(14737-5579)的现金去投资于有价证券,使现金持有量回落为5579元。
(4)当现金余额降至1000元时,则应转让4579元的有价证券,使现金持有量回升为5579元。
随机模式建立在企业的现金未来需求总量和收支不可预测的前提下,因此,计算出来的现金持有量比较保守。(注会教材原话)

三、现金管理模式
 (一)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

1.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的构建。构建企业“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可从规范资金的流向、流量和流程三个方面入手:
 (1)资金的流向方面:“收支两条线”要求各部门或分支机构在内部银行或当地银行设立两个账户(收入户和支出户),并规定所有收入的现金都必须进入收入户,收入户资金由企业资金管理部门统一管理,而所有的现金支出都必须从支出户里支付,支出户里的资金只能根据一定的程序由收入户划拨而来,严禁现金坐支。

(2)资金的流量方面:
①在收入环节上要确保所有收入的资金都进入收入户。
②加快资金的结算速度,尽量压缩资金在结算环节的沉淀量;
③在支出环节上,根据“以收定支”和“最低限额资金占用”的原则从收入户按照支出预算安排将资金定期划拨到支出户,
 (3)资金的流程方面:资金流程是指与资金流动有关的程序和规定。它是收支两线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1.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概念
 也称司库制度,是指集团企业借助商业银行网上银行功能,将分散在集团各所属企业的资金集中到总部,由总部统—调度、统一管理和统一运用。主要内容:资金集中、内部结算、融资管理、外汇管理、支付管理等。其中资金集中是基础,
 2.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
 (1)统收统支模式。在该模式下,企业的一切资金收入都集中在集团总部的财务部门,各分支机构或子企业不单独设立账号,一切现金支出都通过集团总部财务部门付出,现金收支的批准权高度集中。
 (2)拨付备用金模式。

(3)结算中心模式。
 (4)内部银行模式。

(5)财务公司模式。

例;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中的统收统支模式,要求企业的一切资金收支都集中在集团总部的财务部门,但各分支机构或子企业可以单独设立账号。( )
四、现金收支管理
 (一)现金周转期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其中;存货周转期=平均存货/每曰的销货成本
应收账款周转期=平均应收帐款/每曰的销货收入
应付账款周转期=平均应付帐款/每曰的购货成本
例;现金周转期和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都有关系。一般来说,下列会导致现金周转期缩短的是( 
)。

  A.存货周转期变长
B.应收账款周转期变长

  C.应付账款周转期变长
D.应付账款周转期变短

(二)收款管理
 1.收账的流动时间
 收款浮动期是指从客户支付开始到企业收到资金的时间间隔。收款浮动期主要是由纸基支付工具导致的,主要包括;邮寄浮动期、处理浮动期、结算浮动期。

2.
收款方式的改善
 电子支付方式对纸基(或称纸质)支付是一种改进。
 (三)付款管理
 现金支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延缓现金的支出时间。有下列办法;
 1.使用现金浮游量 2.推迟应付款的支付
3.汇票代替支票

 4.改进员工工资支付模式
5.透支 6.争取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同步

 7.使用零余额账户

上述内容,淋漓尽致的体现了财管“抠门”的技巧。我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财管抠门到家了。连浮游量都利用上来了!!呵呵,如果大家还不理解浮游量是什么意思,我来给你解释一下:当企业开出支票以后,企业账本上的银行存款就减少了,当支票持有人还没有去银行取款的时候,我们的银行存款里面,这笔钱还在的,就是教材语言“企业存款账户余额与银行存款余额之间的差额”。这笔差额,就叫浮游量,我们要合理利用这个“多”出来的钱。。。你说,是不是抠门抠到脚指缝了?
  我们贵阳话有一种形容人非常抠门,是这样说的:“那个人好财哦”。现在我看来,这句话就是说这个人财迷,财务管理了。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增加销售、减少存货。
  二、应收账款成本(又称信用成本)

1
、机会成本:指应收账款占用资金所丧失的其他收入。

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应计利息)=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资金成本率(证券利息率)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平均收账天数
2、管理成本: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而耗费的开支,如:收账费用
3、坏账成本:指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仅指直接损失)
4、现金折扣成本;
例;下列各项中,属于应收账款成本构成的有( )。
  A.机会成本
B.管理成本

  C.坏账成本
D.短缺成本

例:某公司信用条件为2/10,1/20,n/90,年赊销收入7200万元,其中30%的货款在第10天收到,20%的货款在20天收到,其余货款在第90天收到。变动成本率80%,证券利息率10%,年收账费用30万元,估计坏账损失率2%。要求:
(1)平均收账天数;
(2)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3)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
(4)机会成本;
(5)坏账成本;
(6)提供的现金折扣;
(7)信用成本。
解:130%*10+20%*20+50%*90=52
        27200/360*52=1040
        31040*80%=832
        4832*10=83.2
        57200*2%=144
        683.2+30+144+57.6=314.8
        77200*30%*2%+7200*20%*1%=57.6
三、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信用期间和折扣条件。
 (一)信用标准
  1,信用认可标准代表公司愿意承担的最大的付款风险的金额。

①如果企业执行的信用标准过于严格,可能会降低对符合可接受信用风险标准客户的赊销额,因此会限制公司的销售机会。
②如果企业执行的信用标准过于宽松,可能会对不符合可接受信用风险标准的客户提供赊销,因此会增加随后还款的风险并增加坏账费用。
  2.信息来源
  企业可以使用各种外部信息来源来帮助其确定申请人的信誉。(1)申请人的财务报表,(2)商业参考资料或申请人过去获得赊购的供货商,(3)信用评级机构收集、评价和报告有关申请人信用状况的历史信息。
  3.5C信用评价系统
 (1)品质:是指个人申请人或企业申请人管理者的诚实和正直表现。反映个人或企业在过去的还款中所体现的还款意图和愿望。

(2)能力:反映的是企业或个人在其债务到期时可以用于偿债的当前和未来的财务资源。可以使用流动比率和现金流预测等方法评价申请人的还款能力。
 (3)资本;是指如果企业或个人当前的现金流不足以还债,他们在短期和长期内可供使用的财务资源。
 (4)抵押:是指当企业或个人不能满足还款条款时,可以用作债务担保的资产或其他担保物。
 (5)条件;是指影响顾客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经济环境,


 例;在5C评价系统中,资本反映的是公司或个人在其债务到期时可以用于偿债的当前和未来的财务资源。( )

4.信用的定量分析
  进行商业信用的定量分析可以从考察信用申请人的财务报表开始。通常使用比率分析法评价顾客的财务状况。常用的指标有:流动性和营运资本比率、债务管理和支付比率和盈利能力指标。
(二)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是指销货企业要求赊购客户支付货款的条件,

(三)信用期间,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顾客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或者说是企业给予顾客的付款期间。信用期的确定,主要是分析改变现行信用期对收入和成本的影响。延长信用期,会使销售额增加,产生有利影响;与此同时,应收账款、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会产生不利影响。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可以延长信用期,否则不宜延长

例;B公司是一家制造类企业,产品的变动成本率为60%,一直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信用条件为N/60。如果继续采用该信用条件,预计2011年赊销收入净额为1000万元,坏帐损失为20万元,收帐费用为12万元。
为扩大销售量,B公司拟将信用条件变更为N/90,其他条件不变,予计2011年赊销收入净额为1100万元,坏帐损失为25万元,收帐费用为15万元。假设等风险投资最低报酬率为10%,一年按360天计算,客户均于信用期满付款。
要求:(1) 计算信用条件改变后B公司收益的增加额。
(2) 计算信用条件改变后B公司应收账款成本增加额
(3) B公司做出是否改变信用条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四)折扣条件,主要目的在于吸引顾客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
例:某企业2001年A产品销售收入4000万,总成本3000万,其中固定成本600万,(暗示变动成本2400万),2002年该企业有两种信用政策可供选用:
  甲:给予客户60天信用期限,(n/60),预计销售收入5400万,货款第60天收到,信用成本140万。
  乙:信用政策为(2/10,1/20,n/90),预计销售收入5400万,30%货款第10天收到,20%货款于20天收到,50%货款于90天收到,前两部分不产生坏账,后部分货款坏账损失率4%,收账费用50万,企业资金成本率为8%。
  要求:1、计算该企业2001年的下列指标:
      (1)变动成本额
      (2)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计算的变动成本率
    2、乙方案的下列指标:
    (1)应收账款平均收现天数
    (2)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3)维持应收账款所需资金
    (4)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5)坏账成本
    (6)现金折扣成本
    (7)采用乙方案的信用成本
    3、计算以下指标:
    (1)甲方案的现金折扣
    (2)甲乙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之差
    (3)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之差
    4、为该企业做出采取何种信用政策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
  1、(1)300—600=2400
    (2)
2400/4000=60%
  2、(1)30%*10+20%*20+50%*90=52天

    (2)5400/360*52=780万
    (3)780*60%=468
    (4)
468*8%=37.44
    (5)
5400*50%*4%=108
    (6)
5400*30%*2%+5400*20%*1%=43.2
    (7)37.44+50+108+43.2=238.64万(以前学过财管的请注意此处解法的变动)

  3、(1)0万
    (2)(5400—5400*60%)—(5400—5400*60%)=0万
    (3)甲信用成本前收益2160万。乙信用成本前收益2160万。
  信用成本后收益之差:(2160—140)—(2160—238.64)=98.64万
  4、选择甲方案。理由:该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最大。或该方案信用成本最低。


四、应收账款的监控

1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或平均收账期是衡量应收账款管理状况的一种方法。

2、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账龄分析表可以用于建立应收账款余额的模式,这是重要的现金流预测工具。

3.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模式
4.ABC分析法,是一种“抓重点、照顾一般”的管理方法,又称重点管理法。

五、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一)调查客户信用
 信用调查是指收集和整理反映客户信用状况的有关资料的工作。信用调查是企业应收账款日常管理的基础,是正确评价客户信用的前提条件。企业对顾客进行信用调查主要通过两种方法:
 1.直接调查;是指调查人员通过与被调查单位进行直接接触,通过当面采访、询问、观看等方式获取信用资料的一种方法。
 2.间接调查;资料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报表。(2)信用评估机构。(3)银行。
(4)其他途径。

(二)评估客户信用
(三)收账的日常管理

根据应收账款总成本最小化原则,可以通过比较各收账方案成本的大小对其加以选择。
(四)应收账款保理
应收账款保理是企业将赊销形成的未到期应收账款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转让给保理商,以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加快资金的周转。
应收账款保理对于企业而言,其理财作用主要体现在:
 1.融资功能。应收账款保理,其实质也是一种利用未到期应收账款这种流动资产作为抵押从而获得银行短期借款的一种融资方式。
 2.减轻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负担。
 3.减少坏账损失、降低经营风险。
 4.改善企业的财务结构。




第四节存货管理
一、存货的功能
1保证生产正常进行。2有利于销售。3便于维持均衡生产,降低产品成本。
4降低存货取得成本。5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存货的持有成本;与持有存货有关的成本,包括以下三种:

(一)取得成本。取得成本指为取得某种存货而支出的成本,通常用TCa来表示。又分为订货成本和购置成本。
 1.订货成本,指取得订单的成本,①订货成本中有一部分与订货次数无关,称为固定的订货成本,用F1表示;②另一部分与订货次数有关,称为订货的变动成本。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用K表示;年订货次数等于存货年需要量D与每次进货量Q之商。订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2.购置成本,指为购买存货本身所支出的成本,即存货本身的价值,年需要量用D表示,单价用U表示,于是购置成本为DU。
 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
     =订货固定成本+订货变动成本+购置成本
  

(二)储存成本,指为储存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包括存货占用资金所应计的利息、仓库费用、保险费用、存货破损和变质损失,通常用TCc来表示。
 储存成本也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①固定储存成本与存货数量的多少无关,用F2表示。②变动储存成本与存货的数量有关,单位储存变动成本用Kc来表示。用公式表达的储存成本为:
  储存成本=储存固定成本+储存变动成本
  

(三)缺货成本,指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包括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损失、产成品库存缺货造成的拖欠发货损失和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及造成的商誉损失等;如果生产企业以紧急采购代用材料解决库存材料中断之急,那么缺货成本表现为紧急额外购入成本。缺货成本用TCs表示。
 如果以TC来表示储备存货的总成本,它的计算公式为:


企业存货的最优化,即是使上式TC值最小。
  
三、最优存货量的确定

(一)经济订货模型
 1;经济订货模型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这些假设包括:
 (1)存货总需求量是已知常数;(2)订货提前期是常数;
 (3)货物是一次性入库;(4)单位货物成本为常数,无批量折扣;

(5)库存持有成本与库存水平呈线性关系;
 (6)货物是一种独立需求的物品,不受其他货物影响。

2
;假设:Q为经济订货批量;D某种存货年度计划进货总量;K为平均每次进货费用;KC为单位存货年度储存成本;P为进货单价。

经济订货批量(Q)=根号下:2KD/Kc
经济订货批量的存货相关总成本=TC(Q)=根号下2KDKc
经济订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I=根号下KD/2Kc *U
年度最佳订货批次=N=根号下DKc/2K
订货间隔天数=360天/N
(对于这些个公式,大家可以在教材中看到,我由于排版的问题,用了简化方法描述,如果看不懂,请大家在教材中找公式)

例;依据经济订货批量基本模型,下列各项中可能导致经济订货批量提高的是()
A每期对存货的总需求降低
B每次订货费用降低

C每期单位存货存储费降低
D存货采购单价降低


例:某企业每年需耗用A材料45000件,单位材料年存储成本20元,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为180元,A材料全年平均单价为240元。假定不存在数量折扣,不会出现陆续到货和缺货的现象。要求:
(1)计算A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
(2)计算A材料年度最佳进货批次;
(3)计算A材料的相关进货费用;
(4)计算A材料的相关存储成本;
(5)计算A材料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
(6)计算经济批量相关总成本
(&)计算进货间隔天数

(二)保险储备
1保险储备;指为防止在交货期内,需求量增大而发生缺货,多储备的存货量。
2再订货点;指发出订单时尚余的库存量。
设置保险储备下:再订货点=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
3最佳保险储备确定;

最佳保险储备;它是使缺货损失和保险储备的持有成本之和达到最低时的保险储备量。
缺货损失=每年订货次数×缺货数量×缺货概率×单位缺货损失
保险储备的持有成本=保险储备量×单位年储存(持有)成本


例:某存货年需要量7200件,每次订货成本100元,单位储存变动成本4元,单位缺货成本8元,交货时间10天,交货期内的存货需要量及其概率分布如下:

需要量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概率
0.01
0.04
0.2
0.5
0.2
0.04
0.01
要求:
1.计算经济订货量和年订货次数
2.确定最佳保险储备量和最佳再订货点
(这个题有点绕,做不出来了吧?呵呵,我告诉你一条路:去听陈华亭老师对这个点的讲解,他有例题讲解的,去学了再来做我这个题)

例;信达公司计划年度耗用某材料100000千克,材料单价50元,经济订货量25000千克,全年订货4次,订货点为1200千克。单位材料年持有成本为材料单价的25%,单位材料缺货损失24元。在交货期内,生产需要量及其概率如下:

生产需要量(千克)
概率
1000
0.1
1100
0.2
1200
0.4
1300
0.2
1400
0.1

要求;计算确定公司最佳保险储备。
这里也是,去听了课再来做。

四、存货的控制系统
 (一)ABC控制系统
(二)适时制库存控制系统
 又称零库存管理,看板管理系统。是指制造企业事先与供应商和客户协调好:只有当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原料或零件时,供应商才会将原料或零件送来;而每当产品生产出来就被客户拉走.

第五节
流动负债

一;短期借款
 (一)信贷额度;即贷款限额,是借款企业与银行在协议中规定的借款最高限额,一般情况下,在信贷额度内,企业可以随时按需要支用借款。但是,银行并不承担必须贷款的义务。如果企业信誉恶化,即使在信贷限额内,企业也可能得不到借款。银行不会承担法律责任。
 (二)周转信贷协定;是银行具有法律义务地承诺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的贷款协定。在协定的有效期内,只要企业借款总额未超过最高限额,银行必须满足企业任何时候提出的借款要求。企业要享用周转信贷协定,通常要对贷款限额的未使用部分付给银行一笔承诺费用。
 
例.某企业与银行商定的周转信贷额度为5000万元,年度内实际使用了2800万元,承诺费率为0.5%,企业应向银行支付的承诺费为:(
)

A、10万元
B、11万元
C、14万元
D、15万元


例;某企业与银行商定的周转信贷额为200万元,承诺费率为0.5%,企业借款150万元,平均使用8个月,那么,借款企业向银行支付承诺费( )元。
 A. 10000
B. 6000

C. 5000
D. 8000


(三)补偿性余额;(一个小考点,一般一分)是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留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比例计算的最低存款余额。对于银行来说,补偿性余额有助于降低贷款风险,补偿其可能遭受的风险;对借款企业来说,补偿性余额则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加重了企业成本负担。
 
例.某企业向银行借款800万元,利率为6%,银行要求保留10%的补偿性余额,则企业实际可动用的贷款为720万元,该借款的实际利率则为()
A6.67%
B6%
C10%
D9%


(四)贴现法计息
 贴现法,即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而到期时借款企业再偿还全部本金。采用这种方法,企业可以利用的贷款额只有本金扣除利息后的差额部分,从而提高了贷款的实际利率。
 
例.某企业从银行取得借款200万元,期限1年,利率6%,利息12万元。按贴现法付息,企业实际可动用的贷款为188万元,该借款的实际利率为()
A6.38%
B6%
C9.4%
D10%


银行借款利息的支付方式一般为利随本清法,又称收款法,即在借款到期时向银行支付利息。
二、短期融资券
 (一)短期融资券及其分类
 短期融资券,是由企业依法发行的无担保短期本票。在我国,短期融资券是指企业依照《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的条件和程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的、约定期限不超过1年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1)按发行人分类,分为金融企业的融资券和非金融企业的融资券。在我国,目前发行和交易的是非金融企业的融资券。
 (2)按发行方式分类,分为经纪人承销的融资券和直接销售的融资券。非金融企业发行融资券一般采用间接承销方式,金融企业发行融资券一般采用直接发行方式。
(二)发行短期融资券的筹资特点
 (1)筹资成本较低。(2)筹资数额比较大。(3)发行条件比较严格。


例;下列关于短期融资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由企业发行的无担保短期支票
B.发行条件比较严格  

 C.短期融资券的筹资成本较低
D.筹资数额比较大


三、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在商品或劳务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方式进行购销活动而形成的借贷关系,是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行为,是一种“自发性筹资”。
 (一)商业信用的形式
 1.应付账款
 (1)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


折扣比/(1-折扣比)*360/(信用期-折扣期)

公式表明,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与折扣百分比、折扣期和信用期有关,与货款额和折扣额没有关系。。

例.某企业按“2/10,N/30”的付款条件购入货物60万元。如果企业在10天以后付款,便放弃了现金折扣1.2万元(60万元×2%),信用额为58.8万元(60万元-1.2万元)。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为()

 (2)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决策。如果企业将应付账款额用于短期投资,所获得的投资报酬率高于放弃折扣的信用成本率,则应当放弃现金折扣。反之,利用折扣。
 2.应计未付款

3.预收货款

例;下列各项中,属于商业信用筹资方式的是()

A短期借款
B发行债券
C应付账款
D预收货款

(二)商业信用筹资的优缺点
 1.商业信用筹资的优点
 (1)商业信用容易获得。(2)企业有较大的机动权。(3)企业一般不用提供担保。
 2.商业信用筹资的缺点
(1)商业信用筹资成本高。(2)容易恶化企业的信用水平(3)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四、流动负债的利弊
 (一)流动负债的经营优势,包括:容易获得,具有灵活性,能有效地为季节性信贷需要进行融资。
 (二)流动负债的经营劣势,需要持续的重新谈判或滚动安排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