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立本以奉献立身在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建功立业 政协开县委员会 本届以来,我县政协以促进发展为第一要务,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推动政协委员投身改革与发展主战场,勇于奉献,建功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念好“三字经”,强健“身子骨” 以增强委员投身改革与发展的主体性和内动力为目标,强化组织管理和知识更新,实施素质建设工程。 换。即“换血”。从改善结构、强化素质入手,严把委员入口关,注重增加经济科技、非公有制经济的委员比例,建立16个界别活动小组、14个镇乡街道委员联络组,强化基础保证。出台了《关于加强政协委员管理的试行办法》,实施动态管理,先后交流、增补委员38名,撤销两名经济界委员的任职资格,不断优化了队伍结构。 我县是劳务输出大县,不少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艰苦拼搏,完成了资本和技能的积累,返乡创业的愿望十分强烈。县政协审时度势,及时派员开展走访慰问、调研考察,并经县委同意,在上海、广东组建了长三角、珠三角两个片区委员联络组,吸纳了一批创业卓有成就,且立志报效家乡的有识之士成为县政协委员,将政协工作延伸到沿海开放城市,为人民政协更好地服务发展大局注入了新的“血浆”。这一首开先河之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 补。即“补养”。一是紧贴发展培训委员。先后举办形势报告会、理论辅导会、专题研讨会、学习座谈会等187次,邀请市、县委 导。即“导航”。一是以制度策动。报请县委批转了《关于保护政协委员合法权益的意见》、《关于评选先进片区委员联络组的暂行办法》和《关于评选优秀政协委员的暂行办法》,开展为委员维权行动和评选表彰先进委员小组、优秀政协委员等活动,以制度保障引导委员干事创业。二是以服务调动。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四型机关为目标,强化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效能,开展委员约谈、节日走访、生病慰问,用智商为委员从业策划,用情商凝聚委员的创业热情,调动委员履行“一岗双责”的积极性。三是以宣传鼓动。强化“向领导宣传、宣传领导,向委员宣传、宣传委员”的理念,抓重点、活载体、求实效,大力宣传各级领导对政协工作及委员从业的重视支持和委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开展“我为改善发展环境献一策”、政协委员“访贫问苦”活动;举办“多元经济、同心互动、共建和谐”文艺演唱会,展示委员风采,鼓励委员发展;利用政协会议、《政协工作》、《政协简报》和报刊、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重点宣传委员创业典型,发表稿件260余篇,激发委员的创业积极性。 二、走好三步棋,演活“民营剧”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几年来,我们抓住这一重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职能特点,积极建言、多方搭台、带头创业,导演了一幕幕精彩动人的“连续剧”。 ——写“脚本”。组织委员通过调研,向县委报送了《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的调查报告,就体制、机制、环境、市场等提出12条政策性建议,县委常委会听取了专题汇报,及时研究成立了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和管理机构,召开了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和相关政策措施。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迁建难等问题多次组织调研和“议政日”活动,提出解决方案,使有关部门出台了《推行中小企业贷款联户担保办法》等四个拓展融资空间的政策和壮大民营企业发展载体的建设方案。协助制定了全县招商引资的相关政策、工业园区准入制度、商贸企业发展规划、民营企业信用评估制度等。 ——搭“戏台”。一是积极招商引资。以传统佳节和重大活动为契机,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以优势资源、产业链条、项目包装和先入企业为载体,发挥界别优势和团体作用,通过座谈会、贺年卡、个别交谈、书信往来等方式,不断拓宽联谊渠道,增进与台侨人士的联系交往,积极牵线搭桥,先后通过政协各委组、有关界别和部分委员引进外源性投资上亿元,为开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还帮助11名委员业主进入工业园区和农业生态园区创业发展。二是帮助策划经营。开展法规政策、经济常识咨询227次,为30多个企业策划发展定位、流程设置和流程执行等87次。三是主动协调解难。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落脚点,努力维护政协委员的合法权益和发展动力,帮助解决移民迁建、债权纠纷、能源供给、税收征管等相关难题42件,共协调贷款8230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0多万元。 ——唱“主角”。运用载体带动、委员主动、各界联动的策略,深入开展“五个一”(参加一项调研、引进一个项目、提出一条建议、撰写一件提案、做好一件实事)、“争做五者”(争做社会发展的推进者、社会稳定的协调者、社会文明的倡导者、社会公平的维护者、社会形象的塑造者)和“争当构建和谐社会的排头兵”等活动,让委员在改革和发展的舞台上唱主角、当先锋,争做发展民营经济的排头兵。委员们创新管理理念,注重科技创新,坚持诚信经营,成为返乡创业、自主创新、投资兴业的领军人物,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扮演了主要角色,星星建材、平安胜发、钱江食品、亚宏实业等12家委员企业创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在县委、县政府表彰的“十佳民营企业”政协委员业主占了7名,有6位委员荣登全县“十佳返乡创业者”之榜。 三、扭紧两条线,投身攻坚战 移民和扶贫是我县的两大攻坚战役,也是政协工作有所作为的崭新平台。对此,我们紧紧咬住这一战略重点,实行主席、常委、委员三方互动,机关委室、帮扶部门、委员联络组、帮扶工作队四面合围,调研、建言、策划、协调、组织五步联动的方式,带领委员踊跃投身攻坚战。 ----当好情报员。先后组织委员开展移民调研和考察32次,对城镇迁建、破产企业搬迁、纯居民搬迁、农村移民外迁安置和县内安置等课题形成28份调查报告,提出64条重要建议。针对新城规划、建设、管理现状进行专题协商,提出规划科学化、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等建议;就街道命名和更名问题,组织召开专题议政会,提出记忆历史、面向未来、传承文化、分层命名等18条建议,不少已被采纳实施。农业界委员调查和总结了谭家乡创新扶贫模式、实施高山梯次移民的经验,为我县和全市扶贫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当好指挥员。在移民工作中,先后有7名副主席担当移民外迁工作团的指挥重任,带领工作队员奔波于四川、山东、安徽、湖南及本市合川等地,开展考察对接、移民动员、协调解难等工作。4名主席、副主席参与新城建设中的企业搬迁、纯居民搬迁、基础设施复建和万开高速公路、白鹤工业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的领导。正副主席还分别牵头对13个特困村实施定点扶贫。 ----当好战斗员。一是全力投入移民迁建。县政协先后抽调5名县级领导和82名常委、委员及5名工作人员协助5个街道办事处、乡镇进行移民外迁工作。县政协机关协助原东华镇将401名农村移民顺利外迁山东潍坊市33个移民安置点。今年又承担了3个村的市内外迁安置和1个社区的本县内迁安置工作。还有47名委员在8个淹没集镇的迁建工作中大显身手。二是合力开展扶贫攻坚。农业、科技、教育、医卫界委员送政策、送科技,送医药下乡,开展科技示范、助学助残,帮助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发展项目。经济界委员送信息、送资金,捐赠生产生活物资。妇联、科协、青联、侨联等界别的委员积极开展手拉手扶贫、春蕾计划、救灾募捐和失学儿童救助活动,并筹资830多万元,在贫困乡村建起11所“希望小学”、2所“侨心小学”和15座“母亲水窖”。为搞好“整村推进”定点扶贫,县政协会同帮扶部门,动员政协委员倾力而为,对谭家乡撕栗村实施智力扶贫、社会扶贫、卫生扶贫、法律扶贫等综合手段,开展党员“一帮二”活动,协调筹资45万多元,完成人饮工程、公路整治、良种竹园、危房改造、科学养猪等基础建设和产业培育。在推进“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