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满

 俯牛山人 2012-02-24
一年中的小满节气从5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6月5日(或6日)结束。这里的“满”是指作物颗粒饱满的意思,“小满”说得是小满节气时,麦类等夏熟作物的颗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故称为小满。  

小满节气概述

  一年中的小满节气从5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6月5日(或6日)结束。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含义主要有三大类,反映季节的、反映天气气候的,再就是清明惊蛰、小满等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
  

小满的涵义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大多可以直接顾名思义,唯独“小满”咋听起来有些令人费解,这里的“满”是指作物颗粒饱满的意思,“小满”说得是小满节气时,麦类等夏熟作物的颗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故称为小满。

  由于80年代后期,我国进入偏暖周期,小麦收割日期也有所提前,往往在立夏期间,江南和西南地区等省的麦收已经结束,长江中下游各省的麦收也接近尾声,机收大军陆续北上,在小满期间已转战山东、河南主战场,之后步入陕西、山西、河北。田野里麦浪滚滚,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小满与炎热

  小满节气看似平淡,其实气温在此时明显上了一个台阶。从1971~2000年《中国地面气候资料》可以看到:大多数省份5月的极端最高气温都出现在5月下旬的小满期间。如内蒙古通辽38.9℃、河北石家庄39.5℃、山西运城40.2℃、辽宁朝阳40.0℃、黑龙江嫩江37℃、江苏徐州38.2℃、山东潍坊40.7℃。由此还可看出南北温差明显减校而且南方由于雨水多,温度也不低,一年中潮湿闷热的天气自此开始了。
  

小满与夏季

  从《1960~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中可以看出, 在此期间,我国除西藏、青海、黑龙江、吉林外,长江以北地区的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往往都在小满期间先后达到22℃以上,气候意义上的夏季也就开始了。正可谓“梅子金黄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新熟,蜓立荷角,作物旺盛”的初夏景象。
  

小满期间几种值得关注的天气

  小满期间已呈现出初夏的天气气候特点。有以下天气值得关注: 

高 温

  北方可能会出现大于35℃的高温天气,在晴空日晒下,有一种干热的被烘烤的滋味。在南方,由于阴雨天多,开始感到潮湿闷热。此时预防高温提上日程。 

卡脖旱

  小满时期,我国的雨带主要位于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北方大部分地区虽说这一时期雨水应该有所增加,但仍没有进入雨季,雨量增加情况不如南方来得稳定、来得明显。
  如果雨量过于偏少,初夏旱与春旱相连,特别是位于黄土高原数省,不仅影响这一地区的冬小麦产量。还影响北方地区玉米雄穗迟迟不能抽出,有似卡脖子,称为“卡脖旱”。虽说这种明显的干旱,几年一遇,如若发生,不光对农业,甚至对城市工业和市民生活用水也会带来较大的影响。与此相反,若麦收期出现连阴雨,对小麦收晒不利。 

干热风

  “小满不满,麦有一险”,这一险就是“干热风”的侵袭。干热风是发生在春末夏初时期,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综合性灾害性天气。它影响小麦灌浆,子粒瘪校若连续出现干热风日,可造成黄土高原晋、陕、甘、宁数省几千万亩小麦减产。
  这一时期,一定要注意浇好“麦黄水”,以增强麦子的长势,抵御风袭,同时还应采取一些有效的防风措施。

森林草原火险

  5月31日以前,仍是春末夏初北方地区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居高的时段,若长时间雨水稀少,防火形势依然严峻。干燥、多风、连续干旱的森林草原地区仍不可松懈。 

五月寒

  在我国西南地区,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此时的雨水对水稻插播很重要,故有 “秧奔小满谷奔秋”的谚语。
  但有较强冷空气南下时,使赣、浙、闽、粤等省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0℃,日最低气温低于17℃的低温阴雨天气,会影响这些地区的早稻稻穗发育和扬花受粉。俗称“五月寒”,又称为“小满寒”。 

暴 雨

  小满正处在5月与6月之交,南方多雨,特别是华南暴雨的多发期。在小满期间一般年份强热带风暴、台风比较少见,即便有也主要出现在华南的台湾、广东和海南。
  另外,雨区中,伴有强对流天气时,出现的大暴雨引起的洪涝、泥石流、狂风、冰雹、雷电仍需警惕。 

小满与农事


小满时节气候特征与农事活动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从气候特征来看,在小满节气到下一个芒种节气期间,全国各地都是渐次进入了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容易有暴雨、雷雨大风、冰雹等激烈天气发生。
  此时,农事活动也即将进入大忙季节,夏收作物已经成熟,或接近成熟;春播作物生长旺盛;秋收作物播种在即。北方地区的春播工作已基本结束,各地要做好春播作物的田间管理,近期出现降雨的地区要抓住雨后的有利时机,及时查苗、补种,力争苗全、苗壮;同时注意防御大风和强降温天气对春播作物幼苗造成的危害。
  北方冬小麦已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应加强后期肥水管理,防止根、叶早衰,促进冬小麦充分灌浆,提高籽粒重;墒情偏差的地区要适时灌溉,防御高温、干旱和“干热风”天气造成的危害,对可能出现大雨、大风的地区,在天气过程来临前不要浇水,以减少小麦倒伏。
  南方夏收粮油作物产区要抓住晴好天气,适时收晒成熟的小麦、油菜,避免不利天气造成损失。江南、华南地区在早稻移栽后应注意浅水灌溉、适时施肥,促进早稻早生快发和多分蘖;对够苗的田块要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并注意做好稻田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小满节气水稻田间管理三要素

  “小满”节气,农谚有“秧奔小满谷奔秋”。此时。小春作物即将收获,中稻全面栽插,农事繁忙,晴天抢收,雨天抢栽。但小满时节又易出现干旱天气,“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既要注意蓄水防旱,又要注意可能出现的阴雨天气影响小春收获,此时的稻田农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加快冬闲水田的移栽步伐,尽量减少因秧龄过长而造成减产;
  二是各地要抓住降雨的有利时机,指导帮助农民及时耕翻干板田和小春田,并做好水源、秧苗的调剂及时抢栽水稻;
  三是加强移栽后水稻本田管理:
  1、提倡水稻秧苗带药、带肥移栽。
  2、移栽前后本田施用百螺敌等防治“福寿螺”。
  3、移栽后3至5天及时补苗,移栽后5至7天亩施尿素5公斤或总含量为50%的水稻专用复合肥10公斤作分蘖肥;施分蘖肥时可亩用稻保I号1包或农得时15-20克拌肥于晴天下午均匀撒施同时治虫除草;施除草剂后4-5天内田间要保持水层3-5厘米。
  4、根据预测预报及时防治苗稻瘟、螟虫等病虫危害。
  

小满时节花卉管理

  五月气温升高,降雨增多,花卉生长快,易发生病虫害,是花卉管理的关键时期。
  1、病虫害防治。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可喷施1%等量波尔多液进行牡丹叶斑病的预防;可喷施70%甲基托布津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月季、玫瑰等花卉白粉病、褐斑病的防治;喷施40%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进行蚜虫、红蜘蛛等虫害的防治。
  2、中耕除草。杂草生长较快,尽快结合中耕进行清除,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和行间空气的流通,避免杂草争夺养分,减少病虫害发生。
  3、肥水管理。花卉对水分的需求量增大,及时浇灌,盆花做到干透灌透;喜酸性土壤的花卉如山茶、杜鹃等,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硫酸亚铁。注意防止积水,雨后及时排涝。加强施肥管理。牡丹进行芽肥的施用,促进牡丹营养生长,有助于花芽的形成;对山茶、杜鹃等花后应追施以氮肥为主的复合肥;对绿萝、蕨类等观叶植物应追施沤透了的稀薄饼肥水;对月季、石榴等正开花的花卉应追施以磷钾肥为主的复合肥,促进开花。
  4、整形修剪。为花卉生长期修剪,杜鹃剪去过密枝、纤弱枝和病虫枝;月季剪去残花枝;牡丹剪除残花,减少养分损失,同时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5、花卉繁殖。
  (1)扦插繁殖。可进行杜鹃、茶花等花卉扦插繁殖,一般选1年生枝条做插穗,留上部部分叶片,对不易生根的种类可用生根粉进行处理,扦插深度一般为插穗的1/2至2/3。扦插后需充分浇水,保持插床基质湿润。
  (2)分株繁殖。可进行肾蕨、兰花等花卉的分株繁殖。一般将植株挖出后,在根系自然分离处劈开,分成多株另行种植。
  (3)压条繁殖。可进行桂花、米兰等花卉的高空压条繁殖,一般选用2年生的健壮枝条在节下进行环状剥皮或刻伤,经生根粉处理后在切口下端约5cm处绑好塑料薄膜再反卷上去,内填苔藓或泥土,扎好上口,保持基质湿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