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理发,民俗力量不能忽视 [ 来源:求是理论网 | 发布日期:2012-02-23 ] 2月23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素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老百姓也讲究当天理个发,一年都有好兆头。然而今年,有不少年轻人选择在正月进出理发店,不再遵循“正月不理发,理发死舅舅”的讲究。 今天是中华民族很有讲究的二月初二,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老百姓都讲究理发“抬头”博个好兆头。更因为“正月不理发,理发死舅舅”的说法,这一天,往年理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可以说挤破了发廊的门槛。 然而今年,有不少的年轻人不再遵循正月理发死舅舅的民俗,老早就进出理发店。中华民俗一向很多,十五吃元宵,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二月二剃龙头……可以说举不胜数。这些民俗流传几百年、上千年已逐渐成为我们民族的自然习惯。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民俗也逐渐呈淡化趋势。我们不能简单的说所有民俗必须坚持,但民俗能够流传至今自有道理,它也是构成我们中华文明的重要的不可或缺地一部分文化因素。 传统的当然不一定就是合理的、科学的,然而,却是我们现代人必须要尊重的。比如,春节、节日期间地庆祝喜庆的烟花爆竹,可以说这是传统中的最重要的民俗习惯,近年来,这种民俗因为对环境的巨大影响,而备受专家学者百姓争议,到底该不该坚持,不能简单的说行与不行。这还需要政府与百姓创新思路,达成一致看法。 然而,有些民俗却不涉及环保、群体等的利益,不那么复杂,一切都随老百姓的心情。选择在二月二剃头,还是正月里剃头,只要自己觉得更合理完全可以,别人也无权干涉。当然,这得你的亲人同意和理解。民俗的力量决不能忽视,尤其是有舅舅的人士,不能因为一件剃头的小事,影响了舅舅及老人们一年的好心情,甚至背上很大的心理负担,这就是做小辈的不是了。当然,近日,有媒体报道“正月理发死舅舅”是误读,原意是“思舅”,又为正月里理发的年轻人找到了理直气壮的理由。当然,没有舅舅的年轻人完全可以不必在意这样的民俗习惯,有舅舅的则要慎重考虑了。 其实每样民俗习惯能够被老百姓自觉的坚持与执行,背后多多少少的都涉及到利益的因素。因此,民俗也才充满力量,可以凝聚起整个民族的思想,让国人万众一心,齐步向前。我们期待更多的民俗可以带给中华民族更多的福气,指引着中华民族走上更加富强、昌盛的强国之路。 (编辑:孙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