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古诗鉴赏与课本结合考查方式与解题规律分析

 永久柱子 2012-02-25

古诗鉴赏与课本结合考查方式与解题规律分析

英山一中  查卫朝

编辑整理  高永平

[转载]古诗鉴赏与课本结合考查方式与解题规律分析

 

    一.关于古典诗歌与新课标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于2004年6月正式出版。

目前,从网上调查得知,使用这套教材的省份有:吉林、黑龙江、海南、宁夏、陕西、湖北等。其中,湖北省是从2009届高一开始使用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的,2012是使用新课标教材参加高考的第一届,所以,有必要对新课标的理念、教材、大纲、高考试题进行研究、分析,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高考。

1.新旧教材有何不同

目前,湖北省新课标的高考尚未开始,但新课程理念是早已先行一步了。通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们应该可以感知和摸索到一些新的东西。课改前后的高考试题不可能一下子变化很大,但新课标的理念应该会慢慢地渗透到高考试题中,高考与新课改互相促进,互相照应,这与以前的改革没有什么两样。

在新课改的语文教材中,设置了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必修分五个模块,选修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又按单元安排课程,这一点与老教材区别不大。必修的每一个模块都设置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合作探究” 这三个版块体现了新课标“鉴赏、交流、探究”的重视,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更加明确和细化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重视“自主、表达、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注重“理解、表达和交流”,让语文的工具性特征更加明显。

2.新课标教材中古典诗歌

自古以来,诗歌就是中华文库里一朵艳丽的奇葩,其味是久而弥香。虽然其语言形式发展到现在,人们离“制造”古诗的时代越来越遥远了,但对诗歌的喜爱程度,丝毫不减当年,有时,重读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古诗文,仿佛古人的心在思考古今之不同,通过他们的眼在看曾经逝去的美丽,让我们思接千载,视通古今。欣赏诗歌,就是品味一顿地道的中华文化大餐;诵读古诗,是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挥之不去的情结。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高考中对古诗歌的考查,就好像是让我们重新再细品文学精品之美味。

为了让大家充分享受文学美味之精品,五本必修教材除必修5外,所有的第二单元全为诗歌。另外,还专门编写了一本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共六单元,其中前三个单元都是诗歌,共选诗30首。是位置提前了,份量加重了,可见编者对古典诗歌的重视程度。

对于“古诗歌鉴赏”,重点是“阅读、理解、表达和交流”。

3、高考试题中有关古典诗歌考查的变化

诗歌鉴赏的高考考查始自1993年,以2002年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客观题考查为主,后期以主观表达题考查为主。以客观题的形象出现的诗歌考查有很多弊端,比如猜答案、碰运气等,不能真正体现出考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区别不了考生古诗歌在文学素养方面的差别,抹杀了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程度不同的界限。以主观形式考查,以阅读、理解、表达和交流的层级来呈现思维过程和深度,算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吧。

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诗歌鉴赏题的得分差距较大,得分率也一直偏低。主要原因是考生古文功底不深、古文化常识积累不够、分析理解能力低下、鉴赏能力有限、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存在欠缺等。面对新的题型和要求,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圆满完成诗歌鉴赏的答卷呢?根据平时的体会,在这里我就意象鉴赏方面的问题谈一点肤浅的认识,希望能抛砖引玉。

二.考试说明的表述和解读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鉴赏的能力层级属于E级。也就是表达应用能力,是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为了更方便地记忆和理解,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综合各家的说法,我将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考查的表述概括为“一二三四五”:“一个对象、两个关键词、三个方面、四个层次、五个角度”。下面就说说我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一个对象”就是指考查的对象就是古诗歌。从时间上来讲,上自秦汉,下至清末,从采风时代到新诗创作,无所不包;从形式来说,古体近体,歌谣乐府,民间歌谣,文人诗词,应有尽有;从题材来说,包括山水田园,宫廷边塞,游记说理。从手法来看,有托物言志,有借古讽今,嬉笑怒骂,皆有入“卷”。

“两个关键词”是指“鉴赏”和“评价”。这是考试的形式要求,考试说明用这两个词告诉我们“怎么教、如何学、怎么考”。“鉴赏”中的“赏”,应以“肯定”为主,“赏”出诗之美感,对诗的妙处进行说明,对作者创设的意境或表述的观点进行肯定式的思考。它要求以作者为中心,是作者之所是。“评价”是读者阅读活动的一种再创造过程,相对于“鉴赏”而言,“评价”的侧重于点是不同于“鉴赏”的,“评价”可以否定甚至批判诗人的某些表述和理解,还可以是前人对此诗评价的再认识。是以读者为中心,是自己之所是,非作者之是。这才是“探究”的根本之所在。

“三个方面”是“内容、语言和情感”。为了让学生便于记忆,方便操作,我将这三个方面归纳为三个字“景----情----法”。“景”即文章中所写的景物,或者说是作者用来表明观点所借助的物象。这是作者借以抒情的依托,是文章中能够直接看到的东西,也是读者和作者心灵对话的“相交点”之所在。“情”就是作者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感情,它包括“作者观点态度、内心感受”等。“法”就是作者写作的技巧、语言形式、结构安排,就是语言表达方面的东西,如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借物喻理等技法,或双关、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或运用什么特定的意象等。

 “四个层次”就是“阅读---理解---表达---交流”。这四个层次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前一个层次出了问题,后一个层次就会受影响。“阅读”就是“字面的意思”,要求将诗歌读得明明白白、读深入的过程,读到字词无障碍,句子解读无误,通篇内容在心中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理解”就是“字里行间”的意思,要从文字之外去找,想想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作者的主旨是什么。“表达”就是按出题人的意思,结合自己的理解,按要求表述自己读诗后的感受,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交流”就是让自己的理解和表达传达给别人的一个过程。有时自己理解了,说出了,别人不一定能理解自己的意思。这里涉及到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方式的问题。

“五个角度”是指“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作者思想和作者观点态度”。这是考试说明里所表述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五个关键词“形象、语言、技巧、思想、情感”,我的教案和课件将以这五个角度来教学,这里不赘述。

三.命题研究

(一)近两年新课程高考试题例析(略)

例1.2011【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销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销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思路踪迹】

第一步:整体理解全诗。要求从每一句起,到最后一句,都能直译,对诗的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把握作者的情感。(口头翻译,略)

第二步:看清题目要求,明确出题人让你做什么。

首先抓住诗题《春日秦国怀古》,不难看出诗的主旨应该是怀古伤今。

其次,找出作者所写的景物。如:荒郊、春草尽、残阳、积雪等,这些景物给人以一种冷清、荒凉的感觉。这是理解诗人情感的关键。

第三,看看是否有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词和句子:“不堪回首”一词明白地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景物的感受。所以,应该是说昔盛今衰吧。作者所选取的景物比较多,让景物来说话,自己的情感都蕴含在景物之中,应该是“寓情于景”。

第三步:扣住题目,第1小题是让考生说出作者的感情是什么。第2小题要注意,不要理解为考写什么情什么景,而是要考生回答写作手法的,即“用什么样的技巧或者说手法处理情景的关系的”。最后就是组织语言,直面问题。

【思考结果】(参考答案)

8.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试题透视】本题考查了作者感情、写法技巧。

例2.2011【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登城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

(2)两诗第一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思路踪迹】

第一步:默读这两首诗,翻译这首诗。

第二步:找出两首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都写雨,都写登高远望,都有下雨。

不同:刘诗写登城,景物有“映寒空似有似无、浅深山色、高低树”。最能体现作者感受的一句是“一片江南水墨图”,是写小雨。苏诗写登楼,景物有“横风吹雨,雨过潮平写水大,电闪雷鸣(电光时掣紫金蛇)”,是写大雨。所以,感受有所不同

 第三步:明确问题,第1小题,比照两诗所写雨的特点不同,说出不同之处是小雨和大雨的不同,根据后面的提示“疾风骤雨”,答案不难确定。第2小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技巧。第3小题要求 “赏析”,要注意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用什么景物来写的?写什么心境?用什么方法?即“景---情---法”三字内容。依据所问,组织语言。

【思维结果】(参考答案)

(1)濛濛细雨

(2)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濛濛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所云“江南水墨图”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

(3)刘诗用(景)---- “雨映寒江半有无”作为背景,用“浅深山色高低树”作为主景,(法)---虚实结合,浓淡配置,相互映衬,(情)----描绘出“一片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

苏诗(景)---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所构成的壮美景观,“横风吹雨”“电光时掣”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的短暂平静,(情)----跌宕起伏,更凸显其壮观。

【试题透视】本题考查的是比较阅读,比较写景的不同和构思的技巧的不同。

例3(2010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思路踪迹】

第一步:熟悉这首词的内容。词因为受到词牌的限制,句式比诗更加灵活,也更难懂,所以,理解其意思难度更大。本词是写有关七夕牛郎织女的故事,作者表达了自己独到的理解的感受。

 第二步:明确问题。考查的是比较阅读。第1小题,要求将这首诗与学过的秦观《鹊桥仙》从感情上进行比较,说出不同点,注意审题,只要求说出不同点。目标明确,定位很准。第2小题是考查诗歌创造技巧的,题目已经明确“对比衬托”。结合全诗进行说明。

第三步:明确方向,组织语言,分清层次,要结合原诗分析。

【思维结果】(参考答案)

1、(1)范词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2)秦词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2、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风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来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③通过“重搅别离心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来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深沉。(列举任意两例,言之成理即可)

【试题透视】1题:考查比较鉴赏诗歌作者的情感、态度。由于两词的作者的出发点和对待爱情的观点不尽相同,因此两作者的情感迥异:此词感情悲伤,认为见面的欢喜抵不上原来的离愁,随着离别又添了新的离别的悲伤,感情侧重于相见前后的悲伤,只看到了消极的方面;秦词写深沉的爱情,认为感情只要是长久,就不在乎是否日夜相守,是对离别人的劝慰,侧重于表现情感之深,态度积极。 

2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月、风衬托双星相逢,新欢与旧愁的比较。题目已经明确指出手法为“对比、衬托”,使试题难度有所降低,答题指向更加明确。

例4(2010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1-2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    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思路踪迹】

第一步:了解这首古诗写了什么内容。从题目看,写雨雪;从正文看,“从军度陇西”“狐迹”,“见马蹄”可见是写边关军旅生活的。对军旅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旗彩坏”“鼓声低”等词句就表明了一个“愁”字。

第二步:看清题目,理清思路,抓住关键词,回答问题。第1小题是鉴赏诗歌的形象,首先要找出意象(对象)。这首诗选取了“雨雪”、“狐迹”、“马蹄”、“旗彩”、“鼓声”等意象,营造了悲凉、荒凉的氛围。显然,“别路”就是“从军”之人别离家乡的路。

第2小题主要考查重点字词的表达内容和效果。“坏”、“低”,“天寒”、“地暗”突出了环境的恶劣。这样写,表现了戍卒们低沉的心境。他们内心低沉的原因是思乡。

第三步:根据题目问题,组织语言,紧扣问题,做到有理有据。

【思考结果】(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2、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的“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彩旗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试题透视】1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理解诗歌的内容。

2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近三年试题分类统计(表1--表5)  

表2---设题题材统计表

题材

篇数

感时伤怀

10

思乡

8

山水

8

即景抒怀

7

边塞

4

访友

4

送别

3

因事悟理

3

咏物

3

登高

2

 

表3---诗歌时代分布统计

 

朝代

次数

 

三国晋

4次

 

唐代

13次

宋代

27次

元代

3次

 

明代

2次

 

清代

3次

 

其它

2次

 

表4--分值统计

分值

出现次数

备 

6分

11套

11年2套,10年5套,09年5

7分

10套

09和10年的6分多,

8分

21套

11年8套8分,湖北三年均8分

10分

4套

江苏均10,北京近两年7

11分

6套

每年2均为辽宁和新课标

表5---作者统计表

对象

角度

出现次数

备   

 

杜甫

4次

三年均有考,09年两套

陈与义

3次

2010年两套

黄庭坚

3次

2011年两套

欧阳修

3次

连续三年均有

苏轼

2次

2011年两套

 

陆游

2次

2009年和2010年

 

司空曙

2次

2009年和2010年

(三)命题规律总结与展望

    一般说来,命题是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的,那么,规律也是难以捉摸的。但这并不是说诗歌考查就是一个不可知的、无规律可循的东西,事实恰恰相反。通过对上述表格的分类统计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以下规律还是可以遵循的:

1.  从设题角度来看

首先,情感、内容、表达技巧这三个角度是设题最多的。三年中各地试题中出现的次数都在10次以上。从这三者的关系来看,情感是隐藏在内容之中的,技巧是表达情感的某种形式。所以,学习一首诗,从内容入手,找出作者运用的表达技巧,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是学习重点,也是考试的重点。如:2011年福建卷《晓至湖上》中的题“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鉴赏”,就是要求从分析句子入手分析表达技巧。

   其次,分析词语和句子是比较常见的考题。比如要求找出“题眼”、“诗眼”、关键词、用得好的词语等,都是要求读者从炼字的角度去分析用词的妙处。再就是对某一个句子或一对句子进行分析,要求说出作者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等。例如山东卷《咏山泉》“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就是要求分析重点句子。赏析无论是对词语还是对句子分析,要记住一个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不离篇。”千万不可脱离全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去单独解释词句。

   评价作者的思想和观点态度的考查,有很多题目涉及到,这是新课标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可轻视。

关于诗歌的意象、意境、理趣等,要让学生明白它的概念,答题时才不至于找不着方向。例如2011重庆卷《渡江》“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关于诗歌的形式如流派、风格、结构很少考查,可以不必讲得太多。

2.  关于诗歌的朝代和作者

从时代上看,以宋为最,三年高考题中宋代出现了27次,差不多每年有近十套试题涉及的是宋代的诗和词。唐次之,三年共出现13次。明清时代,近年来也有涉及;唐朝以前的非常少;均可少讲或不讲。

从作者来看,以宋为最,考得最多的有杜甫、陈与义、欧阳修。事实上,备考很难抓住谁的诗会考。即使猜中了作者,意义也不大,因为他们的作品量很大,风格各异,考哪一首,设什么题,也是不确定的。

从样式来看,以唐诗和宋代诗词为主体,是复习备考的一个明确的方向。宋多唐少,与唐代以诗为主打样式,相对较单一;而宋代诗词并举,样式较丰富。其它如明诗、清代诗歌、元曲稍有涉及,备考时,有所涉及就行,不必作为重点。

      从地域性来看,要注意作者与地域性的密切联系。本土作家,或者所写的诗歌涉及本土文化,应该多留意。湖北处中原地带,南北相交,积淀比较深厚,文人辈出,又加之兼收并蓄,涉及到本土的诗歌很多,理解起来相对较易。如2011年的安徽考题选取了欧阳修写的有关安徽滁州的诗《琅琊溪》。06年广东考题就选用了谭敬昭写的《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3.  关于赋分

     基本上是8分为主,6分和7分也常见,差别不大。有一点值得提醒,这就是新课标区的高考诗歌鉴赏题目分数偏高,湖北近三年一直是8分,估计分值变化不大。

4.从题型来看

    一般都是问答题,设题都是很明确,很规范的,没有含糊其辞的地方,平时题目做多了,好习惯养成了,就不需要有太多的审题过程。

大的方面说,有对字词理解分析的,有对句子的理解,有对全诗某一方面如“形象”“景物”“细节”“意象”等进行鉴赏的,有分析技巧,有说明特色的,有对语言进行品味的。

从形式来看,新课标试卷有填空题,涉及到诗的分类、题材、文学常识等。还有客观题型,也仅限于北京和上海等地。出现形式最多最常见的还是问答题。

问答的难点是如何规范答题方式,做到不多不少正好呢?参照下面鉴赏诗歌运用“情---景----法”“三字真经”三点式答题技巧,比较有效。

即景抒情诗是主流,注意景与情的关系。咏物抒怀的诗比较隐晦,要细心思考。说理论趣的诗较深奥,要仔细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重难点突破及解题规律分析归纳

(一)学生在答题时存在的问题

1.古诗方面的文化积淀不够。

古诗的阅读鉴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精神活动,既要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又要有敏锐的捕捉能力。文化积淀不够主要表现在:古汉语基础知识稀缺;古文化底子薄弱;亲近自然不够,缺少与诗人与内心的对接和对自然或事理的领悟。

2.读不“懂”所给的诗。

这里所说的“读不懂”并不是指不识字,也不是不懂诗的字面意思,而是因为考生文化积淀不够,理解能力有限,对所给诗歌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导致答题似是而非;更有甚者,与题目参考答案相去甚远。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不懂”。

读懂诗歌,应该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字面意思;另一个是字里行间的意思,包括作者感情、用意等。读懂了诗歌,做题就有了基础,理解就有了依托,回答问题心中就有了根据。

3.不会利用相关信息。

诗歌阅读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鉴赏活动,没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是无法完成的。最主要的是要有敏锐的捕捉信息能力。这种敏锐来自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思接千载”“神游古今”。整体的把握离不开枝节来补充和完善。所以,枝节不可忽略。有哪些枝节呢?

枝节有显性的,如题目、注释、作者、朝代、设题内容方式等;还有隐性的,如风格、流派、创作时间、创作目的、创作技巧、设题方式和目的等,都是鉴赏诗歌不可缺少的。

 

4.没有掌握答题方法。

有的考生对诗歌的内容基本了解,对作者所表达的情和意方面也把握得比较到位,可以说于诗的内容、情感、思想、语言也算理解到位了,但一看题目就觉得不知道怎么下手,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分几点去说,如何说才切中要害;出题人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等,心中没底。特别是新课标中有很多比较开放式的题目,如“探讨”“评价”“鉴赏”“赏析”等,考生觉得这样的题目特讨厌,要不就是大而无当如“探讨”,要不就是小得离奇如“赏析某个细处”。没掌握答题方法,所以,临阵就会乱了方寸。

5.语言表达方面问题存在缺陷。

主要是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对诗歌内容理解了,但对于答题,却不一定能完成任务。比如说不到点子上,说得不透,理由不充分,东拉西扯,不着边际,更不用说切题了。有些鉴赏题目本身就是一篇简单的小论文,要有观点,有论据,只是不要求展开论述;语言要求简练,文字组织要有条理,文字表达能力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可以说诗歌鉴赏是一道突显考生语文素养的题目。

针对考生存在的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对策。

(二)应试对策和技巧

1.从宏观上把握诗的意境,感受诗的艺术形象。

默读全诗,把握感情。通过思维转换,将诗歌的语言转换自己熟悉的语言。抓住意境,体会技巧。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

例如杜甫《漫成》:“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全诗分别写了月、灯、鸟、鱼四景,这四景又组成了一个宁静安谧的和平境界,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大的方面-----意境把握了,其余的一切细节都在这个前提下去思考,就不会导致方向错误或把握不准。

2.突破诗歌鉴赏“读不懂”这个“瓶颈”,从最基本的“读懂”诗歌入手。

  读懂,第一步先从字面意思入手,做好这一步关键就是让学生直译原诗。在教学中,从这一点入手,可以解决很多考生理解的基础问题。第二步,从作者写作的意图入手,多问几个为什么。从字面意思走进字里行间。比如:为什么要写这个?用什么方式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要全面理解诗歌,关键是要有丰富的积淀和敏锐的洞察力,还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杜荀鹤的《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诗表面上是写小松由小而大,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特点。但如果仅停留在这个层次的理解,诗的价值就大打折扣。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首诗字里行间的意思是以“松”写人,用“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比喻人才虽出身卑微而终能成就大业,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学生能读到这个个深度,我想,无论出题人怎么出题,做出正确而全面答案就不难了。

再看一首唐代李珣的词《南乡子》“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诗人写了“烟、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等景物,作者用这些景物来表达什么感情呢?不难看出作者抒发的是思乡之情。何以知之呢?最明白的一处就“思乡处”一词,再加上作者用烟雾迷茫、花落水流、鹧鸪啼叫、远客扁舟等细节的叠加,充分表达出了这种离愁别绪之感。

3.从微观入手,关注诗歌细枝末节,捕捉一切有用的信息。

    从题目入手,可以抓住主旨。题目除了《无题》这样的题目外,其它的题目都能帮助理解诗的内容,甚至决定对诗歌内容的解读。如2011年天津卷司空曙的《峡口送友人》,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诗。送别的感情可以从诗中读出。

从作者简介入手。从中可以了解作者生活年代、社会背景、创作风格、写作年代、创作背景、创作目的等相关信息,甚至一个注释以都会对答题有用,记住一条:没用的信息不会出现在高考试卷中。给了信息,肯定会有一定的用途,就看你会不会用。

从注解入手,可以解决疑难。比如作者、难理解的词和句子,还可以了解一些文化常识等。如2010安徽卷中杜甫诗《岁暮》,出题人加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从中我们可读出这些信息:一是战乱年代,二是杜甫客居在外。结合诗句“远为客”就知道他漂泊异乡,这为回答第1题-----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漂泊在外”“忧国忧民”等,再结合题目《岁暮》中所含作者的感情和诗句“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所表达的意思。题目就不难回答了。

4.诗歌鉴赏要学会运用 “三字真经”,从“景--情--法”三方面去答题。

答题要做到少而精,既要答全,又要答精,怎么办?抓住“景---情----法”三个字。

这三个字的归纳,我认为给学生指明了答题思路,规范答题了形式,既不至于无话可说,又不至于泛泛而谈。以前,很多考生在回答诗歌鉴赏的相关题目时,能明确回答题目所问,也说得很准确,比如问“写了什么感情”这类题就只有一个字或一句话“写了喜(或悲)”,就再也没了下文,却不知道“鉴赏”二字到底要求写些什么,而且,这类题目一般又有好几分,多数是4分,考生想得分,却多写点,却不知道往哪里去思考。有的写了几句,只顾一点,不及其余,草草收场,结果是要点不全;有的虽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结果是废话太多;究其原因,是考生不明白“鉴赏”这两个字里包含了什么样的隐含要求,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那么,“鉴赏”二字的究竟要考生怎么组织答案呢?

我们研究一下大量的高考试题中诗歌鉴赏参考答案,“答案”就有了。它隐含的要求有三个方面的东西,一是“写了什么”,一般是指作者所借之景或物,就是对象,我用一个“景”字来概括,它包括“人”“物” “事”“理”这四个方面;二是“为什么这么写”,要求考生一定要抓住一个“情”字,就是作者这样写是表明什么样的感情,一般是“喜”“怒”“哀”“乐”四个方面;三是“如何写的”,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种情感的,这就是“法”。它包括“字”“词”“句”“章”方面的艺术,是作者运用语言的功夫之所在。当然,这三点哪一点先说,要看出题人从哪个角度设问,用最简明的话直截了当地回答完提问,迅速将另外两点补充完整,这样的回答是既全面,又准确,还简洁、适用。

例2011湖北卷第2小题要求对两诗的不同风格“壮美”和“优美”进行鉴赏,参考答案就是:刘诗用 “雨映寒江半有无”作为背景,用“浅深山色高低树”作为主景,----(景)虚实结合,浓淡配置,相互映衬,(法)---描绘出“一片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情:“优美”二字表达式作者的喜爱之情)

 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所构成的壮美景观,“横风吹雨”“电光时掣”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的短暂平静,---(景)跌宕起伏,更凸显其壮观。(“壮观”二字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

5.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是诗歌创作和欣赏的中都不可没有的一对隐形的翅膀,它可以让读者与作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如试题《题李凝幽居》,我们就要抓住“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老僧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惊动了池边的宿鸟,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躁动,更突现了环境的幽静。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们可以想象主仆二人问答的情形,一个问得多情,一个答得淡漠,女主人一听急了,连忙纠正:“不对呀,怎么会依旧呢?肯定是绿叶肥了,红花瘦了!”一个爱花惜春的女主人公不是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了吗?这些对于理解全诗和答题至关重要。

6.体会诗人此时此地的思想感情。

诗人描写的生活图景与其思想感情是和谐统一的,描写景物美好表现作者喜爱向往之情,否则,就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了。贾岛《题李凝幽居》赞赏幽静的环境,就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杜甫《漫成》描写了月夜宁静的美景,就表达了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五.配套练习及答案

专项练习一---------典诗歌形象

1.?2011·贵港市统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 下 曲      

□戎 昱

北风凋白草, 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 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 ①骎骎?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甘肃华亭一中期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 布

□ 李 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1·南宁二中月考?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 亭

□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1·桂林中学期中?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鹊踏枝  过人家废园作

□ 龚自珍

漠漠春芜①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濛濛扑面皆飞絮②。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③。

【注】 ①漠漠春芜:茫茫一片春草。②此句用宋朝晏殊《踏莎行》“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的词意。③此二句用唐朝杜秋娘《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诗意。

这首词中“孤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1·甘肃天水一中月考?阅读下面的两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商调]梧叶儿  嘲谎人

□ 无名氏

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六月里裹皮裘。瓦垄上宜栽树,阳沟①里好驾舟。瓮来的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

[正宫]醉太平 讥贪小利者

□ 无名氏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②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③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注】 ①阳沟:屋檐下流水的明沟。②嗉:鸟类食管后段暂藏食物的膨大部分,状如袋子。③刳?kū?:剔,挖。

这两首小令各自用什么手法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1·甘肃会宁统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感遇·兰若生春夏

□ 陈子昂

兰若①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 ①兰若:香兰和杜若。这是《楚辞》里面屈原最赞美的两种花。②蕤?ruí?:花草下垂的样子。

请简析诗人在诗中所咏之物的特点以及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1·西北师大附中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①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捎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②泪,羞入上宫③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注】 ①篁:竹子。②湘妃:古代舜的二妃,娥皇和女英。传说湘妃泪洒竹上,成为斑竹。③上宫:宫殿名。

请分别说明“竹”这一艺术形象在两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1·甘肃武威六中期中?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①,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 ①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1·呼和浩特市第一次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李世南①画扇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③知村近,隔坞④闻钟觉寺深。

【注】 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闺怨

□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 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

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解析: 诗歌的后三联刻画了边将的形象,其中颔联主要表现思乡之苦,颈联主要表现戍边之苦,而尾联则可以说是描写了边将的内心即对战争的抱怨及厌恶。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情感是丰富的,既有对边塞将士的同情,也有对战争的厌倦,综合起来也就是渴望和平的到来。

答案: 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尾联表现了对从古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2.

答案: 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3.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本题考查对时间意象的把握,从季节的角度看,显示时间的意象是清秋、落叶;从一天的时间角度看,显示时间的意象是日暮、月初白、流萤和孤灯。

答案: 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

4.

答案: “孤花”是词人自己的人格写照,在满院荒芜之中,一朵明艳、绚烂、寂寞、充满生机的“孤花”与四周的沉闷芜杂形成强烈的对照。那正是词人自己的生机、绚烂、寂寞与“阳春暮”时的沉闷芜杂的对应。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超然世外、高标独立、不合时宜者的形象。

5.

答案: 《嘲谎人》主要是用自我表演的方法塑造了一个爱吹牛撒谎的可笑人物形象。

《讥贪小利者》主要是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贪小利者的可耻形象。

6.

答案: 这首诗所咏之物是香兰和杜若,它生长于春夏,凋零于秋天,花红叶绿茎紫,幽雅清秀,独具风采。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以香兰、杜若自喻,表面上以其“幽独空林色”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借此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通过“白日晚”“秋风生”“尽摇落”等语句借写兰若芳华尽失最终枯萎凋谢的变化,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

7.

答案: 王诗中的竹与夜色、明月一起,形成幽深静谧的氛围,烘托诗中抚琴者特立独行、自在放旷的形象,表现诗人醉心美好自然、厌弃纷杂俗世的志趣;刘诗中的竹象征正直清高、安贫乐道、不慕富贵的人格,表现诗人对这种品格的持守或崇尚。

8.

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9.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本题有两问,回答第一问时应结合诗句内容进行描述,而不能只是简单地把景物罗列出来;回答第二问应在第一问景物描述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眼,如“潺潺”“瑟瑟”“平”“细”等细细地品味并概括景物特点。

答案: 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这幅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10.

答案: ?1?①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内心思念、寂寞孤独。②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虑。

2?①女子灯下裁衣,忽感剪刀冰冷,连手也觉得凉了。②诗人于此不直接写出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之意,而捕捉这一丝细腻的心理感受,表达女子内心之“怨”,虽简实丰,含蓄蕴藉,余味无穷。?答“手先知”为拟人也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