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五转型期间 上海将成为世界服务贸易中心

 城市行者 2012-02-25

十二五转型期间 上海将成为世界服务贸易中心

2012-02-25 10:02:41 来源: 解放日报(上海) 3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日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提出,上海应当抓住当前转瞬即逝的机遇,努力打造成世界服务贸易中心。

日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提出,上海应当抓住当前转瞬即逝的机遇,努力打造成世界服务贸易中心。

魏建国指出,在欧美金融危机发生后,尤其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频频告急,欧美的服务贸易产业正在悄然转移。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应该抓住机遇承接这种转移。而在他看来,上海具备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抓住这一转移机遇,发展服务贸易。“上海有很多优质的高校、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又有非常好的通讯设施以及现代化的传媒设备等,这些都是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很好条件,所以上海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当前世界服务贸易产业转移的机遇。 ”

经过多年发展,在加工贸易方面,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工厂,解决了1.2亿农民工的就业。尽管说当前我国在加工贸易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例如加工链条仍较低端,自主创新还不够,但是加工贸易解决了我国大量的就业,功不可没。魏建国指出,如果把服务贸易搞上去,那么我国的大学生、中高端人才就业的问题也能够解决。据悉,按照国际服务贸易协会的统计,1个白领的就业能够带动5个蓝领就业。

“因此,当前在‘十二五’转型期间,上海要找到下一步的经济增长点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一定要把服务贸易抓好”,魏建国强调,上海有机遇,也具备条件,如果这个机遇上海抓不住,很可能就要被深圳、广州、天津、大连、青岛等地抢占先机。

服务贸易产业的机遇到底有多大?按照WTO的统计,服务贸易分18个品种,包括航运、金融、劳务、交通等。目前,全球的年货物贸易总量在50万亿美元左右,而服务贸易近几年发展很快,已经达到了20多万亿美元,逼近了货物贸易的一半。而中国的服务贸易虽然也发展迅速,但服务贸易额还不到货物贸易额的7%-8%,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魏建国以物流业为例,他指出,根据前几天的统计,中国的物流成本占了GDP的20%以上,最近下降到19%,但这一数字在日本仅为8.7%,英国仅为9.1%,美国只有8%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物流业差距在于,货车空载率高、道路收费多、小型车辆太多……这些都要靠服务贸易的发展,靠更好的软件来解决的。

上海如何抢占服务贸易发展的机遇,占领服务贸易发展的高地?魏建国指出,上海必须走三步棋:

首先,是拓展上海航运中心的腹地效应。航运包括航空、航海、内河航运,以及通过铁路、公路形成的腹地效应。他指出,目前上海航运中心的扩散力度不够。腹地效应越强,港口和航站的效益和作用就越明显。如果腹地效应不够,那么港口和航站能否发挥的效益和作用就不可持续。所以,打造航运中心,首先眼睛要向内,先把腹地搞好,然后再同世界各国开展贸易,就有了本钱和底气,就有强大的腹地支撑。

其次,是在打造金融中心过程中凸显总部经济效应。他指出,上海的金融中心建设要具备多个条件,首先是银行的总部要在这儿。现在上海做得不错,不少银行总部都来了,但还不够,要努力吸引多一些的金融机构总部集聚,包括银行的总部、投行的总部、保险公司的总部……把国际上大的金融机构的总部都吸引过来。比如,他建议设法将亚洲开发银行的总部吸引过来,再如,把欧洲一些银行在亚洲的分行吸引到上海来,恢复上海原来在历史上的金融服务特色,发展现代的离岸金融服务,这是高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一定要把上海打造成软件、IT产业的中心,要建三到五个世界级的软件园。魏建国指出,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科技几乎都集中在软件上。上海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成为产业的中心,美加净牙膏、永久牌自行车、友谊香脂等等一些产业发展所产生的品牌,至今大家都没有忘记,而且还带动了商贸业的发展和繁荣。而现在,上海应该致力于发展新的产业和产品,重点发展占地小、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他说,综观当前的很多科技产品,手机的外壳和组装都在国内,而核心部分不是我们开发的;数码相机也是如此,核心软件是人家的。上海要用10年到20年,转变为这些高技术含量的产业的研发、制造中心,占领我国自主创新的前沿阵地,否则在下一步就不能够领先。

(本文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作者:杨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