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季接触性皮炎的防与治

 刘燕燕 2012-02-26

春季接触性皮炎的防与治

 春天春明春花放,春色春景春心荡。春季阳气升发,草木萌动,百草新生,自然界一派生机,万物欣欣向荣,人们也是精神振奋,朝气勃发。在接触接性皮炎高发的春季,不要因此而影响了我享受春天的美好。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粘膜由于接触某些外界致病物质后,在接触部位所引起的皮肤急性或慢性皮炎。中医对此没有一个统一的病名来概括,而是根据接触物质的不同及其引起的症状特点而有不同的名称。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有很多,一般有三类:1、动物性:动物的毒素,昆虫的皮毛如毛虫、斑蝥等。2、植物性:有些植物的叶、茎、花、果等或其产物,如漆树、荨麻、除虫菊、银杏、补骨脂等。3、化学性:金属及其制品,如镍、铬等;生活用品如肥皂、洗衣粉、皮革、塑料及橡胶制品等;化妆品中的香料、防腐剂、抗氧化剂等;外用药物如汞剂、磺胺制剂、抗生素软膏等;杀虫剂、除臭剂及染料等。其特点是:发病前均有明显的接触过某种物质,接触部位以红斑、肿胀、丘疹、水疱、大疱、瘙痒为主要表现。

 

中医认为接触性皮炎是由于人体禀赋不耐,皮肤腠理不密,加之接触外来异物,风、湿、热、毒诸邪侵袭皮肤所致。其一由于患者禀赋不耐,皮肤腠理不密,接触某些物质,如漆、药物、塑料、橡胶、染料和某些植物的花粉、叶、茎等,使毒邪侵入皮肤,蕴郁化热,邪热与气血相搏而发病;其二风热血燥,素体阴血不足,易感风热之邪或局部皮肤反复接触致敏物质,肌肤失养所致。

 

一、中医辨证论治

1、风热蕴肤:先天禀赋不耐,易感风热之邪,接触致敏物质后,搏于肌肤而发病。起病较急,好发于头面部,皮肤色红,肿胀轻,其上为红斑或丘疹,自觉瘙痒,灼热;心烦,口干,小便微黄;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选方:生地黄、防风、知母、荆芥、野菊花各10,苍术、牛蒡子各6,苦参、蝉蜕各5,甘草3,水煎,每日一剂,日服三次。发于面部加白芷5;上肢者加桑枝、鸡血藤各10;下肢者加黄柏、牛膝各10;躯干部者加龙胆草、生石膏各10;毒热甚者加蒲公英各15,牡丹皮10

2、湿热毒蕴:禀赋不耐,热毒湿邪蕴结肌肤则起病急骤,皮损面积较广泛,其色鲜红肿胀,上有水疱或大疱,水疱破后则糜烂渗液,自觉灼热瘙痒,伴发热,口渴,大便干,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弦滑数。选方:龙胆草、石膏各15,生地黄、栀子、黄芩、泽泻、玄参、连翘各10,木通、黄连各6,甘草3,水煎,每日一剂,日服三次。热重者加紫花地丁10、黄柏6;水肿甚或渗液明显者加生薏苡仁15,防己10

3、血虚风燥:热毒湿邪久蕴病情反复发作,皮损肥厚干燥有鳞屑,或呈苔藓样变,瘙痒剧烈,有抓痕及结痂,舌淡红,苔薄,脉弦细。选方:当归、白芍、生地黄、防风、白蒺藜、荆芥、何首乌、黄芪、胡麻各10,川芎6,蝉蜕、苦参、苍术各5,甘草3水煎,每日一剂,日服三次。发于四肢者鸡血藤15,牛膝10;瘙痒甚者加乌梢蛇10

4、接触性皮炎通用选方:蒲公英、生薏米、车前草、白鲜皮各30,黄芩、生栀子、金银花、连翘、萆薢、茯苓各10,甘草3。头痛发热加桑叶、菊花各10,蝉蜕6;饮食不香加陈皮、苍术各10,厚朴6;大便秘结加生大黄10;心悸加生地黄12,淡竹叶6,木通3。上药水煎二次,混合分二次服用,每日一剂。

以上用药,儿童用量酌减。

外用药:将患部清洗干净,青黛散用麻油或花生油调合涂搽。

 

二、接触性皮炎的预防调护。

1、有接触性皮炎病吏的人应避免再接触致敏的物质。当接触致敏物质后,立即用大量的清水清洗接触的部位,将致敏物洗去。特别是小孩,以免小孩的皮肤受到伤害,更要远离致敏原,在户外活动时尽量少让其皮肤暴露在外,以避免皮肤表面接触到花粉等物质。

2、找出致敏原,除去病因。到正规的医院做一下过敏原检测,明确对什么物质过敏,条件允许可选择脱敏治疗。

3、病程中,尽可能地避免搔抓,避免用热水烫洗或肥皂水去洗。更不能用那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去涂抹,特别注意的是不能随便的去涂抹有激素的药物,以免病情恶化或复发。

4、治疗期间,保持心情平静、舒畅,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海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酒、戒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