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成在哈佛》(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熊谷幽兰 2012-02-27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爸爸说:每个孩子都有喜欢拼拼拆拆的阶段,千万不要为了弄坏的东西而责骂孩子,比起那些装不回去的小电器,孩子的动手欲望和动手能力要紧得多。

       妈妈说:孩子做错一件事,考砸一次试,弄坏一个东西,这些不过是一个“点”;如果因为这些“点”而去破坏孩子的自尊心,损害了积极性,那就损失了一个“面”。父母一定要把握好“点”和“面”的关系,千万不要为一个“点”而损失一个“面”。

 

女儿是个充满自信的人,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她不敢去尝试的,这是我们从小精心呵护的结果。

从小到大,不管她想要做什么事情,我们总是抱着鼓励和赞扬的态度。我们对她感兴趣的事不赋予功利色彩,所以就不会因为她做得不好而生气失望,更不会对孩子斥责不断,说她“懒”,责她“笨”。相反,只要女儿尝试了,努力了,我们就很高兴。我们发现这高兴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积极的暗示。事实上,女儿遇到的挫折也不少,不过我们总是从中寻找积极的因素,鼓励女儿继续尝试。

朱成很小的时候,我们曾经给孩子买过一套十几个身穿各色民族服装的布娃娃,成了我们培养孩子设计能力的绝佳工具。如果我们在画报上,或者在商店里看到有漂亮的布娃娃,就会让女儿看看,还提醒她:“要记得清清楚楚哦,等会儿要给布娃娃换衣服呢。”

“好。”女儿总是很认真地答应,仔细地看啊看,因为给布娃娃换衣服可是她的大事。

牢牢地记在心里之后,女儿就跑到妈妈的针线篮里去找啊找,找颜色相同的布头,再找到针线,然后就抱着布娃娃,开始给娃娃缝新衣服。开始的时候,女儿掌握不了尺寸,有时候太大了,一件小背心就能把整个娃娃都包住;有时候又太小了,连娃娃的一只手都塞不进去……经常都把我们逗得捧腹大笑。

我是女儿的最佳“顾问”,每到这时候,我就给女儿提建议,比如应该先拿小尺子量一量娃娃的肩膀有多宽,腰有多粗,胳膊有多长……然后再选大小合适、颜色相仿的布头来做,这样几次之后,女儿很快就掌握了给娃娃缝衣服的窍门,给娃娃缝的衣服越来越合适,每次,她抱着缝好的娃娃来让我们看的时候,我们都叫她“小裁缝”。

后来女儿稍微长大一点儿,她给娃娃缝衣服的时候最喜欢按照自己身上的衣服来缝,而且要缝得一模一样,看上去就像是自己的微缩版。她自己有什么衣服,就给娃娃准备好什么衣服,她把做好的衣服都叠得整整齐齐,放在专门的地方。

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她总是会抱着娃娃说悄悄话:“今天我们穿什么衣服呢,嗯,穿花的那个好不好?”然后把耳朵凑到娃娃嘴边,听上一会儿,又接着说:“哦,你不喜欢花的,那么我们就穿黄的那个吧。”

有时候女儿抱着和自己穿的衣服一模一样的娃娃上街,会引起很高的回头率,有人还跑过来问我们是在哪里买到这样两套大小不一、样式相同的衣服。每到这时,就是女儿最得意的时候,她会高高地仰起脸,说:“是我做的,是我做的。”

有一次,有一位阿姨称赞女儿是个小小“设计师”,女儿可喜欢这个称呼了,以后我们再叫她“小裁缝”的时候,她就会向我们抗议,让我们叫她“小设计师”。

女儿不仅喜欢打扮布娃娃,也喜欢打扮自己,最喜欢穿漂亮的衣服。每次上街都要照半天镜子,左照照,右照照,还要问我们:“好不好看?”直到我们都说很好看,她才高高兴兴地出门。

不过,女儿虽然喜欢漂亮的衣服,但是并没有浪费,尤其是小学时候的小财政部长的经历,更是让她知道了节约的可贵。又要节约,又想追求美,怎么处理这个矛盾呢?

女儿从小布娃娃身上想到了主意,每次,当她看到商店里有好看的衣服,就会仔细地看啊看,在小脑海里把衣服的样式、颜色等都记得一清二楚,然后赶快跑回家,拿出小画笔,在纸上把大致样子画出来,再把样子拿给我看,有时候她还要领着我再去商店看看,最后让我帮她挑选布料,去找裁缝做。

这样既合体又漂亮,还省钱,真是一举多得。我们笑着对女儿说:“成成,现在你这个小设计师当得可名副其实了。”而到了学校里,不少同学都称赞女儿穿的衣服好看。女儿有时候还会在同学中传授自己的打扮心得呢,用她的话来说:“我从不被动地追求时尚,而是主动地创造时尚。”

其实,爱美之心人人有之,不过也要适当防止孩子陷入物质的陷阱。让孩子从小自己开始参与设计,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有助于发掘孩子的审美能力,培养勤俭节约的观念,实在是好处多多。

除了女孩偏爱的女红之外,女儿也很喜欢拆拆装装,有机会就要自己尝试,因此还有了一个绰号叫“破坏大王”。

一天,爸爸和往年一样,又开始把工作了一个夏天的电扇搬出来,准备清洗、擦油,然后保存好,以备明年使用。

女儿在旁边看着我们忙碌地搬电扇、往脸盆里倒水……突然,她大声说:“爸爸,今年让我来擦洗电扇,好不好?你每年都是这样做,我都看会了。我今天一定要让你们看看,我也能装好。”

我在一旁插话了:“成成,不要捣乱,这不是小孩子做的事情,你看上面多脏啊,让爸爸做吧。你从小到大,破坏了多少东西啊。”

“哪里有啊。”女儿不服气地说。

我笑着列了一个长长的名单:

三岁的时候,她把魔方拆开,说是要看看为什么这么神奇。

四岁的时候,把小白兔小闹钟拆开,想看看小白兔的肚子里有什么奥妙,后来发现装不回去,还哭了半天。

五岁的时候,看到《科幻世界》杂志上外星人的小说,于是,就把家里的收音机拆了,要改装成能接收外星人电波的雷达,结果外星人没见到,收音机也不能用了。

六岁的时候,刚开始学着帮助大人做家务,结果将青菜搓成了咸菜疙瘩。

七岁的时候,给自己洗袜子,却把爸爸的两件白衬衫染成了红衬衫。

……

女儿听了不吭声了,她想了一会儿,突然不服气地说:“你们老说我是破坏大王,哼,我今天一定能够装好一样东西,让你们看看。”

那就尝试一下吧。我们将工具交给了女儿,站在一旁观看。

还别说,女儿一手拿着老虎钳,一手把着电扇的样子看上去还有模有样。她模仿着爸爸的样子,用老虎钳夹住螺帽,准备先拧开螺丝,把电扇外边的铁丝网卸下来。可是使劲一拧,唉?怎么一动不动?于是,她又一努力,使出了全身的劲又一拧,唉,还是纹丝不动。

我们在一边忍俊不禁。我忍不住对她说:“成成,你要反过来想一想,不能使蛮力。”

反过来……成成突然明白了,她把钳子调整了一下,往反方向一拧,哈,螺丝松动了。原来刚才方向反了。

就这样,在我们的指引下,女儿终于完成了拆卸工作,伸手去擦额头的汗,可是她忘了手上全是油污,这下可好,一下子成了大花脸。

卸完之后,女儿又开始进行清洗,她很认真地把叶片、铁丝网都一点点地用小刷子刷干净,看着女儿一丝不苟的工作,我们都不禁暗暗点头。

清洗完之后,应该拿旧报纸把各个部件重新包好,然后等明年夏天再组装。不过,女儿却提出:“让我重新组装一次吧。”

于是,在爸爸妈妈的指点下,女儿又把电扇重新组装了一次。这一次,她的速度可是明显加快了,一手拿老虎钳,一手拿螺丝,两腿还夹住电扇,看上去还真像一副小“熟练工”的样子呢。

装好之后,插上电,电扇顺利地工作了,转得又轻又快,一点也没有噪音,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女儿不禁欣慰地笑了。转过头,得意地问:“怎么样,可以把破坏大王的帽子给我摘掉了吧?”

自从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小朱成的自信心更足了,碰到什么事情都喜欢亲自动手试一试。我们也大胆放手让她去尝试,去摔跤。家里新买了电视、全自动洗衣机,我们都让孩子去摸,去按,去感受。因为我们秉承这样一个观点:只有错了,才能积累经验。我们不能跟孩子过一辈子,与其以后犯错,不如提前在我们面前“露怯”,这样倒可以及时得到纠正。虽然朱成也闹出过不少笑话,不过女儿的经验和能力可是在挫折中不断提高,她不光学会了简单的修理自行车,还动手改装过家里的一台老式收音机,通过改变电线的绕法,让收音机的接收效果改善了许多呢。

 

心得:多干事手才能巧,心则能灵。从小,我们就鼓励孩子在实践中锻炼她的动手能力,也允许孩子失败和犯错误,因为我们深知,只有允许孩子失败和犯错误,孩子才能在实践中得以锻炼和提高,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作为。当然,这也有一个前提,就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粗心大意要不得

 

妈妈说:最难改的是粗心。

 

粗心是个令许多家长都感到头疼的顽疾。翻开孩子的作业本或者试卷,看看出错的地方很少是难以攻克的拦路虎,而是一些很简单很基本的题目。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一次考试做看图作文时,女儿居然不看题目,将画中的花朵看成了橘子皮。结果卷子发下来,满分30分的作文居然才得了5分。仔细看了一遍题目,女儿才发现上面已经写明:“请仔细观察下图中的花,以《花》为题写一篇作文。”而当时女儿光图快了,没有仔细看题目。

类似这样的情况很普遍,开始我和别的家长想法很一致,认为孩子粗心没多大关系,因为她已经掌握了内容,只是偶尔的思想不集中或者漏看了题目,没什么了不起,本来会做的,下次不会重犯。但没想到几次下来,孩子还是屡屡犯错。这令我大伤脑筋。后来我自己分析了一下,发现粗心可以分成好几种。

一种是孩子抄错题,或抄错答案,落了小数点,忘了正负号,没有看清题意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告诉孩子做题要仔细点,将每次犯错误的经验教训记录下来。比如那次女儿粗心的原因是没看题目就做题,我于是让女儿记住一个原则:做题之前要先看清楚题目再做。在每次做作业时,就将这条原则用上去。虽然看起来浪费了一点时间,但是也让孩子养成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每次做题,都会先从题目看起,直到看明白了全部意思,才开始做题,而她也没有再闹过把“花”当“橘子皮”之类的笑话。

一种就是概念没有掌握。我常常对女儿说,1加1等于几你为什么不会做错?那是因为你对这个概念掌握得非常牢固。如果其他的概念也掌握到这种地步,你就不会犯粗心的毛病。现在出错,归根到底,还是自己没有牢固地掌握知识。

所以,每次遇到粗心的问题,我总是要孩子自己找出犯错误背后的理由,不让粗心的幌子掩盖了问题的真相,让孩子明白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另外,我还着意从生活方面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个性,让她减少学习中的粗心。我让孩子整理自己的书架、抽屉和房间,培养她做事情仔细、有条理的习惯;让她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和复习进度表,要她养成做事有计划、有顺序的习惯;创造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心态平和愉悦,做起事来也不骄不躁。日积月累,我发现,改变孩子的行为就可以改变她的习惯,以至于最后改变她的个性。女儿从一开始的做事无定性到变得能动能静,她的粗心也渐渐减少。

 

心得:粗心是孩子经常会犯的毛病,关键是如何引导孩子找到粗心的原因,今后注意避免。粗心的毛病其实和孩子的个性和生活习惯有相当的关系,这就要求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迁就,不粗暴,从生活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个性。

 

 

巧妙化解嫉妒心

 

妈妈说:在对孩子进行引导、表扬或批评时,爸爸妈妈的意见一定要一致,口径一定要统一。否则很容易让孩子感到困惑,无所适从。很多时候这需要一些技巧。

 

都说孩子的心灵非常敏感,朱成三岁的时候发生的一件趣事让我们对这句话有了切身的体会。

那天正好是星期日,我们一家三口去上海动物园里游玩。在公园的小餐厅里用午餐时,我们发现最里边的桌子旁边坐了一对母女,正好有三张空位,于是就赶快过去坐下来。

一坐下,我们就发现,对面的小女孩和女儿年纪差不多大,非常漂亮,皮肤白里透红,黑黑的头发梳得溜光,额头前面留着一排整齐的刘海,看上去就像一个瓷娃娃。

小女孩见我们走近,立即起身坐到妈妈旁边,将椅子让给我们。

我们禁不住对小女孩的妈妈说:“孩子真有礼貌、很懂事,谢谢你们。”

孩子的妈妈听了当然很高兴,对着孩子说:“快谢谢叔叔阿姨,他们在表扬你呢。”

小女孩非常听话,她看着我们,奶声奶气地说:“谢谢叔叔阿姨。”

“真是听话的孩子。”我们不禁啧啧赞叹。

没想到,一直坐在旁边的女儿突然冒出来一句:“我的衣服上有花,她的衣服上就没有。”

我们愣了一下,突然反应过来,原来我们光顾表扬漂亮的小女孩,成成觉得自己受了冷落,心里开始有点不舒服了,挑起小女孩的毛病来。真没想到,小小的年纪,就知道嫉妒了。

“小朋友,你的衣服真的很漂亮,而且你也很有礼貌、很懂事。”小女孩的妈妈洞悉了朱成的心思,笑着对朱成说。

虽然也受到了阿姨的表扬,可是女儿看起来还是有点儿不高兴,那天下午玩得似乎也没上午开心了。

我们知道,女儿还在为我们表扬其他孩子不开心。这是孩子第一次表现出明显的嫉妒心理,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她以后的成长。

但是如何处理女儿的嫉妒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孩子的嫉妒当然和成人世界的嫉妒不同,单纯而直接,如果我们贸然批评,孩子可能会更不高兴。但是如果为了让孩子开心,给孩子道歉或者表现出低姿态,很可能会纵容孩子的嫉妒心更加强烈,很可能会在以后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这无疑也很不妥。

怎么办呢,我们边陪着孩子在动物园里逛,边想着如何破解这个难题。这时候正好走到猴山面前,女儿看着猴子游戏、追逐,“咯咯”地笑了出来,似乎完全忘记了刚才的不愉快。

看着孩子开心的样子,我笑着问:“你说猴子和老虎谁的本领大?”

“当然是老虎了,”女儿脱口而出,“老虎是百兽之王,当然最厉害。”

“可是猴子会爬树,老虎不会爬树,要是猴子躲到树上,老虎就再也抓不住它了。”

“那……那,”女儿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猴子不上树,老虎就最厉害。”

“对啊,所以啊,他们两个其实都有自己的长处,猴子呢,灵活,能爬树,还能荡秋千。但是老虎呢,在地上是最厉害的。所以啊,不能绝对地说谁是最厉害的,你说对吗?”见女儿点点头,我接着说,“成成,不光是动物有自己的优点,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你看,我们家里,爸爸做的饭就没有妈妈做的好吃。可是呢,妈妈没有爸爸的力气大,所以啊,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对吗?”

“嗯。”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所以,你看,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们称赞那个小朋友有礼貌、很懂事,并不是说你就没有礼貌、不懂事。你们都有礼貌,都懂事,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你说对吗?”

“对,”女儿这下子明白了,“我和她一样都有礼貌,都懂事,对吗?”

“对啊,”我笑了,“你们都有礼貌,都懂事,但是都有各自的特点,就像猴子和老虎一样,都有自己的长处,你说对吗?”

“嗯,对。”女儿懂事地点点头。

一场风波就这样消弭于无形了。但我开始思考。尽管女儿现在的表现看起来都是小事,但如果从小不及时纠正,以后就会发展成嫉妒心理,看到别人超过自己就不服气,看到别人的好,心里就觉得不舒服,甚至怨恨别人。毕竟,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带来的后果往往是不正当的竞争、攻击和对立,会妨碍孩子的进步。

为了让孩子有好胜心而不是嫉妒心,我们一方面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和自信意识;另一方面与孩子一起进行自我分析,帮她找出自己的优缺点和赶超对方的方法,激发她的自信心。我们告诉女儿:“人和人之间天生就存在着许多差别,如果处处都想和别人争个高低,什么事都想超过别人,只会自寻烦恼,因为全能冠军是根本不可能的。”

另外,我们更加注意培养孩子宽容、厚道、友善等心理品质。让她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不是设法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是同他人竞争,而是同自己竞争,以不断超越自我为乐,同时也为大家共同进步而高兴。

在这样的熏陶下,朱成的心态变得越来越宽容,在担任哈佛教育学院研究生会主席期间,她善于吸收每个人的优点,善于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表现出了强烈的合作精神。正因为如此,她赢得了同学的支持,高票当选为哈佛研究生学院学生会总会主席。

 心得:孩子的心思单纯而敏感。尤其当面表扬别的小朋友时,孩子会误以为父母表扬别人就是在批评自己,甚至会由此认为父母不喜欢自己。另一方面,孩子有嫉妒心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把争强好胜的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明白“山外有山”。因此在留心别冷落了自己的孩子的同时,也千万不能纵容孩子的嫉妒心蔓延,要尽快引导孩子,否则容易形成“只有自己最好,别人什么都不应该比自己好”的狭隘心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