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持身勿轻,用意勿重

 yiyidaodao 2012-02-28
上联是:持身宜谨慎士农工商还步须顾阴功,下联是:处世要公平长幼尊卑举念维期积德。
关于这副对联的下联,其中的“维”字,有人认为该用“惟”。在此请教诸位,谢谢指教!

问题补充:

但是”维”也有”只有”的意思!
该用“惟”。只有的意思


古籍中“惟”“唯”“维”的字义


    “惟”“唯”“维”都可作句首或句中的语气词。如:《孟子?滕文公上》:“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史记?廉蔺列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尚书》:“咸与维新。”在这个意义上,“惟”“唯”“维”可以通用。
    这三个字的本义和其它用法却有不尽相同的地方:
  “惟”本义是思考的意思,贾谊《治安策》:“臣窃惟事势。”今有双音词,“思惟”。另外,“惟”可作“只有”解,《孟子?梁惠王上》:“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白居易《长恨歌》:“惟将旧物表深情”。“唯”本意是答应的意思,《礼记》:“必慎唯诺。”(对人的答应要慎重)《韩非子》:“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
  “唯”也可作“只有”解:《史记?鲁仲连传》:“方今唯秦雄天下。”(雄天下:称雄天
下)“唯”还可作“虽然”解。《荀子》:“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各特意:认识看法各不相同。予:同“与”,赞许)
  “维”本意是系物的大绳子《淮南子》:“(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触:撞。绝:断。)“维”常与“纲”连接,引申为法度、制度,《史记?淮阴侯列传》:“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扰:乱)另外,“维”有时通“淮”,作“思考”解,《史记》:“维万世之安”。
  总之,“惟”本意是思考,“唯”本意是答应,“维”本意是绳子。在本意上,三个字各不相同。在“思”的意义上,“惟”“维”通用;在“只”的意义上,“惟”“唯”通用;在语气词上,三个字都可通用。


所以维没有只的意思
持身勿轻,用意勿重
士君子持身不可轻,轻则物能挠我,而无悠闲镇定之趣;用意不可重,重则我为物泥,而无潇洒活泼之机。 

【译文】 

君子平日待人接物绝对不可轻浮急躁,因为一旦轻浮急躁,就会把事办槽而受到困扰,这样自然就会丧失悠闲宁静的趣味;处理事情不可思前虑后想得大多,不然就会陷入外界制约,丧失潇洒旺盛的生机。 

【注解】 

持身:做人态度、原则。 

轻:轻浮,急躁。 

扰:困扰、屈服。 

泥:拘泥。 

【评语】 

生活中,我们很钦佩那种在危急关头临阵不慌、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这种风度决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于后天的修持。持身不可轻,用意不可重,可以看作人的性格磨炼。轻重是相对的,一个人做事固然不可过于鲁莽,也不可考虑太多,否则势将什么大事也做不了,轻与重要把握好适度的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