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2日,我带-位朋友去华西医院看医生,刚进门诊,那里面大厅的人数以千计.简直是:人山人海,川流不息。像赶集似的。我在想:是哪来的这么多病人?
听口音,看肤皮和穿作,是来自全国各地的。
疾病像魔鬼-样,纠緾着人们心里难受,让人纠心,苦苦去求医,大把大把地把人民币往医院甩。
其实,这些疾病多是吃出来的,其所谓“病从囗入”。 还有是与生活习惯与鈌乏锻炼有关。
我釆访了华西医院的-位教授,他说:现在的“三高病” 多,既高血压、高脂肪、高血糖。其实这些病与生活有关。这些病正向年轻人转化,30至40岁人占有一定比例。
有-位患者告诉我,他平时觉得不舒服,一到医院检查出有20多种病。首先,是脂肪肝引起的。我问他参加过运动否,他说只有学生时代常参加,毕业后参加工作,忙于工作,基本上没运动。周末,瞌睡睡到自然醒﹙可能是11点至12点﹚。
人忙于工作,饮食大肥大肉,酒肉穿肠过,熬庚受夜,瞌睡睡到自然醒,你说咋个不生病?
我有-位亲戚是县工商局局领导,每天沉于开会、破案,-般零晨1-2点才睡觉。生活上是火锅加烟加酒。论工作 是-流,年年得先进。可在他39岁那年,他觉得身体不舒服,-检查是肺癌。在重庆新桥医院,每天化疗,头发掉光,才半年,他就离开人世。
从这个事,更加激发我对生命的珍惜。于是,做到:我做到每天早睡早起,生活营养兼顾,天天有个好心情,做到每天锻炼身体。
锻炼时选择在有绿树,有花草,有鸟鸣,有流水的公园作运动,如深呼吸,活动关节,锻炼头、颈、腰、脚,腿。
在公园也罢,运动场也罢,我观察:现代人的确缺少运动。在我所住的地方在10万人以上,参加运动的不足500人。
在我所在单位一环路居住区,居民加工作人员可能有500多人,可参加运动的不足10人。
这充分说明,现代的人几乎缺少锻炼。
前不久,我与一位公司老总闲聊,他是北方人,在成都生活了30多年。他喜欢运动,每天要去健身馆运动一小时,再忙也要去。我们见面时是立春后,气温不到10度,他身穿漙漙毛衣。我问他冷不?他笑着说:打霜、下雪也是这样穿,他从不烤火,从未感冒过。
他讲到,健生馆成立时有300多人参加,两个月后遂渐减少,如今不到30人。主要是多少人吃不下运动之苦。开始时,投个新鲜,后来还是觉得睡懒觉安逸。
现代人,70%以上是亚健康一点不假。只注重吃喝,缺少锻炼,你说,医院咋个不火懪。-到医院,要你一万、+万心不疼,因为买药治病,治病才不会痛苦。
自然,人生了病该医。但是药三分毒,药吃多了会伤肝藏,伤了肝藏会影响其他器官。一个人如-台机器,零件有问题,机械不能动,又咋个工作和生活?
常言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这句话比喻人经常运动可以强身。如果锻炼身体一定对人体有很多好处。
成都体育学院教授说,锻炼对生理和心理都有好处。
从生理方面讲:-是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二是减低儿童在成年后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机会. 三是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 四是可以减少你过早进入衰老期的危险。五是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从心理方面讲:一是体育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二是体育锻炼能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三是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读书带来的压力;四是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五是体育锻炼中的集体项目与竞赛活动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国务院于2011年2月15日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计划” 指出: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遵循“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原则,组织开展以传统武术运动、冰雪运动、户外运动、群众登山、江河横渡、元旦登高、春节长跑、健身大拜年、妇女健身展示等具有品牌特色、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提高活动普遍化、经常化、科学化、社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