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中的浓浓年味儿-李德柱

 吉祥鸟7270 2012-02-28

  进入腊月,喝过香甜的腊八粥后,离过年就很近了,近的几乎能闻到那过年的滋味。

    记忆中的年味儿浓,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心灵深处,经过不断地发酵,越发地浓烈。和今天的过年相比,已然是判若两样,不可同日而语。

    过去的日子过得紧吧,平时单调的饭菜,缺油水的肠胃都盼着过年时好好补补。上工上学占用了日子里的太多时间,也想在过年时好好歇一歇,放松一下。过年就是一年的盼望,又是一年的“盛宴”,无论大人孩子,都能吃上几口肉,吃顿热气腾腾的过年饺子,享受上几天不上工的清闲。

    那个时候虽然穷,手里没什么钱,但每年的年根集市,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在集市上,用很有限的年底分红钱,采购一些诸如鞭炮、年画、头巾帽子小灯笼之类的年货。热热闹闹、熙熙攘攘的人们用热情迎接春节这个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一年的期盼,都会在这年底的集市上得到一些释放。“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这样小小的要求基本上会有所满足。

    到了腊月二十前后,生产队无论穷富大小,都会宰上几口猪,给每一家分上一些肉,作为过年的福利。这一刻,是人们最高兴的。特别是一些孩子,会拿着竹篮,端着个盆,早早地到队部的场院里,眼巴巴地等候。那些可怜的猪们,在经过痛苦的嚎叫后,很快就被推入汤锅,经过处理后被吊在了杠子上。到了分肉那一刻,都把眼睛睁着大大的,盼望着把最肥的那一块分给自己。然后,提着称生肉的篮子,端着熟肉和老汤的盆子,肉香诱惑着味蕾,催促着我们高兴且急促地往家里走。也许这是一年中最兴奋的时侯了。这些肉食,极有可能就是一年所吃肉的全部。这在物质丰富今天,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快乐的程度已不像过去强烈。

    腊月三十早上,每一家都要开始最忙碌的年事了。吃完早饭,孩子们换上新衣服或是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贴春联,贴年画,打扫庭院,归着屋里院外的杂物、积雪,让屋里屋外都干净整洁,焕然一新,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过年过的是年味儿,这在以前是被乡村人认同的事。于是,除夕守年夜是一项非常隆重的不变的仪式。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嗑着瓜子,吃着花生,漫无边际地聊天,或者早早准备着过年的饺子,迎候着除夕的鞭炮声。老人们则忙着祭祖上香,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一夜连两年,标志着人又长了一岁。孩子们却不管这些,他们提着小灯笼,在街上嬉闹,尽享这浓浓的除夕之夜。

    初一则是族人或乡亲互相拜年的日子,三五成群地走东家串西家,磕头作揖,互致问候。这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巡回,几句祝福语化解了原先的积怨,增加了相互之间的和谐,也为新的一年奠定了互帮互助的基础。

    过年几乎没有农活可干,都是在吃喝中度过的。值得一提的是每个村都有剧团,喜爱京戏、梆子、评戏等戏曲的人,充分利用过年这农闲的时间,开场唱戏,过过戏瘾。可惜儿时的我不喜欢那些拖腔很长的娱乐形式,经过了长时间的淡忘,如今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

    年味儿冲淡了寒冷,至今我仍这么认为。那绵长的年味儿时常在心底搅动,愈发地怀念。而今,过年成了一种形式,盼过年又怕过年,已成了人们一致的感受。既然不能回归,我们也就只能适应。看看春晚,弄点丰盛的饭食,犒劳一下走动的亲朋好友,也能把年过去。或者更新潮一下,旅游到外地去过。现在的过年的方式很多了,这个年也好过啊。

   过去的年味儿再足,也抵不过现在的物质丰饶。那种贫穷状况下的年味儿,是一种情怀的留恋,不可能再有了,那种心境只能在心里多多地体味一下,成为过去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