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象与天学秘籍[续一]

 翁氏奇门易道 2012-02-29

天象与天学秘籍[续一]

5
史传事验文献虽然不少,但尚未见有独立成书者。古人为仰窥天意而编撰的星占秘籍,则往往独立成书,且有完整流传至今者。本节先介绍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开元占经》。
在近现代,出土古代典籍不是罕见之事,如殷墟甲骨、敦煌卷子、秦简日书、马王汉墓堆帛书、张家山汉简等皆是。古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发掘,但因偶然机缘而发现前代典籍之事,仍不时有之,较著名者如“孔壁尚书”、《竹书纪年》等。而中国星占学史上最重要、也最奇特的文献《开元占经》,正可侧身此列。
《开元占经》今本一百二十卷,由供职于唐代皇家天学机构的印度天学家瞿昙悉达编撰。瞿昙氏来自天竺,世居长安,华化已深,且几代人都曾在唐代皇家天学机构中担任要职。《开元占经》系瞿昙悉达在开元年间奉敕而作,成书的准确年代虽无记载,但不难推定至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因书中载有印度历法《九执历》,而《九执历》由瞿昙悉达于开元六年译成(《新唐书·历志四下》);书中又称“见行《麟德历》”,可知《开元占经》作于译《九执历》之后,终止行用《麟德历》(开元十六年)之前,即公元718~728年之间。
《开元占经》撰成之后,仅在历代正史书目中出现过一次著录,见《新唐书·艺文志三》,称“《大唐开元占经》一百一十卷,瞿昙悉达集”。此后即无踪影,书亦不传于世。由于天文-星占之学在古代向来是皇家禁脔,星占学著作更是禁密之物,民间私藏要犯重罪,自然流传绝少。宋元以降,《开元占经》失传数百年,到了明代,连皇家的钦天监中也无藏本。
然而,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一个极其意外的机缘使得《开元占经》重见天日。这年有士人程明善,平时“好读乾象,又喜佞佛”,因为布施钱财为一尊古佛装金,不料在佛像腹中发现了一部古书----正是世上失传已久的《开元占经》!程明善与其兄程明哲欣喜异常,感叹这部“即我明巨公皆未之见,今南北灵台亦无藏本”的天学秘籍,竟得由自己在一个极为偶然的幸运中发现,实在是平日“藏书好道之报”。
程氏兄弟在《开元占经》序跋中所述此书发现经过,是现今所见交待此书来历的唯一记载,按理本不宜贸然轻信;但考察今本内容,看不出后人伪托的迹象(传抄中附入少数后来材料的情形是有的),所以后世学术界基本上都相信程氏兄弟自述的故事。
程氏兄弟之发现《开元占经》,在时间上也极其幸运。古代中国,历朝都有关于“私习天文”的厉禁,至明朝初年犹如是也∶“国初学天文有厉禁----习历者遣戍,造历者殊死”(《万历野获编》卷二十)。直到明朝中叶,对于“私习天文”的厉禁传统才开始改变,故有“孝宗(弘治)弛其禁”之说。此后不在钦天监任职的官员也开始敢于公开讲论天学了。程氏兄弟若是在一百五十年前发现古佛腹中的《开元占经》,那就不是一部令他们欣喜的秘籍,而是一件烫手的犯禁之物了。结局不外上交官府,或是秘而不宣——那样还要冒着私藏犯禁书籍的严重罪名。所幸到万历年间,民间讲论天文-星占之学已经不再有多大风险了。
程氏兄弟之发现《开元占经》既已在天学厉禁开放的年代,如此希世秘籍自不免被传抄流布。此书传世抄本颇多,例如今北京图书馆就藏有至少三种抄本,格式文句各有不同。较流行的刻本有清道光年间恒德堂巾箱本。《四库全书》亦将《开元占经》收入,馆臣的“提要”中也相信程氏兄弟所述的故事。目前大陆上最易得的《开元占经》本子就是《四库全书》影印本,是据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影印的一百二十卷本,有北京中国书店的单行本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四库术数类丛书》本。此外亦有不止一种的排印选本,标点错误及误植之类不时可见,若要作研究之用,还是影印本可靠。
《开元占经》“重现江湖”之后,大受珍视,这自然有其内在的原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是中国文化史的研究者,还是中国科学史、中国哲学史、或是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研究者,以及从事唐代以前古籍整理校勘工作的学者,都会从《开元占经》中大大获益。此书的学术价值,略而言之,至少有如下数端∶
(一)集唐以前各家星占学说之大成,成为中国古代星占学最重要、最完备之资料库。星占学在中国古代既为皇家禁脔,禁止民间染指,这方面的典籍自然传世不多。除了在若干种正史的《天文志》中可以找到一些星占学文献,完整的星占学著作屈指可数∶北周庾季才的《灵台秘苑》,如今只有北宋王安礼等重修的十五卷,无从判断北周旧观是何光景;唐李淳风的《乙巳占》十卷,算是较为完整之作;另有一些零散的星占学文献,或见于敦煌卷子之中,或有抄本保存于日本等处;而李约瑟不止一次提到的一两种明代星占书,并非古代中国传统星占学的主流之作。与这些文献相比,《开元占经》是一百二十卷的煌煌巨著,而且内容全面,结构完整,计有∶
天体宗浑(相当于古代宇宙论)           一卷
论天                                  一卷
星占规则                       一卷
历法(麟德历经)                  一卷
算法(天竺九执历经)                   一卷
古今历积年及章率(古代历法重要参数)   一卷
星图(恒星位置记述)               五卷
天占                                一卷
地占                             一卷
日占                             六卷
月占                             七卷
五星占                        四十二卷
二十八宿占                            四卷
石氏星占                              四卷
甘氏、巫咸星占                     二卷
流星占                           五卷
杂星占                                一卷
客星占                              八卷
妖星占                           三卷
彗星占                           三卷
风雨雷霆虹霓云气等占               十二卷
草木宫室器物人兽占                  十卷
中国古代星占学至此可称观止。唐代以前的著名星占学著作,如《黄帝占》、《海中占》、《荆州占》等等,都已失传,也全靠《开元占经》对它们的大量引用而得以保存其内容。
(二)保存了中国古老的恒星观测资料。《开元占经》中保存了现在所知中国最古老的三个星占学派——石氏、甘氏和巫咸氏——的星占学文献。石氏即石申(或作石申夫),甘氏即甘德,皆为战国时期著名星占学家。然而他们的著作俱已佚失,全靠《开元占经》保存了他们的恒星观测资料。在甘氏的资料中,有特别惊人之处,即对木星的一段记载∶
单阏之岁,岁星在子,与虚、危晨出夕入。其状甚大,有光,若有小赤星附于其侧,是谓同盟。
经天文学史权威席泽宗院士的研究,表明这是两千三百多年前中国人已经用肉眼观测到木星卫星的明确记载——木星卫星通常被认为是在十七世纪初才由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发现的。[7] 此外,甘、石和巫咸三氏的星占占辞,也赖《开元占经》才得以系统地保存下来。
(三)记载了中国公元八世纪之前所有已知历法的基本数据。自《史记》开创《天官书》、《历书》之例、《汉书》改为《天文志》和《律历志》并被后世遵为定例之后,各种历法的基本数据大都能得到记载;但是《开元占经》中还记载了先秦时期的同类资料,而且对秦汉以后历法数据的记载亦有可补正史记载不足之处。
(四)载入了《九执历》译文。《九执历》是古代印度历法的中译本。“九执”者,日、月、五大行星及罗喉、计都两“隐曜”(实际上是月球轨道的升交点和远地点)。[8]《开元占经》中的《九执历》仅有日月运动及交蚀的计算方法,是否全璧,目前尚无法断定。但尽管如此,它已经是研究印度古代天文学和古代中印天文学交流的极其珍贵的史料了。由于印度天文学有着古希腊渊源,所以在《九执历》中也可以看到富有古希腊色彩的内容,如黄道坐标、几何方法以及正弦函数算法和正弦函数表之类。《九执历》已被译为英语,介绍到西方世界。
(五)是保存古代纬书内容的大渊薮。《开元占经》引用古代纬书约 82 种,被引之书今多失传,故弥足珍贵。昔明人孙珏收集前代纬书为《古微书》,而《开元占经》中所引纬书多与之不同,盖一辑于明,一辑于唐也。瞿昙悉达所引之书,至孙珏时多已不可见。
以上五端,仅大略言之。关于书中所保存的恒星观测资料如《石氏星表》等,则未必能坚信为先秦或秦汉时所测,因为最新的研究已经得出了令人震惊的结论。[9]
《开元占经》由华化的印度天学家撰成,且因是“奉敕”而作,得以充分利用开元盛世的皇家藏书,这些已经足以使它不同凡响。兼又曾失传数百年而重见天日,更增传奇色彩。
 
6
在古代中国的星占学著作中,重要性仅次于《开元占经》的经典著作,自然要推唐代李淳风的《乙巳占》。
《乙巳占》之命名,据说取义于“上元乙巳之岁,十一月甲子朔,冬至夜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故以为名”。[10] 在归于李淳风名下的传世星占学著作中,此书可能是最可靠的一部。若论在中国星占学史上的《直斋书录解题》名声和地位,李淳风应在瞿昙悉达之上。《乙巳占》的流传也代有可考,在《新唐书·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玉海》等书中皆有著录。
今本《乙巳占》全书十卷,各卷主要内容如下:
卷一:
天文数据及天文仪器概述
“天雨血”、“天雨肉”等象之占(多为实际不可能发生者)
日蚀、日旁云气等日象之占
卷二:
月蚀、月晕之占
月干犯(在视方向上接近、重叠)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之占
卷三:
分野理论
占例
纪年、纪月、纪日之占
修德
辩惑(缺)
史司(星占学家之职业道德)
卷四:
关于五大行星的理论、数据
关于五大行星的星占理论
五大行星干犯中外星官之占
岁星(木星)占
卷五:
荧惑(火星)占
填星(土星)占
卷六:
太白(金星)占
辰星(水星)占
卷七:
流星干犯日月五星之占
流星入列宿之占
客星干犯中外星官之占
卷八:
彗星占
杂星、妖星占
气候占
云占
卷九:
望气术
卷十:
风角术
《乙巳占》前八卷的内容,就总的格局而言,与《开元占经》大同小异。也多引前人星占学著作,所引书目也颇多重合,只是《乙巳占》较简略,且稍多出自李淳风己意之处。李淳风活动的年代仅比瞿昙悉达早数十年,但两人都曾担任唐代皇家天学机构的首脑,应该可以参阅同一批皇家星占学秘籍,出现上述现象自在情理之中。所不同者,主要 在第九卷之望气、第十卷之风角。此两卷的内容《开元占经》虽然也有涉及,但篇幅甚小。
第九卷专言望气之术。此术在古代主要由兵家所讲,主旨在观察“气”以预卜战事之胜负、王者之兴起之类。这里的“气”究竟为何物,非常玄虚而不可捉摸。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其中有些可能是大气光象,但大部分是难以确认的。然而,这种玄虚而不可捉摸之“气”,却也未必全是凿空之谈,从今天常用的“气氛”、“氛围”等词汇中,仍可看到古代望气之术的流风余韵。[11]《乙巳占》第九卷所言望气之术有如下14种名目:
帝王气象 将军气象 军胜气象 军败气象 城胜气象 屠城气象 伏兵气象 暴兵气象 战阵气象 图谋气象 吉凶气象 九土异气象 云气入列宿 云气入中外星官
星占学家是要为帝王作参谋和顾问的,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帝王的“主营业务”就是政治和军事;因而望气之术也就成为星占学家的必修课了。
《乙巳占》第十卷专论风角术,尤为详备。120卷的《开元占经》只用了一卷谈风角,《乙巳占》却用了约全书五分之一的篇幅来谈风角(《乙巳占》前九卷每卷约万余字,第十卷却有近三万字)。共有如下42种名目:
候风法 占风远近法 推风声五音法 五音所主占 五音风占 论五音六属 五音受正朔日占 五音相动风占 五音鸣条己上卒起宫宅中占 推岁月日时干德刑杀法 论六情法 阴阳六情五音立成 六情风鸟所起加时占 八方暴风占 行道宫宅中占 十二辰风占 诸解兵风占 诸陷城风 占入兵营风 五音客主法 四方夷狄侵郡国风占 占官迁免罪法 候诏书 候赦赎书 候大赦风 候大兵将起 候大兵且解散 候大灾 候诸公贵客 候大兵攻城并胜负 候贼占 候丧疾 候四夷入中国 杂占王侯公卿二千石出入 占风图 占八风知主客胜负法 占风出军法 占旋风法 三刑法 相刑法 五墓法 德神法
观以上名目,简直就是一部完整的“风角教程”。事实上这可能正是李淳风的本意,他在《乙巳占》卷十自述云:
余昔敦慕斯道,历览寻究。自翼奉已后,风角之书将近百卷,或详或略,真伪参差,文辞诡浅,法术乖舛,辄削除烦芜,剪弃游谈,集而录之。……庶使文省事周,词约理赡。后之同好,想或观之。
看来在风角方面,李淳风很下过一番功夫。
风角是中国古代流行的占卜术之一,主要根据四方四隅之风以占吉凶。风角术在理论上有颇为独立的形式,它有一套特殊的术语和表达方式,主要是依据五行八卦,再加以排比与附会来立说。但最基本的信念与原理仍然是星占学的。这里仅稍举几例较为简明的占辞:
行道见会风回风从南方来,必有酒食。
回风入门至堂边,为长子作盗。
回风入井,妇人作奸,欲共他人杀夫。
诸宫日,大风从角上来,大寒迅急。此大兵围城,至日中发屋折木者,城必陷败,不出九日。
在今日视之,多为荒诞不经之说。
《开元占经》和《乙巳占》以下,较为完整的星占学著作应数《灵台秘苑》。说起这部北周时期编成的星占学著作,其“资历”应在上述两部唐代著作之上。《隋书·经籍志》子部著录称:“《灵台秘苑》一百一十五卷,太史令庾季才撰。”不幸的是,此书原本已不可见,现今传世的是北宋王安礼(王安石之弟)等人重修的版本。这应该是一种删节提要本,总共只有十五卷。此书第一卷中载有星图多幅,但其书既经宋代重修,这些星图是出于北周抑或北宋已不得而知。
最后我们必须注意到:还有另外两种与星占学关系极为密切的重要文献,也出于李淳风之手。它们是:
  《晋书·天文志》
  《隋书·天文志》
这就引出另外一个重要话题,即官修史书中的星占学文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