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风携韵沐任城 >> 圣域诗联 >> 欢迎你的光临!

 さくらのさいた 2012-02-29
春风携韵沐任城
作者:姜一白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1-05-13 | 【
春风携韵沐任城

                                                                                              ———在任城区诗联书画研讨会上的发言       姜一白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而唐代的诗歌则是诗的顶峰。她凝聚了深刻的思想和美妙的语言,厚载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容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最能艺术的表达人们的真情实感,也是最能强烈的激荡人心的文学作品。如李白对山河的赞美,对权贵的蔑视;杜甫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对历史真实的写照。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的豪放气概;刘禹锡的“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不屈精神。还有举不胜举的佳什名篇,无不时时刻刻感染着读者。浩瀚如烟的壮丽诗篇,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句。激励和鼓舞了一代代的国粹爱好者们。正是这激荡人心的优美篇章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把我深深的吸引了,使我逐步走上了学习格律诗的道路,为了能够尽快的提高写作技巧,灵活的运用格律,我购买了大量的有关书籍,除闲暇时认真阅读外,我还慕名求教于我市的著名诗家,他们是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冯广鉴先生、市诗词楹联学会孔宪成会长、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王建老师、李寿基老师、袁振新老师、田质廉老师,还有望月楼的汪雁洲先生等等。正是有了这些老师们的关怀、帮助、支持、指导,才使我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普通工人,有了今天的进步,借此,我要向这些老师们表示我最诚挚的感激,并致以最崇高的敬礼。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具备上述条件后,要想写出好的作品,尚需要长期的不懈努力,我个人认为,具体的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多读多想多问。多读就是要多读佳作,尤其是唐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多想就是要勤于思考,尽量熟悉诗人当时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对于正确理解诗的含义,会有很大帮助。多问就是遇到不理解的韵律、典故要虚心求教,通过求教,大量积累写作知识,才会有大的进步。在多读多想多问的同时,努力记住和熟悉写诗的基本规则,然后付诸实践,慢慢的就会写出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
        二、宁可直白,切忌生造。我在初学格律诗时,常犯的错误就是,按照自己的想象和格律的需要来组词,一首诗词完成后,往往让人难以理解。通过学习,使我明白了,词有词的章法,诗有诗的语言。切不可为了用典而失律,亦不能为了格律而造词。一些需要加以注解,才能使别人看懂的句子多了,就不是一首好诗了,别人也肯定不太喜欢这首诗。
        三、勤写多练,善于修改。清代大诗人袁枚说过:一诗千改心始安。我们现在读到的一些古诗,在不同的版本里,有的个别字不同,那就是诗人尽管发表了该诗,但后来又进行了修改。贾岛在诗的创作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推敲”的典故,和“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名句,就是生动的说明了炼字、炼句的重要性。所以,不厌其烦的修改,是我写出我个人满意作品的主要方法。
       曾经有一位长者,送给我他自己写的《赋闲吟》诗集。这位老人从年轻时期到离休后,一直保持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晚年退下来后,,便以诗的形式重新整理出来,名曰《赋闲吟》。当我读了他诗里的那些家长里短、房前屋后、老人去世、孙子出生等生活写照时,被他那细腻而真挚的情感深深的打动,我便给老人回了一首七律《贺李伯伯赋闲吟出版》。由于老人对诗的格律韵要求不是太严格,且诗的内容大都是自家的一些生活经历,我根据这些特点,也采用了宽严结合的手法,宽、就是尽量使用贴近生活的直白语言。严、就是严格遵守了律诗的平仄、对仗、粘贴和起承转合,并选用了平水韵下平声一先的韵部。全诗如下:
新诗一卷捧灯前, 读到更深犹未眠。
倩影纷纷收眼底, 佳音句句暖心田。
颂今妙笔生花絮, 咏史痴情入旧年。
尽是人生真写照, 温馨洒满赋闲篇。
       以上是我学习格律诗的一点体会,讲的不好。下面我用一首绝句,作为我发言的结尾,兼贺今天的任城区诗联书画研讨会圆满成功:
       
      春风携韵沐任城, 书画诗联竞向荣。
      借古咏今扬国粹, 复兴路上踏歌行。
                                                                       2011年4月24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