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阅读考点揭秘二十讲--9(上)

 MouseHappy 2012-02-29

中考阅读考点揭秘二十讲--9(上)

(文学经典的积累和迁移能力)

考点名称:积累经典,展示才情。

考点指向:本考点主要考查对文学经典的积累和迁移能力。文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沉淀,是浓缩的语言精华,它主要包含古诗文中的经典名句,古今中外名篇中的经典名句。要求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准确积累,灵活迁移,展示才情是本考点的精髓。
   
考点分析:本考点考查的主要题型有:

1、根据要求写名句;

2、借助语境填名句;

3、判明指定内容的出处、作者以及相关人物;

4、在现代文读写中活用经典古诗句。
  
 解答上述题型的基本方法是:积累要精确,不得有错字、添字、漏字的现象;思维要缜密,要从积累中进行提练、筛选、比较、分析,找出最为精确的答案。平时积累时就要有意识地对诗文名句进行归类、比较(如描写月亮的诗句积累,思乡诗句积累等),在读写中加以感悟和运用。

考点示例一

1、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幅对联,你一定能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                                                      

2、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的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高。请你写出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课内外不限)
                                                                       
                                                                       
                                      
(选自《2004年黄冈市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本题着重考查古诗文名句的积累。解答第一题应从对联中的两个字着手,忧万家,乐万家,《岳阳楼记》中与之相对应的千古名句就会自然在脑海中显现。第二题实际上是考查平时的诗词归类,重九登高,望远抒怀是古人的传统习俗,关于这方面的诗句是很多的。

参考答案: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考点示例二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献身精神。
                                       
(选自《2004年福州市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本题着重考查古诗文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结合语境进行提练、筛选、比较、分析,找出最为精确的答案。范仲淹的远大抱负、文天祥的浩然正气,一般学生都能回忆出。龚自珍的献身精神在化作春泥更护花中有明确的表述。

参考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考点示例三
阅读下列选文,然后答题。
                                 
宜都记(节选)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两岸高山重嶂,(1)非日中夜半不见曦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2)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即至,欣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矣……
1
、根据画线(1)句,写出一个所学文言课文中与其意思相同的名句。

                                                                       
2
.根据画线(2)句,写出一个你所联想到的古诗名句。
                                                                         
                                 
选自《2003年湖北宜昌市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本题着重考查对积累的迁移能力。1、答题时要抓住题目中不见曦月这几个字思考,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与之意思相同。2、本题由散文联系诗歌,答题时要抓住猿鸣这两个字思考,李白的名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符合文意。

参考答案: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考点示例四

                                 
山水之歌(节选)
   
我非悲天的仁者,但我爱山。我爱大山的巍峨、壮阔,也爱小山的险峻、耸峙;我爱那峰林的奇峭、砥柱的岑危、青城的神奇、剑门的天险和那半屏的如障、群峦的绵延;我爱那氤氲缥缈的晨山,也爱那风起云涌的暮山;我爱看那尺寸千里、缵簇萦纡、阴阳割昏晓的 A ,也爱那云龙远岫、横岭侧峰或悠然见到的  B 。山在我生命中,是枕,是梦回山枕隐花细;是砚,是水笔山砚入案来。不知是哪位朋友说:你的话语,环绕着我,如同远远近近的小山。我则要说:远远近近的小山,环绕着我,如同喃喃的私语。
   
我爱山,以山为友,以山为灵,以山纳入我的画境,更终日向山,对语卿卿,如那相看两不厌  C  

1
、请将南山敬亭岱宗三座山名分别填入文中ABC处。
2
、文段中作者写道:山在我生命中,是枕,是梦回山枕隐花细;是砚,是水笔山砚入案来。请你也用一个比喻、一个诗文名句,仿写一句。
                                                                         
                                                                             

                                           
选自《2003年湖北宜昌市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本题着重考查经典名句积累的灵活运用的能力。1、这道题可以从阴阳割昏晓、横岭侧峰、悠然见到、相看两不厌这几句着手分析。横岭侧峰是望庐山所写,故可排除。2、这道题很有挑战性,既要用比喻又要用名句,首先要想好山的喻体,然后再筛选出与之相关的名句。如,山可以是门,可以是屏,也可以是兽脊。

参考答案:

1A、岱宗;B、南山;C、敬亭。

2、示例:1、山在我生命中,是门,是天门中断楚江开2、山在我生命中,是脊,是踊跃的铁的兽脊3、山在我生命中,是屏,是一折青山一扇屏

考点训练一

 

吕宜鹏

     读书,是一个对书籍意蕴的把握与接纳的过程。

读书是人生命的必须。我想,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把读书作为生命的组成部分,没有这种必须,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脆折。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书,是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床。
   
古往今来,勤苦读书总是流风不缀,总为人津津乐道。汉匡衡把家里的墙壁凿个小洞,借邻居的灯光来看书;晋孙康在晚上映着雪光勤读;车胤在夏天捉几十个萤火虫,装入绢袋,照览卷册;南齐江秘,则携书上房顶,随月而观。他们俱以刻苦读书,取得成就。

   
书似一面神秘的魔镜,折射出迷宫似的世界。从金庸的侠骨,琼瑶的柔情,余秋雨的苦旅,马乐克斯的孤独,乃至泰山之巅,秋毫之末,南飞的雁阵,故枝的新叶,悱侧缠绵的少妇春梦,隽永曲折的真人妙谛,都是书的世界中的藏品。若唐诗宋词:唐代的环佩,宋代的衣裙,在字里行间轻灵飞动,----读去,仿佛听到了幽远的天簌,看到了水月的姿影,人面桃花爱情三分色,才子边将潇潇古愁;安祥地枕在唐风宋韵里,一不小心便一篙从周邦彦的烟柳长堤撑到了欧阳修的深深庭院……
   
伟大、优秀的艺术,自有其永恒的生命力,自是美的无尽藏。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所以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古人谓之读书有间,即指能由字里行间,窥见作者立意用心之所在,读书的重点在于:融会贯通,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由此及彼。如唐张旭因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悟出笔法而书益精工;吴道子因见裴将军舞剑变化无常,联系到画里面画更大进。读书,特别需要这种举一反三的悟性。

   
读书还应反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就要温故而知新,就要回味。每读一次有新的收获与心得,有余音绕梁之绝响,有食已毕而味愈浓,言犹尽而意无穷之妙不可言。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几本好书,让熠熠闪光的文字照透你的身体以及灵魂,乃至生命。
1
、从第段后面的文字中找出与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同义词。
                                                                    
2
、根据第段划横线句子的意思,概括出两个关于古代勤奋读书的词语。
                                                                            
3、第段划横线的句子让你想起了古代哪些诗词?请写出两句与之相关的诗词。
                       
                       
                       
                       
4、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第段中读书有间的理解。
                                                                           
5
、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第读书还应反刍”“反刍一词的理解。
                                                                           
6
、对下列句子进行仿写:

书,是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床。
                                       

书似一面神秘的魔镜,折射出迷宫似的世界。
                                       

★⑶读书,一不小心便一篙从周邦彦的烟柳长堤撑到了欧阳修的深深庭院。
                                                                       

7
、用波浪线划出表示本文中心意思的句子。
8
、简答,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读书的韵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