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器的包浆和吐灰

 鉴赏屋 2012-03-01
古人总结盘玉包括急盘、慢盘和意盘。急盘收效快些,光泽和温润度会差些,主要是用棉布(分粗布、细布,亦有用麸糠麦皮之属)盘磨古玉。慢盘,是用手盘摸古玉。意盘有点神乎,说白了就是带身上由它自己变化气质。后者像内蒙、东北居住在红山文化区域的农民,田间地头捡到红山文化的玉雕作品,就挂在腰间或者吊在大烟杆上,谓之“老别子”。他们不懂什么盘玉,但是,带得时间久了,古玉的沁色也自然变化,去掉土灰气,变得艳丽莹润。

  包浆的说法神乎其神。我初看资料时,总觉得太玄。后来,读到过一个藏友介绍自己处理良渚玉器的心得,才觉得可信。他介绍的方法就是将良渚玉器(生坑的)放在清水中泡上2天,玉器身上会渗出蛋清状的粘液(有人将此称为包浆,通常收藏爱好者所称包浆当指古董器物在长期存放、把玩过程中在表面形成的有光泽感的氧化层),将玉器取出,不要清理粘液,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经过1-2个月,任其自行干结在玉器表面,干结后玉器会变得更加光洁莹润,谓之包浆,也有称为宝浆的。

  还有研究更深入的藏友介绍经验,上述泡出包浆的过程,甚至可以发生2次甚至更多次。第一次,包浆可能带灰。算是包浆。过一年半载再重复一遍,才是“宝浆”。初次形成的包浆,还可以在盘玉过程中脱壳退掉,这样,会形成第二次包浆。

  在盘玉出包浆的方法上,有2种意见,一种是用温清水(古玉忌冰、忌冷,尽量别在冬天干这活,或者放在暖气上?)长时间泡;一种是用开水煮,煮30分钟。后者除了省时间,还有消毒的功能。因为,许多墓中新出土的古玉,本身有墓腐气味,加热后更加浓郁。如果不煮一下消毒,即使没毒,心里也“硌影”。不过,许多人反对煮,认为可能会破坏古玉。我个人认为,不可一概而论,要看古玉的具体情况。我有一个玉琮,虽然表面包浆红棕色非常漂亮,但是,品相不好,表面三分之一已经钙化破裂,别说煮,让我拿水泡也心有余悸,担心见水后粉裂。还是先放个一年半载待玉质稳定后再处理为好。

  另有一块碧玉饕餮纹佩,当为战国的,正背2面有白色沁,个别点已钙化。买回来后,盘了几天,感觉白色沁变成淡淡褐色,并且不再像开始时样,感觉是张着大嘴,而是收敛到古玉表面之内。盘之前,沁色刺眼,看不清纹饰;盘了几天,沁色稍稍消退,纹饰清晰可见。因为想随身佩带,用砂器(煮中药的那种罐子,主要考虑是性质比较稳定)储清水煮了40分钟。取出来时,玉器开始有水,旋即因为热度蒸发了,表面留下一层白灰样的水碱。昨天在网上看到藏友误把这叫做吐灰。其实,可以换蒸馏水煮就知道是水碱还是吐灰了。估计是因为年代不够久远(战国跟良渚、红山毕竟差了几千年),这件碧玉饕餮纹既没有煮出包浆(本身玉质晶莹剔透,怎么可能煮得出来?),也没有吐灰的现象。我理解,用水可以泡出包浆应该仅是上古玉器,殷商之前才有。像,吐灰也是一样。另外,沁的成分复杂,并不都能吐灰。直觉上,白色沁最可能吐灰。

  盘玉过程中,古玉的种种变化,不少人质疑,觉得不太可能。但是,许多藏友却深信不疑。但是,疑者通常是没实践过的。信的,却很少把这种过程记录下来做证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前一篇日记里,我拿一个红山玉鸮做例子,说明了如何从艺术性的角度来辨伪捡漏。其实,那件玉鸮是件开门的东西(沁、蚀洞、萎缩、橘皮一应尽有),抛开艺术性也可以确保是真品无疑。玉鸮胸腹一面左半边基本上是白色沁,其他部位也是遍布雪花状白色沁。因为年代久远的原因,沁色深入玉质肌理,更像是玉质本身的杂色,不易判定为沁,。玩家在鉴定遇到疑难时,常说:“盘盘看”。亦即,一盘就会有变化,古玉沁色是最近的几千年因为环境突变(相对矿物存在的环境)才形成的,相对是不那么稳定的,跟其本来的稳定性相比。新玉,就其本质来说,已经存在了上至少百万年,其表现出来的特性都是稳定的。到是古玉表现出来的许多特性,其形成不过数千年时间,不是那么稳定。因此,古人称古玉是活的,就是指这种活性。像好只玉鸮,刚开始看到的第一眼,觉得那白色的是玉本来的杂色,没想到沁色这么大块,而且深入到古玉很深的内部去。但是,在盘玩时,发现那块白色沁非常吃油。绿色的部分,玉质稳定,盘玩后,油会一直保持在表面。而白色沁的部分,盘玩时有油,表面即使油汪汪的,过20-30分钟,立即就干涩如初。屡试不爽。这才猛然醒悟这深入玉质内部的,另外那些看上去甚至像是从玉质内部发散出来的雪花关白色,都是沁,都是沿玉质细微的肌理浸入到内部的。

  既然是沁,应该会吐灰,出包浆。于是,就用开水泡了一整天(没煮),果然,在沁最重的地方,在有细微缝隙的顶端,有白色颗粒析出来。

  另外,一个现象也可以作为辨伪,这个玉鸮表面有许多蚀洞。在刚放入开水中里,由于遇热膨胀,玉器上会出气泡,并在水中连缀成一丝细线。有些气泡线会持续十几分钟,说明蚀洞非常深,这样的蚀洞自然幽深不是人力所能为。另外,在开水泡了几个小时后,玉鸮表面似乎有粘液析出,但是,用手摸时,感觉像是油脂,遂拭去继续泡。

  按照一位审慎藏友的操作方法,不用煮,而是分次用清水静泡的方法,可以反复吐灰,最终形成包浆。我准备按此方法处理这件玉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