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学琼林》275:杜氏之宝田斯在,薛家之磐石犹存

 学无止境—胡戎 2012-03-01
祖孙父子增补12:

杜氏之宝田斯在,
薛家之磐石犹存。

杜氏之宝田斯在:宋朝人杜孟游太学,因不满童贯、蔡京弄权,决定回四川老家。说:“忠孝吾家之本,经史吾家之田。”因此人们称他是宝田杜氏。

薛家之磐石犹存:隋朝诗人薛道衡,在北齐、北周和隋朝都做过官,中书省里的一块大石头上留有他写的字。后来,他的孙子薛元超在唐朝入中书省做舍人,每次见到石头就会想起祖父。人们说薛家的磐石还在。
薛道衡(540年—609年)。字玄卿,隋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出身官僚家庭,六岁时早孤,性好学,读《春秋左氏传》,有感于子产相郑之功,作《国侨赞》。历仕北齐、北周,北齐时,薛道衡待诏文林馆,兼主客郎,负责接待北周及陈的使者。隋朝建立后,任内史侍郎,加开府仪同三司。炀帝时,出为番州刺史,改任司隶大夫。因论时政,出语“向使高颎不死,令决当久行。”御史大夫裴蕴知道炀帝恶之,便弹劾他:“道衡负才恃旧,有无君之心。见诏书每下,便腹非私议,推恶于国妄造祸端。论其罪名,似如隐昧,源其情意,深为悻逆。”后为炀帝赐自尽,天下称冤。《隋书》记载陇西辛术曾感叹,有道衡在,“郑公业不亡”,河东裴谳称他是“关西孔子”。诗与卢思道齐名,在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代表作《昔昔盐》描写少妇孤独寂寞的心情,其中“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一词最为脍炙人口,《隋书》:“江东雅好篇什,陈主犹爱雕虫,道衡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有文集70卷,后散失,明人辑有《薛司隶集》一卷。有子薛收。一女薛氏为唐高祖婕妤,有文才。薛婕妤后封河东郡夫人,出家为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