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省文化馆

 yzx0523 2012-03-01

青少年音乐教育初探


http://www.   2011-10-26 16:01:00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又是美育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愈发达,人生就愈美化”。在热衷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青少年音乐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席卷社会。
  随着艺术教育近乎狂热的升温,青少年音乐教育出现了令人担忧的误区。比如,小孩子音乐教育的功利性太强:学习音乐就是为了将来成名成家,进入高收入群体。社会上的考级热,主要是满足授课教师和学生家长的虚荣心;比赛热,获奖者可以在类似高考的重大事件中得到增加分数的好处。殊不知,片面追求考级,不但浪费了孩子珍贵的童年时光和精力,还造成为考级而学习乐器的现象。这种事例并不罕见:一个孩子考完十级之后,再也没有碰一下琴键。在功利性十足的社会大环境下,音乐艺术教育逐渐被职业技能教育替代,学习音乐并不是孩子自己的意愿,学习音乐的动力也不是孩子本能的需求,对孩子的音乐素质培养最终成为成年人的心病。再比如,学习音乐孩子的家长期望值过高,都把成为“大师级的音乐家”作为孩子的培养目标,以致形成偏执心理,攀比心理:为什么音乐神童莫扎特几岁就能登台演出,为什么人家孩子学习器乐才几年就考了十级,而我的孩子就不可以这样?即便有的家长嘴上表示让孩子学习音乐不是为了成名成家,但内心仍然存在孩子一旦成为明星,父母便可扬眉吐气的虚荣心。在这样的心态下,家长使用非科学性的方法逼迫孩子练琴,导致孩子仇视音乐,为了逃避拉琴、弹琴,离家出走、自残手指……还有一种认识上的偏差:音乐教育的艺术启蒙与技术教育相混淆。弹得熟练、流利就是好,否则就是一团糟。“以至于不是追求对音乐美的感悟、对创造规律所自由运用,而是对技术要求的无奈屈从,使音乐美育异化成单一的一直锻炼和考验。”另外,音乐教育的评判标准在内容、数量和方式上过于成人化,对音乐作品理解和表现是从成年人的角度出发,很少顾及到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规律,孩子的优秀和杰出是在成年人的标准面前。这种评判标准不但不能使孩子在综合素质上得到提高,反而造成心理上的阴影和心灵上的伤害,牺牲掉了学生一生当中永远不可能恢复的正常发育和成长的快乐。
  青少年音乐教育存在的种种误区,以及大量的触目惊心的事例应该让艺术教育界警醒,端正音乐教育的观念、革新教育方法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应该提倡按照艺术规律来进行艺术教育,以科学的、人性化的音乐观和艺术观为基础的教育方法。
  一、倡导游戏式教育
  艺术教育应该倡导游戏教育,而儿童的音乐教育必须提倡游戏式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期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游戏,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自发的富有创造性的游戏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卢梭在名著《爱弥尔》中大声疾呼:“请尊重孩子的天性!”中国古代提出的“寓教于乐”也是这种观念。也有人质疑:游戏就是玩,玩能学好琴吗?玩能解决乐器教学中的读谱问题吗?琴谱是书面音乐,书面知识更适于用命令或是恐吓的方式操纵学习过程。人类学和人类语言学者的研究主张这样的观点:儿童最初的音乐训练应该通过口头,而且以听为基础,而不是以学会读书面音乐为基础。所以,儿童音乐教学过程不妨可以淡化读谱训练,注重口头音乐训练,但这并非排斥音乐教学过程中读谱教法,而是强调应该做到针对不同年龄段循序渐进的练习,而不是一刀切。另外允许孩子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即兴弹奏,引发他们对音乐的喜爱和新奇情绪。
  二、开展发散式教育
  让学钢琴的孩子只听钢琴曲,不听其他音乐,不许孩子接触其他乐器,这样的家长并不鲜见;钢琴教师拒绝通俗流行音乐也是普遍现象。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艺术是相通的,音乐也是如此。对弦乐的涉及可以加深孩子对连贯乐音的理解,对打击乐的关注会更好地表现钢琴演奏的颗粒性。发散式音乐教育鼓励孩子在进行音乐学习的同时,积极其他方面的探索学习,包括绘画、诗歌、舞蹈等其他艺术种类。发散式音乐教育会促进儿童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而发散式思维作为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所具有的流畅性、新颖性的特点会提高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能力,所以,广泛的、包容的音乐教育方法会使孩子受益匪浅。
  三、注重榜样式教育
  这里的榜样,不仅仅包括已经成为音乐家的优秀音乐大师莫扎特、贝多芬等学习音乐的学生的偶像,大量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还是遥远的、抽象的,而学生身边手把手教他弹琴的老师才是活生生,实实在在的榜样。以钢琴为例,现行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一对一面对面授课方式,教师留一首曲子,学生回去弹,一个星期后给教师“回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课情况进行修改点评,少数时候做示范。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是被动的。笔者亲历这样的一件事:有一次陪孩子学琴,教师身边有两台钢琴,教师和学生一起弹一首曲子,学生的情绪立刻兴奋起来了,情绪表现与平时大不相同。授课结束,学生走出教室,笑眯眯地说:“我喜欢这个老师。”所以说,教师自己在乐器上不乏幽默、轻松愉快的表演,对学生来说,往往比老师在课堂上“谆谆教导”更富有意义。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尽量多和学生一起练习,改变教师口头指导、学习拉琴的方式,给学生平等的感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冲淡枯燥感。再一个是同伴之间的榜样作用。学生之间的行为的模仿是本能,是内在的需要,没有额外的压力,不仅接受快,效果好,而且学生不易感到困难和疲劳。这就涉及改变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国内已经有专业教师在探讨“面对面1+1 听悟式教学模式”,他们认为,日本教育家铃木所提倡的教学法中也已经提出过一人上课多人观摩,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的实例。铃木教学法早已被世人所采纳推广,并收到了显著成效。在分析了授课对象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对面1+1 听悟式钢琴教学模式是目前最适合艺术院校专业教学的一种新颖的科学的教学教育模式”的看法。这也是学校音乐教育值得借鉴和研究的。
  四、加强环境式教育
  这个环境并不是学生早晨醒来一睁开眼就看见音乐家的肖像,耳边时刻萦绕著名的乐曲(这些环境因素也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种使其内在潜力找到自然表达方式的环境,比如,家庭式的音乐会演出,学生之间组织的小型表演,让他们感到创作音乐时的兴奋,乐于与音乐结伴,乐于体验蕴含在音乐中的无比丰富的情感、乐趣。
  五、实施宽松式教育
  提倡宽松教育,并不是放宽艺术的标准,而是要重新审视对合格音乐概念的界定。宽松式教育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对待学生错音的现象。有这样一个实例,妈妈是提琴教师,她辅导自己的孩子学琴,孩子拉错一个音,她掐孩子一下,一节课下来,孩子的大腿青紫一片。这种严格的教学方法,也许能够提高孩子读谱弹琴的准确度,但这绝不是音乐教育的最优方法。学生拉琴出现错音,存在其主观上不用心的因素,但也是注意力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儿童心理学认为,儿童的注意分“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随意注意”的稳定和集中是从“不随意注意”发展起来的,“在学龄初期(即小学生时期),占优势的仍是不随意注意。”所以儿童期孩子“丢三落四”、“马马虎虎”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过度的错音纠正和惩罚容易造成错误恐惧症,孩子一拉到那段乐曲,就卡壳。孩子眼睛紧紧盯着乐谱,生怕弹错音,却忽略了对音乐内在情绪的体验和音乐固有的节奏,远离了自我陶醉的音乐教育的最佳境界。其实,音乐教育过程中,有的东西比如保持一股从身体到乐器的音乐之流,可能比正确的演奏出一个音符更为重要。所以应该提倡宽松的音乐教学。也许宽松教育不能培养出一个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家,但也可以保证,宽松教育方式下,不会出现把乐器当作凶神恶煞看待的“小叛逆”,不会让学生的幼小的心灵变成艺术的死角。宽松教育还要求教师和家长必须学会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就像身体要一天天地长大一样,孩子们在音乐方面的成熟也需要时间。
  六、坚持鼓励式教育
  鼓励教育适合任何一种教育,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更应该提倡,孩子演奏成功时,及时地鼓励,热情地赞美。学生受到鼓励,自由飞翔的神奇时刻就会经常出现,还可以减少焦虑,增加信心。这不仅对当时教学有益处,对以后学生的成长亦有良好的影响,为其日后上台表演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七、强调适时式教育
  胎教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孩子一出生更让父母紧张,恨不能没等孩子满月就让他触及乐器,以便日后成为音乐神童。尽管现行的音乐教材已经考虑到儿童的发育规律,编写出适合儿童学习演奏的曲谱和指法,如《汤普森钢琴教程》,该书前言这样写道:“这旋律是精心写成的,并尽可能使之简单,目的是使其成为孩子们的小手所能掌握的东西。”但并非学习乐器越早越好。挪威的一位学者让—布约科沃尔德的建议是,不要过早地让儿童学习乐器。在他的著作《本能的缪斯一样激活潜在的艺术灵性》中这样阐述他的观点:“人的发育需要时间,而且在一个孩子能够从乐器演奏中获得乐趣之前,其他方面的条件也必须具备。……早早地让孩子学习乐器确实是一条通向音乐之路的捷径,但它往往是一场灾难的前奏。……过早地让孩子们接触乐器可能对两者都不利:孩子气馁了,音乐停止了,而乐器——总是满怀希望的父母因一时的热情买来它——最后像一套废弃的工艺品一样上面积满了灰尘。”这样的忠告希望能引起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们的思考。
  所以,无论用怎样的方法对青少年开展音乐教育,都要正确认识音乐教育的内在本质,尊重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使音乐教育真正成为美育教育。



尹梦雨

责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