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一期金星秀中,邀请了殿堂级女中音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梁宁探讨了如今国内的音乐培训教育,金星感慨:“如今中国的艺术教育,浑水摸鱼的太多了,混子特别多。” 梁宁教授则直言,不合格的老师会毁掉孩子的音乐生涯。 ![]() 那么,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是只要认真负责就可以么?如果是弹得非常好的业余爱好者,可以带学生么? 业余教师≠不负责 艺术教育,是一件标准很难整齐划一的行业。因此,教师薪资因为毕业院校、教龄、学历、甚至男女等众多因素,价格也极难统一。 家长们在给孩子选择乐器之前,建议先了解各专业院校实力,优先考虑专业再考虑学校的品牌效应,这样至少能保证教师的专业能力。 家长可能因为要节约时间选择家教老师,但是建议呢系统考察老师的专业背景和毕业院校,目前很多家教网都会提供教师的从业信息。 很多人是小时候学习过乐器或者考过级,因为价格较低也带过学生,这种情况建议慎重选择了。 ![]() 当然,也有很多专业院校毕业的老师,从事了别的行业,但一直活跃在本专业的舞台上,参与演出、各种活动,这种情况下证明他对所学专业是充满热爱的。 具体而言,选授课教师优先科班出身,在此基础上去平衡课费是否能接受。 有性格≠艺术范儿 艺术范儿,被很多人当成了不懂礼貌、不守规则的同义词。 在我们晨曦手风琴的教师招聘过程中,接触过很多所谓的“自由灵魂”,要求教学有独立性、不接受教学监管,甚至大放厥词,称他只负责教科,机构收费就好了。 通常情况下,这些教师对待学员是很有方法的,不会以对待同行的态度交流。但骨子里永远孤傲,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 ![]() 很多人从小没学过音乐,也不懂音乐应该怎么学习。但我们应该明白,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交流出现障碍,一切还是都应从学习本身出发,而不是大而空的论调。 判断老师是不是花架子,就看他说完做完有没有效果,有没有提供切实可靠的建议。 好老师应授人以渔 很多人学了很久,也弹了很多曲子,看谱子还和看天书一样,老师不带着唱谱就不会唱,进而不会弹奏。 这些不是自己笨,是老师从开始没有培养良好的识谱习惯,没有系统性教授音乐学习方法。 ![]() 帮助孩子好好的打基础,每堂课扎实的帮助学生解决每一个问题,一个音一个音的练习这种教法,恰恰更富有挑战性。 所以,对老师的要求也是极高的。慢弹,学生很容易感觉到乏味、腻。所以需要老师编配出不同的东西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生正确的读谱,对乐曲的理解、表现,对风格的处理。还有让学生练习正确的严格的指法,一些手指独立性的高抬、音阶、琶音等训练在初始阶段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练习会帮助孩子尽快熟悉乐器,将谱子上的内容变成键盘操作的实际行动。会每堂课前都检查上堂课布置的作业,和基本练习,不敷衍了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