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

 书楼寻踪馆 2012-03-01

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

我一开始收藏的主要是玉器,因此对玉器略有研究,今天得到了一大批中国各大博物馆出土玉器实物图片资料,所以想根据这些实物资料谈谈我对古玉器鉴定的一些心得,大家交流交流,共长见识。

上市场选购玉器首先讲究的是一眼清,就是第一眼的感觉。市场上尤其是地摊,几十个上百个地摊,各式玉器动辄成千上百,你要一一细看眼睛也看花了,懂了一点的人往往是眼睛一扫就看出个大体的名堂来了。这一点非常重要,重要的往往不仅是你能不能找到你所想要的,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以合适的价格买到你想要的东西。如果你在一个摊位上看的东西都是不三不四的假货,那么摊主就知道你是个新手,往往就会趁机把那些不值钱的东西推销给你。而万一看中一件你想要的真货时他就会胡乱抬高价格,使你承受过高的价格。反过来你一伸手拿起的就是真货,他就知道你是个行家,倒不大敢乱开价格,因为他想的是总算碰到识货的人了,成交有希望了,所以他开的价格往往比较合理。看古玉要做到一眼清确实有难度,但也不是非常难,你只要掌握关键的几点就能大致上作出相对比较正确的判断。下面我想说的就是这关键的几点。

一、光泽

大部分古玉有光泽,就是鸡骨白有些也有光泽。请看图片: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这些玉器自商周至汉代都有,相信大家看得出第四张是汉代的动物形小玉器,其余都是更早的,这是我随意选择的几张,这几张图片上的玉器都有光泽,有些光泽还很强,这种光泽被称之为玻璃光。玻璃光一般在潮湿和密闭的环境中容易形成,颗粒细、密度大的玉质容易形成,玻璃光泽,由内发出,其色蓝盈盈的,还能反射其他物品的影子。沁成时间1200年以上明白了这一点,看玉器的时候可以先看有没有光泽,当然有一部分古玉没有这样明显的光泽,你如果真的水平到家了,也可以撇开这一点。反过来并不很精通的人看到这样的光泽,你就可以留意了,然后再看其他特征,这就加快了你看货的速度。

二、各种沁色

1、“鸡骨白需要1500年以上的时间。沁得最重者,状如朽骨,时间要在3000年以上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以上这几块玉制作时间在4000年至6000年前。这种玉器在刚出土的时候非常脆松。曾经有过刚出土的玉放入水中清洗时立即化掉,因此此种玉器如果有断面的话,你可以看到内部已经钙化。但如果恢复得好经擦拭有时也会出现光泽,见第二张图片。

2水银沁。水银沁的水银既来自殓葬水银,也来自土壤中的水银。一般来讲,土壤中的水银不能把玉器沁成半截黑或全黑,所以人们习惯将沁成半截黑或全黑的叫做黑沁古,将沁成线状的或小斑点的叫做水银沁。千年以内的水银沁一般不太黑,2000以内的水银沁不亮,2000以上的水银沁又黑又厚又亮。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有些专家否定水银沁,认为水银不能溶于水,所以不能对玉产生作用。这种讲法很牵强。水银具有很强的渗透性,所谓:“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另外水银具有挥发性,就是在密封的环境中水银会产生蒸汽。根据水银的这两个特点我认为在密闭的墓室中,又确实放了大量的水银,由此对玉产生作用是完全有可能的。当然这不是我可以做出的定论,但在没有找到其他的解释前,将玉器上的黑色沁色名之为水银沁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3、朱砂沁。主要受殓葬的朱砂所沁。朱砂沁入玉里的速度很慢,大都附在玉器的纹饰处、镂空等凹陷和粗糙处,将附近的玉皮染红。若将白玉的玉肌沁成深红色,得要1800年左右的时间。

在出土的古玉中人们发现有些红色的沁色,人们将其原因分为四种,一是受朱砂侵染,二是血水浸染,三是纺织品的颜料染色,四是铁沁。现在分别来看,先看朱砂沁。

我挑了几块特别红的沁玉,我认为这几块玉应该是受朱砂沁而形成的,因为血水有个变质的过程,最后会变得暗红,也会因水分而淡化。至于颜料是从织物上褪下来的,也不至于形成如此浓烈的红色。这几块玉的颜色可以说是红得可怕,但似乎可以看到有些红色是附植上面的,本来就是朱砂颗粒。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4、血沁

血沁。又称血古。古人认为血古为血所沁。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血液时间一长就不再是红色。这种色是由尸骨、色液、颜料、石灰、红漆、木料、土壤等东西共同沁成的,可将玉器沁成猩红色、枣皮红、酱紫斑等色。不过,要形成枣皮红和酱紫斑得需要700年以上的时间。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5、寿衣沁。

我将织物褪色统称为寿衣沁,其中有各种红色,也有其他颜色,特别是绿色和淡紫色。

这种沁色的形成也需要很长时间。它的特点是颜色有点杂,而且比较均匀,偏淡。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6、铁红沁。受沁的程度有重有轻,重的地方还带有棕红或黑红的块状物。沁成这种程度需要千年以上的时间。

我将较深的红色归到铁沁色,是否对可商榷。

但凡铁沁色都比较晚,因为铁器的大量使用比较晚,而墓葬中土壤处于含铁很高的地方为数也不会很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转载]高古玉器鉴定实物对照详解(鈥敚
铁沁色与血沁色有点难以区别,我在定位铁沁色时尽量看看有没有类似铁锈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