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凤舞九天——湖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书楼寻踪馆 2012-03-01

作者:一介布衣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龙虎四环铜鼓座    春秋

安徽省博物馆藏
残高29厘米 直径80厘米
1980年安徽省舒城县孔集出土
   口沿作虎首和龙盘绕一周。虎竖耳,怒目圆睁,张口作吼啸状。龙独角上翘。器身满饰蟠虺纹。外壁饰四个衔环铺首,并铸有铭文两周,上周约98字,下周约52字。因锈蚀严重,难以辨认通读。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虎纹铜钲   战国

1956年湖南平江瓮江茶厂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彩绘凤鸟纹木雕漆座屏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长51.8、屏宽3、座宽12、通高15厘米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漆座屏是用于置放琴瑟的用具,由屏面和屏座构成,屏面竖嵌于屏座之上。这件座屏以透雕、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手法,刻画出凤、鹿、蛇、蛙等55只形态各异的动物,各类动物形象相互穿插交织在一起。屏面以双凤争蛇造型为中心,左右雕刻双鹿和朱雀衔蛇,屏框旁各有凤鸟啄食蟒蛇图案,屏座由盘绕纠结的蟒与蛇组成。这组雕像在极为有限的屏面空间内,高度浓缩了自然界万类相竞、生生不息的壮观场面,其中凤鸟战胜毒蛇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南方楚地气候潮湿,人们时常受到毒蛇攻击,故而座屏以凤鸟战胜毒蛇为构图核心,反映了楚人崇善抑恶的理性追求。整幅画面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堪称楚人雕刻艺术的一件瑰宝。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虎钮虎纹铜錞于   战国

湖南常德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克黄夫人的礼乐——薳子受编镈    春秋

1990年河南淅川和尚岭2号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曾侯夫人的“金声”——铜编钟(1套36件)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最大者通高96.7、铣间38.1厘米,重78.8千克;最小者通高30、铣间11.9厘米,重4.5千克
1981年湖北随州擂鼓墩2号墓出土
随州博物馆藏
    编钟是成套的打击乐器,它由大小不同的铜钟,按照音调的高低,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木槌分别敲打,使之发出不同乐音,演奏出优美旋律。
    先秦至两汉时期,以铜编钟、石(玉)编磬为主体乐器的“金声玉振”,是最庄严、隆重的音乐礼仪,在重大祭祀、朝聘、宴享活动中不可缺少。同时,编钟、编磬还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仅限上层贵族使用,其数量多少、大小等,天子、诸侯、大夫各有不同的礼制。
    擂鼓墩1号墓所出编钟早已举世闻名,墓主是曾国(楚国属国)国君曾侯乙。此套编钟即是2号墓墓主某位曾侯夫人的礼乐,其规模略小于曾侯乙编钟。共36件,经测试,每钟都能发出双音,至今仍可演奏古今中外的乐曲。编钟铸造精良,纹饰精美,是继曾侯乙编钟后又一次重大发现。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虎座凤鸟漆木架鼓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长156、高150厘米
2000年湖北江陵天星观2号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虎座凤鸟漆木架鼓属于悬鼓,它以两卧虎为鼓座,两凤鸟为鼓架,将鼓悬挂在两凤之上,悬空敲击演奏。此种以虎为座、凤鸟为架的悬鼓,是楚国特有的一种乐器。这种乐器均出土于楚国贵族大墓,可知当时只有楚国王室及高级贵族才能享有。
    楚国向有崇凤传统,在楚人心目中,凤鸟为至高无上的神鸟,其地位堪比中原威力无边的神龙。木架鼓中的凤鸟,昂首屹立,仰天长啸,似在为鼓壮声助威。作为百兽之王的猛虎,乖乖地蜷卧在凤鸟脚下,恐是为了突出凤鸣九天的威严和震慑效果。
    这种悬鼓广泛用于祭祀、宴享和战争。它造型别致典雅,设计巧妙,融声、色、形于一体,表现出楚人绝妙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虎座凤鸟漆木架鼓因此不仅只是精美乐器和艺术佳品,更成为灿烂楚文化的象征性器物。
    此器基本完好,是迄今发现最精美的虎座凤鸟漆木架鼓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王者之尊——9鼎8簋    战国 (公元前475—前221年)
鼎通高26.1~29.9厘米,簋通高24.6~26.6厘米
1981年湖北随州擂鼓墩2号墓出土
随州博物馆藏
    “陈鼎设簋,礼,所以明贵贱,辨等列也。”礼器是贵族在祭祀、宴饮、征伐、丧葬等仪式活动中使用的器物。擂鼓墩2号墓出土9件升鼎,形制、纹饰相近,为一套盛牲肉的列鼎。列鼎制度在西周中晚期形成,即用形状花纹相同而大小依次递减的奇数成组鼎来代表贵族的身份。考古发现楚人的鼎并不完全按此规则,有的大小相同,有的则以对鼎递减。《春秋公羊传》何休注:天子用9鼎,诸侯用7鼎、卿大夫用5鼎、士用3鼎或1 鼎。只有天子能用9鼎,九鼎也成为王权的代称。在考古发现中,奇数的鼎往往与偶数的簋配合使用,即9鼎与8簋相配、7鼎与6簋相配等,成为周代重食的组合。此墓主为曾国国君或夫人,随葬9鼎8簋,与其身份相符。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彩漆二十五弦瑟     战国

长167.3厘米,中高13.7厘米,宽42.2厘米,两侧高11.1厘米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龙耳虎足铜方壶    春秋

通高79.2厘米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1号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龙凤虎纹罗秀单衣    战国

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1号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浮雕十弦琴    战国

2002年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龙纹铜镜    战国

1953年长沙月亮山8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