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看看你家乡的是什么?

 万物史话 2023-05-30 发布于北京

据文旅部官方消息,截至2021年底,

全国博物馆机构数为5772个,

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有204家。

这里从每个省级行政区中挑选一个博物馆,

并选出一件镇馆之宝,供大家欣赏。

1、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为北宋风俗画,

记录了12世纪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

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

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2、天津博物馆

西周太保鼎

出土于山东省寿张县梁山。

据学者考证,

是西周成王时的重臣召公奭铸造的。

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

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3、河北博物院

刘胜金缕玉衣
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
是迄今为止,
人们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金缕玉衣。
刘胜是汉景帝刘启之子,
汉武帝刘彻异母兄,
被封为中山王,
谥号靖,史称中山靖王。
刘胜育有子嗣一百二十余人,
刘备曾自称中山靖王之后。



4、山西博物院

晋侯鸟尊
出土于天马-曲村遗址中的晋侯墓。
“晋侯”是指唐叔虞之子晋侯燮父。
文物的器、盖皆有铭文
“晋侯乍向太室宝尊彝”
意为燮父做了一件祭祀天神的宝器
可证其为宗庙礼器。

5、内蒙古博物院

匈奴王冠
出土于鄂尔多斯杭锦旗阿鲁柴登匈奴墓
由鹰形冠饰、半球形冠顶和冠带组合而成
整个冠饰展示了
雄鹰俯瞰狼羊咬斗的画面,
代表了战国时期我国北方民族
贵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

6、辽宁省博物馆

红山时期玉猪龙
出土于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遗址,
通体呈鸡骨白色,局部有黄色土沁。
龙体蜷曲如玉玦形,首尾相连,
器体厚重,造型粗犷。
玉猪龙多出土发现于墓主人胸前,
象征着墓主人的某种权力,
应是一种通天神器。

7、吉林省博物院

契丹文八角铜镜
出土于吉林省大安县红岗子公社。
镜背铸契丹小字五行,大意是:
时不再来,命数由天;
逝矣年华,红颜白发;
超脱网尘,天相吉人。
镜边刻汉文“济州录事完颜通”七字。
表明此镜为辽代旧物,
后为金人沿用。

8、黑龙江省博物馆

铜坐龙
出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
出土点东距金代早期都城
上京会宁府皇城遗址不足400米,
西距金太祖阿骨打陵约500米。
为金代皇室御用马车上的装饰物。
此物为裴姓农民偶然发现。
据传,九年后裴家每天晚上屋内
都有奇怪的动物叫声,
他们怕是铜坐龙“显灵”,
便将它上交阿城市文管所。

9、上海博物馆

玉神人
石家河文化玉器的代表作。
距今四千多年。
其头戴平顶冠,两耳饰环,
双手置于胸前,
一般认为这是古代巫师
正在做法、通神的形象。


10、南京博物院

金蝉玉叶饰件
出土于江苏苏州五峰山博士坞
明代弘治年间进士张安晚家族墓地,
出土时位置在墓主人的头部,
是贵族女子头上的发簪。
一只栩栩如生的金蝉
栖息在晶莹润泽的玉叶之上,
画面构思奇巧,动静结合,
妙趣横生,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


11、浙江省博物馆

良渚文化玉琮王
出土于杭州市良渚文化反山墓地。
是目前已知的良渚文化玉琮中最大、
最重、制作最精美的玉琮,
因此有“琮王”的美誉。
2019年良渚遗址的申遗成功,
让这尊玉琮王,
成了中华5000年文明的代言人。


12、安徽省博物馆

楚大鼎
出土于寿县楚幽王墓,
曾因体积庞大,被弃之野外。
1958年,主席参观这座鼎时感叹道:
好大一口鼎,能煮一头牛呵! 
201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举行
公祭鼎即以楚大鼎为原型,
按等比例放大铸造。


13、福建博物院

云纹青铜大铙
出土于福建省建瓯县。
具有礼器与乐器的双重功用。
当属于西周早期的作品。
关于其铸造地点,
可能在吴越故地,而不在福建。

14、江西省博物馆

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
出土于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
为迄今所见最大的青铜虎,
形奇诡异,有“虎王” 之誉。
新干大洋洲青铜器上的虎纹最为集中
或商代“虎方”国所在地。


15、山东博物馆

红陶兽形壶
出土于一座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墓中。
该壶体猪首,犬尾,
集实用与仿生艺术于一身,
是大汶口文化独有的器形。
充满了创造性的灵感,
是新石器时代一件难得的陶器珍品。


16、河南博物院

贾湖骨笛
土于河南省贾湖遗址,
距今7800-9000年,
是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
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


17、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编钟
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
为战国时期的乐器。
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
分三层八组悬挂在铜木结构钟架上。
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
保存最好、音律最全、
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18、湖南博物院

人面纹方鼎,
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寨子山。
此鼎鼎身外表四周饰半浮雕人面,
是目前全国唯一
以人面纹为饰的青铜鼎。


19、广东省博物馆

西周铜盉
出土于信宜县松香厂基建工地。
它是广东省首次发现的西周青铜盉。
器身为“鬲”体,三足分立,
龙头型的壶嘴高高昂起,
扳手由两个缕空的夔龙精巧结合而成。
造型别致、独特,形体凝重,
纹饰繁复,刻缕精细。

20、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翔鹭纹铜鼓
出土于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
为西汉初墓葬。
鼓面和鼓身的主要纹饰为翔鹭纹、
划船纹和羽人舞蹈纹等,
表现了当地人们龙舟竞技、
载歌载舞的场景。
铜鼓是古滇文化的典型器物,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传入广西。
从炊器,到乐器,再到神器,
迄今有2000多年历史。
壮、瑶等少数民族仍在使用。


21、海南省博物馆

越王亓北古剑
系越王勾践之孙王不寿的自用剑,
距今已有2400年的历史,
目前发现存世仅三柄,
以海南省博物馆的这柄最为完整,
是所有存世的越王剑中最长的一把,
品相极佳。

22、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乌杨石阙
发现于重庆市忠县乌杨镇,
是我国目前幸存的30余处汉阙中,
唯一通过考古发掘复原,
并发现了相关的阙址、
神道、墓葬的阙。


23、四川·三星堆博物馆

一号青铜神树
出土于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
残高396厘米,
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
是古蜀先民人神互通的
神话意识形象化的写照。

24、贵州省博物馆

东汉铜车马
出土于贵州兴义东汉墓。
据记载,在东汉早期,
陪葬铜车马的丧葬习俗
和铸造工艺传入贵州兴义,
一直流行到东汉后期。
考古组认为这辆铜车马的使用者
是当地的牂牁大姓,
也就是当地的“名门望族”。

25、云南省博物馆

牛虎铜案
出土于江川县李家山古墓。
为战国时期青铜器。
是古代一种放置肉祭品的礼器。
它的造型是一只老虎
咬着一头牛的后背,
而在那头牛的肚子下面,
站着一头安然无恙的小牛。
看到牛虎铜案你会想到什么?

26、西藏博物馆

双体陶罐
出土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卡若遗址。
为新石器时代中期容器。
这件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的艺术品,
应该不是古人的日常生活用品,
而是供奉于神坛之上,
作为祭祀和庆典之用的礼器,
是蛮荒时代人与“神”沟通的媒介。

27、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铜车马
出土于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封土西侧。
是中国考古史上出土的体型最大、
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的车马
被誉为“青铜之冠”。

28、甘肃省博物馆
铜奔马
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
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
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踏飞燕。
准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
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


29、青海省博物馆

舞蹈纹彩陶盆
出土于同德县宗日遗址。
它描绘出了五千多年前河湟谷地
先民的生活情态及文明样貌。

30、宁夏博物馆

鎏金铜牛
出土于宁夏银川西夏陵区。
铜牛造型生动,形象逼真。
反映出西夏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为西夏农耕化过程提供了实物佐证。


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
出土于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
除去文字之外,还有用鲜艳的
白、赤、黄、绿四色在青地上织出的
汉式典型的图案:
云气纹、鸟兽、辟邪和
代表日月的红白圆形纹,
方寸不大内涵丰富。

32、香港历史博物馆

外表普普通通,进入馆内,
好像进入了哪个拍摄片场。
有古人的海上生活,
也有近代人的家用电器。


33、澳门博物馆

馆内的展品以其丰富和深刻的
历史和文化内涵,
展示数百年来澳门的历史变迁,
讲述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
的居民在澳门的生活。


34、台北故宫博物院

毛公鼎
出土于陕西岐山。
鼎内壁铸有铭文,近500字,
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
堪称西周青铜器中铭文之最。
其内容叙事完整,记载详实,
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

万物简史·专栏汇总
考古考古发现考古研究史前文化遗迹遗址文物器物历史上古史话先秦历史古族古国人物传记历史考证地理山川河流路桥关渡地方地志气候简史其它分子人类学语言文字神话仙话姓氏名号天文历法农业史话民俗文化学界学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