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化松石|文物中的“绿松石”

 RK588 2022-06-13 发布于美国
图片
商代 嵌松石甲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藏

甲骨上记录了
商王的一次田猎,
“壬午,
王(毖)于召(塞),
延田于麥彔(麓),
隻(獲)兕。
亚易(赐)。”
大意为:在壬午日这天,
王去召塞巡视,
接着到麦地的山脚下田猎,
捕获一只牛。
赐给亚。

田猎好比当时的军事演习,
是重要的仪式。
野牛体型巨大,难于捕获。
为了纪念这次田猎,
王将此事刻在野牛的肋骨上,
并嵌入象征王权礼器的绿松石,
彰显权威。

图片

图片
商 嵌绿松石饕餮纹罍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罍是商周时期盛酒器、盛水器。
此件罍通体嵌松石,
嵌石是

青铜器装饰工艺中

起源最早的一种。


商早期的青铜牌饰、青铜钺上
已发现工艺细腻精湛的嵌绿松石装饰
表明这种装饰工艺

当时就已相当成熟。
所嵌材料分为

嵌绿松石和嵌孔雀石两种,
这两种材质前者为

含水的铜铝磷酸盐,
后者则为含铜的碳酸盐。
视觉上,
前者绿而近蓝,
后者则绿而生翠。


图片
绿松石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之一,
凭借着天蓝水碧之色

深受人们喜爱,

被誉为四大玉器之一。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是全国首次以“绿松石”为切入点的

首次特展。

借调的一些文物

都是很典型代表性强的

绿松石相关文物。

让我们通过布展欣赏到了
古代中国使用绿松石的传统,
其中许多藏品都是绿松石类文物中
典型代表。

由于绿松石类文物拓展出来,
也比较丰富
为了控制那一篇的篇幅
我没有过多延伸
利用本篇
对本人见过的绿松石相关文物
进行一个简单梳理呈现。
个别藏品原本也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的
绿松石特展前期计划中,
但由于展厅面积有限
不得已才进行调整。
还有前不久刚前往的陕西考古博物馆中
也有许多相关文物值得分享呈现~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

合理合规转发文章

图片
新石器时代彭头山文化
(距今9000-7900年)
绿松石小璧
1993年澧县梦溪乡八十垱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藏

略成圆形,较薄,
中心穿有一小孔
光素无纹,
这是南方地区出土
年代较早的绿松石制品
经抛光后散漫出柔润淡雅的光泽
成为从石器中分高出来的精美饰品
是王质装饰品的前身
体现出王器石器分化的最初动力
源于古人对美观和实用的现实追求。

图片
仰韶时期(距今6800一4800年)
绿松石饰片
1984年南郑龙岗寺遗址出土
陕西考古博物馆 藏

图片
仰韶时期(距今6800一4800年)
绿松石配饰
1984年南郑龙岗寺遗址出土
陕西考古博物馆 藏


图片
绿松石串饰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藏

图片
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纪-前16世纪)
镶嵌绿松石十字纹方钺
通长35.6 厘米,
刃宽33.2厘米,
厚9毫米,
重5.16千克
上海博物馆 藏

这件镶嵌十字纹方钺
有绿松石镶嵌的十字纹饰,
在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铜片上
亦有相同的纹样。
二里头遗址位于
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
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
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
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王朝时期。
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铜片外包丝织物,
经X 光透射可见与这件钺上图样一致的
十字纹饰,
目前的资料显示这种十字纹样
仅出现于二里头时期,
因此这件
镶嵌十字纹钺
应当也属于二里头时期。

青铜器的纹饰
不仅能够传达来自数千年前的信息,
体现当时的社会观念,
也能作为考古学的重要断代依据。

图片

商代晚期
嵌绿松石钺
中国国家博物馆 藏

钺由斧发展而来,
古籍中有
“钺,大斧也,一名天戊”的记载。
青铜钺
在先秦时期具有重要礼制意义,
权杖性质的兵器。
商周时期,
铜钺一直是权利和武力的象征,
只有高级费族才能够随葬。
在不同场合使用有不同的用途,
用于军事活动时,
作为兵器象征军事统帅权;
用于礼仪活动时,也有仪仗的作用。

图片
商代晚期
玉援戈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器采用 “青铜嵌玉”工艺,
戈的玉援末端嵌入青铜体之中,
青铜体前端为长方形,
上镶嵌绿松石做兽面纹,
青铜内后端向下弯曲,顺势作鸟形,
通体嵌绿松石,
整器色彩明亮,制作精致,
是青铜器与玉器完美结合的礼兵器。

图片
图片

商代 嵌绿松石弓形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 藏
图片
嵌绿松石铜牌饰
三星堆博物馆 藏

这类牌饰在三星堆遗址中
出土了几件,
是三星堆与中原地区二里头有关联的
重要实证之一。
无论是他的外形还是绿松石镶嵌工艺
都能与中原地区联系起来。

图片

嵌绿松石铜虎

三星堆遗址博物馆 藏

这枚铜虎巨头立耳,

张口露齿,昂首怒目,

虎尾下曳,尾尖翘卷,

一面微拱呈半浮雕状,

素面,另一面全身铸有虎斑纹凹槽,

槽内由小方块绿松石镶嵌填充平整。

铜虎前后腿部拱面有半环纽,

应是用以套穿绳线或铜丝,

便于悬挂。

其造型以简驭繁,

气韵生动。

不仅说明蜀人对虎的观察相当仔细,

也是“蜀人尚虎”的实例。

图片
图片

商代 孔雀石鸟

济南考古研究所 藏

图片
商代 绿松石蝉
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图片
商代 绿松石串饰
新干大洋洲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 藏

这串串珠
由上百颗绿松石串联而成,
既可以作手链,
也可以当项链。
绿松石串珠基本呈鼓腹状,
就像是被削平了两端的橄榄球。
虽然串珠表面有了磨损,
但不难想象曾经泛着光泽的
蓝绿色的绿松石多么美丽。

图片
商代 嵌绿松石青铜矛
新干大洋洲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 供图

图片
西周时期 车马坑

2014年周原遗址贺家车马坑出土

陕西考古博物馆 展出

大家千万别小看这座车马坑,

里面出土了大量与绿松石有关的

车马器。

图片
西周时期 镶嵌绿松石青铜马面

2014年周原遗址贺家车马坑出土

陕西考古博物馆 展出

图片
图片
图片
嵌绿松石青铜马络饰
2014年周原遗址贺家车马坑出土

陕西考古博物馆 展出


图片
嵌绿松石青铜马韅饰
2014年周原遗址贺家车马坑出土

陕西考古博物馆 展出


图片
图片
镶嵌绿松石的装饰工艺为先铸造出
器物和凹槽,
再根据纹饰
需要切割打磨绿松石的形状,
可能使用了胶质材料和
填充物质将绿松石固定在凹槽内。
图片

如此高规格的车马仪仗

并没有像通常以为的那样

在附近并没有找到相对应的墓葬。

那么他们的主人是谁?

为谁所用?

至今还是谜。

图片
出土时
陕西考古博物馆 供图
图片
图片
西周 嵌绿松石青铜轅饰
2014年周原遗址贺家车马坑出土

陕西考古博物馆 展出

如此高规格的镶嵌绿松石车马器,

避免不了的“笨重无比”,

没有太多的实用性,

目前推测是车马仪仗使用。


图片
春秋 嵌绿松石铜匜
湖北省博物馆 藏

图片

图片
战国时期 曾侯乙建鼓座
湖北省博物馆藏

图片

尽管表面脱落的比较严重

细心观察依旧清晰可见

绿松石镶嵌的痕迹。

图片
时常在想这件文物
如果绿松石没脱落,
会是什么样子?
我也找到了几件相关连的文物
提供给大家参考一下。

图片


图片

春秋晚期 青铜神兽
1992年南阳淅川徐家岭9号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 藏

龙头、兽身,
通体镶嵌孔雀石,
装饰有龙、凤鸟、云纹、涡纹等图案,
精美华贵,制作精工,
创意新奇,
不仅传递出生机勃勃的力量,
且给人以富丽华美、
极富抽象意味的美感,
充分显示了古代楚人
浪漫丰富的想象力和
逼真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是春秋时期青铜器的杰出代表。

这件镶嵌的确实是孔雀石,
孔雀石是含铜的碳酸盐矿物,
因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
斑点的绿色而得名。
常有纹带,
呈丝绢光泽或玻璃光泽,
似透明至不透明。
应用于青铜器镶嵌中,
时有与绿松石共用的情況。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绿松石特展中
对于这种共用现象
做出了如下解释:
由于绿松石提纯量低,
10 纯的矿石
只可得到 1公斤左右的原石。
绿松石的供需矛盾和
人们对绿松石的市美追求,
促使人们使用与绿松石相似的材料。

那么古人能够分辨清楚
孔雀石?绿松石嘛?
其实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绿松石特展中就专门展出了一件盖豆
这一件器物上的不同位置
就分别用绿松石和孔雀石进行
镶嵌装饰。
这也说明古代先民能够区分二者。


图片

神兽通体以大量孔雀石

镶嵌出图龙形、凤鸟形、

云纹、涡纹等图案,碧绿华贵,

弥漫着浓厚的神秘色彩。

这件文物有两件,

一件归河南省博物院收藏,

另外一件归属河南考古研究所收藏

记得有一次看网友评论说

啥时候能把河南考古研究所那件青铜神兽

拿出来展出下啊?

因为大家常见的都是河南博物院的那件,

我在准备本期的时候

找到了河南考古研究所收藏的那件

相关照片,给大家分享。

图片
这件文物是几年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美亚细亚 亚洲文明展中
与大家见面的~

图片
战国时期 嵌孔雀石铜钫
中国国家博物馆 藏
湖南省博物馆 展出

钫,
酒器,即方形的壶。
战国末年改称钫。
流行于战国末期至汉代。
这件青铜钫通体饰云纹,
并嵌以孔雀石
装饰繁缛华丽。

图片

图片

曾侯乙墓中除了刚提到的建鼓座
还有大量的文物
工艺上运用到了绿松石镶嵌。

图片
​战国时期 曾侯乙九鼎八簋
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 藏

图片
图片
无论是在束腰鼎上
还是在青铜簋的表面,
细心观察都能发现
绿松石镶嵌的痕迹。

不仅是曾侯乙那个时期的曾侯国君
热衷于这样工艺,
之后的曾侯丙也是一样。

图片
战国时期​ 曾侯丙鉴否
湖北省博物馆 藏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展出了另外一件
是将这件器物分开呈现。
这件文物无论是在之前的华章重现
还是现在的常展“曾世家”中
都是非常重磅的藏品之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战国 曾侯丙方缶
随州市博物馆 藏

这件文物有两件,
都归随州博物馆收藏,
平时都不展出
用作外出巡展。
这一件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万里长江青 青铜器特展中
展出过,
我也专门为大家介绍过。

图片
这件文物
无论是在青铜器层面
还是绿松石这个角度
去解析都是具有代表
战国中晚期工艺水平的器物。

图片
曾侯丙绿松石镶嵌
还有这件文物,
这件之前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长江万里青青铜器特展中展出过。

图片
图片
牺尊
齐文化博物院 收藏

图片
图片

南京博物院

也有收藏一件

类似的尊

图片
牺尊
南京博物院 藏

在其头顶处
也有绿松石镶嵌,
这类牺尊
河北博物院也有收藏,
也有流失到海外的。

图片
牺尊
南京博物院 藏

图片
错银镶金铜牺尊
中山王成公墓出土
河北博物院 藏

盛酒器具。
兽口为流,双眼嵌绿松石,
器身错银及红铜,并嵌绿松石,
盖钮为曲颈的天鹅。

图片
错银镶金铜牺尊
中山王成公墓出土
河北博物院 藏

图片
​战国晚期 几何纹立鸟铜壶
南京博物院 藏

图片
图片
战国时期 鸟形尊
重庆三峡博物馆 藏

鸟头高昂,曲颈向上
桃形双耳,双目圆睁
有着鱼嘴、鹰喙鼻、兽耳、
凤冠、鸽身和鸭脚等
不同鸟兽类的肢体部分。

通体饰细密的羽纹,
在羽纹上有规律地镶嵌绿松石,
造型、纹饰及装饰极其精美。
这件是重庆三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图片

春秋 芮国

(公元前 770一前 476 年)

首饰盒
2018 年澄城刘家洼遗址东1 区 M27出土

陕西考古博物馆 展出

图片
春秋时期 芮国 绿松石镶嵌金饰
澄城刘家洼遗址出土
山西青铜器博物馆 展出

图片
镶嵌绿松石剑
山西青铜器博物馆 藏

图片

图片

战国 穿绿松石金耳环
1977 年乌鲁木齐南山鱼儿沟发掘
新彊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器用金线缠绕成环焊接而成,
耳掛勾处是一不封口的大环,
下面焊接一小环,
小坏套一绿松石的坠,
坠下焊接四粒小金珠。
金器一直是西域人民喜欢的装饰品,
在新疆各地均出土了大量的金器。
其造型工艺往往因受到东、西方
不同区域文化的影响
而带有一些异域风情。

图片
西汉 鎏金镶嵌松石龙首形铜辕饰
满城汉墓出土
河北博物院 藏

图片
西汉 错金青铜朱雀衔环踏虎杯
满城汉墓出土
河北博物院 藏

图片
汉代 八龙纹嵌宝石金带扣
1975 年焉耆县黑圪达遗址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带扣模压捶揲成形,
扣面凸显1条大龙和了7条小龙。
带扣是古代男子腰带上的扣合器,
带有扣舌的带扣
是草原民族传统的腰带带头。
这件金带扣的形制
虽然具有草原文化特色,
但上面的龙纹装饰却是中原文化风格,
上面镶嵌的绿松石和宝石亦是外来物品,
可谓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物。

图片
西晋(公元265—316年)
螭龙纹金带扣
湖南安乡西晋刘弘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带扣为圆首长方形,
有活动扣舌,
这种形制的带扣在匈奴文化中较常见,
并被鲜卑、突厥等草原民族所继承。
外沿饰绳索纹,中部饰一飞腾的螭龙,
为中原文化特色。
整器焊满金珠,
镶嵌有来自异域的绿松石44颗。
此器应为中原制品,
是与北邻匈奴文化交流的结果,
是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证物。

图片
镶嵌绿松石金戒指
宁夏固原博物馆 藏

图片
镶嵌绿松石金耳环
宁夏固原博物馆 藏

图片
绿松石串饰
宁夏固原博物馆 藏

图片
绿松石串饰
宝鸡凤翔区博物馆 藏

图片
西汉(公元前 206-8年)
金牌饰
2001 年西安雁塔区
缪家寨M15出土
陕西考古博物馆 藏
图片
东汉 掐丝镶嵌金龙     
   高1.2厘米   
1969年定县北陵头村
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
定州博物馆 藏


         龙首平伸,前额隆起,
长角后卷,张口露齿,龙身中空。
采用掐丝、焊接、锤鍱、镶嵌工艺,
用金丝勾勒出龙的面部轮廓和双角,
龙角缠以细若发丝的金丝,
背部镂成水滴状的孔,
孔中嵌绿松石和红玛瑙,
周身焊缀装饰金粟粒。
龙身为木质,出土时已完全碳化。
此墓中出土的金辟邪、金羊群和
金龙等使用的掐丝镶嵌、
金粒焊缀工艺代表了
汉代金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成就。

图片
东汉 掐丝镶嵌金辟邪(2件)    
  高3.4厘米  
1969年定县北陵头村
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
定州博物馆 藏

形似虎,
辟邪头上二角,天禄一角,
皆金质,作昂首阔步状。
采用焊接、掐丝、缠绕技法制作。
两兽均前额隆起,角向后垂卷,
镶红玛瑙、绿松石珠为睛,
张口露齿,四肢前伸,长尾拖地。
身体以金片捏制成型,
角、尾为粗金丝上缠绕细丝,
颈前和后背在凹槽内镶嵌红玛瑙、绿松石;
其他部位也零星镶嵌红玛瑙、绿松石。
体表满饰密集的金粟粒。
此件辟邪应是以虎为原型加以兽形变,
造型生动,颇具想象力。

图片

图片
东汉 绿松石貔貅 瑞兽
1969年定县北陵头村
东汉中王刘畅墓出土
定州博物馆 藏

图片
东汉 绿松石貔貅 瑞兽
1969年定县北陵头村
东汉中王刘畅墓出土
定州博物馆 藏

图片
汉代 玉剑饰
湖南省博物馆 藏

此组汉代玉剑饰精美、规范典型。
它们既是汉代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
又是一种珍贵的馈贈礼品。
透雕动物纹玉剑歡正面镶嵌一绿松石,
外圈透雕生动的龙、凤动物,
具有吉祥美好之寓意,
其装饰纹样矫穎别致,
设计立体巧妙,
代表汉代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图片
​嵌绿松石造像
辽宁省博物馆 藏

图片
​嵌绿松石造像
辽宁省博物馆 藏

图片
​嵌绿松石造像
辽宁省博物馆 藏

图片
​嵌绿松石造像
辽宁省博物馆 藏

藏传佛教中将绿松石镶嵌于
佛造像的耳饰、头饰、项饰。

图片
16世纪 鎏金铜绿度母坐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 藏

度母的面庞秀美,
体态圆润,呈舒坐状。
上身袒露,腰肢圆润,
下穿贴体薄裙,
裙上錾刻精巧细密的花纹。
度母的头冠、璎珞、
臂钏、手锅、戒指等
饰物皆镶嵌绿松石,
表现了尼泊尔地区
造像喜好嵌饰的特点。

图片
西藏 铜鎏金嵌宝石五叶冠

冠饰铜鎏金质,
为佛像佩戴装饰。
五枚卷云纹的冠叶中部镶嵌着
透明宝石及绿松石,象征五方佛。
中间冠叶下方饰“荣耀之脸”。
冠叶与两侧鬓饰之间,
点缀以红、绿、蓝三色宝石。

图片

图片

图片
镶嵌绿松石 嘎乌盒

图片
镶嵌绿松石 嘎乌盒

图片
金嵌玻璃半宝石十字形嘎乌盒

嘎乌作十字交叉形,
珍珠勾勒外轮廓,
盒子表面镶嵌切面玻璃及绿松石,
中心于金丝漩涡地上镶嵌一绿松石宝瓶,
周围环绕若干以红玻璃为心,
绿松石为瓣的花朵。

图片
嘎乌,
一种随身携带的盒子,
在不同文化的长期浸染中,
被赋予了诸多含义。

图片
总体而言,
常伴于身的嘎乌盒有着护身符的作用。
它的形式不尽相同,
可以是斜挎的小佛龛,
也能是坠于脖颈的项链,
或装饰在头顶的小盒子。
其外观装饰着各色宝石,
也有带着宗教意义的符号。
如今的嘎乌为密宗修行之人出远门佩戴,
一求神力加持,
二是若盒中放着佛像,
也能方便在修法时取出供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西藏 
金嵌绿松石礼仪肩饰

图片

图片
古代西藏官员新年佩戴的肩饰。
镶嵌绿松石而成。
肩饰上部为瑞兽“荣耀之脸”,
藏语称“紫班扎”,
一般认为具镇宅或辟邪功能。
其前臂和额头上的如意珠为
红珊瑚镶嵌而成,眼睛为水晶,
眉毛为青金石,其余部位均为绿松石。
肩饰下部镶嵌绿松石,
状如两层同心花瓣盛放的莲花。
本品应由古代拉萨“雪堆白”工坊制作。
“雪堆白”是原西藏噶厦政府
专门组织建立的制造佛教造像和
各种宗教用品的机构,
16世纪起就代表着西藏手工艺的最高水平,
机构位于拉萨布达拉宫之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銅鎏金嵌綠松石象

图片
此尊铜像造型奇特优美,
厚重稳行,全身镶嵌多颗绿松石。
如意宝立在象宝的鞍鞯上,
是将吉祥的祝福
传递到四面八方的意思。

图片

图片

银鎏金“荣耀之脸”璎珞


银、金、绿松石、珍珠等
神像或通神者

在仪式中佩戴的装饰,
中心刻画
“荣耀之脸”图案,边缘饰
绿松石一周,

下缀珍珠一颗。

图片
唐 螺钿花鸟纹平脱铜镜
李倕墓 出土
陕西考古博物馆 展出

图片
图片
图片
2001年,
西安南郊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新校区
发现一座未经盗掘的唐代小型士洞墓,
根据基志可知,
墓主人是唐高祖祖李渊策五代孙女李倕,
葬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
时年仅25岁。
出土器物有玉器、银器、
铜器、瓷器等十余类,
明显分为生前服用之物和后事随葬之物,
前者种类之丰富、数量之众多、
工艺之精湛,
生动再现一位大店公主的奢华生活,
映射出盛磨长安的物质文明,
其中李诞冠饰及服裝佩饰即是明证。

图片
复原后的李倕冠饰
陕西考古博物馆 展出

图片
图片
图片
腰间镶嵌绿松石配饰
李倕墓 出土
陕西考古博物馆 展出

图片
唐 六曲葵花形螺钿铜镜
李倕墓 出土
陕西考古博物馆 展出

图片
明 镶宝石金带饰
明鲁王墓出土
山东省博物馆 藏

镶宝石金带饰呈如意云形,
金质托体,
带饰表面共计镶嵌各种宝石33颗,
正中嵌大蓝宝石1颗,
四周分嵌大小珍珠各4颗,
红宝石12颗,猫眼石2颗,
祖母绿1颗,绿松石6颗,
小蓝宝石2颗,宝石1颗。
在一枚带饰上镶嵌如此多的珍贵宝石,
是极其罕见的。

图片
明 绿松石持荷童子(中)
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 藏

图片

绿松石和合二仙
民国 重庆中国三峽博物馆藏


绿松石的使用

伴随着中国千余年的历史,

无论是大漠边疆

还是雪域高原

至今绿松石的使用

至今在延续。

本次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绿松石特展就是一次契机,

将这些典型代表文物

汇聚一堂,

让我们一饱眼福~

本篇仅作为一点补充

还有很多

等待着大家走进博物馆里去发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