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析|色如天相 器传千秋——中国古代绿松石精品文物赏

 自华居 2023-03-31 发布于广东



绿松石

因其“形似松球,色近松绿”而得名

在我国清代以前,

绿松石又被称为“甸子”

色泽淡雅、绚丽的绿松石

深受古今中外人士喜爱的传统玉石,

作为佩戴和使用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如今,

在全国各地博物馆中收藏有众多绿松石文物精品。

去年3—5月份,全国首个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览“色如天相 器传千秋——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在湖北盘龙城遗址博物馆举行。此次展览汇集了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馆、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博物院等全国14个省市及地区,共计38家文博单位的绿松石文物珍品。展览以“何为松石?”为切入点,按照时间顺序分“华光初现——新石器夏商时期”“流金耀世——两周秦汉时期”“宝竞风雅——隋唐宋明时期”三个部分,讲述我国悠久灿烂的绿松石文化。



展出绿松石文物涵盖了贾湖遗址、二里头遗址、金沙遗址、殷墟遗址、晋侯墓地、马家塬墓地、曾侯乙墓、满城汉墓、吐尔基山辽墓、梁庄王墓等墓葬遗址,共计165件(套),见证我国自新石器时代,历经夏商、两周、秦汉、隋唐、宋明,长达9000年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

图片

春秋时期金柄蟠虺纹镶嵌绿松石铁剑

宝鸡市考古研究所藏


如展出的东周金柄蟠虺纹镶嵌绿松石铁剑,是东周黄金铸造工艺登峰造极之作,喜爱它的人们还赋予它一个响亮的别称——“秦剑之星”。剑身为铁制,呈柳叶形,出土时有丝织物包裹,虽已经锈钝,但剑的柱脊仍明显可见。剑柄处从剑格到剑首为金质,以镂空的浮雕蟠虺纹装饰。纤小的虺身布满表示鳞甲的密点,互相缠绕,虺头和羽翼隐隐可见,以绿松石和料珠镶嵌其间。绿松石多磨成“乙”字钩形,与蟠虺纹相映成趣,剑柄繁复炫目、玲珑剔透、金碧相辉的表现形态可谓巧夺天工。像这样的直刃短剑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剑柄蟠虺纹则是中原样式,可见这把剑是中原与北方文化交流的产物。

图片

新石器红山文化绿松石鸮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另一件新石器红山文化绿松石鸮,发现于辽宁喀左东山嘴遗址的大型基址之上。其用途可能与祭礼有关。它整体呈展翅鸮形,片状,分为两层,正面为绿松石面,背面为黑色石皮,正中对穿单孔。这件动物形作品着意雕刻出动物的细部特征,看起来栩栩如生,雕工细致精美,反映了红山文化玉器工艺的较高水平。

赏析.

珍品文物


同时展出的还有,新石器龙山晚期腕饰、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绿松石镶嵌片、贾湖遗址早期绿松石饰、新石器大汶口文化玉串饰、夏朝嵌绿松石铜牌饰、商代绿松石镶金饰件、西汉珠被、唐代镶嵌绿松石螺钿鹦鹉纹铜镜、辽代嵌松石錾花八棱金杯、明代鎏金十一面观音像等珍品文物,令人过目难忘,印象深刻。


图片

新石器龙山晚期腕饰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图片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绿松石镶嵌片

良渚博物院藏



图片

贾湖遗址早期绿松石饰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图片


新石器大汶口文化玉串饰

山东博物馆藏



图片

夏代嵌绿松石铜牌饰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藏



图片


商代绿松石镶金饰件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藏



图片

西汉珠被

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藏



图片


唐代镶嵌绿松石螺钿鹦鹉纹铜镜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



图片

辽代嵌松石錾花八棱金杯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明代鎏金十一面观音像

甘肃省博物馆藏



图片

吐蕃时期嵌松石立凤金头饰件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藏



图片


金镶宝石镂空云龙玉帽顶

湖北省博物馆藏



图片

战国嵌宝石虎鸟纹金牌饰

内蒙古博物院藏



图片


战国镶绿松石铜豆

湖北省博物馆藏




END


编辑:王国良  蔡冰冰

审核:傅文忠  李自涌


图片


《东方收藏》



图片

图片

      《东方收藏》杂志(月刊)、《收藏快报》(周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石狮日报社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35-1301/G0。现为中国收藏家协会支持刊物、国家图书馆永久入藏刊物、国家文化检索系统“CNKI”收录刊物、华东地区优秀期刊,雅昌艺术网等业界门户网站重点合作媒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