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虎”和“马大哈”二词的由来

 suoban 2012-03-02

“马虎”和“马大哈”二词的由来

  (2011-09-28 06:17:03)

   鈥溌砘⑩澓外溌泶蠊鈥澏词的由来
    “马虎”是指做事草率、敷衍、疏忽大意、不细心的意思。它原意来源于这样一个民间传说。

    “马虎”一词源自宋代。相传,北宋仁宗年间,京城有一位画家,绘画艺术很高,颇有声望。但他爱喝酒,酒后易失态,常因草率办事闹出过许多趣闻笑话。一次醉酒后,这画家应友人之托为其画虎。当刚画好虎头时,另一人又请他画匹马,于是他不加思索地在虎头后面画了一个马身子。友人莫名其妙,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画家回答说:“马马虎虎”。友人见他画得不伦不类,不满意地走了,。  

    而他却把这幅画挂在厅堂前自我欣赏。大儿子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说是虎。二儿子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说是马。后来大儿子去狩猎,途中遇到一匹马误认为是虎,就一箭把马射死了,结果赔偿了马主人的损失。二儿子在山上碰上了虎误认为是马,想去骑马,结果被虎咬死。

    这画家后悔莫及,痛心疾首之下就把那幅不伦不类的画付之一炬。并吟诗一首:“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大儿依图射死马,二儿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马虎。“从此之后,人们把这位画家称之为“马虎先生”。后人把处事草率,粗心大意,办事不认真统称为马虎,并沿用至今。

    在《聊斋志异-卷十一-牛犊》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楚中一农人赴市归,暂休于途。有术人后至,止与倾谈。忽瞻农人曰:“子气色不祥,三日内当退财,受官刑。”农人曰:“某官税已完,生平不解争斗,刑何从至?”术人曰:“仆亦不知。但气色如此,不可不慎之也!”农人颇不深信,拱别而归。次日牧犊于野,有驿马过,犊望见误以为虎,直前触之,马毙。役报农人至官,官薄惩之,使偿其马。盖水牛见虎必斗,故贩牛者露宿,辄以牛自卫;遥见马过,急驱避之,恐其误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

    楚地有一农民去赶集,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一位相面大师,两人聊了会天,大师忽然对农民说:“我看你气色不好呀,三天之内不但要破财,还会被官府惩罚。”农民说:“我税都交完了,生平也不跟人家争斗,怎么会受刑罚呢?”大师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气色就是这样不好,不可不小心呀。”农民很不以为然,拱手而别,回到了家里。第二天,农民赶着牛在野外放牧,刚好有驿马经过,牛犊以为是虎,上前就把马给顶死了。差役把农民抓到官府,打了一顿,又让他赔马。可能水牛看见老虎就会去斗,所以贩牛的人在野外露宿,都用牛自卫,远远看见马过来,就赶紧把牛赶过一边,害怕牛误以马为虎,而误伤了马。

    以马为虎,从此也就有了“马虎”这个词了。 

 鈥溌砘⑩澓外溌泶蠊鈥澏词的由来

    现在人们习惯于把工作上马马虎虎、生活上大大咧咧的人称作“马大哈”。那么,“马大哈”之称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马大哈”是五十年代曾风靡全国的相声《买猴儿》中塑造的一个艺术形象。故事说一位干部叫“马大哈”,不负责任马虎出名。他写了个公告,本来要通知“到(天津市)东北角,买猴牌肥皂五十箱”。可是飞笔疾书马虎草率,错写成“到东北买猴儿五十只”了。
    结果,马大哈的领导们也是官僚主义,看也不看内容便挥笔批准;马大哈的同事和下属又习惯盲从作风,问也不问纷纷出差执行任务,闹出了令人捧腹不已的笑话。比如,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去采购猴子;各地虽惊奇天津采购员的离奇“购货单”,仍到处捉拿猴子交货;猴子运回之际,群猴出笼大闹百货公司等。

   《买猴儿》的成功使其成为著名相声作家何迟的“内部讽刺相声”的代表作。此相声曾被批判为“反党”,但“马大哈”一词迅速传遍全国。“马大哈”这一形象也由于具有广泛而准确的概括意义,同中外文艺作品中的阿Q、堂吉诃德、客里空等典型形象一样,成为现实生活中某种人的代名词。
    文字组成词语,像孩子玩的万花筒似的,古往今来变换无穷。古文古语有很多现已淘汰不用了,又不断有新词涌现出来,丰富文字词语典籍。新词“马大哈”即一例。

   
  
鈥溌砘⑩澓外溌泶蠊鈥澏词的由来

鈥満碘澓外溁煺殊澏词的由来

闻名世界的江南十大美景中国最美的十大城市夜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