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亮的眼睛

 小竹篓 2012-03-02
成套背景素材3
                                            

一九八五年腊月二十五,一个隆冬中充满阳光的日子。

虽然机关里还在按步就班的上下班,但商店里涌动的人流、市场上红红绿绿的对联和挂钱、拎着大包小裹的人们洋溢的笑容,还有那孩子不时点响的阵阵爆竹声,都让人们开始感受到浓郁的节日气氛,春节就要到了。而就在这样一个日子里,我接待了三个满面忧愁的人,从他们杂乱的陈述中得知:虽然改革开放已经数年,但在闭塞的山村,人们靠承包田里的粮食仅能填饱肚子,家里的日常开支要靠卖掉树上的果实解决。然而,在本是充满希望的秋季,经人介绍,他们十几户农民把几万斤苹果卖给了义县的某商贩,却至今都没有拿到一分货款。现在,别人家已经张灯结彩准备过年,而他们连打酱油的钱还没有,希望律师能帮他们讨回苹果款。

我的心被揪了起来。我能够理解他们对幸福生活的祈盼,能够理解他们在劳动果实被掠夺后的愤慨,能够感受到他们生活的窘迫,也能够理解他们无言以对一家老小的尴尬,非常希望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过一个和美的春节。可还有几天就是春节,任何诉讼手段都无法解决他们拿钱过节的问题,怎么办?所里的人都说,算了吧,春节前什么也办不了,节后再说吧。可我受不了那些期待的目光,毅然决然地接受了委托,准备直接去义县为农户讨要苹果款。

第二天,当我坐了几个小时的火车又走了十几里村路来到买主家门前时,却发现大门紧闭、院落冷清,没有一个人影。从邻里的述说中才知道,买主早年夫妻离异,他把十岁的儿子放在父亲家里,和一个女人到处做生意,已经很久没有回来过了,而他的父亲是铁路职工,住在县城里。顿时,一腔热情被当头泼了盆冷水,不知所措,但无奈的我仍然不愿意放弃,决定到县城里去找买主的父亲,希望通过他找到买主。

当我拖着疲惫的脚步走进买主父亲家门后,再一次失望了。买主的父亲看样子是个老实人,可他也不知道儿子在哪里,并且没有儿子的联系方式(那时电话还是个稀罕物)。此时,我似乎已经不是一个律师,而是被骗农民中的一个,坐在他家的土炕上激动的讲着事情的原委,讲述着农民们为那一树树的苹果付出的艰辛劳动,讲述着孩子们为春节能够穿上新衣服面对满树的苹果都舍不得摘一个吃的场面,讲述着买主骗取苹果给农户造成的种种伤害,……。这事已经过去太久太久了,我已经记不得当时是如何具体形容的,只记得我讲得十分动情,买主的父母呆呆地听着,最后说:我们见到他一定转告你的来意,让他尽快把钱还上。一切努力都没有成果,我只能空手而归,可我真的无法面对那些农民,不敢把讨债的真实情况告诉他们,不敢想象没钱他们怎么过年。

讨债回来的第三天,我突然接到了一笔来自义县的1500元汇款。汇款单的附言中写道:阿姨,不要问我是谁。你的话我都听到了,我为那个人做的事感到羞愧,钱不多,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汇款的人是谁?我在脑海中迅速的扫描着,……,啊!是他!我在买主父亲家里时,曾经看到一个小男孩,他站在门口外,一手扒着门框,一脚踩在门槛上,探进头来静静地听我们的对话。他太普通了,以至于我根本就没有注意他的样子,只记得他有一双特别明亮的眼睛。我顿时激动起来,那还是个孩子,一个只有十岁的孩子,他竟然如此爱憎分明,如此善良,如此伟大!1500元虽然不多,可那会是孩子多少年的压岁钱啊?!它能给多少家庭、多少和他一样大的孩子带来节日的欢乐啊!我用颤抖的手拨通了农民的电话,……。当那些农民捧过钱,眼里闪着泪花连连向我致谢时,我知道,更应该感谢的,是那个孩子。

从那以后,那双明亮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我。它时时提醒我:不能泯灭良心,不能见利忘义,不能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去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几十年过去了,我始终不能忘怀那双明亮的眼睛。尽管那是一个比我儿子大不了几岁的孩子,但是,他的精神值得我尊重,也值得所有的人尊重。虽然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对话,我再也没有见过到他,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不知道他在哪里,但他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鞭策着我,我也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他,希望他能够健康成长。现在,他也应当是为人父的年龄了,我相信:他一定会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自己的幸福生活。

可爱的孩子,你是天使,为人们带来福音、善良和美丽,我永远为你祝福!

 

 

 

                                                         20081022日小竹篓作于深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