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教育报:形成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scmm 2012-03-02

作者:记者 唐景莉 发布日期:2011-03-10 收稿日期: 文章编辑:鲁珺瑛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中国教育报357版讯(记者 唐景莉)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迫切需要多种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 迫切需要提升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将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将推动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就此记者采访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
   
问: 美国工程院院长查尔斯·韦斯特有句名言:“拥有最好工程人才的国家占居着经济竞争和产业优势的核心地位”。很多国家都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把培养未来工程师作为重要战略目标。请问中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答: 党的十七大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战略部署。这些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工程技术人才,国家未来发展急需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这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主动服务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第一,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
十分明显。加快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培养一大批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是工程教育主动服务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然选择。
   
第二, 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 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科学发现未知,工程创造未来, 创新引领世界。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整体创新能力,
是引领科技、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必须加大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推进工程教育改革,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为下一步在岗位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国家间的竞争其根本是人才的竞争,是创造力的竞争。美国布什政府把维持美国在科技和工程领
域的领袖地位写入《美国竞争力计划》,并投入大量经费支持工程教育的发展。奥巴马总统也提出让“有数学才能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工程领域,另一些人进入计算机设计领域”。欧盟委员会在世纪之初提出了建设世界最具创新活力地区的目标,先后推出3项大型工程教育改革计划,即“欧洲高等工程教育”、“加强欧洲工程教育”、“欧洲工程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适应对外开放、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增强综合国力的现实要求。
   
第四, 率先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加快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使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003所, 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 占高校本科以上在校生规模的32%。我国工程学科本科以上毕业生总量位居世界前列, 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教育大国, 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
第一。面向未来工程的需求和未来工程人员的素质要求, 我们要着力解决当前高等工程教育中“工程性” 和“创新性”不足的问题, 要注重知识的全面性与实践创新性并重,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问:率先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请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提出了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 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 制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人才培养标准等5项任务。提出了建立多部门联合实施的组织领导体系, 设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改革工程教育教师职务聘任、考核与培训制度,制定鼓励高校和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的若干政策等保障措施。
   
在这里, 首先要明确几个概念。
   
第一是卓越, 一般情况下卓越是非常杰出的意思, 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的卓越是相对概念, 意思是各种类型的工程师都可以追求卓越,都可以很优秀, 更多的是强调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态度。
   
第二是工程师, 严格意义上的工程师是指那些具有工程师执业资质的或者具有工程师职称的人才, 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的工程师是泛指高等学校培养的具有工程师基本能力, 并有
获得工程师执业资质或者工程师职称潜力的后备工程技术人才
   
第三是教育和培养的关系。从广义上来说, 教育和培养的内涵基本一致,都是要按照一定的目的, 对人施加影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中的教育主要指的是高校阶段的教育过程, 培养
要指学生在企业社会阶段的培养过程。教育和培养并列, 强调工程师的培养需要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也可以叫做“卓越计划”, 提出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一批工程师后备人才。具体表述为: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面向工业界, 就是要主动适应工业界的需求,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服务, 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面向世界,就是要为“走出去” 战略服务, 为工业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面向未来,就是要为未来发展服务, 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工程师。
   
“卓越计划” 提出的目标之二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具体表述为: 以实施“卓越计划” 为突破口, 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 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
培养质量, 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 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卓越计划” 提出了5项重点任务:
   
一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其目的是改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 建立高校和行业企业间的制度化联系。
   
二是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要改革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灌输式和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扭转实践环节逐渐弱化的趋势。在教学方法上, 强调要推进研究性教学;在学习方法上,强调学生要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实践环节上,强调要到企业学习一年左右的时间,面向工程实践完成毕业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是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其目的是要改变高校教师队伍工程实践经验薄弱的状况,通过提高专职教师的工程经验,建设由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提高工程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是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其目的是要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为适应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需要,培养一批具有跨文化交流、合作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五是制定“卓越计划” 人才培养标准。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工业界对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要求, 建立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依据和准则。
   
对照“卓越计划” 的总体目标,5项任务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是前提;制定培养标准则是基础; 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核心; 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是关键;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是支撑。
   
“卓越计划” 预期使参与学校达到开设有工科专业的普通本科院校的20%左右,使进入计划的本科生占到工科专业本科生的10%左右、研究生占到全日制工科研究生的50%左右。实施的层次包括工科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3个层次,培养现场生产服务型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等多种类型的工程师后备人才。实施的领域既包括传统产业,也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参与“卓越计划” 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学) 会、高校、企业和学生。基本原则是自愿参与。
   
问:“卓越计划”的核心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形成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突出表现在行业参与管理、企业参与培养两个方面。请问“卓越计划”将在哪些方面有重大突破?
   
答: 近年来,由于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学校对学生实习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 使得学生实习问题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已经逐步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由于在安全生产、学生人身安全、保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方面都存在较大顾虑,企业往往把接纳学生实习视为一种负担,这就进一步加重了学生实习的困难。从而形成目前这种一方面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员工的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在打破原有教育体制的情况下,在学生实习方面没有及时建立起新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学生实习制度,尚未从制度上对政府、学校、企业、学生等方面的责权利作出明确的规定。
   
实施“卓越计划”, 就是要进一步完善现行教育体制, 形成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这是“卓越计划” 最根本的目的和意义, 也是“卓越计划” 的突破之处。具体表现在行业参与管理、企业参与培养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行业参与管理, 使我国的工程教育从目前中央、地方两级管理, 转变为中央、地方、行业三方协同管理。在我国,行业部门对本行业技术前沿最了解, 对行业发展趋势最了解, 对行业用人需求最了解。“卓越计划” 就是要逐步建立行业和教育之间的制度化联系, 使行业发挥指导作用,提出对人才的需求, 教育部门根据行业的需求, 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结构、层次、类型等, 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人才, 使教育成为促进行业发展的加速器。
   
二是通过企业参与培养, 使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从高校培养转变为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培养工程师,培养人才是全社会的责任,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而且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又为企业发展提前储备了人才, 这一点是很多企业家还没有认识到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技术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掌握着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具有真实的工程实践条件和环境。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 就难以满足产业界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工程教育必须面向企业,依托企业, 使企业由用人单位变成联合培养单位。“卓越计划”通过高校依托企业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来实现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是校企联合的综合平台。
   
问: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指导、形式多样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基本原则。请问教育部将怎样组织实施“卓越计划”?
   
答: 教育部将在5个方面推动组织实施。一是广泛深入调研、拓展国际视野;二是联合有关部门进行顶层设计; 三是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 会成立组织机构和专家组织联合实施; 四是制定鼓励高校和企业参与“卓越计划” 的政策措施; 五是强调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卓越计划” 的实施工作涉及国务院多个有关部门、多个行业、多个省市政府、上百所大学、上万家大中型企业, 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需要完成制定培养标准、设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协调国家政策支持、推动地方实施“卓越计划”、高校全方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艰巨任务, 每一项任务都需要采取若干有力措施来推进工作。通过多项任务、大量措施,形成综合改革的合力,才能完成“卓越计划” 的既定目标。
   
一是整体规划, 顶层设计。在研究如何推进“卓越计划” 时, 我们运用工程思想和工程方法对“卓越计划” 的工作任务和措施进行了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将“卓越计划” 的工作步骤分为广泛发动、标准引导、条件保障、政策支持、分层推进、落到实处等6个方面。
   
二是完善组织架构。“卓越计划” 的组织架构由领导机构、协调机构、专家组织和实施系统组成。“卓越计划” 涉及的部门和单位非常多,需要完成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 因此沟通顺畅、职责明确的组织管理系统就显得更加重要。
   
三是深入调研。从2006年起,教育部就组织专家进行国际工程教育比较研究,形成了《中国和欧美工程教育的比较与展望》等研究报告,分析了美、英、德、法、俄、日、韩、印等国工程教育现状及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到高校和企业组织了多次关于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师的调研活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教育部于20106月正式启动了“卓越计划”。
   
四是制定政策措施。20111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提出了一系列鼓励高校、企业、学生参与“卓越计划”的政策措施。
   
五是分类指导。参与“卓越计划” 的第一批试点高校61所, 可大致分为“985工程”高校、部属行业背景高校、省属高校3类。这些高校均具有较强的工科背景,特别是其中大部分学校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 在校企合作方面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
   
卓越工程师培养层次主要分为本科层次、硕士层次博士层次3种。培养现场生产服务型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等多种类型的工程师后备人才。教育部鼓励不同类型的高校根据本校的
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 行业优势和特色, 在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多样性的基础上, 合理确定培养层次和类型, 在人才培养上各有侧重。
   
问:行业部门对本行业技术前沿最了解,对行业发展趋势最了解,对行业人才需求最了解,因此,行业部门的参与是“卓越计划”实施成功的关键。请问行业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 行业部门积极参与“卓越计划”,从组织机构建设、制定培养标准、评价培养质量、鼓励行业企业参与等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是组织机构作保障。教育部与有关行业部门分别成立相关行业与教育部联合实施“卓越计划” 工作组和专家组, 负责领导有关行业领域“卓越计划” 实施工作的研究、规划、指导、评价, 制定本行业内具体专业的行业专业标准, 负责参与论证高校专业培养方案, 制定鼓励企业参与“卓越计划” 的政策措施。目前, 住建部、安监总局、测绘局已正式与教育部联合成立了工作组和专家组,正在与工信部、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地震局、水利部等部委联系, 计划于4月底前完成工作组和专家组的组建工作。
   
教育部还在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联系,组建相应的工作组和专家组。各行业部门陆续组织召开工作组和专家组工作会议, 启动学校专业培养方案论证、行业专业标准制定和鼓励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
   
二是行业主导定标准。标准引导是工程的特点, 也是工程教育的特点, 按照标准培养人才是国际工程教育通行的做法。为满足工业界对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要求,遵循工程型人才培养规律,由教育部联合相关行业部门或行业协(学) 会共同制定并发布行业专业标准。具体标准制定工作由教育部联合相关行业部门或行业协会成立的行业专家组负责,行业专家组研究确定本行业的标准体系, 核心领域和核心专业, 相关领域和相关专业。依据通用标准, 明确拟制定的行业专业标准名称、适用范围、任务分工、进度安排。行业专业标准包括本科工程型人才、硕士工程型人才博士工程型人才
3
个层次, 标准的具体种类和适用范围由行业专家组研究确定。标准应覆盖所有的工业行业和工科专业。如果一个专业的工程师可在多个行业工作, 则联合多个行业制定一个专业在不同行业的标准。
   
三是行业参与评质量。教育部联合行业部门或行业协(学) 会, 参照国际通行做法, 建立“卓越计划” 质量评价体系,按照国际标准对参与“卓越计划” 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 对“卓越计划” 高校的培养方案和实施过程进行指导和检查。评价不合格的专业要退出“卓越计划”。
   
四是行业牵头定政策。各参与“卓越计划” 的行业部门、协会按照行业指导、校企联合机制, 正在研究制定鼓励企业参与“卓越计划” 的优惠政策; 制定参与企业的工程师承担高校学生培养任务的鼓励政策; 制定学生实习安全责任事故处理等政策。财政部目前就企业接受大学生实习的财税支持政策方面, 正在进行积极调研;中国地震局、中国民航局等还将“卓越计划” 纳入了行业人才发展规划; 工信部也将“卓越计划” 纳入了正在编制的汽车产业人才发展规划。住建部正在积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建筑企业、勘察设计机构参与“卓越计划”,履行人才培养社会责任。
   
问:20096月启动了61所高校参与的第一批“卓越计划”,最近又启动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申报工作和第二批“卓越计划”的研讨工作,请您介绍“卓越计划”的进展情况。
   
答: 目前,在教育部的政策引导、行业的指导下,在各高校的积极参与下,我们已初步建立了由各部门和行业企业联合参与“卓越计划” 组织架构。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在2010年年底和2011年年初,分别组织召开了部属高校、“985工程”高校和省属高校工作进展交流会。围绕着“卓越计划”提出的5项重点任务,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进展:
   
(一) 在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方面
   
按照“卓越计划” 的整体安排, 教育部先后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成立了“卓越计划” 起草小组, 负责“卓越计划” 的总体协调工作。20个部门7个行业协会将与教育部共同实施“卓越计划”。目前,已初步搭建完备的“卓越计划” 组织构架, 建立了由多部门联合的“卓越计划” 协调机制,行业指导和校企联合的实施机制。
   
(二) 在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卓越计划” 参与高校根据本校的服务面向、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已经在建立组织管理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招生选拔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启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采取了具体有效的措施, 认真落实“卓越计划” 相关工作。“卓越计划” 参与高校积极主动地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 与企业联合制定本校的“卓越计划” 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共同制定参与计划专业的培养目标,邀请企业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共同评价培养质量。联合企业成立了700余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初步构建了“卓越计划”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据不完全统计, 各校已投入启动资金7000余万元, 用于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企业师资聘请、学生实习补贴、教师企业培训、开展教学研究等方面。目前,少数从2007级选拔学生的高校, 学生已进入企业实习, 主要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 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并结合工程实际, “真刀真枪” 做毕业设计。
   
(三)在建设高水平工程型师资队伍方面各试点高校在实施本校“卓越计划”时,从教师评聘与考核、兼职教师聘任、教师工程经历培养等多个方面制定政策措施,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很多学校对专职教师明确规定,要有具备一定年限的工程实践经历,并通过与企业联合建立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各种途径, 有计划地组织专职教师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或研发项目,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各高校积极聘请了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初步构建了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
   
(四) 在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方面参与“卓越计划” 的试点高校在教育部的支持下, 在与国外企业和学校长期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交流与合作。许多高校将优秀的学生派到国外的企业进行短期培训和实习, 并积极选派学生到国外高校交流, 到国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实习。通过加强
与国外学校和企业的合作, 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提升了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五) 在制定“卓越计划” 人才培养标准方面为了满足工业界对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要求, 遵循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规律,按照“卓越计划” 提出的总体工作目标, 教育部组织专家制定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通用标准(征求意见稿)》, 并已征求了专家委员会的意见。机械工程学会制定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机械行业专业标准》,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启动了建筑学、土
木工程、给排水工程3个专业的行业专业标准的制定工作。试点高校已按照教育部的要求, 在通用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优势和特色制定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专业标准。
   
在这里, 我们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2011年“卓越计划” 的主要任务:一是建立并完善联合实施“卓越计划” 的体制机制及相关政策措施; 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三是切实搞好实践教学环节, 建设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体系;四是扩大试点范围, 加强经验交流; 五是研究制定行业专业标准, 建立质量评价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