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摄影报

 zzm1008图书馆 2012-03-03
汽车改相机,针孔摄场馆
来源: 作者:刘 彬 发布时间:2008-08-11

     2007年初,在电视台工作的深圳摄影师周展开着一辆丰田汽车改装的“大针孔相机”,奔走于各个奥运场馆进行拍摄。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周 展 摄

    中国摄影报:用针孔相机拍奥运场馆的想法是怎么产生的?
    周 展:每届奥运会召开,场馆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些地标性的建筑不仅在当时是新鲜的,奥运之后也会成为象征物,任何艺术工作者都会有发挥想象去表现它的冲动。2005年,我陆续得知一些消息,北京奥运会的不少场馆设计和建设都是很超前的,碰巧这几年都在玩针孔摄影,于是想让最古老的针孔摄影术与最现代的建筑碰撞出火花。
    中国摄影报:用针孔拍摄奥运场馆有哪些利弊?
    周 展:我觉得针孔很适合拍奥运场馆。针孔相机的角度非常广,近似180度的视角取景。这么广的角度,用一般的相机拍摄的话,场馆会严重变形,但针孔相机不会。我在水立方内拍摄的照片,至今没有看到比其视角更广且没有变形的;针孔拍摄的照片清晰度也很高,从近景到远景都一样。我在鸟巢拍的很多照片都是距离鸟巢20多米拍的,你可以想象一下,拍摄如此庞大的一个建筑,20多米外,没有哪类相机的取景框能够装下,但针孔相机可以做到。针孔的不足之处就是曝光时间很长,万里无云的大晴天拍摄一张大幅照片至少需要曝光一两个小时,天气稍差的话就要几倍的曝光量了。
    中国摄影报:您是怎么把汽车改装成一台大针孔相机的?
    周 展:车座只留下了前面两个,后面全封闭起来;在车身上打个针孔,车开到哪里,就能在哪里拍摄。我的车里还装着近4米长的成像板,成像板可以放置3米多的感光材料。考虑到光线经过针孔射到相纸上的速度,相纸在车里布置时应该有一定弧度。本来,我的车和相纸架经过改装后,可以伸缩,但因为拍摄时间有限,所以一直没架起来拍过。
    中国摄影报:拍摄中有哪些难度?
    周 展:太多了。最主要的是得跟人沟通。刚开始拍摄时,我做了一个计划,哪些可以直接拍,哪些要找各种关系。每次拍摄前都要准备,画场馆位置,画太阳光的位置。可遇到的困难比想到的还是多得多。每到一处,都要跟保安磨嘴皮子,说好话。有时候终于让拍了,保安还问:“你拍张照片怎么那么久?”我说:“我这个跟拍照片不一样。”对方就说:“跟拍照片不同?你不就是拍照片的吗?”我都不知该怎么解释。有的地方我开车去了一次,没让拍,就去第二次。我也做过这样的事:看建筑工人中午从场馆里出来吃午饭,他们因为戴着安全帽一般不查出入证,我就戴他们的帽子混进去拍。
    中国摄影报:您为什么要在一些照片上添加水草,青蛙或者叶子等?
    周 展:艺术无所谓加减。我在水立方的照片周围加了许多水草、鱼,更能凸显水立方的功能。我有时还把自己向场馆鞠躬的样子也加入画面,因为在看到很多场馆时真的是太惊讶、太震撼了。这也很好玩。
    中国摄影报:感觉您像个赤脚医生,用的都是自己的偏方。
    周 展:我想,现在的摄影人是被好相机惯坏了。
    中国摄影报:好像您很喜欢称自己为手工影像制造者。
    周 展:呵呵,我的拍摄从前期到后期全部是自己手工制作。相机是自己做的,照片是自己冲洗。冲洗照片的槽是自己做的,上光机没有3.1米的,我也亲自做。相纸干了后很容易折坏,我就在深圳买了一种日本进口的纯棉纱布贴在相纸后面,用的胶也是我尝试了很多次后,才发现有一种最适合。北京一个朋友帮我联系一家能冲洗3.1米相纸的冲印店,但光扫描一下做成电子文件就要2000多块钱,我承受不起,还是自己冲洗比较好,反正药液都是自己配的。
    中国摄影报:您的暗房都需要很大空间,更别说冲洗照片的难度了。
    周 展:所以我老婆辞掉工作给我做助手。
    中国摄影报:两年来您拍摄的费用怎么解决?工作和拍摄怎么协调?
    周 展:我能实现这次拍摄,是因为申请到深圳市委宣传部的一个文化项目。每年,市委宣传部都会拨一笔费用支持一些文化活动,我申请过多次,一些人都眼红了。申请下来后,我的工作单位也很认可这个计划,希望我做好,还给我特批了一辆丰田汽车。这辆车曾是我们单位最好的车,以前都是用来接贵宾的,现在“年龄”不小了,我就是开着它跑了两万多公里,最后还成了我的相机。
    中国摄影报:目前,您有关奥运场馆的作品在北京798映画廊展出,深圳也正展出您这两年拍摄的奥运题材作品,这些作品是不是要进军市场?
    周 展:这个急不来。影像市场还不是太景气,以前,史国瑞的针孔作品能卖到很高的价格,应该是个特例吧。
    中国摄影报:北京奥运会就要开幕了,您还在拍摄吗?
    周 展:这个项目已经完成了。深圳电视台在奥运场馆附近做了一个直播室,我也要参与策划和报道。
    中国摄影报:回顾这两年的拍摄,对自己的成果满意吗?
    周 展:也许这是历史的机遇,也许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当时申报项目时就知道这事儿不好做,做起来更体味到辛苦,这应该是一群人做的事。我无法想象重新来一遍会是个什么结果。这些天,我常在场馆附近溜达,用小数码拍广场上那些来自全国各地打扮奇怪、带着五花八门的技艺来北京展示的人,我突然觉得自己和他们没什么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