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优雅a 2012-03-03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一、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欧美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刷新了西方文明的面貌,改变了人们对宇宙、世界和人的看法。在新的经济结构体中,人的自由度反而降低,异化程度反而加深,西方人在精神上的惶恐不安加剧,世界大战的爆发不仅破坏了人们生存的稳定感,也动摇了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文化大厦。俄国的十月革命既给被压迫的劳动者带来了希望,也给西方世界带来了危机感。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西方非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一时间在社会中普遍流行。从文化思想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主义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后的产物。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等理论和学说,使现代主义文学染上了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色彩。弗洛伊德对潜意识、性本能的肯定,对现代主义作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现代主义作为一个由多种流派组成的文学思潮,在总体上有基本一致的特征。

    在思想特征上,首先,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尼采提出的“上帝死了”“打倒偶像”、“一切价值重估’’等口号,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现代主义作家。他们不再坚守传统的理性原则,不相信人道主义的理想,也不寄希望于“理性王国,,的实现,而是站在生命本体论的立场,认为既有的文化传统乃至整个人类文明,都有悖于人的生命欲求,有悖于人的价值的实现,应予摒弃。

    其次,现代主义文学突出地表现异化主题。这种异化主题,主要从自然与个人、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自我的关系四方面表现出来。

    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是物质世界对人的异化,表现出物质与精神的对立。在现代主义文学中,物质世界往往成了人类生存危机的制造者,大自然也是丑的与恶的,物质文明造成了人类精神的虚无感、威胁感与恐惧感。如TS.艾略特的《荒原》就描写了物质世界使人的价值等于甚至低于禽兽。这表明了人与自己的生存环境的对立,说明人被物质世界所制约而走向异化。

    社会与人的关系的异化是指人在强大的社会面前显得渺小无力,个性丧失。如在卡夫卡的小说中,社会像一个巨大而又无形的魔掌,掌握着个人的命运,个人成了软弱无力、惶惶不可终日的“甲虫”。

    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就是他人对个人的异化,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现代丰义文学展示的常常是人与人之间充满敌意的可怕图画,如斯特林堡的《鬼魂奏鸣曲》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彼此残杀;卡夫卡小说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无法沟通。这类描写在20世纪50年代后的现代主义文学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指人的个性的异化、自我的消失,表现出现代主义作家对自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怀疑。他们笔下人物的特点是没有激情,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表达方式,趋于非个人化或社会化。如伍尔夫的小说《海浪》中六个人物从不同的角度讨论着“自我是什么”的问题;美国黑人作家艾里森《隐身人》的主人公因找不到自我而成为他人看不见的“隐身人”。 

    在艺术特征上,首先,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认为心灵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世界。表现主义作家力图展示“本质的东西和藏在内部的灵魂”,即使写具体的人物和场景,也只是将其作为精神现象的外壳与形式,写物的目的不在物本身,而在与之对应的精神力量。

    其次,现代主义文学借助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使文学对生活的描写从表象走向本质,从表层走向深层,从现实走向超现实,从所指走向能指,形成一种文学的深度模式。TS.艾略特的《荒原》用古代繁殖神性能力丧失而造成的土地荒芜、庄稼枯死来建构一个象征体“荒原”,全诗大量运用人类学、神话学、《圣经》故事和西方古典名著故事,形成一个庞大的象征体系,意象重叠,意蕴艰深。

    再次,现代主义文学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对死亡、黑夜、堕落、犯罪、畸形、变态、疯狂、瘟疫、尸体等的描绘,大大超过传统文学。不过,现代主义作家的“以丑为美”不是把生活中的丑作为美来肯定,而是企图在丑的自我暴露、自我否定中肯定美,通过与丑的撕斗来表达对美的追求,正如波德莱尔所说,“发掘恶中之美”。因此,在这种美学追求的背后,隐含着对人生的严肃而崇高的爱。

    最后,现代主义文学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某些作家的创作具有形式主义倾向,他们大量采用“自由联想”、“时空倒错”、“内心独白”、“自动写作”、“偶然结合”、“意识流”以及顿悟、象征、隐喻、暗示等表现手法,对语言、符号、图画、结构、风格技巧等形式因素格外重视,追求“有意味的形式”。

    后现代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文化倾向,是西方后工业社会的特殊产物,它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高潮。后现代主义主要受存在主义特别是海德格尔的影响,并和后结构主义合流。存在主义哲学反映了西方现代人对存在的困惑,它还试图赋予处于荒诞世界中的人以崇高意义。

    后现代文化是一种没有中心的多元文化,且有时自相矛盾,它包容各种不同的标准,这些使得把握后现代文学的特征颇为困难,我们只能对公认的后现代主义的倾向、风格做大体的概括。

    首先,后现代主义更进一步地把现代主义本来就很激进的反叛推向了极端。它不但从根本上否定旧的传统,而且还要摒弃现代主义新的规范,被视为一种“缺乏公认的父母亲的文学”,它试图对小说、诗歌和戏剧的传统形式乃至“叙述”本身进行解构,因而,后现代主义文学必然是一种无视任何既定规范的、极度自由的、“破坏性”的文学,是“反小说”和“反戏剧”,即某种意义上的“反文学”。

    其次,后现代主义不再追求终极价值,在这些作家看来,一切传统意义上的对崇高事物的信念都是话语的短暂的产物,不值得“真诚”、“严肃”地对待它们;他们不愿意对重大的社会、政治、道德、美学问题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不仅无视对这些问题的关切,而且无视这些问题本身。

    再次,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关于深度的神话,拒斥孤独感、焦灼感之类的深层意识,将其消解或平面化,它怀疑乃至否定文学的价值论和本体论。

    最后,后现代主义否定中心和结构的存在,蓄意让作品中各种成分互相分解、颠覆,让作品无终极意义可以寻求。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结构扑朔迷离,“故事”前后矛盾,人物的行为缺乏说得通的动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它常用的手法有矛盾、交替、不连贯性、任意性、短路、反体裁、话语膨胀等,冷漠性也是后现代主义风格的重要特征。

    二、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

    后期象征主义流派是在20世纪20—40年代形成的,具有国际性影响。它在创作方法上,从简单象征发展到意象象征,从个别象征发展到普遍象征,从情感象征发展到情感与理智并举,具有思辨性和哲理性。后期象征主义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创作。TS.艾略特是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叶芝(1865—1939)是爱尔兰诗人,他将民族性与现实性带进了象征主义诗歌领域。他成熟时期的诗歌融合了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哲理诗三种因素。他的著名诗作有《茵纳斯弗利岛》(1890)、《基督重临》(1921)、《驶向拜占廷》(1927)和《拜占廷》(1930)等。《驶向拜占廷》一诗以游历拜占廷来象征精神的探索,表达了对物质文明的厌恶和对西方世界精神与理性复归的期盼之情。瓦雷里(1871—1945)被誉为“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诗人。长诗《海滨墓园》(1920)是他的代表作。诗中写诗人在海滨墓园沉思有关存在与幻灭、生与死的问题,得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把握现在、面对未来的结论。长诗巧妙地运用海、太阳、白帆、崖岸、铁栅、风等象征,表达神秘与静穆、绝对与永恒、圣灵与信徒、生与死等多种哲理性概念。诗歌采用古典形式,格律严整,音乐性强,显得含蓄隽永。这是瓦雷里最富有哲理、最充满抒情性的诗篇。里尔克(1875—1926)是奥地利诗人,他的诗歌引入了刻画精细的雕塑美,从单纯直接的主观抒情转向重视对客观事物的精确观察,从中获得直觉形象,借以象征人的主观感受。他的代表作是《杜伊诺哀歌》(1922)。梅特林克(1862—1949)是比利时剧作家。他的代表作《青鸟》(1908)通过兄妹俩寻找青鸟的故事,表现了对现实与未来的乐观态度和美好憧憬。青鸟既象征大自然无穷的奥秘,又象征人类的幸福。全剧借助象征手法,使抽象深奥的观念得以在美丽的梦幻仙境中铺展和阐释,具有童话般的优美。庞德(1885—1972)是美国意象派诗人。他主张以客观准确的意象代替主客之间的情绪表达,认为“准确的意象”能找到它的“对等物”。他的代表作有短诗《在一个地铁车站》和长诗《诗章》。

    表现主义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而后蔓延到欧美各国。表现主义文学善于透过事物的外层表象,展现内在的本质,从人的外部行为揭示内在的灵魂,善于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生命冲动。奥地利的卡夫卡(1883—1924)和美国的奥尼尔(1888—1953)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此外还有瑞典的斯特林堡(1849—1912)、捷克的恰佩克(1890—1938)等。斯特林堡是表现主义剧作家的代表,他的《到大马士革去》(1898—1904)是最早的表现主义戏剧。《鬼魂奏鸣曲》让死尸、鬼魂和人一起登场,以荒诞的情节、离奇的舞台形象,揭示了现代西方人与人之间的巨大隔膜和欺骗性。

    未来主义是20世纪从意大利流传到欧洲各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的基本特征是:主张彻底抛弃艺术遗产和传统文化;歌颂机械文明和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和“力量”;主张打破旧有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马里奈蒂(1876—1944)是未来主义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他的论文《未来主义宣言》是这一流派产生的标志。他提出了一整套反传统的理论,在文学创作的方法和技巧上提出了标新立异的主张,如“毁弃句法”、“消灭形容词”、“消灭副词”、“消灭标点符号”等,还主张在文学中模拟音响,插入数学符号,引进“声响、重量和气味这三要素”,尽情发挥“自由不羁的想象”等。马里奈蒂在剧本《他们来了》中实践了自己的理论主张。全剧无情节、无人物、无高潮,总共才几百来个字,三四句台词,该剧对后来的荒诞派戏剧有较深影响。代表人物还有法国的阿波利奈尔(1880—1918)、俄国的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等。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超现实主义从法国流行到欧美,它是从达达主义发展而来的。它试图将文艺创作从理性的樊笼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过程,以表现一种更高更真实的“现实”,即“超现实”。超现实主义文学一般具有下列特征:强调表现超理性、超现实的无意识世界和梦幻世界;主张用纯精神的自动反应进行文学创作,广泛使用“自动写作法”和“梦幻记录法”进行创作,具有晦涩艰深的风格;追求离奇神秘的艺术效果。法国的布勒东(1896—1966)是超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他的代表作《娜佳》(1928)就是按照超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小说。小说写作者和娜佳相遇,向“我”揭示了超现实世界,这个超现实世界就是作者浮光掠影地写出的一些回忆。法国的阿拉贡(1897—1982)和艾吕雅(1895—1952)也是超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特别是着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从而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心理逻辑去组织故事。在创作技巧上,意识流小说大量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象征暗示的手法,语言、文体和标点等方面都有很大创新,这些创作手法以后被现代作家广泛采用,成了现代小说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英国的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和美国的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法国的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是意识流小说的先驱。他的长篇巨著《追忆似水年华》(1913—1922)是其代表作。全书共715卷,通篇以回忆联想的方式表现主人公马塞尔复杂而真实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我”三十年“似水年华,,中的悲欢苦乐。小说把“消逝的时光”和“重现的时光”交织在一起,将人物的主观意识、印象、感觉乃至潜意识活动连成一体,传统的物理时间被心理时间所代替。英国女作家伍尔夫致力于小说形式的革新与探索,认为文学应描写人的内心世界和个人感受。她在运用第三人称的间接内心独白表现人物意识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作品主要有《墙上的斑点》(1919)、《达罗威夫人》(1925)和《到灯塔去》(1927)等。《到灯塔去》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全书以时光流逝和“灯塔,,三部分组成,再现了作者双亲的形象和自己童年的生活情景。小说用象征手法表现人物的深层意识,“灯塔”是希望、理想和信仰的象征。这部作品的深度在于深入细致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活动。

    三四十年代形成于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在60年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基本题材都来自现实生活,但却被作家改变了本来面目而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同时作家又大量引入各种超自然的力量,从而创造出一种扑朔迷离的新现实,变现实为魔幻却又不失其真。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深刻的寓意、非凡的艺术造诣、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广泛的群众性,使它做到了高雅和大众化的奇妙结合。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是最重要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的《玉米人》(1949)、古巴的卡彭特尔(1904—1980)的《人间王国》(1949)、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1918—1986)的《佩德罗·巴拉莫》(1955)等都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品。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流派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等。

    存在主义文学是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学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产生于法国,战后盛行于西方世界。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是揭露世界和人的存在的荒诞性,肯定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表现人在荒诞、绝望的境况中的精神自由和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文学在思想内容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法国的萨特(1905—1980)、加缪(19131960)是存在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法国的德·波伏瓦(1908—1986)、美国的索尔.贝娄(1915—2005)、英国的戈尔丁(1911—1993)等是具有存在主义倾向的作家。

    荒诞派戏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首先产生于法国,而后流行于许多西方国家的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使荒诞本身戏剧化,使戏剧形式荒诞化。它的主要特点是:揭示了世界、人的处境和人自身的生存状态的荒诞性;突破了传统戏剧的一切基本规律,如舍弃了在传统戏剧中必不可少的情节和结构,以破碎的舞台形象代替性格鲜明生动的人物,以荒诞的甚至语无伦次的“梦呓,,代替传统戏剧中机智的应答和犀利的对话等。法国的欧仁·尤奈斯库(1909—1994)和贝克特(1906—1989)、英国的品特(1930—2008)、美国的阿尔比(1928)是荒诞派戏剧的主要代表。

    新小说50年代形成于法国,它并不具有统一的美学纲领,严格说来,它只是一个松散的俱乐部形式的文学团体。新小说的主要特点有:新小说家贬低文学的思想性和倾向性,对文学的社会意义和道德功能没有兴趣,他们关注的是技巧和表现手法:如取消人物在小说中的中心地位;情节往往含混不清,甚至互相矛盾,难以确定;完全打乱传统小说中那种井然有序的结构;在人称视点上进行各种新颖的实验;有的甚至把绘画的原则应用到小说创作中去,要把小说由rr时间的艺术,,变为“空间的艺术”等等。萨洛特(1900—1999)的论文集《怀疑的时代》(1956)被人们视为新小说的宣言书,她的代表作是《匿名者肖像画》(1948)。罗伯一格里耶(1922—2008)的《橡皮》(1953)、《窥视者》(1955),布托尔(1926)《变》(1957),西蒙(1913—2005)的《弗兰德公路》(1960)等都是重要的新小说。

    黑色幽默是六七十年代主要流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它的基本特征是:在思想上,大多数黑色幽默作家都关注现实,对现实的荒诞感有一种深沉的痛苦和恼怒。所谓黑色幽默,就是阴郁的幽默、绞刑架下的幽默。它以表面上轻松、调侃、玩世不恭,实则无可奈何的语调叙述深沉而恐怖的故事,从而产生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喜剧效果,情节结构具有非逻辑性,小说的主人公往往是性格乖僻的“反英雄”。海勒(1923—1999)和冯尼古特(1922—2006)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品钦(1937)的《万有引力之虹》(1973)、巴思(1930)的《烟草经纪人》(1960)都是重要的黑色幽默小说。

    后现代主义文学虽然具有偏激、广泛的文化否定主义和虚无主义倾向,但当不少西方人陶醉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的繁荣、复兴和文学领域中现代主义的成就时,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思潮,后现代主义对西方整个的思想和文化传统及社会机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在后现代主义作品表面的冷漠和玩世不恭的后面,人们不难觉察到后现代人精神上的迷茫、紊乱和痛苦,引发人们去思考西方后现代社会的各种问题,这一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