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国文学史三20世纪欧美文学(下)

 来自月亮的他a 2018-08-27
二、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出现的反传统文学(前期象征派)在2o世纪获得了巨大发展,涉及绘画、音乐、舞蹈、电影、建筑等领域。现代性这个词与变革相联系,不仅反传统,而且要创新。现代主义是在非理性思潮的影响下产生的。理性在文学中只表现了自我的一部分,以往非理性没有得到充分描写。现代非理性将人的心理情绪、主观感受,例如烦恼、孤独失落、厌恶、恐惧、焦虑等赋予本体意义,这些难以述说的心绪,用抽象的逻辑概念无法表达得具体、清楚,文学作品却可以用象征、超现实、意识流、自由联想、黑色幽默、魔幻、荒诞等手法来表现,使人获得具象的感受。现代非理性主义竭力摈弃逻辑体系,无视或否定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打破时间和空间
的正常顺序,强调主观性、随意性、直观性,以表现混乱的世界、紊乱的社会现象、异化的内心世界。
现代主义文学是对浪漫主义文学或者心理描写传统的极端发展和演变。浪漫派对梦幻、爱情心理的挖掘,现实主义作家的心理描写,如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变态心理的描写,自然主义对病理现象的刻画,都属于挖掘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文学的发展是朝着描写人的内宇宙而逐步演变的,这就为现代主义的流行准备了条件。现代主义也是19世纪以来倡导的形式主义潮流发展的结果唯美派重形式轻内容,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前期
象征派提出的。通感。、。语言炼金术。、至排斥内容的观点福楼拜对叙述方法的探索,对艺术美的追求,无疑都对后世起了示范作用。
       现代主义持续时间很长,一般分为前后期。前期包括象征派、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后期包括存在主义、荒诞派、新小说、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或称为后现代主义。在内容上,现代主义将世界理解为荒诞的存在,深刻地表现了异化现象,戳穿人是理性动物的神话。它反对传统文学的主张,在人物、情节、语言等方面标新立异,与传统文学唱反调。它的美学观是以丑为美,化丑为美,大量运用新的艺术手法,如象征、意识流、心理时间、超现实手法、自动写作、黑色幽默、神话模式、时空倒错、自由联想、人称变换、怪诞、变形、悖谬等。
       后期象征派力图通过表面达到超验的真实。这派作家认为可感觉的世界只不过是精神世界的反映在可感觉的世界后面,存在一个非物质现实的隐蔽网络,诗歌的任务就在于使这些非物质的现实变得可以感觉。象征派力图在不同材料之间寻找不同的感觉,即通感,以提供开启宇宙的钥匙。象征作为抽象观念的具体载体,构成物质世界和事物之间的桥梁。象征不是简单的比喻或图解,其含义是丰富的、复杂的、具有哲理性。象征起着暗示的作用,具有神秘性,接触到梦与潜意识。象征派还追求纯诗的概念。艾略特是这二派的杰出代表。爱尔兰的叶芝的《茵纳斯弗利岛》、《基督重临》、《驶向拜占庭》等借用希腊神话和基督教传说,表达历史是周而复始的看法,或者以拜占庭象征生命和活力,表达对永恒艺术的向往和追求。他
还表达了对物质文明的厌恶,对西方世界精神与理性复归的企盼。象征意象明朗,古朴精致。法国诗人瓦莱里(1871-1945)主张要有音乐性和哲理,他的《海滨墓园》(1920)表现生与死、灵
与肉、永恒与变幻等哲理主题,运用大海、白帆、铁栅、风等象征体。短诗《石榴》以石榴象征大脑,《失去的美酒》描写艺术家和思想家的劳动看来似乎失去效果,却能产生意料不到的杰作,《脚步》以二个女人在静寂中行走的形态象征等待灵感。奥地利诗人里尔克(1875-1926)的诗作体现了造型艺术的影响,其中有对青春的颂扬,生活欲望的觉醒,对生命、爱情、死亡的思索。

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生命的短暂、爱情与死亡,表达失望、恐惧、忏悔等内心感受,哲理性强,善用典故,具有雕塑美。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的早期思想偏于悲观和神秘,后来转向理想主义;他的《青鸟》(1908)以青鸟象征理想,人物不畏艰险,寻找光明和幸福的生活他以梦
1972),俄罗斯的勃洛克(18801921)、巴尔蒙特(1876-1942)、勃留索夫(1873-1924),意大利的蒙塔莱(1896-1981)等象征派诗人。庞德的主要诗作是一部总数一百多首的诗集,以《诗章》为名,内容包罗万象,以晦涩闻名,他的诗歌理论对英美现代派诗歌创作有很大影响。勃洛克著有《十二个》(1918),以黑夜象征旧世界,以饿狗象征旧世界的没落命运,以十二个赤卫队员(耶稣的门徒也是十二个)象征新世界的使者,这是以象征手法去表现新事物的成功范例。与此相关的是俄罗斯出现的阿克梅派,成员有古米廖夫(1886-1921)、阿赫玛托娃(18891956)、曼德尔施塔姆(1891-1938)等,作品带有神秘的宗教情绪。阿赫玛托娃著有《黄昏》(1912)、《念珠》(1914)、《白色的云朵》(191,她善于抒发女性的内心情感。曼德尔施塔姆著有诗集《石头集》、《追悼亡人的酒宴》(1922),通过历史文化的观照审视现实社会生活,具有深刻的道德意识和强烈的悲剧意味。再加上未来派的一些成员(如马雅可夫斯基)以及意象派诗人叶赛宁
(1895-1925)、无派别的女诗人茨维塔耶娃(1892-1941)等,一时间形成了"白银时期",作家人数众多,表现手法多样化,这是动荡时期出现的文艺现象,俄罗斯作家企图通过多种手法表现内心世界的苦闷和摸索意向。
        表现主义先产生于绘画领域,1901年在巴黎的画展上,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的一组油画题名为《表现主义》。1911年,希勒尔在德国《暴风》杂志上用这个词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表现主义由此得名。它表现无产者的反抗、金钱对人的奴役、纯净的自然风光。表现主义作家否定社会现状,反映父子关系的尖锐矛盾,不满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反对战争,抨击官僚制度,斥责对个性压抑,揭露人的异化现象,强调表现人的主观世界和内心感受。极度的夸张。人体的变形、疯狂的动作、呓语狂叫、莫名其妙的对话,成为常用手法。不重视个体特征,以群体来代替,人物无名无姓,不写明年龄、出身处境,他们是"工人"、"资本家"、"父亲"、"儿子"、"醉汉"、"第一劳动者"、"第二劳动者",或者干脆用字母来表示,“儿子”往往代表革命者,"父亲"则代表保守者、压迫者。表现主义常常采用寓言式的故事。人物会变成虫豸、鬼魂等等。表现主义最早以诗歌的形式出现,后转至戏剧、电影和小说。它主要产生在德国和奥地利,后传至欧洲其他国家。德国小说家德布林(1878-1957)的长篇小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1929)描写一个小人物出狱后欲弃恶从善而始终摆脱不了恶人的纠缠,揭示了时代的心理状态。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1849-1912)的《到大马士革去》(1898-1904)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梦幻与现实的混合,表现人物内心精神的发展历程。《鬼魂奏鸣曲》(1907)让鬼魂登场,现实与非现实、生与死混为一体,表现梦魇压迫人的现实。美国剧作家奥尼尔(1888-1953)和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是表现主义的代表。奥尼尔的《毛猿》(1921)以猿象征人,揭示现代入的异化,以及人面对强大的外界力量无能为力的困惑、悲愤。善于以外界音响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把人的意识外化为声音,诉诸观众的听觉,使观众获得更真切更深刻的感受。《长日入夜行》(1956)是一部超越了个人家庭悲欢离合、具有人类生活经验普遍性的悲剧。捷克的恰佩克(189o-1938)的长篇小说《鲵鱼之乱》(1936)以幻想形式,描绘了法西斯势力的发展过程,表现了对人类命运的担忧,他的剧作《罗素姆万能机器人》(1921)也是一部名作。
       意识流一词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论内省心理学所忽视的几个问题》(1884)中提出:"意识并不是一节一节地拼起来的。用"河"或者"流"这样的比喻来描述它才说得上是恰如其分。此后再谈到它的时候,我们就称它为思维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吧。"法
国作家杜雅丹的小说《月桂树被砍倒了》(1887)是一部准意识流小说,给乔伊斯以直接启示。这部小说描写主人公达维德·普兰斯在4月的一个傍晚从六点钟至午夜之间的心理活动。意识流小说的诞生无疑受到柏格森的意识绵延和心理时间以及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的影响。意识流与传统的心理描写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意识流小说家那里,人物的内心真正成为与外部世界并列的另一个世界,意识流小说家的任务是倾其全力去表现内心世界。现实主义作家,即使是善于描写人物变态心理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写出。心灵Wi正法"的托尔斯泰,对现实世界的描写还是占据了他们描写的重心。内心独白最早见于大仲马的《二十年后》(1845),这是人物内心的独语,不形之于声。意识流手法还包括直接引语(带引号的句子)和间接引语、自由联想、时序颠倒以及对各种情感的独特描写。法国作家普鲁斯特是意识流小说的创始者,爱尔兰作家乔伊斯(1882-1941)、英国女作家伍尔夫(1882-1941)、美国作家福克纳也是意识流的代表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1922)记叙的是1904年6月16日这一天发生在都柏林的日常琐事,采用《奥德赛》的结构,最后是歌唱演员莫莉临睡前长达四十页、无标点符号的。内心独白"。小说将人物内心意识包括潜意识呈现给读者。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1919)、《达罗威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运用了1司接内心独白、多角度多层次的叙述、捕捉瞬间印象、交响乐结构等手法。福克纳提供了南方旧制度解体的图景,创造了。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即通过虚构的该县产生的一系列故事,表现自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南方社会的生活场景,表达对历史、人类、生活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的观点,有机而和谐地反映出一幅区域性的历史画面。此外,澳大利亚作家怀特(1912-1990)的长篇小说《风暴眼》(i973)写一位富孀身染重病,只能卧床回忆往事,而她的两个子女却在其弥留之际争夺遗产,丑态百出,被认为是一部重要的意识流小说。
       超现实主义由未来主义、达达主义发展而来。未来主义是由意大利作家马里内蒂(18761944)在1909年提出的,后来传至法国、俄国。马里内蒂的主要作品有剧作《饕餮的国王》(1905)、长篇小说《未来主义者马法尔卡》(1910)等。法国的阿波利奈尔(1880-1918)和俄国的马雅可夫斯基是未来主义的主要作家,都写出了优秀的诗篇。阿波利奈尔著有《醇酒集!(1914),被称为立体未来主义。马雅可夫斯基则有《穿裤子的云》(1914)。达达主义的主将是原籍罗马尼亚的法国诗人查拉(1896-1963),他于1916年组建文学团体,取名"达达。。所谓。达达。,就是什么也感觉不到,什么也不是,是虚无,是乌有。他的作品有《诗一十五首》(1918)及《七篇达达宣言》(1924)等。超现实主义的理论家是法国作家布勒东(1896-1966),他也是超现实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1924年,他发表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该文提出要。实录思想外,。相信梦幻万能和无利害关系的思想活动外。它强调潜意识,提倡。自动写作法。,认为潜意识能表现°精神的本能。,是。高度真实。,即超现实。它还提倡黑色幽默手法。超现实主义随后扩展到绘画、音乐、电影等领域。法国诗人艾吕雅(1895-1952)和阿拉贡(1897-1982)早年是超现实主义者,前者发表了《兽与人》(1920)、《死与不死》(1924).《痛苦之都》(1926)等超现实主义诗集,《盖尔尼加的胜利》(1936)和《自由》等诗虽是脱离超现实主义之后的作品,却仍保留超现实主义的特征。阿拉贡的诗集《欢乐之火》920).《永动集》(1925)和小说《阿尼塞》(192o)、《巴黎的土包子》(1925)属于超现实主义,50年代中期以后他又重新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写作小说和诗歌。
        评论家将二次大战爆发后出现的现代派称为后现代主义。这是二种颠覆性的思潮。后现代主义对整个西方的思想和文化传统及社会机制提出了尖锐的责难,在后现代作品的冷漠和玩世不恭后面,不难觉察到后现代人精神上的迷茫、紊乱和痛苦,引发人们去思考西方后现代社会的各种问题。
        存在主义产生于法国,特点是将哲理和文学结合起来。但它阐明的哲理不同于启蒙思想家宣扬的反封建反教会思想,而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的概括,如荒诞意识、自由选择、人与人之间的敌对关系、人间恶势力的猖獗,更具有真正的哲学含义,思辨性和哲理性更强,道德和伦理的含义更为丰富。人物是生动丰富的形象,不是作者简单的传声筒。萨特(19051980)提倡。介人文学。,小说《厌恶》(1938)阐述。存在先于本质。,叙述一个孤独的人在外省的小城里经历的本质的经验。《墙》(1939)除了阐述这一思想,还阐述。自由选择。小说人物偶然说了二个地点,竟然导致队长被抓。剧作《禁闭》(1944)在地狱的一间密室中展开情节,三个人物互相折磨,以此阐述。他人是地狱"的思想。《死无葬身之地》(1946)赞扬敢于选择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精神。《恭顺的妓女》(1946)反对美国的种族主义。加缪和波伏瓦(1908-T886)是另外两个主要的存在主义作家。女作家波伏瓦的论著《第二性》(1948-1949)被看作女性主义的经典著作,她的其他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他人的血》(1944).《人总是要死的》(t947)、《大人先生们》(1954),多描写人生的孤独、存在的荒诞和自由选择中的困惑。存在主义在英美和日本等国都有重大影响。
        荒诞派戏剧产生于法国。它从存在主义汲取思想武器,着重表现世界的荒诞性,人与人关系的荒诞性,表现人的异化和西方人的幻灭感。内容具有抽象性、多义性,而形式上彻底反传统,几乎没有情节可言,语言不讲逻辑,是非理性的,并擅长道具的处理。贝克特是代表作家。另一位代表作家尤奈斯库(1909-1994)的《秃头歌女》(1950)揭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剧本描写一对英国老夫妇居然不知道他们的关系,最后才发现他们住在一起,还有孩子,本是夫妻。《椅子》(1951)展示物质对人的排挤舞台摆满了椅子,却见不到人。《犀牛》(1960)抨击精神狂热全城的人无可抵挡地都变成了犀牛。尤奈斯库擅长以道具表现思想。此外,热奈(1wo-1986)的《女同(1947)受到。残酷戏剧"的影响,剧中人遵循所扮演角色的行为,不能掌握自己,最后导致悲剧,是一出"戏中戏。。英国的品特(1930-2009)的《生日宴会》(1958)、《看管人》(1962)描写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美国的阿尔比(1928-)的《动物园故事》(1958)、《美国之梦》(1961)描写人们之间的互相残害,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敌对。
        新小说在其产生地法国不被看作一个流派,因为新小说作家各有描写的侧重点,没有统的宣言,并未汇聚成一个派别。新小说作家认为当今是怀疑的时代,需要探索和创新,作家首先考虑的应是形式。他们推翻传统小说的手法,反对塑造典型和情节曲折,反对线性结构和倾向性,提出写。潜对话。,专写物,认为句子和段落不必连贯,叙述跳跃,取消标点,语言重复、晦涩等。主将罗布二格里耶被罗朗·巴特推荐后,新小说作家才受到重视。萨罗特(1902-1999)的《无名氏肖像画》(1 9 4 8)通过人物对他人的观察去描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即潜对话,善用隐喻。她的作品还有《马尔特罗》(1953).《天象仪》(1959).《金果》(1963)。西蒙(1913-2005)的《弗兰德公路》(196o)将1940年法国的崩溃与二百五十年前的事件混合起来叙述,与传统小说的有头
有尾、情节连贯、塑造人物性格、心理描写等手法背道而驰,描写重复,时序颠倒,省略标点。他的小说还有《农事诗》(1981)等。布托尔(1926-)的《变》(1957)以第二人称叙述主人公从巴
黎坐火车到罗马去会见情人,打破传统小说用第一或第三人称的写法。他还交叉运用各种叙述方式。其他小说有《米兰巷》(1954)工程表》(1958).《度》(1960)等。贝克特也是二个新小说
作家。
       黑色幽默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取名自弗雷德曼的集子哎。黑色幽默。》。黑色幽默原是超现实主义的一种艺术特色。黑色幽默是一种绞刑架下的幽默,这是悲苦的、阴郁的幽默,它多半采用幻想式手法,风陪怪异。黑色幽默作家认为美国的现实证实了存在主义对世界的描述,世界充满了谬误,现代生活是反人性的,个人与环境永远冲突,荒诞支配了人们的行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可怕的。黑色幽默作家比存在主义作家对现实更加感到绝望,揭示了西方现代人的荒诞处境和忧患意识,表现了人面对现实时的束手无策。海勒是代表作家。巴思(1930
的长篇小说《烟草经纪人》(1960)描写世界充满险恶,人对之无能为力。冯内古特(1922-2007)的长篇小说《第五号屠场》(1969)以科幻形式揭示人类无法克服自身的弊病,世界是荒诞的,战争只是其中一个玩笑而已。他的作品还有《猫的摇篮》(1963).《上帝保佑你,罗斯沃特先生》(1965)。品钦(1937-)的长篇小说《万有引力之虹》(1973)描写情欲和科技可以互相渗透和感应,导向死亡,造成毁灭人的力量。他的作品还有《V》(1963)等。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有凯鲁亚克(1922-1969)、金斯伯格(1926-1997)和巴勒斯(1914-1997)。凯鲁亚克的长篇小说《在路上》(1957)再现了美国文学中的"出走"主题,承袭了美国文化赋予西部的象征意义和。西部情结。。金斯伯格的长诗《嚎叫》(1956)是20世纪50年代垮掉派文化运动的编年史,在抨击社会的同时,展现了酗酒、吸毒、纵欲、流浪、同性恋等放浪形骸的生活和空虚无聊、痛苦绝望的精神状态。巴勒斯的长篇小说《赤裸的午餐》(1959)描写吸毒者的幻觉,反映吸毒给人造成的精神上的不安,具有鲜明的实验性。
       后现代主义作家中,值得一提的还有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1923-1985)。《分成两半的子爵》(1952)描写一个贵族在参加十字军东征时被炮弹劈成两半,一半善良,一半邪恶,两部分先后回到家乡,最后又合到一起,成了不好不坏的人。小说写出现代人身上善与悪的对立和冲突。《寒冬夜行人》(1979)通过十篇小说环环相扣,形成结局与开始沟通的奇特结构。
      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奇观,盛行于20世纪60.70年代。它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以魔幻手法表现拉美现实。魔幻现实主义作家认为拉美现实是神奇的,生与死、人与鬼、幻觉与真实、神话与现实共处一体。拉美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有丰富的神话,人们乐于用神话去解释和认识世界,因神奇而产生的夸大、荒诞、超现实,就构成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但魔幻现实主义并不远离政治,它深刻地描写反抗、起义、革命的主题,抨击暴君统治、寡头政治、庄园主的残酷压榨以及描写家庭的命运等往往成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内容。阿根廷的博尔赫斯(1899-1986)是早期作家,他的短篇小说《交叉小径的花园》(1941)表现黑而哥J鲁尔福(1918-1986)的中篇小
了时间迷官的主题。加西亚·-马尔克斯是代表作家。墨西哥的鲁尔福(1918-1986)的中篇小说《佩德罗·巴拉莫》通过二个凋敝的村庄里各个鬼魂的对话、独白、回忆和梦境,反映了墨西哥农村的愚昧落后现象和庄园主的凶残面目。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的长篇小说《总统先生》946揭露军事独裁者的血腥统治,《玉米人》(1949)鞭挞了凶狠贪婪的白人庄园
主。他描写了拉美的原始迷信观念、万物有灵、梦幻、超人智慧和神力,残肢会聚集成形,向敌人发出诅咒。古巴的卡彭铁尔(1904-1980)的长篇小说《这个世界的王国》(1949)描写18世纪90年代海地人民起义及此后半个世纪的历史演变。奴隶将起义领袖奉作神灵,以为他受火刑时化
        除了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家外,拉丁美洲受欧洲现代主义文学影响的先锋派作家还有阿根廷的萨瓦托(1911-),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地道》(1948)、《英雄与坟墓》(1961)乌拉圭的奥内蒂
(1909-1994),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造船厂》(1961).《请听清风倾诉》(1979)巴拉圭的罗亚·巴斯托斯(1917-2005),代表作是长篇小说《,人于》(1960).《我,至高无上者》(1974)。而阿根廷的科塔萨尔(1914-1984)、墨西哥的富恩特斯(1928-)、秘鲁的巴尔加斯·略萨(1936-)则与加西亚·马尔克斯一起被推为。文学爆炸"的主将。科塔萨尔的代表作长篇小说《跳房子》(1963)描写一个阿根廷人寓居巴黎和回到阿根廷后的各种经历,作品结构复杂,作者至为读者提供了两种阅读方法。他的其他重要作品有《中奖彩票》(1960)等。富恩特斯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阿尔特来奥·克鲁斯之死》(1962)描写墨西哥革命后一个靠外国资本发迹的大亨在弥留之际对一生行事的回顾,采用了顺时逆时交错的双线发展手法,在技巧上做出了大胆创新。他的其他重要作品有《最明净的地区》(1959)等。巴尔加斯·略萨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绿房子》(1965)通过一座城镇妓院的兴旺与衰落,反映了下层人民受苦受难,有财有势者为所欲为的社会现实,小说中故事套故事,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被视为拉丁美沙11结构现实主义的典范作品。他的其他重要作品有《城市与狗》(1963).《酒吧长谈》(1969)等。在诗歌创作方面,墨西哥的帕斯(1914-1998)早年曾参加超现实主义活动,实践现代派文学理论,后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其代表作《太阳石》(1957)借助太阳石这一文化象征物来探索人的生存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