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老底子(十五)——南京路【51P】

 還舊樓主. 2012-03-03
 
 
    怀旧是一种情绪,怀旧是一种时尚。比如,翻开老照片,一张照片、一段住事,所包涵的意义并非话语所能简单描述的,而一些历史的角落也正因为这些老照片的存在而变得逐渐清晰、变得逐渐鲜活起来!
    透过发黄的老照片,回望这些细节,也让我们仿佛伸手便触摸到了昨天经历过的种种痕迹,握在手心的是如此让人动容的线索
    精致与奢华已经是人们脑海中对上海不容辩驳的第一印象。从近代到21世纪,上海始终处于中心焦位置。十里洋场,上海曾经硝烟弥漫,曾经历尽豪门情仇,曾经充满伤感暧昧…… 
        现今的上海,依然豪华大气,依然高贵时尚。历史的尘烟,都化在一幢幢有记忆的老房子里。昔日的恩怨情仇已经随风而逝,成为一道道食色大餐供今天的吃客们茶余饭后谈笑风生……
 

战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拓宽工程完工后的静安寺路
 

1937年8月后战后路政市政修复工程
 

山西路南京路口,(山西路,早年因多浴室,北段有“盆汤弄”之称),商业颇盛。
 
 
 
上海老字号---汪裕泰茶庄开业
 

           静安寺路西藏路口的新世界饭店 (今南京西路西藏路口,后为黄浦区少年宫,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拆除) 

二十世纪初静安寺路西摩路口(南京西路陕西路口)平安电影院
 
 
二十世纪初夏令配克大戏院(现南京西路石门路新华电影院)
 
二十世纪初百乐门舞厅内景
 
意大利总领事馆(1908)静安寺路112号,后迁到同一条路上的555号甲
   1861年开设,开始时仅派设领事,霍锦士(J.Hogg)为首任领事。1869年升格为总领事馆,棉籋里(Lorenzo Vignale)为首任总领事。1902年3月21日(清光绪二十八年),改建总领事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迁至成都路1269号。
 
1939年夏静安寺路上发大水
 
静安寺外小贩借佛会销售土产竹器
 
     1863年修筑的静安寺路,清末的静安寺仍在上海西郊,一片田园风光,在清末,静安寺前与涌泉井之间还没马路。
 

静安寺
    佛教古刹,今址南京西路1686号。相传始建于公元247年,原名沪渎重元寺,北宁改称静安寺。原址在吴淞江北岸。1216年迁移今址。元明清以来屡圯屡修。寺内曾有赤乌碑。赤乌碑、陈朝桧、讲经台、虾子潭、涌泉、绿云涧、沪渎垒和芦子渡等古迹,称静安八景。
 
天下第六泉
   古代的静安寺,近吴淞江,远离城市,是丛林寺庙,有“静安八景”:赤乌碑、陈朝桧、讲经台、虾子潭、涌泉、绿云洞、沪渎垒、芦子渡。到清代只剩下涌泉一处了,乾隆四十三年在井边修了一座石亭,题名“应天涌泉”。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了石护栏,名为“天下第六泉”。
 

静安寺(1882年)

清末的静安寺和涌泉井
 
静安寺前的马路
 
1908年静安寺路开通电车
 
1923年冬雪后的静安寺
 
二十世纪初静安寺正门

静安寺门口(静安寺路上)的“天下第六泉”。(现已填埋)
 


清末民初静安寺浴佛节盛况


1958年静安寺庙会盛况

静安寺内的金刚
 
1909年哈同花园(爱丽园)中的九思庼
   哈同(1849~1931),犹太人,全名叫雪拉斯·阿隆·哈同,又名欧司·爱·哈同。到了上海滩,为迎合中国文化,自取别名“明智居士”。1886年与上海的一位女子罗迦陵(原名俪穗)结婚。罗是一个法中混血儿,自幼文秀聪慧,喜爱文学,后来哈同花园命名“爱俪园”,正是此“俪”,加上哈同自己名字中的“爱”组合而成。1904年(光绪三十年),哈同购地筹划建造花园。此园位于静寺路(今南京西路)、哈同路(今铜仁路),规模甚大,面积达300亩。此园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建成,曾被人们称之为“海上大观园”。1955年,被一座也曾经红极一时的建筑——中苏友好大厦(即如今的上海展览馆)所取代。从此,哈同花园便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什么也没有留下。
 
哈同花园(爱丽园)中的昆仑源
 
哈同花园(爱丽园)中的诗瓢
 
哈同花园(爱丽园)中的听风亭
 
哈同花园(爱丽园)中的挹翠亭
 
哈同花园(爱丽园)中的茝兰室
 
哈同花园(爱丽园)中的绿天澄抱

 哈同花园(爱丽园)中的荷塘

中华民国元勋孙中山、章太炎、黄兴等人在哈同花园集会合影
 
    1882年,无锡人张叔和在静安寺路斜桥总会以西(后来的麦特赫司脱路口,今泰兴路口)购买了一座英国侨民的别墅,改建为味莼园,俗称张园,面积达60亩。
 
 
张园阿卡狄亚大厅(1900年)
 
城堡式住宅和英国式草坪是张园的特色
 
张园从私宅变为公园,华人来此赏玩,图为1908年的“安恺第”
 
花轿
 
虞洽卿路(今西藏路)是当年贯穿上海南北的主要干道
 

        1919年创办的祥生汽车出租公司
 
老上海照片2 - sunxingzhuo@126 - sunxingzhuo@126的博客
1930年代出租车行(今北京路贵州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牌轿车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上海牌轿车
 

九十年代前上海市出租汽车公司(今北京路北边的西藏路与贵州中间)



六七十年代的出租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