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

 书楼寻踪馆 2012-03-04

云南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

(2012-01-30 05:24:25)

 

一、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立像


云南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

时期:大理国
尺寸:高29.5厘米
出土地:大理崇圣寺千寻塔
此尊立像高发髻,戴化佛天冠,面作女相,受结妙音天印。下着裙,束花形腰带,赤足。足下有二方形榫。舟形背光,银制镂空,内作莲花纹,向外分别为优罗钵花、联珠纹和火焰纹。重1135克。是目前已知最大的一件宋代以纯金铸造的佛像,也是大理国最珍贵的佛教艺术瑰宝。

 

二、牛虎铜案

云南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

时期:战国
尺寸:高43厘米
出土地:江川李家山24号墓
    器物造型特异,主体为一头大牛,站立状,牛角飞翘,背部自然下落成案;尾部饰一只猛虎虎作攀爬状,张口咬住牛尾;大牛腹下中空立一小牛。用范模铸造,大牛和虎一次成型,小牛另铸再焊接。大小搭配合适形体塑造动静结合,立意独具匠心,想象力丰富。虎和小牛加大器物自身的重力,至此器物既美观又稳重。此案是云南青铜文化艺术的杰作,是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三、木莲化龛一佛二侍金银坐像


云南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

        时  期:大理国
        尺  寸:通高10.6厘米
        出土地:大理崇圣寺千寻塔
        简  介:木雕莲花中藏有一金二银三尊佛像,中间主尊为金质释迦牟尼佛坐像左右为银质阿修罗和金刚手菩萨。
        这样的组合方式十分少见,显示出早期密宗造像的独特内涵。

 


四、镶宝石金发冠


 

云南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

尺寸:高11.5、长径11、短径7厘米,重320克
1963年昆明呈贡沐氏家族墓出土。

 

五、金藤编耳饰


云南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 

“金产丽水,玉出昆岗”。云南自古是黄金的重要产地,但这对以纯金制的耳饰,显然级别不低。史载南诏王的葬俗“唯收两耳,贮于金瓶,四时将出祭之”。究竟它是用于供奉佛,还是属于王室,还有待考证。

 

六、鎏金骑士贮贝器

 

云南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

鎏金骑士贮贝器
西汉 高50厘米
晋宁石寨山10号墓出土
     该器为典型的束腰圆筒形贮贝器类型,腰部两侧各饰一虎形耳,虎作向上攀爬状,异常逼真、生动。器盖上的装饰较为复杂,又可分为两层:外层雕铸呈逆时针方向排列的公牛4头,牛角长而弯,显得膘肥体壮;里层一圆柱物之上,饰一骑马之骑士形象,马昂首,翘尾,骑士佩剑,且全身鎏金,显得极外耀眼醒目。在区区25.3厘米的直径范围内,4头环绕而行的壮牛显然代表墓主人生前拥有财富的情况。而中间处于居高临下位置的鎏金佩剑乘骑者形象,则代表墓主人生前除了拥有大量财富外,还拥有极高的权力,其身份与地位非同一般,是王族成员,或是奴隶主贵族。

 

七、五色供养塔

云南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

时期:大理国
尺寸:高8.4厘米
出土地:大理崇圣寺千寻塔
    此塔整器作  堵波式,分5层,分别由铁、铜鎏金、银、金和琥珀制成,分别象征五轮的种子。

 

八、鎏金骑士贮贝器

云南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

西汉 高50厘米
晋宁石寨山10号墓出土
    该器为典型的束腰圆筒形贮贝器类型,腰部两侧各饰一虎形耳,虎作向上攀爬状,异常逼真、生动。器盖上的装饰较为复杂,又可分为两层:外层雕铸呈逆时针方向排列的公牛4头,牛角长而弯,显得膘肥体壮;里层一圆柱物之上,饰一骑马之骑士形象,马昂首,翘尾,骑士佩剑,且全身鎏金,显得极外耀眼醒目。在区区25.3厘米的直径范围内,4头环绕而行的壮牛显然代表墓主人生前拥有财富的情况。而中间处于居高临下位置的鎏金佩剑乘骑者形象,则代表墓主人生前除了拥有大量财富外,还拥有极高的权力,其身份与地位非同一般,是王族成员,或是奴隶主贵族。

九、鎏金女骑士扣饰

云南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

时期:西汉
尺寸:高8.5厘米
出土地:晋宁石寨山6号墓
    器物表现了一位女骑士策马奔驰的场面:人物鎏金,着高领长衫,一手控缰,一手扬起作投掷兵器状。以女骑士为表现对象在滇青铜扣饰中仅次一件。

十、金阿弥陀如来像

云南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

时期:大理国
尺寸:高8.6厘米
出土地:大理崇圣寺千寻塔
    弥陀如来,又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等。“阿“意为”无“,”弥陀“意为”量“他是西方净土极乐世界的教主。

十一、鎏金掳掠扣饰

云南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

时期:西汉
尺寸:高9厘米
出土地:晋宁石寨山13号墓
次件扣饰表现了一场战事之后,滇国军队满载而归的情景:两名滇族士兵作前后赶状,他们手中各拎着一颗人头,中间夹着一头牛、两只羊和一位背小孩的妇女。最下方一具无头尸正遭践踏。战争的掠夺与杀戮在这里显现无遗。

 

十二、铜鎏金不空成就如来坐像

云南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

时期:大理国
尺寸:高8.4厘米
出土地:大理崇圣寺千寻塔
    不空成就如来位于北方,结施无畏印,象征如来的胜力,能施与一切众生安乐无谓之印。

 

十三、鎏金双人盘舞扣饰

云南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

时期:西汉
尺寸:高12厘米
出土地:晋宁石寨山13号墓
    1956年出土。器物主体造型表现了两男子双手各持一圆盘,交错舞蹈。人物    发,无冠,着紧身裤,系腰带,佩长剑,跣足,足下饰一蛇。人物通体鎏金,线条曲折富于变化动感十足。


 

十四、铜鎏金宝生如来坐像


 

云南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

时期:大理国
尺寸:高8.3厘米
出土地:大理崇圣寺千寻塔
    宝生如来位于南方,结与愿印,此印表示诸佛等施众生的慈悲,能令众生圆满一切诸乐。


 

十五、五牛一鼓贮贝器

云南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

时期:战国
尺寸:高31.2厘米
出土地:江川李家山17号墓
    器身呈圆筒形,腰部内收,三足,典型的束腰筒状贮贝器。器盖上雕铸五牛和一鼓,边沿四牛,作逆时针方向运行,中央一牛,体形稍大,立于一巨型铜鼓上。铜鼓在滇国是“重器”之一,象征权力,而牛则是财富的象征,集铜鼓、牛和贮贝器于一体,由此可见墓主人生前对权力和财富的拥有情况。


 

十六、四人一牛铜啄

云南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
时期:西汉
尺寸:长41.5厘米
出土地:晋宁石寨山6号墓
    铜啄是滇国特有兵器,整体似长啄鸟头形,銎部横置于刃部之上,呈丁字形。啄锋既长且尖,也有铲形的,使用时如长啄鸟啄木,也可像铜戈一样钩杀。此件器物刺细而长,銎部近乎圆柱体;平面纹饰较多;銎上原铸有四人和一牛(第二人已失)三人皆穿短裙,着披毡,戴耳环。第一人背后背着一个包裹,第三人作赶牛状,第四人右肩扛一棍,中间则是一头犍牛。据考证这应是古滇人的一个纳贡场面。

十七、铜鎏金不空成就如来坐像

 

云南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

时期:大理国
尺寸:高8.4厘米
出土地:大理崇圣寺千寻塔
    不空成就如来位于北方,结施无畏印,象征如来的胜力,能施与一切众生安乐无谓之印。

 

十八、五牛集铜鼓和贮贝器

云南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

时期:战国
尺寸:高31.2厘米
出土地:江川李家山17号墓
    器身呈圆筒形,腰部内收,三足,典型的束腰筒状贮贝器。器盖上雕铸五牛和一鼓,边沿四牛,作逆时针方向运行,中央一牛,体形稍大,立于一巨型铜鼓上。铜鼓在滇国是“重器”之一,象征权力,而牛则是财富的象征,集铜鼓、牛和贮贝器于一体,由此可见墓主人生前对权力和财富的拥有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